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261.8
《
文明等级论与近代中国
》
售價:HK$
76.8
《
门阀士族:琅邪王氏文化传家
》
售價:HK$
86.9
《
有机农业
》
售價:HK$
29.5
《
穿搭也有公式:100个不过时的搭配
》
售價:HK$
47.2
《
不完全契约
》
售價:HK$
97.9
《
精魂从脚底升起:洛尔迦演讲录
》
售價:HK$
64.9
《
知脊:脊柱使用说明书
》
售價:HK$
107.8
|
內容簡介: |
正是血脉上与乡村的联结以及文化身份上的焦虑,乡村成为我们生命中永远的结。而当乡村那种温情脉脉的、田园牧歌式的面纱在商业化时代、物质化时代一点一点地被揭去之后,我们乡村情结更多了一种疼痛、沉重与茫然。我们感到,乡村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乡村卑微而局促地站在浮躁的世俗之外,站在繁华的现代之外,任陆离的灯影淹没,或者任洪大的市声牵引......
|
目錄:
|
第1封信:我们的乡村何去何从
第2封信:乡村:我们生命的渊薮
第3封信:记忆里的欢乐与辛劳
第4封信:土地,博大而促狭的土地
第5封信:穿过贫穷与富足的岁月
第6封信:土地的命题
第7封信:酒中日月长
第8封信:酒:一个有意味的生活符号
第9封信:表达或者酒的琐忆
第10封信:清贫岁月中的歌唱
第11封信:生活在别处
第12封信:静静泊着的乡村时光
第13封信:我不想做你猎奇的风向标
第14封信:建构着的乡村
|
內容試閱:
|
第35封信
山坳上的村庄(1)
老达:
为什么你的“生态性贫困”始终在我的心上纠结?我说不清楚。
当我又一次驶过那条小路,来到巫泥村时,我一直在寻找答案。从柳川(剑河县旧县城)开始启程,汽车驶过大桥之后,绕着山根盘旋而上,清水江就远远地流向林莽深处了,烟波如雾,泊在水上。也不知它们在叙说什么陈年旧事,沉静,流动,喧哗,呢喃如梦。记得是林木掩映的一条乡村公路,清凉中始终氤着一片幽暗,巷道一般的弯曲,一年到头都是一地泥泞。风从谷底涌上来,把林梢绾成一首民歌,激越,高亢,悠婉。
现在那些树林都砍光了。山裸着脊背,沟是沟,梁是梁,踊跃着舞蹈,坚韧而伟岸,有如土地上的山民。溪谷曲折地纹在山底,牵动着遥远的一丝愁绪。阳光从前面照过来,山口上逼人地晒。一掌突来的山风掴过,路上卷起一阵尘埃,沙砾溅在车窗上,如播金色的五谷。据说,那条公路正在扩建,要建成一条光大的柏油路了,所以,一路上新铺的沙土,汽车辗起来特别费力。传播了很多年的消息,如今眼看就成为现实。这是很值得山民喜悦的一件大事。
我小心翼翼地驾车。而车上的朋友则不断地摁动他们的快门……就那样走走停停地,贫瘠的土地在我们的辗压下呻吟着,驶向巫泥村。
巫泥村地处苗岭主峰雷公山的东延余脉地带,清水江的北岸,属于贵州省剑河县柳川镇。如果你想查阅关于巫泥村的简介,基本都会这样写:东接观么乡稿蒙村,南连本镇小寨村,西抵本镇党翁村、岑松镇稿旁村,北边与岑松镇展丰村、按拱村、六府村接壤,辖区总面积13.4平方公里。巫泥村距柳川镇所在地约22公里,距县城约46公里。全村辖1座自然寨,14个村民小组,有335户,人口1574,其中劳动力人口857。全村耕地总面积为812.3亩,其中田为751.4亩,土为60.9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约0.52亩。主产水稻、玉米、土豆、红薯、辣子、花生等作物,家养畜禽主要有牛、羊、猪、狗、鸡、鸭、鹅等,全村有林地面积12569.85亩,森林覆盖率达62.62%。村边有千年古树林环绕,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榉木,有硕大无朋的麻栗树和枫木树,有材质优良的杉木和松木。剑河县境最早修建的公路——三穗至剑河公路,于民国时期修建,剑河县最早的汽车在这里试运。有村级完小1所,常年在校生为260人。有村级活动室及村卫生室各一幢,占地面积各50平方米,建筑面积各100平方米。巫泥村是苗族聚居地,苗族风情古朴浓郁,苗族红绣、苗族芦笙舞、苗族古歌、苗族情歌等民族民间文化均在每年的春节、元宵节、过卯节等节日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我的散文集《让我们顺水漂流》里,收录有一篇散文的标题就是《山坳上的村庄》。那篇散文对巫泥村如此描述:“巫泥村坐落在一个典型的山坳上,海拔高度为900米。南面是一壁陡峭的山崖,北面是一条幽深的峡谷,一座叫杠子岭的山峰从东向西斜生而下,在巫泥村的寨址那儿落了一道湾,之后又浮起来继续向西边斜斜而下,直抵谷底。”我们正是走在民国兴修的公路上,——如今正在扩建为现代化柏油路。据说,那条公路是剑河县境内的第一条公路,但公路修通后,只有当时的专员开过一辆吉普车试路,从三穗出发,到剑河结束。由于路况太差,车不能再返回,用船沿清水江运走。巫泥村真正通车的时间是1989年。
当我们的车渐渐驱近巫泥村时,一阵从谷底袭来的山风灌入车窗,我们将车泊在山口上。这时,公路分为两岔,左走巫泥,右走岑松镇。岑松镇是剑河县的另一个重镇。那条柏油公路,就是从岑松镇修至柳川镇。本来有一条公路溯着清水江而上,连接国道320线,或者沪昆高速公路之后,绕了一大圈抵达岑松镇。但高山上有很多像巫泥村一样的村寨,新扩建的公路就连接着那些村子,基本上从山岭或山腰横过,来到巫泥村境,就从悬崖上横过了。一下雾,汽车就像在云端上飞翔一般,穿过迷雾缓行。如果从文化中心上来说,或者从山民的归属意愿来说,这座村子应该属于岑松镇,但它的行政归属却是柳川镇。
我们站在山口上,远远地望着巫泥村,一片树丛之下,一些屋瓦堆叠着,灰色,暗淡。那是阳光缓照的午后,村子上显得宁静,缄默。一位热心的农民朋友走过来。他牵的马匹套着一车柴薪,正从公路上咿呀地辗来。他仿佛对我们的身份表示疑惑。寻问之后,他知道我们进行乡村旅游,索性随意找一块石头坐下来,拉着我们闲聊。马停在路上甩着脑袋,铃铛脆响。老农显得很健谈。那时,我们面对着一片山野,正在改造的公路将新开挖的泥土向山下倾倒,一片片树林被压倒在泥下,一片灰黄。山腰上,就是一片农田。他说,那些农田就是我们村的主要仓库。另外一处是翻过那座山,他又指着对面的山峰,再走下那面的山腰,一个来回就是半天。远啊,他又说,我们早晚两头黑,一天也只能打出两挑谷回家。他的话沟起我们很远的想象,那些经年累月在土地上的劬劳功烈,就演绎在我们的额间,七八公里的山路,就是在山间的一上一下之中,担子沉重,汗水如注。钱呢,你们的油盐钱呢?我们问他。以前是靠木头,挑枋板至集市上卖,现在木头没了,基本上靠打工!他说。
我们来到村子上,来到村长家。简单地统计一下,这座村子的外出打工者多达300多人,约占劳动力总数的40%。我们问,为什么要离开家乡,离开土地,去那么远的地方打工?他们用四个字回答:家乡贫困。这就是你的生态性贫困吗?粮食部门的朋友帮我们测算了一下,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稻田,如果风调雨顺,一年的亩产收成约为350公斤生谷,人均耕地0.52亩的巫泥村,每人每年平均占有粮食就应该是182公斤生谷,每百公斤生谷可以晒出78公斤干谷,约为142公斤干谷.每百公斤干谷大约打出65公斤大米,142公斤干谷约为92公斤大米。就是一年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呵!如果平均每人每天吃0.5公斤米,那只够半年粮,这就是巫泥村的生存状况。难怪有300多人会离乡背井到外地去打工。这样一算,我才知道土地在人们心中的重量。年轻时候,我曾经与一位老人站在山的高处。我们目光落在那些泥香飘浮的田野。老人自言自语地说:官吃民,民吃土噢。我当时不解。现在,我回想起老人的那种虔诚、谦卑和无奈,我算明白了。原来摄影家们把梯田看成艺术,而农民则把它们看成命根子!
哥哥,你以贵州为背景,从历史的角度对生态性贫困进行了全面的剖析,这是宏观性的考察认知。但是,人类的生存问题比宏观上的理论更为实际。生态性贫困,不能简单地用数据来进行计算。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不仅应该包括土地的分配和占有,粮食的供给与消耗,金钱的获取和支配,更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保护与索取相谐调,而最终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现在的生态危机,就是人类生存的危机。生态性贫困,就是生态危机的后果。我们见证过许多田园一天天地被吞噬,高耸的楼座不断在田野中拔地而起;我们见证过许多河流,从涛涛奔流到枯竭断流。——乡村的日渐荒索与城市的日益喧嚣,你说,生态危机的根源到底在哪儿?
像巫泥这样的乡村,在贵州山区比比皆是。这些年来,我有一种习惯,每到周末,都要驾车到乡村奔跑,与乡村有近距离的接触,乡村的演变总能在我们的视野中呈现。而看到乡村的沉落,我又束手无策,苦衷难以言说。明天,我又要奔赴乡村了,我将在乡村度过3-4天的平凡时光,回后再把见闻告诉你。我也希望,我回来的时候,读到你的回信。
此祝秋安!
杨村
2013 09 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