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科学中的政治

書城自編碼: 271292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江晓原、方益昉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118446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16-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24页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8.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102.4
无端欢喜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8.2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5.2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9.7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5.8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HK$ 137.8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1.8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HK$ 109.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8.5
《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

HK$ 148.0
《红楼梦会心录》
+

HK$ 67.5
《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
+

HK$ 66.6
《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
+

HK$ 37.0
《等不等观杂录》
編輯推薦:
所有关于试吃、人体试验和营养毒性的话题,都超越了农业部门行政许可范围。……现阶段,任何境内的转基因主粮加工、烹饪和流通,均涉嫌违法。

要有东方的自信,不应容忍西方长期独霸话语权。话语权是一种软实力,随着东方的崛起,对话语权的争夺在所难免。

没有**客观的安全。安全是主观参与建构的东西,你自己觉得安全,你才有可能是安全的,当然也仍然有可能不安全。当你自己都觉得不安全了,怎么能由别人来宣布你安全与否呢?

(科学和资本的结合)终结了科学的纯真年代。当科学和资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重新回忆马克思当年所说的那句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內容簡介:
《科学中的政治》是江晓原、方益昉关于科学政治学研究的新作。本书以鲜明的立场,讨论了当下最重要的若干科学争议,包括转基因主粮争议、黄禹锡事件背后的东西方科学竞争、互联网反思等等。作者强调,在这类争议中,话语权必须从专家的垄断中解放出来,所有自身利益和安全状况被关涉的公众,都有权发表意见。在分析这些争议的基础上,作者明确提出:今天的科学,已经告别了纯真年代,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科学。
關於作者: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曾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为教授,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1999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并任首任系主任。已在国内外出版专著、文集、译著、主编丛书等80余种,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140余篇,并长期在京沪等地报刊杂志上开设个人专栏,发表了大量书评、影评、随笔、文化评论等。科研成果及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方益昉博士(MD. PhD.),旅美学者,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拥有上海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纽约西奈山医学院三处完整学术履历,研究专题包括分子生物学、社会医学、生命科学史、科学文化等,以中英文发表学术论文与大众文本共约200万字。
目錄
前言

第一辑 转基因主粮争议

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争议的科学政治学分析

转基因水稻:科学伦理的底线在哪里?

当代科学争议中的文化原则

——以转基因主粮争议为例

请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急着推广转基因主粮?

转基因水稻,别急着吃


第二辑 黄禹锡是西方打压的牺牲品

当代东西方科学技术交流中的权益利害与话语争夺

——黄禹锡事件的后续发展与定性研究

黄禹锡事件背后的科学政治博弈


第三辑 互联网反思

互联网上的民意假象

中国互联网面临历史性的三岔口

乔布斯给了我们毒苹果

——读《史蒂夫乔布斯传》有感

谁的大势?为什么我们必须顺从它?

——关于“数字阅读是大势所趋”


第四辑 其他争议之例

不能在精神上矮化自己

科学主义,才会违背科学常识

——从“火星一号”闹剧说起

阿波罗登月:用科学工具竖一块冷战里程碑

隐私与天书之基因伦理学

基因自私,人更贪婪

——从《自私的基因》30 周年纪念版说起

“全球变暖”背后的科学政治学

萨哈罗夫和福明海军少将的故事

——关于“伦理能不能管科学”的思考之一

公共卫生重在公众参与和专家独立


第五辑 重新审视科学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科学

对与资本密切结合的科学技术应该有戒心

——专访首届“中国好书”获得者

江晓原教授

科学已经告别纯真年代


后记:“黄禹锡归来”与科学政治学研究
內容試閱
前 言

学界中人,往往在尽本单位学术义务的同时,经营一点自己个人感兴趣的学术领域,有人称之为“学术自留地”。我也未能免俗,近些年经营着两小块学术新领域。在这两个新领域中,我各有一个小小的合作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我已经毕业的博士,他们毕业后继续和我合作,进行我们共同感兴趣的研究。

这两块小自留地,一块是“对科幻的科学史研究”,主要是将以往从未进入科学史研究视野的科幻活动和作品纳入科学史研究领域,成果丰硕,令人喜悦;另一块就是“科学政治学”,这本小书就是这块“学术自留地”中的部分成果。

所谓“科学政治学”,在这里主要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不是学科的正式名称—不管在正式的学科名称中有没有“科学政治学”这样一个分支。我们是在这样的意义下使用“科学政治学”这个概念的:它既包括在科学运作中所呈现出来的政治色彩,也包括科学与一般意义上的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

举例来说,本书中《当代东西方科学技术交流中的权益利害与话语争夺—黄禹锡事件的后续发展与定性研究》一文就是前者的典型案例,而《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争议的科学政治学分析》一文则是后者的典型案例。当然,事实上,尽管这两个案例各有侧重,但这两者在许多问题上也经常会交织在一起。

经营学术新领域,通常都是有风险的,常见的风险之一,是不容易很快被学术界认可。但既然只是“自留地”,主要动力来自个人兴趣,也就大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必那么在意学界的认可了。

记得我们的长篇论文《当代东西方科学技术交流中的权益利害与话语争夺—黄禹锡事件的后续发展与定性研究》写成后,北京某学术杂志审稿一年之久,仍然迁延不发,据说是担心“为黄禹锡鸣冤”会成为错误甚至罪状。那时在前一阶段国内媒体不明真相跟风报道落井下石的影响下,黄禹锡还被“钉在学术的耻辱柱上”没放下来(有不少学者至今还这样认为)。后来我失去耐心,通知该杂志撤稿,转投《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承学报青眼,立即刊登,而且很快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封面列目。随后“黄禹锡事件”的一系列后续发展使情况日渐明朗,完全证实了我们论文中的判断。

这件事使我和我在“科学政治学”小自留地的主要合作者方益昉博士都颇受鼓舞。本来我们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但收获倒也相当不错,而且来得挺快。这证明只要真是有价值的研究,即使是在新领域中所出,得到学界有识之士的认可也未必那么难。

笔者对于象牙之塔中的学术生涯,原是一向安之若素的,没想到近些年来,从科学史的研究出发,不经意间,居然介入了好几起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科学争议。现在回顾起来,还真有些出乎意料。不过既然已经介入了,我们的有关文章和言论也引起了一些媒体关注和社会反响,正好将它们统辖到“科学政治学”之下,于是就有了这本小书。

从形式上来说,这本小书是“跨文本”的—其中既有纯粹“学院派”的学术文本(为的是确保“言之有据”),也有方便公众阅读的大众文本,甚至还收入了几篇长篇访谈。我们决定不拘文本形式,而是根据争议的问题,分成五个单元,这是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更方便地了解我们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观点。

江晓原

2015 年1 月27 日

于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后记:“黄禹锡归来”与科学政治学研究


八年前一个初夏的傍晚,我陪老师江晓原先生散步。走过一片全新设计的建筑群,见主楼像亮剑出鞘,直指苍天。好事者以为,此楼敬畏之心荡然无存,极为不祥。殊不知产权方求的就是震慑隐喻,所谓辟邪。

由此可知,千年天学老了,研习者寥寥,敬畏者稀缺。在天学(或者天象)的历史功能被污名化的当下,说到底,还是信仰与敬畏精神的崩溃。如果继续追问,科学史专业的现实意义在哪里?答案可能有无数种,我以为最不济的,便是聊作书斋尤物。于是,师徒俩决定启动科学政治学研究模型,将刚刚发生、发酵的黄禹锡事件作为研究样本,直接介入现实社会的科技进程进行观察。

说实话,从科学的信徒,进而演变为科学政治的观察者,过程漫长。早在1987 年,大学崇尚科学主义,防疫部门还在鼓励多撒六六六粉(国产DDT)除“四害”。年轻的我主攻公共卫生,对社会医学着迷,关注农药DDT 的长期毒理危害与社会环境关系。当时尽管综述了DDT 毒理学文献,人云亦云也没有立场,但文本注意收集各路数据和意见,接近科学政治学路径,学科间距一隙之遥竟茫然无知。等到人届中年,且在学界、商界和政界历练些许之后,我主动选择科学政治学专题研究,方才发现角色换位和思维过渡分外顺畅,于是就有了与恩师合作文集的眼前机会。

当初,我们选择以韩国的黄禹锡事件作为建立科学政治学术模型的研究基点,确属点中了理论架构和史实依据的自洽穴位,且意义延绵。举例而言,2014 年1 月14 日《自然》撰文,重点分析了10 年前的黄禹锡事件,其结论与我们2011 年的研究报告不谋而合。“黄禹锡归来”是科学的理性回归,遭遇大起大落,终获学界认同。

同样在2014 年1 月,学术圈内另一起轰动的细胞克隆事件,当属日本理化研究所发育生物学中心小保方晴子(Obokata Haruko)在《自然》上发表的论文,声称调整培养基酸碱度,即可促使体细胞逆生长,变成干细胞。整个2014 年间,西方学界反复质疑小保方晴子的实验无法复制,理化研究所副所长兼小保方晴子导师笹井芳树(Yoshiki Sasai)以为“有耻”而悬梁自尽。这位曾经誉满学界的发育生物学家对学生的最后寄语是:一定要将实验重复出来啊!居然以死自证清白,倒是让西方学术共同体有点始料不及。当然此事可能另有未发之覆,尚待继续观察。

2014 年,中国克隆生物学界的大事包括,与笹井芳树同龄的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克隆专家李宁院士,涉嫌贪污几千万科研经费,为自家公司牟利。基于这条坐实了的诚信丑闻,不难理解为何即使中国农业口大腕频许学术宏愿,也难觅世界学术共同体对该群体研究成果的认可了。或许,就此把中国学界视作钱包富裕而敬畏贫瘠的学术江湖,是夸张了,但某些院士不时暴露的低级趣味污染了学术空间确是事实。

这些年,我们将东西方两大学术共同体的干细胞克隆学术纷争,置于放大镜下研究分析,并探索其中的科学政治交锋。我们有意选择境外事件作为启动窗口,他山之石易于攻玉。稍有积累之后,我们开始调整视角,聚焦身边发生的有关转基因主粮的争议细节和产业动向,政治的诡异面目,正如我们预计的那样,隐藏在科学背后,闪闪烁烁,时露峥嵘。再看那些邻国风波,我们似乎置身事外,其实相互关联,难以无动于衷。

交大校园里不时遇到相识几十年的老同事、老先生,有人知道我的跑道上标注了“政治”二字,多少有些诧异。经验告诉他们,技术与政治授受不亲,即便我的政治兴趣仅限“科技发展的平衡艺术”,也是算蛮拼的了! 方益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