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售價:HK$
49.5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HK$
52.8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HK$
108.9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HK$
97.9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HK$
437.8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121.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HK$
75.9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1. 优秀教师教学实录。十多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针对学习目标,以实效为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 课堂教学全景再现。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全景再现,实现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的双重效能。
3. 一线名师点评。多位一线名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可为一线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提供参考。
|
內容簡介: |
本书采用课堂教学的思路,以课堂教学实录的形式,对十多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全景再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名师点评相互融合,逐层展开,实现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的双重效能,共同推进新课程在语文课堂中的步伐。
|
目錄:
|
《滕王阁序》教学全景再现华卫民(上海)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兰亭集序》教学全景再现朱华(甘肃)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单元点评《渔父》教学全景再现陈艳艳(贵阳)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报任安书》教学全景再现李文炳(云南)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祭十二郎文》教学全景再现崔萌萌(新疆)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单元点评《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学全景再现杨子江(广东)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教学全景再现黎奕娜(湖南)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注重创新学会写得新颖》教学全景再现李莉(江西)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单元点评《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全景再现程玉玲(大连)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长恨歌》教学全景再现吴清(福建)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全景再现鞠战林黑龙江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单元点评《谈中国诗》教学全景再现周忠进湖北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宇宙的未来》教学全景再现丁毅天津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动人的北平》教学全景再现周健江苏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都江堰》教学全景再现车珊珊北京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单元点评《边城》教学全景再现张艳山东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全景再现熊红四川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名师点评
单元点评综合点评
|
內容試閱:
|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领会作者“兴尽悲来”的情感内涵和转变,从而对王勃由坎坷身世引发的人生感慨有比较深切的理解;
2引导学生体会掌握因景悟情、知人论世、因声求气、缘“典”寻情等披文入情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领会作者“兴”起之由和“悲”慨内涵,难点是掌握因景悟情、知人论世、以声求气、缘“典”寻情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虽是初次见面,我却对大家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同学们生活的城市——成都,位于长江上游重要的支流——岷江之畔,而我来自于长江的入海口——上海,套用一首宋词:“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我们是因长江结缘的有缘人啊。
今天我还有幸陪各位来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去往一千三百四十年前的另一条江——赣江边,登临江南三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去拜会一位旷代的才子——王勃(板书作者),通过什么方法呢?当然是读他的作品《滕王阁序》(板书课题)咯。
(教学说明:以成都与上海两地之间的天然联系——长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一个基础。随后,创设情境,自然导入课文,为披文入情做好准备。)
二、“摆一摆”初读感知
(一)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那么阅读以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教学说明:通过摆龙门阵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或许对本文骈偶化的语言特点有较深感受,或许对作者王勃的生平遭际以及本文的思想感情有深入了解的兴趣。)
(二)怎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
参考:作为一篇散文,无论是写人的也好,记事的也罢,或者是绘景状物的,这些都只是手段,最重要的是要领会作者借此传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说明:力求在一课时的有限时间里,抓住阅读理解的核心——把握情感——做文章,使得课堂教学目标集中凝练有效。)
三、“找一找”文中情感
文中哪一个句子,集中凝练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及其转变?
参考:“兴尽悲来。”找到这个句子,就找到了本文的情感脉络。可以说,全文就是以此为主线来组织成文的。
四、“读一读”相关语段
(一)“兴”(),起也。作者的“兴”缘何而起?
参考:作者感叹:“四美具,二难并。”也就是良辰(九月三秋)、美景、赏心、乐事(观景、饮酒、赋诗)、贤主(阎都督)、嘉宾(包括王勃在内的各路嘉宾,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六个难得的条件,于滕王阁的饯别之宴上同时具备了。
(二)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至第三段,体会作者因良辰美景而起的“遄飞”的“逸兴”。
(教学说明:这两段文字,层次井然地描绘自己登临览胜的过程,穿插“仰观俯察,游目骋怀”的心理感受,并以“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结穴,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是诗人移情于景的结果,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登高能赋”的传统。而且作者以三言至七言不等的骈偶化语言,工稳中有变化,一气呵成地表达了自己勃勃的兴致,最适宜通过细细朗读来揣知体会。)
五、“品一品”语言表达
(一)同学们对哪些写景抒情的句子特别有体会,请分享。
(二)重点品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参考:这两句所写景物色彩绚丽、动静相生、上下映衬,描绘了作者于滕王阁所见的壮阔美景,它既是引逗作者诗兴勃发的原因,进入文学作品后,又成为作者传递感情的手段。所以阅读这些写景的文字时,要懂得“因景悟情”。
如果将这两个句子改换成“霞鹜齐飞,水天一色”或“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都会损失许多信息,令景物失色不少,也使语气局促,无法表现作者此刻舒畅悠远的兴致。
(教学说明:这两句向来被视作《滕王阁序》中的神来之笔,它虽取自庾信名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意境远超。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对这两句的品读,为后文学生独立鉴赏做铺垫。)
六、“理一理”情感内涵
(一)“悲”(),痛之上腾者也。作者“上腾”的“悲”痛有怎样复杂的内涵?你是从哪些语言中体会到的?
(教师范读“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以后至文末,生聆听体会。)
(二)梳理作者悲慨的内涵。
参考:“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无奈,“萍水相逢,苦无知音”的孤独,“怀才不遇,命途多舛”的怨愤。
(教学说明:相对于无垠的时空,人生有限,常唤起古人“时不我待”的急迫感,作者自是不能免;虽“躬逢胜饯”,但是举目非故,对于渴慕知己的作者,却未必不是一种痛苦;再联系“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苦叹,其怨愤之情更是不言自明。)
(三)归纳体悟情感的方法。
1缘“典”寻情。
参考:本文作为骈文,大量运用典故来传情达意,是突出特征。比如第三段开头,作者连用冯唐、李广、贾谊与梁鸿等人虽遇“圣主”“明时”却依然仕途坎坷的典故,表达作者“时”来“运”不转的感慨,即“时运不齐(不一致),命途多舛(违背,不合)”。但是处于集会场合,王勃不宜过分渲染自己的个人痛楚,只好借此来安慰自己,并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来勉励自己。
2因声求气。
参考:从第四段开始,文中较为频繁地出现“嗟乎”“呜呼”等叹词,“所赖”“勃”等领词,以及“云尔”等语助词,在规整的句式中显出变化,表现抑郁难平之气。通过朗读,我们可以凭借语言的节奏变化来感受作者情感的转变。
3知人论世。
参考:作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成名虽早,却英年早逝,他的人生经历与本文的创作息息相关。有谁能够为大家介绍一下?
七、“说一说”对王勃的认识
(一)PPT投影“作者简介”。
王勃(650—676年)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当时著名学者所注《汉书》后,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科举及第,授职朝散郎。两年后,在沛王府中任职时,因作《檄英王鸡》,引起高宗不满而被赶出沛王府。之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第二次被免职,还差点丢了性命,也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畴被贬为交趾县令。
上元二年(676年)重阳节时,前往探访自己父亲的途中,王勃参加了这次雅集,留下了这篇作品。
(教学说明:标出若干年龄词语,可以发现王勃年少志大、声名早著;标出若干失职经历,可以体会王勃才高位卑、仕途坎坷,这也为王勃的“悲来”做了注脚。)
(二)王勃为什么虽“悲从中来”却没有意志消沉,而是壮志凌云?
参考:这既与作者少年得志的人生经历有关——树立了他的自信,又与时代背景相关——初唐时蒸蒸日上的国势(所谓圣主明时),也让王勃对未来保持信心。
八、“练一练”同类序文
1试从“赏心乐事、贤主嘉宾”的描写中,感知作者的兴致,并尝试背诵第二、三段。
2阅读《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体会李白的思想感情,了解唐代骈体序文的发展。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教学说明:唐代文学中,古文运动虽声势浩大、成就非凡,但是占据文坛主流的依然是骈文。从初唐到盛唐,骈体序文也在不断演进变化。以李序为例,骈中带散,典故减少,篇幅缩短,可见骈文受到了古文愈益显著的影响。)
课堂实录
华卫民老师在上课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师:同学们,我们虽是初次见面,我却对大家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同学们生活的城市——成都,位于长江上游重要的支流——岷江之畔,而我来自于长江的入海口——上海,套用一首宋词: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我们是因长江结缘的有缘人啊。
今天我还有幸陪各位来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去往一千三百四十年前的另一条江——赣江边,登临江南三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去拜会一位旷代的才子——王勃(板书作者),通过什么方法呢?当然是读他的作品《滕王阁序》(板书课题)咯。
师:大家都已经预习过了。那么我们就来摆一摆龙门阵吧。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自己阅读以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来,这位男同学。
生:首先阅读完这一篇《滕王阁序》,我的第一感受是脑海里呈现出一幅特别清晰的景象。一座高大的楼的形象,特别震撼内心。然后其中涉及一些人物形象,如第一段“王将军之武库”,这里无不给人一种特别威武的感觉。整首诗就是这样一种基调,这样一种感情,在文中慢慢继续下去。
师:哦,很有气势!纠正一个小小的错误,这不是一首诗,而是一篇“序”。
师:再请一个同学来说说看。这边一位女同学,你读完以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生:第一感受就是,在脑海里有了一些滕王阁的具体景象,然后就是觉得王勃虽然怀才不遇,但是依然继续努力在拼搏、在奋斗。
师:哦,“虽然经历坎坷,但依然努力拼搏”,是这样一位作家,你对王勃这个人特别有兴趣,是吧?刚才这位同学是对滕王阁的气象特别有兴趣。再请一位同学,来,这位女同学,你读完以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生:我读完以后的第一感受是……可以说实话吗?
师:当然。
生:第一感受是——不愧是古文,果真拗口!
师:“不愧是古文,果真拗口!”刚才我预先问了一下,大家都感觉有难度。大家只学到第二册,而这篇文章在第五册。
师:这是我了解的各位的第一感受。第二个问题是:你们觉得读一篇文章,怎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
生:我觉得读懂一篇文章最粗浅的是了解这篇文章的大意,而较深层次的是要懂得作者写作一篇文章,他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怀,及其所要寄托的理想、抱负。
师:说得很好。不愧是棠外的学生!我们说,一篇文章,不管是写人的也好,记事的也罢,或者是绘景状物的,这都只是手段,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作者借此传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这篇文章到底难不难?我们来找一找,王勃写这篇文章到底要传递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其实作者并没有为难大家的意思。大家找一找,一定能找到这样一个句子,很简洁,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清晰地告诉了我们,而且把作者的情感变化也告诉了我们。哪一个句子,找到没有?
生:我觉得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这个句子。
师:有没有同学有不同意见?
生:我觉得是“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师:他借助终军、宗悫表述自己的情怀。我刚才说的是有句子是很直接的,直接就把思想感情传递出来,而且其中还有思想情感的转折,有没有这样的句子?再提醒一下,这个句子很简单,就三四个字。我们说抒情有借景抒情的,有直抒胸臆的。有没有直抒胸臆的?
生:我觉得还是第六段的那个句子:“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师:这两句表明自己的身份,与情感有什么关系呢?
生:首先表明自己的身份,由此可以看出他内心的一些无奈。
师:因为他处于社会底层,是吗?其他同学有什么意见?
生:我觉得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因为第一个,他是“穷”嘛,他身份低下,不算是特别好,然后是“不坠青云之志”,说明他有“青云之志”,他的志向特别远大。
师:好,我知道了。你觉得他的志向是他最想传递的,对吧?还有没有同学有什么意见?这种志向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传递给我们的?他开头就这么说了吗?你来说说看。
生:没有找到。
师:它隐藏得太深了,是吧?我们来找一找表现作者心理、情感的词语。哪些词语是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的?
生:喜怒哀乐。
师:哦,喜怒哀乐。文章里有没有这样的词语?(学生回答“没有”)一个都没有?最后一个同学。
生:是第六段中的“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惜”字表明因为没有遇到知音,虽然有才华,但他也独自叹息,表明他内心的一些情感。
师:“惜”和“惭”是吗?
生:对。
师:好像我们的频道有一点对不上哦。
生:“谁悲失路之人。”
师:我找到的句子是“兴尽悲来”,“兴”和“悲”都有了,情感的转折也出来了。对吧?哪个同学知道“兴”字什么意思?来,你说。
生:应该是“兴致”。
师:“兴致”,应该是一个名词。你从哪里知道的呢?
生:因为联系上文,一群人在这里欣赏风景,是一种雅兴。
师:说得很好。那么“兴”字的本义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字是怎么写。(板书“”)好多手合力把一件东西抬起来,兴就是起的意思。我们都学过《诗经》里的“起兴”手法。那么你觉得作者的“兴”是缘何而起的?(提示在“兴尽悲来”这个句子的前面找。找到一点说一点,不必找全。)
生:首先是景色。第二段就说到了路上的一些风景和滕王阁周边的一些景物;第三段写到了天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第四段提到了作者登高远望时心情的愉悦和舒畅:“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师:“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是他“兴”起的原因吗?其实已经是直接抒发自己的逸兴了。我明白了你的意思,从第一段开始到第三段是大量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使他兴致勃勃。说得很有道理。除此以外,还有什么使他兴致勃勃?
生:第一段最后一句“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说明他年幼无知,却能参加这场盛会,感到非常荣幸。
师:哦,“能参加这场盛会,感到非常荣幸”。这件盛事让他感到兴致勃勃,是吧?纠正一个小小的错误,王勃并非年幼无知,这只是他一个谦虚的说法,他毕竟是一位旷代的才子。不过参与盛会,的确是一件“赏心乐事”,联系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美景”,作者用了六个字,加以高度概括。它们是——
生:“四美具,二难并。”
师:时间关系,我请大家任选一个写景的句子来自由朗读,并体会一下王勃的“兴”。
(生自由朗读)
师:我们经过自己的一番朗读,能不能找到自己最有体会、最有共鸣的一个句子?从中体会到了王勃怎样的兴致?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
生:第四段开头:“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师纠正是第三段开头)因为滕王阁建筑在南方,具有南方特有的建筑的精细。推开窗户,看到屋顶雕工的精美,还有远处的景色,有一种“游目骋怀”的感觉,又像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师:登上高楼,举目远眺,心情非常……
生(补):开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