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当代北京曲剧史话

書城自編碼: 256295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作者: 吴雅山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405926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8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2.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HK$ 437.8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121.0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HK$ 75.9
掌故家的心事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HK$ 85.8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HK$ 74.8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 增订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 增订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售價:HK$ 105.6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HK$ 97.9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HK$ 135.1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62.8
《北京曲艺60年》
+

HK$ 736.3
《梅兰芳往来书信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研究丛书)》
+

HK$ 148.0
《中国话剧通史》
+

HK$ 109.2
《歌剧的误会(歌剧鉴赏的宝典,音乐与人文的深层解读)》
+

HK$ 174.1
《中西话剧剧目导读(贰)》
編輯推薦:
一个酝酿于清末民初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新兴剧种

曾经沧海历尽曲折以顽强生命力生存发展受到人们喜爱

老北京老事新北京新事演出剧目常出新京腔京味自多情
內容簡介:
北京曲剧是个年轻的剧种,它的前身是源于中国满族的民间乐器——八角鼓,原指一种有八面鼓墙的角形打击乐器。史料记载,远在关外游牧时期满族即有持八角鼓自歌自娱的风习。满族入关时,军中即有以满语演唱的八角鼓军歌。之前,经常在狩猎之余,手持八角鼓击节而歌,所唱之歌即称八角鼓,是清代盛行的一种俗曲形式,后发展成为单弦或单弦牌子曲。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扶持下,北京曲剧得以形成为一个独特剧种,并受到广大北京人的欢迎。北京曲剧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许多代表剧种和知名演员。本书记述了北京曲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關於作者:
吴雅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报》编辑。近年来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十余部,其中《夜凉如水》《红螺湾》《血染的印章》均已拍成电影。曾撰写影视评论文章百余万字,多次荣获国家级报刊评选的优秀好新闻奖。出版著作《吴雅山电影剧本选集》《吴雅山电影杂文集》《当代北京电影史话》《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目錄
第一章北京曲剧的渊源

北京曲剧是发源并形成于北京的年轻剧种,它源于八角鼓及运用此乐器演唱的俗曲,后发展成具有独特音乐唱腔的单弦牌子曲,以后逐渐形成“拆唱”与“彩唱”,没有传统戏曲。清末民初,北京涌现诸多八角鼓演唱名家,天桥和鼓楼地区成为它的集中演唱地之一。这些都为北京曲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一、八角鼓的起源和艺术传承

二、八角鼓的“拆唱”与“彩唱”

三、京籍八角鼓名家录

四、重要发源地——天桥和鼓楼

第二章北京曲剧的形成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曲剧由小戏发展至曲艺剧,先后在前门箭楼、西单进康游艺社演出,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1952年演出了老舍编剧的《柳树井》并在他的建议下,定名为曲剧。从此,北京曲剧正式诞生。

一、新中国成立后,戏曲改革见成效

二、从“解放新剧”到“曲艺剧”

三、北京曲剧的诞生

四、作家赵树理出手不俗,《罗汉钱》再现改编热

五、孙芋创佳作《张贵荣》,北京曲剧首次获奖

六、多家曲剧团体为北京曲剧添砖加瓦

七、北京曲剧拓荒人

第三章精品佳作为北京曲剧锦上添花

1953年,北京市曲艺团成立,至“文革”前已创作改编北京曲剧近百出,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其中《杨乃武与小白菜》《箭杆河边》还被拍摄成电影,扩大和普及了该剧目在全国的影响。这一时期也是北京曲剧创作的巅峰。

一、繁荣戏曲创作,歌颂时代新人

二、《杨乃武与小白菜》横空出世

三、魏喜奎与《啼笑因缘》

四、锦上添花的《骆驼祥子》

五、关士杰导演曲剧几十部

六、配合政治形势的产物《箭杆河边》

七、“弦圣”韩德福

八、广德楼戏院今与昔

第四章“非常时期”的“非常作品”

1967年,北京市曲艺团革委会作出决定,将北京曲艺团改为“北京长征文工团”,以演出唱歌、跳舞、单弦、大鼓为主。北京曲剧创作陷于停顿状态,“样板戏”“三突出”统领着整个文艺戏曲创作。

一、北京曲剧痛失十年金色时光

二、曲剧佳作“文革”蒙难

三、在“三突出”指导下的产物

四、1975年,承上启下的曲剧学员班span style="font-family:Calibri;font-size:
內容試閱
八角鼓,又称单鼓。它的形制是:用八块乌木或者其他质地较坚硬的材料制成框,鼓体小巧玲珑,大小直径17厘米左右,单面蒙蟒皮,鼓上有八个角和八面鼓墙,象征着清代正黄、正白、正红、正蓝,以及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个旗;一面嵌缀鼓穗,寓意麦秀双穗,五谷丰登。八角鼓无把,寓意永罢干戈。它的每个角都有一个孔,每个孔中镶有两到三枚小铜钹,八孔即二十四枚铜片,演唱时,抖动手腕,铜片哗哗作响。

演奏八角鼓,要求将鼓面竖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内,无名指、小指托鼓,右手各指弹搓鼓面,发出清脆悦耳的鼓声。八角鼓演奏技巧丰富,过去有“挝鼓十法”“击鼓五法”之说,现在常用的有坐、弹、垫、轮、搓、磕、分弹、簸等。民间有口诀曰:“怀中抱月不许偏,四平八稳忌耸肩。摇鼓腕抖臂别动,打垫轮搓应合弦。”演唱中每拍一响,簸摇法常用于曲调的托腔部分,弹、垫、轮、搓、磕等技法用在岔曲和音乐的前奏、间奏部分。并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弹击鼓皮的背面。尤其是弹击鼓面与摇震鼓身相结合发出的音响,更具特色。满族人经常在狩猎之余,手持八角鼓击节而歌,所唱皆为传统俗曲。

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满洲八旗入关,八角鼓也随之进入关内。乾隆初年,京城的八旗子弟在传统俗曲的基础上,创造了以汉文写作,按汉语押尾韵的子弟书。同一时期,八旗子弟演唱八角鼓中除单唱岔曲外,还演唱以岔曲为头尾并吸收许多曲牌的联曲、已经北京化了的各地俗曲等。当时,出征的将士凯旋,奉谕领取内务府颁发的“龙票”,在旗营内外编演“得胜歌词”,实际上是用这种形式宣传皇帝的武功。

八角鼓从旗营影响到皇都的上层社会,盛行于满族旗籍子弟中间,一时成了京城生活的重要内容。满族旗籍子弟编词演唱以自娱,并且逐步发展成为坐唱形式的曲艺音乐,出现了该行业的专业演员,以后逐渐在北京、直隶、山东等关内地区流行演唱。在多年的演唱实践中,演员们逐渐总结和创作了八角鼓五种演唱形式,即:岔曲、群曲、拆唱八角鼓、单弦和双头人。由此,又衍生出八角鼓演唱艺术的八大要点,即:吹、打、弹、拉、说、学、逗、唱。如此,将八角鼓这门演唱艺术,在理论和技法上做了准确和全面的概括。由于八角鼓是八旗子弟所创,进关后又吸取汉族弋腔曲调,形成了以歌功颂圣为主的演唱形式。博得帝王欢喜和提倡以及文人的介入,提高了它的社会地位和艺术品位,由此盛极一时。

由于皇帝、王公的提倡和喜爱,文臣们很快写出歌颂皇恩,祝贺喜庆的八角鼓吉祥段子,以及四季节令,风花雪月,渔樵耕读,改编古诗文和戏曲小说的岔曲,宫中应承之作是岔曲的第二个源头。

至清后期,八角鼓艺术盛行,八旗文人们多喜好在票房内编词演唱,除依据名作改编的段子之外,尚有《鸟枪诉功》《护军诉功》《南苑叹》《八旗叹》《夏景天》等,多是反映“八旗生计”等社会问题的题材。此时,一些八旗子弟还组织很多票房,参加者多是近支本家和亲朋好友。除了定期演唱,自娱自乐,还经常参加一些堂会演出。这些活动无形中促进了八角鼓的创作和繁荣。同时对八角鼓的演奏技法及演出风格也有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由于受清代八旗制度的制约,禁止旗籍子弟成为戏剧或曲艺表演工作者。他们的爱好只能局限在自娱自乐,甚至粉墨登场,但绝不可以谋生的为手段。为了控制这一局面,曾向部分酷爱戏曲和曲艺的子弟们发放表演证件“龙票”,以示核准他们为非营业性演出。这类持“龙票”的表演者即被称为“票友”,其非营业性表演社团则被称为“票房”;票友们有关曲艺的演唱则称为“玩票”或“走票”。而这些票友们日后如投身至专业性商业演出,则被称为下海。这些称呼,至今仍在沿用,只是性质略有不同罢了。

1911年,辛亥革命终止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旗人子弟在摆脱了八旗制度束缚的同时,也断了粮饷和俸禄,自食其力则成为他们的首选。于是,一些艺术造诣颇高的旗人票友们,为穷困所迫,只好将先前的艺术爱好(包括书画、金石篆刻、戏曲、曲艺等)变为谋生的手段,毅然“下海”而成为专业书画家,或演唱、演奏艺人。余钊在《北京旧事》中写道:“要跨出这一步也不容易啊!其间有极为曲折、心酸的心路历程。民国时期旗人的改行、择业并没有政府去强制执行。许多旗人在经过一段典卖家当、坐吃山空的日子之后,才最终选择了靠劳动谋生的道路。”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