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9.4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102.4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102.4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4.4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204.7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7.9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57.7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7.7
內容簡介:
本书为俄耳甫斯音乐译丛丛书之一,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曼德尔鲍姆将1972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塔尔海默讲坛上三位演讲人(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心理学家霍赫伯格、哲学家布莱克)的讲稿整理而成,主要讨论艺术、知觉、现实之间的关系,即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共通性,其中涉及艺术如何再现或反映现实的问题,也涉及对艺术以及对经由艺术再现的现实如何感知等问题。
艺术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们的研究通常各行其道、少有会合,但艺术再现这一本质问题却为这三个领域提供了共同交流的基础,形成了三篇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讲座文稿,并最终形成本书。
艺术史家贡布里希以他在《艺术与错觉》中论述的有关漫画的一个章节为基础,形成演讲稿《面具与面容》,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感知生活和艺术中的相貌相像性?,贡布里希搜集了许多丰富多样的案例,罗列了许多针对这一论题或相关论题的文献范例,并由此拓展到了对相貌相似性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最终得到对移情理论的认可。
《论事物与人的再现》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霍赫伯格。作为第一位研究人眼运动的心理学家,霍赫伯格是视觉感知研究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领军人物。文章中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我们对绘画中的人和事物如何感知。霍赫伯格通过四个原因试图解析这个问题,并且他的解释理论在两个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其一,它强调了人们在视觉感知过程中的主观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其二,它肯定了经验和习得性的重要性。
前两篇文章中的观点是直接将绘画或摄影看作是现实的再现物,而哲学家布莱克在《绘画如何再现》这篇文章对这一基本共识发起质疑,他在开篇就提出了是什么让那些自然主义的绘画或照片成了对其主体的一个再现?这个问题。作为语言哲学家,他首先区分了有原始场景(绘画对应于一个真是存在的场景)和无原始场景(绘画不对应于一个真是存在的场景)的两种绘画,将前一种情形成为描绘了一个主体(或原景),将后一种情形成为展现了一个主体(或内容),进而将第二种情形列为重点讨论对象,试图寻找出构成绘画展现主体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
本书为我国音乐学习者提供了一个阐发音乐与视觉艺术共通性的良好切入点,引导读者发现音乐与其他艺术(特别是视觉艺术)之间的普通共性和显著差异,进而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去关注和学习艺术通感问题和艺术普遍规律,扩展了音乐学习者的视野和研究方向。
關於作者:
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Sir Ernst H.
J. Gombrich, 19092001):英国艺术史家。生于维也纳,早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博士学位。图林科学院、瑞典乌普萨拉皇家艺术与科学院、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生前主要供职于伦敦大学瓦尔堡研究院,曾任该院院长。并在牛津、剑桥、皇家艺术学院等名校任兼职教授。获得过史密斯文学奖、黑格尔奖、巴尔扎恩奖、维特根斯坦奖、歌德奖等多项殊荣;包括牛津、剑桥、哈佛、芝加哥在内的十二所世界名校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贡氏被公认为艺术史、艺术心理学、艺术哲学等众多领域的巨擘领袖。
朱利安霍赫伯格(Julian Hochberg, 1923 ):美国心理学家。生于纽约,曾先后就读于纽约市立学院(纽约市立大学前身)和伯克利加州大学,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此后辗转任教于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荣休。作为第一位研究人眼运动的心理学家,霍氏是视觉感知研究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领军人物。
麦克斯布莱克(Max Black,
19091988):美国哲学家。生于阿塞拜疆,长于伦敦,后加入美国国籍,犹太人后裔。早年在剑桥大学王后学院主修数学,后在伦敦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伦敦教育学院、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和康奈尔大学,作为哲学教授在康奈尔大学荣休。布氏在数理哲学、逻辑哲学、语言哲学等诸多领域里卓有建树,尤以其语言哲学最具特色。
钱丽娟(1974 ):女,苏州人,爱尔兰科克大学联合研究员。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民族音乐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曾任职于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先后获得英国政府海外研究生奖学金(ORSAS),谢菲尔德大学奖学金和杰出交换学者奖金以及中国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研究领域主要为流行音乐和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