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传播学视角下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書城自編碼: 260376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国际文化事业与组织
作者: 徐 玲
國際書號(ISBN): 9787512507852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5-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10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3.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知宋·宋代之司法
《 知宋·宋代之司法 》

售價:HK$ 99.7
空间与政治
《 空间与政治 》

售價:HK$ 87.4
少年读三国(全套12册)
《 少年读三国(全套12册) 》

售價:HK$ 490.6
不完美之美:日本茶陶的审美变
《 不完美之美:日本茶陶的审美变 》

售價:HK$ 87.4
现代化的迷途
《 现代化的迷途 》

售價:HK$ 98.6
钛经济
《 钛经济 》

售價:HK$ 77.3
甲骨文丛书·无垠之海:世界大洋人类史(全2册)
《 甲骨文丛书·无垠之海:世界大洋人类史(全2册) 》

售價:HK$ 322.6
中国救荒史
《 中国救荒史 》

售價:HK$ 109.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3.5
《中国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调查》
+

HK$ 67.5
《互联网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变革》
+

HK$ 130.0
《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教材:公共文化政策法规解读》
+

HK$ 143.0
《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教材:公共文化服务概论》
編輯推薦:
群众文化也好,公共文化也好,文化馆学也好,作者认为,从现实意义上来说,与其喋喋不休地争论它的概念,内涵外延,不如更多强调它对于实践的应用性、指导性,从跨学科、综合的角度,切实推动事业的发展。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西方,是一门新兴学科,传入中国以来,发展势头迅猛。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下,有学者认为,未来是传播学的天下。
內容簡介:
本书是作者从业8年来研究成果的积累,从传播学角度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文化馆建设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文化馆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十五”以来,中央组织实施了县级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
站建设,县级文化馆修缮和城市社区文化中心设备购置,地市级“三馆”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据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级文化馆和文化站44260个,省—市
—县—乡(镇)—村(社区)五级的设施网络已经初步形成。
尽管文化馆事业发展成果丰硕,但必须承认,从2015年1月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目标要求来看,文化馆事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很
多,群众文化至今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学科体系,理论研究成果不多。2015年是“文化馆百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从传播学角度梳理文化馆建设发展脉络和思路,对于
现在的公共文化建设者来说应该是非常必要和实用的。
關於作者:
徐玲,70后,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就职于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北京群众艺术馆), 任理论调研部主任,《首都公共文化》执行主编,副研究馆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理事,中国文化馆协会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有多篇理论文章在全国获奖。2014年获得首届中国文化馆年会论文征集一等奖,创作出版以文化馆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遇见,青春的你》,获第23届东丽杯全国梁斌小说奖长篇小说网络人气奖第一名。
目錄
导论
第一节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文化馆站的发展
第二节传播学发展历史、代表人物及相关著作
第一章文化馆,“你的形象价值百万”:传播者形象决定传播的效果
第一节注重形象意味着什么
第二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文化馆形象
第二章“微笑曲线”:谈谈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传播
第一节“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对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启示
第二节运用市场经济原则进行群众文化品牌、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的运作
第三章谁在大声唱: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文化传播的四级主体
第一节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群体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第二节农民工文化服务运作机制探索与传播主体
第四章妖魔化的“广场舞大妈”:“培养分析”“文化养老”与公共文化服务误区
第一节“广场舞大妈”与“培养分析”理论
第二节“广场舞大妈”与“文化养老”
第五章让公众接受真相:从PS事件谈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危机传播
第一节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直面“危机”
第二节危机传播相关案例及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启示
第六章从草根团队到社会组织: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第一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化原则
第二节从民间文艺团队到社会组织: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第七章一言难尽群星奖: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公共文化产品与群星奖
第二节群星奖的奖项设置与群众文艺创作困境
第八章“弹幕”“自媒体”与“沉默的螺旋”:现代传播方式下年轻一代的话语表达
第一节“沉默的螺旋”:个人意见的社会表达
第二节“弹幕”文化与“自媒体”:数字时代的新型表达
第九章群众文化走出去:文化全球化、“刻板印象”“文化自觉”与对外公共文化传播
第一节文化赤字、文化自觉与刻板印象
第二节文化馆站与对外文化传播
第十章“全媒体”时代:公共文化机构如何成为媒体的宠儿
第一节公共文化机构要重视新闻工作
第二节大众传媒的特点与全媒体时代
第十一章警惕“数字鸿沟”:数字化发展能否有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第一节公共文化数字化发展现状与城乡现实问题
第二节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与“数字鸿沟”理论
第十二章互联网思维:新的传播发展趋势引发公共文化服务变局
第一节互联网发展趋势与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现状
第二节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实践探索
后记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以说是独具特色的。21世纪初期,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背景与其他国家进入现代繁荣阶段的文化建设面临的环境有极大的不同之处:第一、作为上层建筑,它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经济发展的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如何在“全球化”“地球村”中保护传承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在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兼收并序中培育自己强健蓬勃的现代文明?如何突破文化霸权,在国际化语境中,拥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话语权?这不仅仅是对外文化交流技巧、策略的问题,从根基来看,这涉及我们国家、中华民族现代核心价值观的重塑,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再造,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能回避的大原则、大方向问题。
第二个环境因素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是在整个人类社会都面临着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数字化浪潮的巨大冲击下。2014年是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20周年。7月20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4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27亿。而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4月24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里的数据,中国最新的人口数量是136亿。比较一下这两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中国上网人数接近总人口的一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2014年上半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9小时,相比2013年下半年增加了09个小时。Wi-Fi覆盖提升、3G的成熟和4G的启用为网民提供了更为优质的上网环境,移动互联网应用丰富性提升多方向满足用户上网需求,推动我国网民平均周上网时间的继续增长。
2013年被称为中国大陆的“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里,互联网思维如同一场当代的文艺复兴,影响并改变着传统的金融业态和格局。”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开始在金融领域“跑马圈地”。
2014年11月19日-21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4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这是全世界互联网领域的一次盛事。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颠覆着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根据麦肯锡旗下研究机构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沪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2013年中国电商零售额已接近3000亿美元,其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这份题为《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的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
人们面临着被数字技术重构的生活,“媒介即讯息”是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的著名观点,它的含义是: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虽然,许多媒介批评家尖锐地批判麦克卢汉的观点,因为他们相信,电子媒介所做的正好相反——电子媒介更多地分裂世界而非统一世界。”但是他在20世纪60年代做出的“关于数字化革命的论述仍令人着迷”。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