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售價:HK$
155.7
《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售價:HK$
87.4
《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售價:HK$
65.0
《
维奥莱塔:一个女人的一生
》
售價:HK$
76.2
《
商业银行担保管理实务全指引
》
售價:HK$
144.5
《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全二册)
》
售價:HK$
178.1
《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HK$
177.0
《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售價:HK$
143.4
|
編輯推薦: |
口头上慷慨激昂的人,未见得便是杀身成仁的志士。无数的勇士,前仆后继地倒下去,默默无言。
|
內容簡介: |
郑振铎是散文题材广泛,或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或是心灵中的一缕思绪,都被他信手拈来,凝于笔端。而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又无不与大时代紧紧相连。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万物有情、且行且吟、故人故事。万物有情是抒情小文,写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意趣。郑振铎不太喜欢在散文中作超越生活的哲理反思,更喜欢叙述世俗生活本身,文字极为生动温馨,比如《猫》。且行且吟是郑振铎的游记精选。郑振铎的游记散文,知识性强,文化意蕴深厚,融广博知识与艺术审美与一体。故人故事主要是郑振铎追忆友人的文章以及记录时政的文章。“故人”部分细细讲述了他与鲁迅、许地山、朱自清等人的交往细节和真挚情谊。“故事”则主要讲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郑振铎对此的激愤之作,《我的邻居们》《*后一课》等文,俨然一组抗战沦陷区全景图。
|
關於作者: |
郑振铎(1898—1958),出生于福建长乐,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作家、文学史家、翻译家。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同时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公理日报》主编。1927年旅居英、法,回国后任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暨南大学教授,《世界文库》主编,1937年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主编《民主周刊》。1949年后任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
|
目錄:
|
万物有情
蝴蝶的文学 3
蝉与纺织娘 18
苦鸦子 23
海?燕 27
**与鱼 30
猫 35
秋夜吟 40
宴之趣 45
月夜之话 51
且行且吟
黄昏的观前街 59
苏州赞歌 64
石?湖 68
北?平 72
山中的历日 85
塔山公园 91
山?市 96
从清华园到宣化 101
张家口 106
大?同 110
云?冈 116
从丰镇到平地泉 137
故人故事
访笺杂记 145
我的邻居们 155
*后一课 158
烧书记 163
售书记 168
从“轧”米到“踏”米 173
记黄小泉先生 179
永在的温情——纪念鲁迅先生 183
悼夏丐尊先生 191
悼许地山先生 198
忆六逸先生 204
哭佩弦 209
|
內容試閱:
|
口头上慷慨激昂的人,未见得便是杀身成仁的志士。无数的勇士,前仆后继地倒下去,默默无言。
好几个汉奸,都曾经做过抗日会的主席;首先变节的一个国文教师,却是好使酒骂座,惯出什么“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一类题目的东西;说是要在枪林弹雨里上课,**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一个校长,却是**个屈膝于敌伪的教育界之蟊贼。
然而默默无言的人们,却坚定的作着*后的打算,抛下了一切,千山万水的,千辛万苦的开始长征,绝不作什么为国家保存财产、文献一类的借口的话。
上海国军撤退后,头一批出来做汉奸的都是些无赖之徒,或悯不畏死的东西。其后,却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维持地方的人物出来了。再其后,却有以“救民”为幌子,而喊着同文同种的合作者出来。到了珍珠港的袭击以后,自有一批*傻的傻子们相信着日本政策的改变,在作着“东亚人的东亚”的白日梦,吃尽了“独苦”,反以为“同甘”,被人家拖着“共死”,却糊涂到要挣扎着“同生”。其实,这一类的东西也不太多。自命为聪明的人物,是一贯的利用时机,作着升官发财的计划。其或早或迟的蜕变,乃是作恶的勇气够不够,或替自己打算得周到不周到的问题。
默默无言的坚定的人们,所想到的只是如何抗敌救国的问题,压根儿不曾梦想到“环境”的如何变更,或敌人对华政策的如何变动、改革。
所以他们也有一贯的计划,在*艰苦的情形之下奋斗着,**的不作“苟全”之梦;该牺牲的时机一到,便毫不踌躇地踏上应走的大道,义无反顾。
12月8号是一块试金石。
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C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日本人占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
接连的又来了几个电话,有的从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事实渐渐的明白。 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凫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的死在水里。
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或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已经到了。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立刻议决了:
“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 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的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异样。 我们依旧地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吧?”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的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功课还要照常的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的讲下去。学生们照常的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刺刀,“引满待发”。
然而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抄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室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恋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摸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街上依然的平滑光鲜,小贩们不时地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地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嘀嘀嗒嗒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毅异常地在等待着,等待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10时30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直了身体,作着立正的姿势,沉毅地合上了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布道:
“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有什么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个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往哪一个方向走去。
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 从来没有那么无纷纭的一致的坚决过,从校长到工役。
这样的,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地在忙着迁校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