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
售價:HK$
109.8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HK$
109.8
《
大唐诡异录
》
售價:HK$
55.8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HK$
134.3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HK$
78.2
《
服务的细节136:提高成交率的50个销售技巧
》
售價:HK$
65.0
《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
售價:HK$
96.3
《
大学问·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
》
售價:HK$
105.0
|
編輯推薦: |
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置身在历史的画卷,看闪耀在历史长空的星辉,寻找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历程。
|
內容簡介: |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
置身在历史的画卷,看闪耀在历史长空的星辉,寻找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历程。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世界文学之窗一扇一扇向我们打开,世界各国人民经历的久远历史、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让我们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体会人们的情感、爱恋、幸福以及痛苦、忧伤、希望……
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这套丛书由若干分册组成,每一分册介绍一位作家的生平、成长经历和他的代表作品。每一分册既是一本独立、完整的著作,又是全套丛书中的一个单元;分则为册,合则成套。
本分册介绍的是19世纪美国伟大的小说家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的一生,和他的举世闻名的代表作《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
目錄:
|
前言
生平与经历
青少年时期
《星报》实习记者
投身战争
坎坷的婚姻
难忘的中国之行
关于“死亡”
创作阶段与特点
第一阶段:1923年——1929年,“迷惘的一代”与“迷惘”的文学主题
第二阶段:1929年——1945年,“冰山原则”的创作
第三阶段:1946年——1961年,“硬汉形象”
叙事艺术与作品艺术风格
海明威的艺术手法和风格
海明威作品的艺术风格
作品赏析
《太阳照常升起》
《永别了,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
《老人与海》
结束语
附录
生平及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生平与经历
1、出生与童年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MillerHemingway)出生于芝加哥郊区的橡树园,父母都有文化,是当时颇具威望的知识分子家庭。海明威的父亲克拉伦斯.爱德嘉兹.海明威是一位乡村医生,他的父亲不但精通医术,还喜爱打猎、钓鱼等户外运动。是名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喜爱研究自然。可以说是个广泛涉猎的杰出医生。海明威的父亲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必然影响海明威性格的形成。从小耳濡目染,使海明威培养成热爱学习,冒险,勇敢的性格。有这样的父亲言传身教,孩子会有很多优良的习惯。
那时父亲教他钓鱼和射击,钓鱼可以培养一个孩子坚毅的性格和耐力,而学习射击是海明威最早接触枪支,他从那时起对枪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枪支对于海明威是一样重要的武器和精神力量,在他以后的创作中,枪支经常出现在作品里,并且成为一种力量的象征。晚年海明威死于自杀,将枪对准了自己。所以枪是了结海明威生命的武器。如果他的父亲知道教会了孩子射击,孩子却用射击自杀,父亲会不会有些心痛呢?
他的母亲喜爱绘画、音乐,是一位有艺术修养的女人。她信奉宗教,给四个女儿取了圣徒的名字。家庭布置也带有宗教色彩。海明威是家里6个孩子中的第2个,上面有个姐姐。在海明威小的时候,母亲让他学大提琴,海明威并不听话,对大提琴毫无兴趣。但并不影响他热爱音乐。他善于从一切艺术中学习创作的手法,寻求灵感。尤其巴赫和莫扎特的作品。从音乐与美术里,他提升艺术修养,汲取美好的灵感与感情表达方式,应用于写作中。海明威说:“我从画家身上学到的东西同从作家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样。”这使得他的写作具有艺术的灵性,包含着音乐的情韵和美术的斑斓。
在海明威12岁的时候,就写作了第一篇故事《我的头一次海上旅行》。17岁时,编辑校报《秋千》,也撰写报道。在橡树园中学的文学刊物《书板》上第一次发表小说,题名《大神的审判》。《秋千》常常发表他的报道,题材多是体育活动。
海明威一家每年都会去密执安州北部的华隆湖畔度假避暑,那里荒芜、偏僻,却有不少野趣。有各种动物,海明威能识别很多鱼的种类。与生活稳定,单调的橡树园比,海明威太喜欢这里了。
海明威的童年生活是幸福的,颇为优越的家庭,给他提供了充足安逸的环境来学习兴趣爱好,父亲虽是严厉的,却与海明威关系十分亲近,有意培养他独立自主、独立思考的能力。
曾经有一次海明威在华隆湖用枪将受保护的苍鹭打了下来,被看守人发现后撒谎没有承认,后躲进叔叔的农场。父亲知道后写信给海明威,要他到法庭接受审判,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触犯了法律。这,也是男子汉的一种勇敢。海明威听从父亲的意见,在波恩市的法庭上述说了事情经过,最终缴了15美元罚金。他五十多岁时与别人提起这件事,还说:“谢天谢地,幸亏当时没被送进劳动教养学校。”
也许是海明威觉得零花钱不够,亦或是乐于挣钱,海明威在假期打工。挖土豆或者卖菜,有时还送报纸。他用挣来的钱去郊游或者学习拳击。
海明威童年生活还是比较快乐和自由的,也带有他对安逸生活的一种反叛和革新。
2、《星报》实习记者
海明威中学毕业后,海明威得到了一次实习机会,是在美国西南的堪萨斯《星报》做实习记者。报馆分给他的任务是采访市内有关社会治安方面的新闻,周薪15美元。这家报馆以报道简捷明快为特点,1917年海明威在这里受到了初步的文字训练。《星报》对记者的“文体要求”主要有:“要写短句,第一段要短”,这其实在说消息的导语;“用陈述句,叙述要有趣味”,“不要用陈旧的形容”,“要正面说,不要反面说”等等。海明威的报道曾被报馆的主编要求彻底删去形容词。这次6个月的实习无疑为海明威带来了良好的影响,使他早期就形成了文字简练,言简意赅的创作观,奠定了他创作风格简捷明快的形成。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就是我在写作方面所学到的最好的准则。我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些东西。一个有才能的人在真正感受和如实描写他要表达的一件事情时,只要遵守这些准则便万无一失。”
1920年1月,海明威为《多伦多星报》(TheTorontoDailyStar)和《多伦多星报周刊》TheTorontoStarWeekly做自由撰稿人。
1920年12月,为精装月刊《合作联社》做助理编辑,主要是编写广告宣传文字,周薪四十美元。
记者生涯为他提供了经济保障和日后参与战争的资格,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大量创作的题材和创作思路,也形成了他文体和语言的特点。他语言的简洁,主要用短句,陈述而生动,开创了新闻体小说的先河。以往的小说长篇累牍,他的出现,使小说简单而有力度。是福楼拜之后,小说最伟大的简化者。他是第一个提出“新闻写作并不影响小说”的作家,将新闻与小说融合,他的作品具有新闻式的简洁魅力。是成就极大的新闻体小说创始人。
3、投身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矛盾不断。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枪杀,点燃了战争。到1917年4月,美国参战。美国对德国宣战后,美国青年情绪高涨,积极入伍。战争的消息不断传来,海明威萌生了要亲临战场的想法,他渴望参与到战争中去,感受战争的激烈。我认为他是不甘只做一个旁观者,每天听到战争的消息,只能与别人激烈讨论一番,或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必须采取行动,参与到战争中去。去感受战争的每一次硝烟与战火。于是海明威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
1918年5月,海明威等人在纽约乘坐“芝加哥号”到达法国,后乘火车到达意大利米兰。7月的一个夜晚,他在皮亚维河沿岸的战壕里为战士送补给品,离对方奥地利军队五十码(45.72米)的距离。当时奥地利炮弹发过来爆炸时,海明威受了轻伤。他立刻背起一名重伤员撤退营救,途中子弹击中腿部。他在给家人的书信中写道:
我用意大利语说我要看看我的两条腿,尽管我怕看。他们帮我脱下裤子。两条腿还在,可是,啊呀,打得不成样子。他们弄不明白,我两个膝盖都打穿了,右脚的鞋打了两个大窟窿,怎么还能够背着一个人走一百五十码……
这场战争使海明威伤痕累累,共负伤237处。海明威家乡当地报纸《橡树叶》根据海明威的家信编成故事加以报道,后《芝加哥晚邮报》刊登他的故事,并称他为英雄。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海明威回到美国。战争结束后,人们通常会歌颂英雄。《纽约太阳报》的记者对海明威进行采访。橡树园的乡亲更是对他翘首企盼,当地报纸对他的报道明显夸大其词。橡树园中学还邀请他去作报告,讲述战场故事,介绍战斗经验。
战争成就了他,亦是摧毁。战争给海明威留下的伤病使他痛苦不堪,甚至影响后期的创作,直至自杀去世。可以说这次战争为海明威的创作提供了大量丰富的题材和人物原型,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伟大的构思,可也是折磨和扼杀这一伟大作家的根源。这次大战结束后,由于海明威在战争中出色的完成任务和英勇不凡的表现,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获得中尉军衔。
战后
休养过后,海明威作为加拿大多伦多当地《星报》的记者常驻巴黎。在当驻巴黎记者期间,他带着对创作浓厚的兴趣开始创作小说。幸运的是,他的创作有机会得到当时著名小说家的指点和鼓励,这无疑推动了海明威的创作热情。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出版了许多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关注。其中最有名的是《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小说是海明威自己生活道路和世界观的真实表露。
1928年,海明威离开巴黎,居住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过了一段安静的田园生活。日常生活就是狩猎,打渔,看斗牛。正是受父亲影响,年少时期形成的兴趣爱好。也许战争不再爆发,海明威就会过着这样宁静的生活,继续创作,也算安逸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