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HK$
77.3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HK$
54.9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HK$
109.8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HK$
106.4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HK$
87.4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HK$
66.1
《
苏美尔文明(方尖碑)
》
售價:HK$
132.2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HK$
110.9
|
編輯推薦: |
★北上广深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高子程、盛雷鸣、欧永良、黄永东、张丽杰、高 树鼎力推荐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讲述律师职业道德的书,作者详细介绍了律师在与委托人、客户,与法庭,与律师事务所,与律师协会,与同行的关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讲述了律师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作者并非一味地枯燥说理,而是结合当下律师界发展的问题,结合美国、日本等国家律师管理的经验,结合自身从业多年的实践,发出对律师重视职业道德、树立职业荣誉的深情呼吁。相信读者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情怀,树立一种信心,升起几许希望。
|
關於作者: |
张 勇 1959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法学博士。1982年1月吉林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1993年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毕业,阿姆斯特丹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国政法大学讲师,武汉大学副教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深圳市律师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深圳市政协委员。现任广东仁人律师事务所发起合伙人,一级律师,深圳市人民政府法制办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市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仲裁委员会委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惠州仲裁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出版专著及合著《国际税法导论》 《海外投资法律实务》 《欧洲统一大市场税收协调及对策》《人民法院破产案件审判实务》等。
|
目錄:
|
前 言
第一章 律师与律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 律 师
一、律师的概念(你是谁?)
二、为“坏人”辩护的律师
三、律师在社会中的角色——为社会公平正义呐喊
第二节 律师职业
一、律师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道德
二、律师职业文化与职业道德
三、律师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律师职业的核心素质——法律信仰
一、律师对法律的信仰是律师职业的灵魂
二、如何成为一名成功律师
三、律师职业不是一个完美的职业
第四节 律师职业道德
一、道德与法律
二、律师职业道德概念
三、律师职业道德渊源
四、律师职业道德与一般社会伦理道德的区别
五、律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六、如何进一步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
七、律师职业道德的底线
第二章 律师与委托人、客户的道德规范
第一节 忠诚义务
一、忠诚义务是律师与委托人关系的基石
二、忠诚于当事人、委托人与忠诚于宪法和法律的关系
第二节 独立执业与当事人的自主权
一、独立执业
二、当事人自主权
第三节 保密义务与职业特权
一、保密是律师的职业特权和义务
二、美国经典案例——盖洛及其律师
三、保密原则例外适用的规定
第四节 诚信执业责任(诚实守信)
一、诚信建立委托关系
二、委托人如何区别律师是否诚实守信的几个小技巧
第五节 利益冲突避免义务
一、利益冲突的概念
二、利益冲突的情形
三、我国利益冲突查证回避的规则
第六节 称职义务
一、法律知识和技能
二、细心和准备
三、保持称职性
第七节 勤勉义务
第八节 沟通义务
一、律师与委托人的交流
二、对代理事项进行解释
三、隐瞒信息
第九节 禁止不正当方式招揽业务
第十节 化解矛盾义务
第十一节 按标准收费义务
第十二节 性关系禁止义务
第三章 律师与法官的道德规范
第一节 律师对法庭负有坦诚义务,不得进行虚假诉讼
第二节 律师不得公开发表有损司法公正、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力的言论
第三节 律师应当遵守法庭礼仪,尊重法官、检察官
一、律师在法庭上的言论享有豁免权
二、律师在法庭外的言论边界
三、律师应遵守司法礼仪,尊重法官、检察官
第四节 律师应配合法院的程序性规定
第五节 律师不得以实现自己代理利益为目的建议、唆使、引诱委托人采取游行、示威、闹访等非法律、非诉讼手段
第六节 法官的职业道德及其对律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一、法官的职业道德
二、中外法官违反法官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
三、法官职业道德具体内容
四、法官职业道德对律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五、法官的遴选机制与法官职业道德
六、司法公信力与法官职业道德
七、法律职业共同体与律师职业道德
第四章 律师与律师协会的道德规范
第一节 律师协会与行业自律
第二节 律师尊重协会自律规章规范义务
第三节 律师参加考核、培训、再教育义务
第五章 律师与律师事务所的道德规范
第一节 律师与律师事务所的道德规范
第二节 律师事务所的管理权力
第三节 律师事务所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第四节 律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
一、下属律师的责任
二、对律师助手、聘请或合作的非律师人员的职责
三、加强内部管理的必要性
四、内部管理职能的内容
第五节 律师事务所应当依法建立健全业务管理制度,保证律师事务所正常开展业务
第六节 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转所、流动的道德责任
第六章 律师与同行的道德规范
第一节 相互尊重、公平竞争义务
第二节 相互协助义务
第三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禁止
一、律师执业不正当竞争的体现
二、律师之间不正当竞争的规制
第四节 禁止同非律师合作
第七章 律师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第一节 律师的社会责任
一、律师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
二、律师对社会责任的观点
三、政策与建议
四、深圳市律师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第二节 公益法律服务
第三节 律师参政议政与律师政治家
第八章 违反律师职业道德的责任
第一节 律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和预防体制
第二节 违反律师职业道德的惩戒制度
一、一般的律师纪律惩戒制度
二、违反律师职业道德的惩戒制度
附件一: 《深圳市律师协会律师职业道德守则》(2013年版)
附件二: 美国律师相关资料
附件三: 美国律师协会《律师职业行为示范规则》(2013年版)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律师职业道德是律师职业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之一,也是律师正确履行职责的重要保障。律师职业道德兴,则律师行业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在历史上首次、再次以党的决议形式确立了加强律师职业道德的建设、保障律师执业权益的律师队伍建设的总方略,彰显了律师在依法治国总方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律师制度的完善、律师队伍的健康发展,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法治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区分进步与落后、民主与专制、法治与人治、文明与野蛮的标志之一。
中国现有25万名执业律师,现代律师队伍从1979年开始恢复,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其中,铁肩担道义者有之,安分守己者有之,唯利是图者有之。总体讲,当代中国律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向上的。不论这支队伍有多少缺点、毛病,队伍素质结构如何,都注定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
从世界各国的律师发展历史来看,律师行业的职业道德体系的建立是律师队伍成熟的标志之一,也是律师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需要。律师的职业化呼唤着律师职业道德建设。从表面上看,我国律师队伍具备一定的可观数量,律师收入不断地提高。但是,律师的社会形象距离社会的期望、人民的要求、政府的感觉尚有相当大的距离。我们在注重数量增长的同时,是不是该歇歇脚步?加强质量建设,加强自律建设,则是现时中国律师的重要课题。
当前中国律师除了《律师法》第2条规定的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之外,还承载维护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基本人权、保障公民社会基本自由和尊严、实施民主宪政的光荣的历史使命。为达到这些目标,就需要不断从职业道德中修养自己,吸取思想力量。养浩然之气,怀宇宙胸怀。
由于我国恢复律师制度的时间不长,从1979年至今才有36年的时间,受传统的诉讼观念、司法体制、伦理观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律师队伍建设、律师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律师职业道德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制度建设仍显单薄,仍停留口号式、一般伦理或道德规范的形式宣传,缺少关于律师执业特殊性、规律性的伦理、道德的总结和提炼,无法发挥律师职业道德的多元化协调功能和保护功能。
本书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制约律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这一前沿问题,采用实证、比较、历史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这一话题展开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相对于我国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视角更为独特
既有的研究许多都是某一方面的论述,有的侧重于伦理,有的侧重于介绍,有的侧重于法律职业的概括性介绍,本书只选取律师职业道德这一话题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是目前能看到的较为独特的论著。
2.文风更为朴实
本书作者本身就是执业律师,做过学者和法官,长期担任深圳市律师协会的领导职务。一些论证和观点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分析论述不温不火,张弛有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洋洋洒洒的过多笔墨,力图对资料作客观中立的分析,结合律师执业的实践经验和客观规律,得出谨慎思考后的结论,体现了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
3.视野更为全面
本书根据国内国外最新的理论和实践,在对各个具体问题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归纳、提炼,对律师职业道德的范畴,各个相关命题的含义及内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本书还附有《深圳市律师协会律师职业道德守则》(2013年版)、美国律师协会《律师职业行为示范规则》(2013年版),是目前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书籍中较为完整的。
这本书以全新的体系、翔实的资料、鲜明的观点展示着律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脉络,值得一读。
当然,本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有些论述还有细化、展开的空间,有些观点还有进一步讨论、丰富、提炼的余地。但瑕不掩瑜,本书依然不失为一部佳作,相信会对我国有关理论研究的推进和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