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角色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已经成形,并且很快被应用于性别研究中。性角色理论(sex role theory)是角色理论在性别研究中的延伸。男性气质研究开始后,性角色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一直是统治男性气质研究领域的主流理论,不同学科在研究男性气质时都立足于性角色理论,虽然也有所发展和变化,但是对男女不同角色的强调,一直是它的核心,可谓万变不离其宗。
这一模式集中在研究天生的生理差别对两性社会行为不同的影响。男性气质更进取、竞争、好斗、暴力,这是由生理决定的。比如认为男人的行动由左脑控制,女人受右脑控制,左右脑有不同,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便有不同。再比如,男人每次射精可以排出1亿枚甚至更多的精子,只有一枚精子会与卵子结合,而女子每次排卵只会排出1枚卵子,所以女人不需要像男人那样竞争。这种生物决定论非常容易导致种族主义,没有证据显示某种生理差别必然会导致某种社会行为。而且生物决定论习惯于将对低等动物的研究中发现的规律推论到人的身上,这也受到了批评。事实上,调查显示,不同文化中的男性气质是不同的,男人并不因为都长有阴茎便有相同的男性气质。(Michael S. Kimmel,Michael A. Messner, 2004: xi—xii)
2.心理学模式
以性角色理论研究男性气质,是由心理学家首先开始的。特曼(Terman)和迈尔斯(Miles)提出,对于不同的性别来说,都有一个心理标准,体现为不同的行为、态度、特性和兴趣。但并不是说每个人都会符合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的标准,因此会有“女性气质男人”(the effeminate man)和“男性气质女人”(the masculine woman),对于偏离应该进行矫正。他们提出了一个男性气质—女性气质(masculinity-femininity)的量表,以测量每个人处于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的哪一个点上。(Terman L., Miles C., 1936)虽然他们的理论基础太简单了,但在三四十年代,各种测量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量表还是被制造出来,其理论基础并没有大的变化。
五十年代,一个影响很大的“性角色的自我认同”理论被提出来了。该理论认为,因为与母亲交往密切,所以男孩子总是先认同于女性气质的,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自我认同”的过程,才开始逐渐认同于男性气质的。(Parsons T. and Bales R.F., 1955)
如果说特曼和迈尔斯强调了男性气质不足、男性具有女性气质是一个心理问题,那么,有学者提出,超强男子气质(极端的、极强的男性气质行为表现)也是一个心理问题。(Miller D.and Swanson G., 1960)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