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
售價:HK$
132.2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HK$
55.8
《
我们终将老去:认识生命的第二阶段(比利时的“理查德·道金斯”,一位行为生物学家的老年有用论
》
售價:HK$
91.8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HK$
55.8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HK$
110.9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HK$
87.4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售價:HK$
77.3
《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售價:HK$
177.0
|
編輯推薦: |
《国家记忆》主编章东磐先生鼎力推荐
1937-1945,罕见中共晋察冀抗战图片独家首次出版
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艰苦的战争之一——“中国抗战”
真实再现晋察冀抗战珍贵影像的历史瞬间
沙飞、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乔施瓦兹等,他们是这些珍贵图片的见证者
“美国进步作家和中国人民的朋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她对许多共产主义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的后继者。
《山西画报》原总编辑顾棣先生鼎力推荐。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的这些珍贵图片共147幅,主要来自于沙飞主编的《晋察冀画报》,摄于1939年至1944年,是抗战胜利后美国进步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从延安带回美国的,并重新编辑分类,命名为《晋察冀边区影集》。
这些珍贵图片既有八路军在前线的艰苦战斗,又有军民同心在后方的建设;既有日军的暴行,又有国际友人的无私援助。
作为敌后根据地的模范,中共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展开一系列建设活动。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改善人民生活。推行“合理负担”和“救国公粮”,后来又实行了“统一累进税”,做到公平、合理。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诺尔曼白求恩大夫,中国抗日期间,他加入共产党,担当了军医,承担上了救死扶伤的职责,本着“一切为伤员着想”的原则,废寝忘食地工作,从不顾及个人安危。
以前只是从书本或是资料上得知这些信息,幸运的是,那些珍贵的瞬间都被红色摄影家定格,他们出生入死,或深入敌后,或跟随行军,或直上战场,留下了最真实最可歌可泣的悲壮史实。这些照片承载的厚重,岂是文字所能表达的。
|
關於作者: |
沙飞(1912—1950)
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人。
1912年5月5日,生于广州。
193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
1936年10月,拍摄发表鲁迅最后的留影、鲁迅遗容及其葬礼的摄影作品,引起广泛震动。1936年12月和1937年6月,分别在广州和桂林举办个人影展。抗战爆发后担任全民通讯社摄影记者,并赴八路军115师采访刚刚结束的“平型关大捷”。
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科长、《晋察冀画报》社主任、《华北画报》社主任等职。在此期间拍下了本书中这些中国人在那个艰难年代里遭受的考验和苦难,并起而抗争的大部分影像。
1950年3月,离世,终年38岁。
黄道炫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院,主要从事民国史、中国革命史研究。主要著作有:《蒋介石与中国文化》;《中华民国史》第3编第2卷,中华书局2002年版,执笔5万字;《蒋介石:一个力行者的思想资源》(与陈铁健合著)。
|
目錄:
|
中国抗战:关于1937—1945年抗日战争罕见图片的独家出版
前方战斗
后方建设
日军暴行
国际援助
中共抗战持久的“三驾马车”:游击战、根据地、正规军
|
內容試閱:
|
出版缘起
今年初,从《国家记忆》主编章东磐先生处得知,美国有人收藏了一批珍贵的晋察冀根据地抗战图片,虽然只是耳闻,但凭着出版人的职业敏感,当即委托章先生去联络图片的主人。
章先生是有神通的人,前些年做滇缅战场的研究,寻找国民党老兵,上天入地,蛛丝马迹,从不放弃。一次次,将那些尘封的记忆打开,打捞历史深处的东西。以此调查为基础写就的《父亲的战场》使无数读者感动泪流,也使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入到曾经被孤立甚至遭嫌弃的国民党老兵,民间学者钱文俊称赞此书“是一部饱含人性的历史”。
有了这样的经验垫底,我们知道,章先生肯定不负所托。
果然,很快就传来了喜讯。章先生联系上了图片收藏者、远在美国的民间摄影家乔施瓦兹的后人。
施瓦兹收藏的这些图片共147幅,主要来自于沙飞主编的《晋察冀画报》,摄于1939年至1944年,是抗战胜利后美国进步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从延安带回美国的,全称为《晋察冀边区影集》。
斯特朗仔细地将这些照片按内容作了编排,分为《军事斗争一》《军事斗争二》《民主政治建设》和《冀中平原的游击战》四部分,放进四个天鹅绒封套的本子。她认真地将照片原有的中文说明一一翻译成英文,部分字句的翻译还反复作了修改。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波诡云谲,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掀起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斯特朗带回美国的这批照片只得束之高阁。
1958年,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离开美国,到中国定居。临行前,教会赞助人和教会牧师朋友的身份使她把所有的个人物品寄存在洛杉矶一所圣教会内一个锁着的地下室里。教会将这些东西都锁在教堂的一个储物间里,使这批照片在“麦卡锡主义”盛行的年代里被完整保存下来。
时间久了,可能是连斯特朗自己也忘了曾在教堂寄存过这些照片,直到1970年去世,斯特朗也没再提起过它们。
几年后,教会将这批物品拿出来拍卖,一位美国摄影师将照片买了下来。此人便是乔施瓦兹。
得到照片的施瓦兹将之重新翻拍修补,在21世纪初,做了大型展览,这些曾经蒙尘的照片遂重见天日。
施瓦兹收藏的这些照片本来是没有标明拍摄者的,恰好我们社的顾棣老师前几年出版过一部《中国红色摄影史录》,我们便请顾老师帮忙。顾老是小八路出身,曾随沙飞学习摄影,服务于《晋察冀画报》,对这些图片,他熟稔于心,虽八六高龄,却记忆犹新,图片到手后,很快就标明了摄影者,并且对原来错讹的注释做出修订。
以上诸位的深德厚意,常挂于心,不得不谢。更要感谢冒着敌人炮火,浴血拍下这些照片的拍摄者,没有他们的奉献,就没有现在这些珍贵的图片。
遗憾的是,虽经多方联络,尚有部分照片的拍摄者依然无法落实,如果因此而使这些珍贵的图片无法与读者见面,作为出版人,作为炎黄子孙实在于心不忍。因此,我们斗胆推出,希望未注明摄影者作品的知情者寓目后,尽快联系我们,以方便我们寄送样书,并在重印时修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