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帕纳索传来的消息(文艺复兴译丛)
》
售價:HK$
108.9
《
DK威士忌大百科
》
售價:HK$
294.8
《
小白学编织
》
售價:HK$
65.8
《
Android游戏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 王玉芹
》
售價:HK$
108.9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HK$
217.8
《
非对称创新:中国企业赶超战略 魏江 刘洋
》
售價:HK$
108.9
《
潜能觉醒
》
售價:HK$
86.9
《
初平:汉末群雄混战(190—195)
》
售價:HK$
53.9
|
內容簡介: |
今天,我们怎样采写通讯?怎样才能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本书即是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多年来对通讯创作理性思考和实践创作的总结。全书着眼于当今时代的新闻特征和审美要求,就如何采写创作好通讯谈作者的切身体会,着重谈了如何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去采写通讯,这些议论很多是结合作者的通讯创作实践而生发的。这也是本书的一个特点。
|
關於作者: |
李从军,安徽六安人,1949年10月生,汉族。十七届、十八届中共中央委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2008年3月至今任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
|
目錄:
|
第一章通讯的采访
——精彩,总是在路上
第一节通讯的选题——
第二节采访的准备——
第三节采访没有讨巧功夫——
第四节采访要发掘原创素材——
第五节采访有目的但不能有功利——
第六节采访场地的选择——
第七节采访氛围的营造与采访互动——
第八节提问的诀窍——
第九节采访爆发点的形成——
第十节观察和把握采访环境——
第十一节捕捉细节——
第十二节在采访中剖析人物个性——
第十三节关联性采访——
第十四节扩大采访范围——
第十五节采访的“复牌”——
第十六节补充采访——
第二章精心写作修改
——艺术的再思
第一节恪守真实——
第二节分析素材——
第三节提炼主题——
第四节制作标题——
第五节设置主线——
第六节优化结构——
第七节创新理念——
第八节贯通文气——
第九节勾连整体——
第十节起首结尾——
第十一节追求格调——
第十二节捕捉意象——
第十三节穿越时空——
第十四节把握特质——
第十五节再现场景——
第十六节着力细节——
第十七节宣泄情感——
第十八节推出高潮——
第十九节援引经典——
第二十节总体调整——
第二十一节精致打磨——
第三章提高综合修养
——功力在通讯之外
第一节较高的思想水平——
第二节明确的责任担当——
第三节悲悯的人文情怀——
第四节丰富的人生阅历——
第五节辩证的思维方式——
第六节敏锐的观察能力——
第七节充分的想象才能——
第八节充沛的创作激情——
第九节娴熟的语言技巧——
第十节博闻强识的学养——
第十一节多种的艺术积淀——
第十二节综合归纳的特质——
第四章网络通讯的制作
——用多媒体融合集成手段改造传统通讯
第一节集成式策划——
第二节多媒体采访——
第三节行进式报道——
第四节阶段式发布——
第五节UGC参与——
第六节PGC聚合——
第七节整体性阅读——
第八节“碎片化”解构——
第九节多维度拓展——
第十节多媒体聚合表现——
第十一节数据可视化——
第十二节跨平台交互——
第十三节游戏化互动——
第十四节项目制运作——
第十五节扁平化管理——
第十六节广渠道推广——
附录
第一节通讯原文——
第二节参与作者感言——
后记——
|
內容試閱:
|
引 言
新闻精品创作,是新闻人的永恒追求。通讯精品的创作,是这个永恒追求的重中之重。新闻历史的天空中,一篇篇通讯名作熠熠生辉,成为那些时代的珍贵记录。
在新华社8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新华人在通讯采写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开创了新华社独具一格的通讯采写文风,值得我们骄傲和珍惜。范长江、穆青等前辈在通讯中所描写的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和感人事件,依然历历在目,让我们至今还能真切地呼吸到弥漫在历史深处的时代气息。
2011年9月以来,以践行“走转改”活动为发轫,我带领记者深入山区、沙漠和贫瘠之地,先后采写了《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永恒的召唤——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三西”扶贫记》、《“三北”造林记》、《面向未来的赶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访记》五篇长篇通讯。这五篇通讯的创作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思考的过程。
今天,我们怎样采写通讯?怎样才能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本书是我多年来对通讯创作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总结,以飨读者。
后记
这本《如何采写通讯》是我这些年来对通讯创作的实践总结与逻辑思考。着眼于当今时代的新闻特征和审美要求,就如何采写创作好通讯谈点切身体会。
当代的通讯,由于处于一种崭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与20世纪的通讯相比,自然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我们面对网络信息时代,为海量的信息所包孕,受众的阅读选择和审美需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造成纸介媒体的衰落和各种阅读终端的兴起,等等。面对这种挑战和改变,通讯创作必须因时而动、因时而变,以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我在本书中着重谈了如何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去采写通讯,这些议论很多是结合我的通讯创作实践而生发的。这也是本书的一个特点。而关于“网络通讯的制作”这一章的阐述,则是新的,之前还没见过类似的论述,因为彼时实践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当然,在肯定应变和创新的同时,我还要着重强调一点,无论怎么变,通讯创作的一些基本规律仍然在发生作用,也可以说是没有变,只不过内涵和形式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而已。
本书希冀对媒体从业人员、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及新闻传播理论研究者等能有所裨益。由于作者受理论水平和创作实践所限,文中所论难免会有某些不当甚至错误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指正。
赵承、李柯勇、周劼人、韩冰等同志对本书的成稿付出了很大努力,于此深表谢意。
李从军
2014年5月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