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宋西军
》
售價:HK$
85.8
《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
》
售價:HK$
74.8
《
嫉妒
》
售價:HK$
53.9
《
文明的碎片(西蒙·沙玛重磅新作!)
》
售價:HK$
107.8
《
别读博,会脱单
》
售價:HK$
57.2
《
甲骨文丛书·德意志与神圣罗马帝国(第1卷):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493~1648年)(全2册)
》
售價:HK$
260.8
《
面向2035特种加工技术路线图
》
售價:HK$
96.8
《
不可能的戏剧:洛尔迦先锋戏剧三种
》
售價:HK$
60.5
|
編輯推薦: |
这些文字,直击中国当代艺术与艺术批评生态环境,有着强烈的现场感,无论对于专业人员还是普通读者都有认同感。
|
內容簡介: |
《殷双喜自选集》分三个专题:艺术批评研究、艺术市场评论、现象与潮流,第一个专题是有关美术批评的研究,可以说是艺术批评的“批评”;第二个专题,是作者对中国艺术家走向国内外市场的观点阐述。第三个专题“现象与潮流”是对近年有关中国现当代艺术呈现的气象和潮流所做的综合性研究。
|
關於作者: |
殷双喜 江苏泰州人。2002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历史与理论系,获博士学位。自1989 年起,参与策划中国现代艺术大展(1989)、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1991—1996)、东方既白:20 世纪中国美术作品展(2003,巴黎)、第二届成都双年展(2005)、人民·历史:20 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展(2008)、释放未来: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2014)等重要展览。曾担任第52 届威尼斯双年展澳门专题展评委(2007),第11 届、12 届全国美展评委(2009、2014), 第55 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评委(2013)。历年来在国内外专业报刊上发表美术理论及批评文章250多万字。出版有专著《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2006)2007年获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现场:殷双喜美术评论文集》(2006)、《对话:殷双喜艺术研究文集》(2008)。主編和编著有《吴冠中全集·第4 卷》、《黄永玉全集·第2 卷》、国家重点图书《新中国美术60 年》(分卷副主编)等。曾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2009)等。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执行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
目錄:
|
艺术批评研究
003 批评与艺术史
010 美术批评的基础
019 发展新闻艺术批评
026 对话批评:
026 一种艺术批评意识
061 多元与规范——关于艺术批评的思考
068 网络时代的艺术研究与批评
071 批评与美术馆
073 中国古代画史中的品第与写作
083 艺术批评的写作
089 批评与媒体
098 从社会评论到文化评论
——对中国美术理论与批评的一点看法
107 数字图像与艺术批评
艺术市场评论
117 油画创作与市场
126 批评与市场
131 批评家与市场
136 谁来定价
143 国民收入与艺术市场
147 “双年展”作品的定价与销售
156 开拓中国的复数性艺术品和复制艺术品市场
163 大型展览:20 世纪90 年代
163 中国艺术走向市场之路
171 美国批评家谈批评与市场
现象与潮流
179 社会学前卫与美学前卫:20 世纪中国艺术的双重变奏
190 远去的笑容——新中国美术中的农民表情
200 “君民之学”与“新旧之学”
——20 世纪初期中国美术教育与创作的现代转型
210 版画与影像
218 当代艺术与当代性
233 从超写实到超现实——中国油画的异动
242 工笔画与现代性
249 材料与观念——当代雕塑的扩展
254 从现代到当代:全球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水墨
后记
|
內容試閱:
|
网络时代的艺术研究与批评
1863年,35岁的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创作了《20世纪的巴黎》一书(这部小说直到1994年才被发现出版),在这本书里,他预言了一个世纪后的巴黎街道为汽车所堵塞,死刑已采用电椅(二十五年后汽车和电椅才被发明出来),令人惊奇的是他已想象到传真机和电话成为日常通信工具,“图文传真使任何文字、签名或图片可以远距离传送”。在这部小说中,凡尔纳悲观地猜想诗歌和书籍将艰难地与科学和机器共存。
凡尔纳天才的想象力没有预见到因特网的出现,他将互联网时代艺术与科学如何共存的问题留给了我们这些想象力平凡的人。作为一个艺术批评家,我密切地注视着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已经带来或即将带来的巨大变化,内心深处也怀着复杂的思绪猜想着网络时代的艺术研究与艺术批评。根据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份资料,因特网使用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分别为:因特网67%、电视53%、电台47%,而在不怎么使用因特网的人群中,主要的信息来源先后为书籍、报纸、电视、电台、杂志、因特网。这反映了我们正处在一个多种媒体并存,而因特网正越来越占据信息来源重要地位的过渡时期,21世纪的信息传播主渠道将会是因特网,这一点应该是确信无疑的。
从艺术史教学与研究的角度来看,昂贵沉重的画册和零碎失真的幻灯片将有可能成为一种辅助的教学参考,艺术史的学生将在课堂上通过互联网直接进入世界各国的著名博物馆,在那里欣赏作品,观看和聆听艺术的编年史,和著名的艺术史专家进行网上可视对话。在电脑上输入关键词,即可搜索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各种艺术信息、已发表的专题论文和相关著作的编目。此时,艺术史教师的记忆力已无关紧要,讲义也不必多写,在课堂上,他将成为问题的提出者以及与学生共同讨论的参与者,他所可能保持的一个无法为电脑所替代的角色也许是面对公众和学生,对博物馆的艺术原作进行审美品评的导赏者。
艺术批评家有其独特的知识信息结构,大体可以分为静态性的人文与科学知识、动态性的社会与艺术新闻,最重要的是批评家面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时所独具的艺术敏感、对潮流的洞察力以及清晰准确的分析和语言表述能力。处在文化发达、信息集中的中心城市,艺术批评家所具有的信息优势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明显的,他们往往成为艺术界的信息发布源,这构成了一些批评家演说和撰文中居高临下的权威感。但是在网络时代,这种信息占有的不平等将很快成为历史,网络填平了信息的断层和沟壑,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同步获悉艺术界新近发生的事情,查询相关的艺术史知识和背景,从而进入当代艺术的传播与思考。这必然使得艺术批评家减少文章中静态的知识和新闻信息,强化其独特的个性思考。然而,在传统的艺术传媒中,艺术批评家的思考结果往往具有发表的优先权,读者往往处于被动阅读的地位,批评家其实是在面对一个“想象的读者群”进行写作。在互联网上信息获取的平等不仅有可能带来阅读与思考的平等,也有可能带来写作和表达的平等,网友可以在互联网上直接表述自己的艺术见解,与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家进行对话,这就是互联网的一个基本特性,即它是一个交互式的信息交流平台,它不仅有助于艺术平等和学术民主,更有可能使每个人获得言论表达的自由,获得个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此看来,互联网似乎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令人乐观的艺术批评和学术争鸣的前景。但是我也有新的疑问产生,即信息的平等共享固然促进了更多人
对于艺术批评的争论的参与,但它也带来了众多非常个体化的艺术价值标准和数量巨大的私人话语进入公共空间,它使得由地域隔离或传播不畅所造成的封闭性的艺术个性转化为一种紧跟潮流的流行性。正是在与大众传媒最为密切的流行音乐、影视和时装界,我们能够看到最没有思考与文化深度的流行风格。而一个缺乏信息筛选与评估的大众话语广场,只能是一个“众声喧哗”的信息海洋,在这里,对有效信息的选择和垃圾信息的过滤,也会成为每一个上网者巨大的负担,所以我们在目前的大型网站中,都能看到从传统媒体中转移过来的网站编辑,他们当然有着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信息筛选原则。说到底,互联网作为一种最新的信息传播媒体,它也仍然是人类社会的传播媒体,不能不受到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一般规律的制约。如果说,我们过去主要的问题是信息匮乏和信息管制所带来的选择的匮乏,那么在未来的网络时
代,我们将面临的是信息的泛滥和信息失控所带来的选择的困惑。
在这样的时代面前,艺术批评家所能保持的,只能是学术的良知和不懈的思考。如何在一个流行化极强的社会中,形成自己强烈的个性化批评话语(这种话语也必须经受网络交流的检验),以深刻独到的艺术观念成为艺术界重要的价值参照乃至思想来源,成为艺术批评家别无选择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