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7.7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5.7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9.4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2.8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72.5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102.4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90.9
|
編輯推薦: |
恰宓西亚多长老从大乘佛法的角度详细开示了有关于虔诚、伦理、道德和实践的哲理奥义。中文版《证悟——通往永久和平与幸福之路》由恰宓长老马来西亚大弟子智光禅师亲自校审,真实地再现了恰宓大长老开示的法义原貌。此书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捧读此书,体会心的超脱与平静,让身体浸浴在佛法中。
|
內容簡介: |
书中整理了恰宓西亚多长老有关于佛陀通向永久和平与幸福的方法和道路的开示。开示的内容分为四个范畴:虔诚,伦理,道德和实践。恰宓长老希望通过开示培育读者对三宝的坚定信心,遵循对伦理行为的忠告,了知身心现象的真实本质,证得道智和果智,了悟四圣谛,早日达到苦的熄灭而证悟涅槃,享有真正的和平与幸福。书中结合了巴利文原文,向读者呈现了原汁原味的佛法精华。本书中,恰宓大长老详尽开示了《大念处经》中的修习要点。当所有的经典以亲身的实践来证悟的时候,你会发现佛陀所指一乘道之要义。
|
關於作者: |
恰宓西亚多是一位来自缅甸上座部佛教的僧人。于1928年7月24日出生在英国殖民时期的东敦枝彬马村。他的父母分别是邬票敏和兜穗仪。他14岁出家成为沙弥,并开始学习佛教经论。他于1947年受具足戒成为比丘,进一步深入学习佛教文献。后被马哈希尊者委任为仰光马哈希禅修中心的禅修导师。1977年,接受信众们的邀请驻锡仰光的恰宓禅修中心,并担任住持,此后,人们便称呼他为“恰宓禅师”。
|
目錄:
|
中文版序言
导言
第一章 佛教的虔诚
虔诚的对象是什么
我们为何对佛陀有信心?
如实观察现象如它们原本的样子
佛陀是如何了知到现象的本质
佛陀所知的四个真理(四圣谛)
佛陀值得尊敬和皈依
佛法值得尊敬和皈依
僧值得尊敬和皈依
单纯通过哲学思想是否能获得正见?
信心
信的益处
信的特性
信的作用
信的现起
信的近因
通过透彻理解佛法后的坚信
证信——经由亲身佛法实践而获得的不可动摇的信
不退转信——发愿成佛并授记为不退转菩萨后的信
皈依和前往皈依的含义
破坏趋向皈依的行为
污浊前往皈依的四种情况
具有自我克制力的人值得尊重
不是所有礼敬参拜都是趋向皈依的行为
回向与分享功德
第二章 佛教的伦理
经典中佛陀教诲摘要
使心得到净化的两种方法
如理作意的根本意义
净化心的其他六种方法
心是根源
检讨自己
法镜(以佛法为镜)
关于获得财富和成功的教诲
获得幸福和快乐的四个因素
失去幸福和快乐的四个因素
在来世生活中获得福祉的四个因素
造成财富损失的六个因素
获得满贯财富(金罐)的指南
第三章 佛教中的到的教诲
道德(戒律)
道德(戒)的益处
保持心的纯洁
遵守道德(持守戒律)的五种世间利益
品德高尚的人(从持戒中)获得出世间的利益
纯洁的道德(戒)的原因
以纯洁的道德(纯净的戒)作为基础才能完全证悟
回向与功德分享
第四章 佛教的实践
了知——断除——证悟——修习(开展)
佛法中必须彻底了知的
佛法中必须彻底断除的
佛法中必须亲身体验(证悟)的
佛法中必须完全修习(开展)的
八圣道分的修习(开展)
从修习智慧禅当中体验世间的圣谛
有一个“自我”和“个人”的错误观念
实践的次第
两种禅修(心的培育、开展)的形式
禅修的准备工作
如何静坐
四种护卫禅
四念处
如何观察
非凡的人和圣僧
身念处的一些解释
“胀起”和“瘪下”不是唯一观察的现象
不要操纵,使呼吸顺其自然
将“坐姿”和“接触”座位基本现象
正念与心法的一些说明
观察心的益处
不观察心法而产生的痛苦后果
受念处的一些说明
证悟涅槃的关键
不能保持耐心忍受疼痛
行禅的觉知和五个益处
通过行禅获得证悟
行禅的目的
日常活动的正知
智慧禅的实践指导
行禅
坐禅
了知三种共性
如何观察感受
观察不舒服的感受的三种方法
需要注意的要点
通过观察痛获得证悟
当今,疾病也有可能痊愈
不要改变你的姿势——下坐并练习行禅
也要观察舒服的感受
观察其他对象
日常生活中的正念观察
确保有成就的修习
十六个层次的观智
阿那含道智和阿罗汉道智
经典的解释 观智的层次
佛陀开示的观智进展层次
七清净
大省察
正念禅修的七个利益
跋
|
內容試閱:
|
对罗睺罗的忠告
在佛陀证悟一年之后,缅历1339年2月(Kasone)的一个月圆之日(西历五月的月圆日),佛陀接受他的父亲净饭王的邀请前往迦比罗卫城开示了一部经典。在佛陀开示的过程中国王就证得了阿那含(anāgāmin)圣者。有些听众证得了不同程度的觉悟。此外,佛陀还为难陀王子(佛陀同父异母的弟弟,当时他即将结婚)剃度,使他成为比丘并了悟佛法。佛陀这次回到家乡时,他的儿子罗睺罗在他的母亲耶输多罗的指示下向他索求自己所应继承的财富。佛陀却将罗睺罗带回了他的寺院,并吩咐舍利佛尊者为罗睺罗剃度成弥,使他成为出世间法(七圣财)的继承者。当时罗睺罗才七岁。
当佛陀回王舍城时,小沙弥罗睺罗也跟随佛陀以及一群比丘回去。在王舍城,佛陀让罗睺罗一个人住在原理竹林精舍的一个角落——庵婆罗林下。“庵婆罗树”指“幼小的芒果树”。这个小屋位于寺院一个远远的角落里,在许多幼小的芒果树的阴影下显得十分安静且有助于禅修。由于小沙弥罗睺罗生性喜欢平静和安宁,因此他非常喜欢这间小屋。
有一天,佛陀来到庵婆罗林。小沙弥罗睺罗在这里有一个特定的作为是时时留给佛陀的。当他看到佛陀走近时,便把坐具抖干净,并打水为佛陀洗脚。随后,他礼敬佛陀,坐了下来,双手合十。在《教诫罗睺罗庵婆罗林经》中记录了佛陀和罗睺罗之间的谈话。
……
然后,世尊在洗足盆里留下了一点水,并问小沙弥罗睺罗:
“罗睺罗,你有没有看到洗足盆里留下的一点水?”
“看到了,世尊。”
“就像这样,罗睺罗,那些不以说谎为羞耻的人没有多少沙门性。”
随后,世尊泼掉了洗足盆里剩下的那点水,并问小沙弥罗睺罗:
“罗睺罗,你有没有看到洗足盆里留下的水被泼掉了?”
“看到了,世尊。”
“就像这样,罗睺罗,那些不以说谎为羞耻的人舍弃了沙门性。”
随后,佛陀将洗足盆翻过来,并问小沙弥罗睺罗:
“罗睺罗,你有没有看到洗足盆翻过来?”
“看到了,世尊。”
“就像这样,罗睺罗,那些不以说谎为羞耻的人颠覆了沙门性。”
随后,佛陀又将洗足盆重新翻回来,并问小沙弥罗睺罗:
“罗睺罗,你有没有看到洗足盆空空无水?”
“看到了,世尊。”
“就像这空空无水的盆,罗睺罗,那些不以说谎为羞耻的人没有一点沙门性(他们只有空虚的沙门性)。”
“罗睺罗,再假设有一只皇家长牙大象,它在战斗中用身体的所有部分攻击敌人。于是骑大象的人会想:“‘哪有什么是这只皇家长牙大象不敢做的呢?’同样,罗睺罗,当一个人不知羞耻的故意说谎,我说那个人没有什么邪恶的事不会做。”
佛陀继续问小沙弥罗睺罗,“罗睺罗,你怎么想?镜子的作用是什么?”
“是用来返照自己的,世尊。”
“同样,罗睺罗,当身体有任何行为时,应当反复省察;话语说出前,应当反复省察;思想产生前,也应当反复省察。”
随后,佛陀继续针对这个方面的教导进行详细解释,任何身体、语言或思想的行为都应当先经过反复省察。
这些准则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松遵守和理解的。那些遵守它们的人将获得世间和出世间的利益。下面我将概括一下佛陀在远离竹林精舍的一个角落——庵婆罗林的小屋给小沙弥罗睺罗的教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