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售價:HK$
74.8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HK$
107.8
《
大处着眼:持久战与《论持久战》
》
售價:HK$
85.8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HK$
96.8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HK$
97.9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HK$
173.8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HK$
119.9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HK$
85.8
|
內容簡介: |
《金元明人论杜甫》,顾名思义是从金元明三朝文人著作中摘取的有关杜甫的研究资料,内容大致包括:杜甫的生平事迹与思想演变,杜甫诗歌的评论,作品本事的考证文字、典故的注释,以及杜甫诗歌的传承和影响等。有关杜甫诗的编集、注释、校刻,早在宋代已经蔚然成风,号称有千家注,到了元明以后,杜甫诗的各种选本、注本、专著不断涌现,其数量之多,在中国诗歌史上,不是哪一个诗人能够达到的,这足可以说明杜甫诗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
杜甫的资料丰富而庞杂,正如中华书局《杜甫卷》数据汇编唐宋之部《前记》所云:不可能也无必要将这些资料细大无遗地统统收集。本书辑录的原则:首先着重辑录与前人有争议的文字,如叶盛、钱谦益等人的,或与他人有分歧的见解,如胡应麟、钱谦益与杨慎等人的;内容相同的数据,则采用其中最早见或最完善者;间或有对杜诗的拾遗,如杨慎引《合璧事类》所载,不论其准确与否,不做考证,都加以辑录,甚至对杜集笺注、勘刻的若干史实,也酌情选录,以供研究者参考。凡仅是用典、步韵、拟作,或偶过某地遇某事而念及杜甫,或泛泛称颂杜诗,录尺度则适当从宽。
在编排方面,以时代为纲,以人为目,在同一人名下的资料编次是先列本集,次列其他著作,最后列见于他书的文字。如遇到需要说明的,即以按语形式缀于所录数据之后。按语虽然不多,亦可供研究者参考。
|
關於作者: |
山东青州人。九三学社成员。195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文学评论》编辑部古典文学编辑,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编辑,副编审。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古籍整理《元稹集》、《朱淑真集注》、《午梦堂集》、《事类赋注》(与王秀梅、马蓉合作),专著《钱钟书〈谈艺录〉读本》与周振甫合作、《俗曲别裁》、《〈容斋随笔〉选评》、《古今谭概选评》,主编《中国传统文化别裁》与郭预衡共同主编,另有论文20余篇,古文评赏150余篇,古文今译150余篇,散文20余篇等。
|
目錄:
|
一金(七家)
二元(九十三家)
三明(三百六十九家,含由明入清者)
金元明人论杜甫引用书目
|
內容試閱:
|
前記
《金元明人論杜甫》,顧名思義是從金元明三朝文人著作中摘錄的有關杜甫的研究資料,內容大致包括:杜甫的生平事跡與思想演變的考述、杜甫詩歌的評論、作品本事的考證、典故的註釋,以及杜甫詩歌的傳承和影響等。有關杜甫詩的編集、註釋、校刻,早在宋代已經蔚然成風,號稱有千家註。到了元明以後,杜甫詩的各種選本、註本、專著不斷湧現,其數量之多,在中國詩歌史上,不是哪一個詩人能够達到的。這足可以説明杜甫詩在文學史上的價值與地位。
杜甫的資料豐富而龐雜,正如中華書局《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杜甫卷》「唐宋之部」《前記》所云,不可能也無必要將這些資料細大無遺地統統收集。本書輯錄的原則:首先着重輯錄與前人有爭議的文字,如葉盛、錢謙益等人的,或與他人有分歧的見解,如胡應麟、錢謙益與楊慎等人的;內容相同的資料,則採用其中最早見或最完善者;間或有對杜詩的拾遺,如楊慎引《合璧事類》所載,不論其準確與否,不做考證,都加以輯錄;甚至對杜集箋註、勘刻的若干史實,也酌情選錄,以供研究者參考。凡僅是用典、步韻、擬作,或偶過某地遇某事而念及杜甫,或泛泛稱頌杜詩,發一般感慨而無甚識見者,則一律不錄,但對名人之作
收錄尺度則適當從寬。本書的體例,即從詩文别集、合集、總集、詩話、筆記、史書、地志、類書中,輯錄生長於清朝建國以前人(有的人已由明入清)的有關杜甫詩歌思想的分析評論,以及與其他詩人詩作的比較研究。
在編排方面,以時代為綱,以人為目,按金元明三代作者之生年或其生存之大致時間先後順序排列。在同一人名下的資料編次是先列本集,次列其他著作,最後列見於他書的文字。如遇到需要説明的,即以按語形式綴於所錄資料之後,供研究者參考。
本書在輯錄過程中,先後得到幾位前輩的鼓勵與幫助:氓老(李一氓)建議我分階段有計劃地做,不可東錄一條,西錄一條,漫無頭緒;劉葉秋先生在查閲書籍和使用版本方面給予不少指導,並借書給我用;周振甫先生更是不厭其煩地陸續為我審稿,糾正了一些錯誤標點,解決了不少具體的疑難問題。如今他們均已作古,我將永遠懷念他們、感謝他們。還有中華書局編審劉尚榮先生,早在十多年前便爲本書取定書名,又最終精心審定全稿,增補資料、纠正錯誤,增强了我出版此書的信心,這份情誼和幫助,令我永記不忘,永遠感激。北京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善本部閲覽室 楊殿甲 、鄭培珍同志,中華書局圖書館李庭慧同志,還有科學院圖書館的同志,十多年間都為我查閲書籍提供過不少方便,在此讓我誠摯地向他們致以深深的謝意。
最後,尤其要感謝商務印書館常紹民、丁波先生,他們憐惜並尊重一個老編輯曠日持久
的辛勤工作,不忍心把這些資料棄如廢紙,提供出版機會,使之得以面對讀者,令我萬分感激。
但因學力不足,斷斷續續從事輯錄工作的時間過長,缺點疏漏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冀 勤
二○○四年於北京千鶴家園,二○一○年修改
又,肖堯編輯為本書作了非常細緻的工作,教我這位老同行也深表欽佩。
二○一三年又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