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HK$
206.8

《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售價:HK$
76.8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HK$
107.8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摆渡船上的人生哲学
》
售價:HK$
65.9

《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148.5

《
反乌合之众——跳出羊群,逆向获利
》
售價:HK$
76.8

《
帝国作为装饰品:英国人眼中的大英帝国(帝国与国际法译丛)
》
售價:HK$
86.9
|
內容簡介: |
《文言小说文类与史部相关叙事文类关系研究》试图以回归还原的思路,原原本本地梳理古人对文言小说的内涵指称、价值功用、文体规范、特征特性、渊源流变的认识理解,参照文言小说创作的发展演化,更深层次、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其文类规定性及其发展演化。
本书稿之“上编”,重点论述了以下几方面的论题:、关于文言小说文类观念之滥觞、关于文言小说文类观之生成、关于“笔记”与“笔记体小说”之文体观念、关于“传奇”与“传奇体小说”之文体观念。
|
關於作者: |
王庆华,1974年生,河北行唐县人,200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小说与小说学、传统文化。出版《话本小说文体研究》等专著,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等发表十多篇论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话本小说书写类型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小说文体发展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流变研究》等。
|
目錄:
|
前言
上编
第一章 文言小说文类观之滥觞——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
一、“小说”之语源
二、《汉志》“小说家”之内涵指称、文类规定性
三、《汉志》“小说家”之遗响
第二章 文言小说文类观之生成过程——由“子之末”到“史之余”
一、旧词新用:“史之余”的“小说”内涵之确立
二、史学与史学理论的发展——“史之余”的“小说”指称对象之形成
三、宋人对“小说”与“杂史”、“杂传”之区分
第三章 “笔记”与“笔记体小说”之文体观念
一、古典文献和古代文类体系中的“笔记”
二、近现代的“笔记”和“笔记小说”概念
三、“笔记体小说”之基本文体观念
第四章 “传奇”与“传奇体小说”之文体观念
一、“传奇”之命名:“题材概念”抑或“文体概念”?
二、“传奇”之指称:“单篇”抑或“比类为书”?
三、“传奇”之地位:“小说本干”抑或“独秀旁支”?
四、“传奇”之自觉虚构:“唐代”抑或“元明”?
附录:“小说”考
下编
第一章 “小说”与“杂家”
一、《汉书·艺文志》中的“小说”与“杂家”
二、唐宋目录学中的“小说”与“杂家”——以《隋志》、《新唐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为例
三、明清目录学中的“小说”与“杂家”——以《国史经籍志》、《千顷堂书目》、《四库全书总目》为例
第二章 “小说”与与“杂史”
一、“杂史”之基本文类规定性
二、“杂史”与“小说”之起源发生、著录混杂
三、“小说”与“杂史”之畛域区分
第三章 “小说”与“传记”
一、“传记”之基本文类规定性
二、“传记”与“小说”之起源发生、著录混杂
三、“小说”与“传记”之畛域区分
四、文言小说丛书中“小说”、“杂史”、“传记”、“杂家”之混杂
第四章 “小说”与“正史”
一、“正史”之基本文类规定性
二、“正史”编撰取材“小说”
三、“正史”中的“小说”成分
文言小说文类与史部相关叙事文类关系研究主要论著总目
主要参考书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