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为师之道

書城自編碼: 248529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英]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
國際書號(ISBN): 9787531678236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1-01

頁數/字數: 220/100千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HK$ 66.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阅世奇言:靖康生死局
《 阅世奇言:靖康生死局 》

售價:HK$ 74.8
前浪后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 前浪后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96.8
八路军史
《 八路军史 》

售價:HK$ 107.8
美味简史
《 美味简史 》

售價:HK$ 52.8
带团队
《 带团队 》

售價:HK$ 74.8
女王冠:三位女性的权力与生存之战
《 女王冠:三位女性的权力与生存之战 》

售價:HK$ 107.8
唤醒孩子的学习力3:掌握有效的学习技能
《 唤醒孩子的学习力3:掌握有效的学习技能 》

售價:HK$ 71.5
变富:如何有效积累足够的财富
《 变富:如何有效积累足够的财富 》

售價:HK$ 86.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2.2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

HK$ 254.8
《格蕾丝传》
+

HK$ 58.3
《伊顿公学的经典法则》
+

HK$ 89.6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极具影响力的日常教学策略》
編輯推薦:
本书是亚瑟·本森在伊顿公学担任校长时期的作品,也是为师多年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经验的总结。伊顿公学,是一个有570多年历史,造就出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雪莱、乔治·奥威尔、凯恩斯,英国王子威廉和哈里的学校。这是个让世人瞩目的学校。

正如原作者和出版商所说,这本书不属于教育科学类的专著,只是从教多年的英国公学教师的经验汇集和实用建议,包括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精神和素养以及对待学生的正确态度。本森在书中强调了教师的同情心、交际策略、尊严、信念和幽默感的重要性。这本小册子不仅对当代的教育工作者具有指导意义,就普通读者,尤其是关心教育问题的人士和家有儿女的父母们也能得到有益的启发。很多人都对中国的教育现状感到忧虑,且很多教育问题也难以在短时内得到解决。转型期的社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惑,各种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使很多家长甚至教育工作者感到茫然。近些年中国的海外移民迅猛,许多人的移民初衷就是要享受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所以我们出版这本书,就是让读者能从本森先生的书里了解那个时代英国传统精英贵族教育的一些理念,从而引发我们深层次的思考:中国的教育该向哪里去?教育改革正当时,你我都应该是参与者,我
內容簡介:
本书是作者亚瑟·本森在伊顿公学担任校长时期的作品,也是为师多年的教育理念、方法和经验的总结。正如他自己在开篇中提起:“这本书算不上教育科学专著,只是我任教期间的些许体验和感悟而已。若是为师多年却不思总结得失,实为憾事。对各种观感品评一番总归有所裨益。书中文字虽然都是个人私见,
达不到科学或哲学经典的高度,但是有些教师或许能感兴趣,那些尚未从教却渴望为人之师的朋友们也会从中受益。”本森先生虽然成书的观点很谦虚,但论述的话题却是当时乃至今天为人师的一些经典论断,比如教师自我的修养、职业素养的培训、日常的教学活动的安排、纪律的养成等都做了详细论述,是值得推广的经典教育作品。
關於作者:
亚瑟·克里斯多夫·本森(ArthurChristopherBenson,1862~1925) 英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作家,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第28届院长。他的父亲是19世纪末坎特伯雷大主教爱德华·怀特·本森,其叔叔是著名的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因此,本森家族富有文化和著述的传统,也很自然地遗传到他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样遗传在他身上的还有家族性的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郁性的精神病,虽然身患疾病,本森仍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多产作家。他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并在1885~1903年间,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莫德林学院讲授英国文学,1906年后,出任格雷欣学校校长。1915~1925年间,他担任莫德林学院院长。

他的诗歌和散文著述颇丰。令人惊叹的是,他在人生最后的20年间,每天坚持写日记,写下了世上最长的400万字的日记,给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代表作有:《障山及其他故事》(TheHillofTroubleandOtherStories)、《日落岛》(TheIslesofSunset)、《曙光中的少年》(TheChildoftheDawn)、《吟游诗人保罗及其他故事》(PaultheMinstrelandOtherStories)、《仰望星空》(At Large)、《自由之旅》(ESCAPE AND OTHER ESSAYS)《大学之窗》(From a
College Window)、《圣坛之火》(THE
ALTAR FIRE)《无所畏惧》(WhereNoFearWas)、《剑桥教育论文集》(CambridgeEssaysonEducation)、《静水之旁》(BesideStillWaters)等。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导论

老师的劣势

教师必须不留情面地坚持精准的原则,年复一年地不断纠正同样的错误,向幼稚的心灵灌输大量枯燥的、自己也认为是毫无意义的东西。教师要准备好应对各种利益对心智的挤压,而且这种挤压几乎摆脱不掉;还要不断应对不同人的各种思想,它们可能没有任何道理、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师必须一直克制内心强烈的冲动,工作中不断追本溯源,返回到原点。如果想要成为好老师,他的头脑容量一定很大,必须有能力组织庞杂的知识,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他们必须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所有的生活重心都将围绕着教师工作。教师一定要准备好应付各种艰难困苦,这也是该职业明显的劣势。教师必须不留情面地坚持精准的原则,年复一年地不断纠正同样的错误,向幼稚的心灵灌输大量枯燥的、自己也认为是毫无意义的东西。教师要准备好应对各种利益对心智的挤压,而且这种挤压几乎摆脱不掉;还要不断应对不同人的各种思想,它们可能没有任何道理、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师必须一直克制内心强烈的冲动,工作中不断追本溯源,返回到原点。如果想要成为好老师,他的头脑容量一定很大,必须有能力组织庞杂的知识,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老师的优势

教师也是同样情况。如果能够谨慎细致、尽职尽责并富有同情心,那么他们的个性将会得到丰富、精神境界也将得到提升。这是其他行业所比不了的。在教师看来,履行既定职责是情非得已,所以只能在业余的闲暇时间去满足个人兴趣和爱好的追求。各种工作难题会意想不到地汇集到他们的案头,就像误入小人国的格列佛,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被链子捆绑住了。那些小人的脾气秉性表面上看差不多都一样,但是格列佛知道他们其实个性迥异。后来他逐渐充当了小人们的引路者和指挥者的角色,心底里的那份父亲般的护佑本能复苏了;虽然他的营生不够体面,为人冷漠、自私自利,后来却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鲜活真实,所有的兴趣和情感都被激发出来了,他对生活的真谛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章 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的关键是了解教学内容的主题,同时培养活泼、亲切、有效的性格。我认为教师的工作是一门艺术,仅凭示范和演示是掌握不了的。

事实上,教师的知识越渊博,无法对学生的各种疑难感同身受、无法认识到自身的无知程度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果能始终让学生保持兴趣和快乐,能够理解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微妙差异,因为有的孩子学习比较吃力,有的则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那么这样的教师就能对班级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真正高明的教师应善于在课堂上进行细致观察并找到问题的症结,这正是教师培训的一项重点任务。

我一直认为要求高水平的老教师对开始进入公学任教的年轻教师进行指导的制度很好。前辈应到新人的班里听课,并偶尔为其进行教学示范。仅就教学方法而言,我一定能在半个小时内把自己的妙招尽数传授给后辈,那些经验已经证明都是非常有效的。

提高自主性和主动性应该是教师需要的最好训练。如果发现某一插图或故事有助于教学,教师就应记录下来以备日后之需;阅读应求广而不求深,这样才能积累足够多的生动资料。



我坚信自己身上的一种品质很实用:极易喜新厌旧。我认为这是为人师的重要素质。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教师自己都难以忍受枯燥单调的课堂氛围,那么课堂无疑就是孩子们的地狱。

教育工作不是、也不可能成为纯科学性的工作。它是人与人的心灵碰撞,与人们日常交流有着相同的规律性。教师必须保持身心的活力。不论教师竭力灌输的是不是枯燥之极的内容,沉闷、倦怠、消极的人不可能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留下深刻的印记。

最重要的是,为师者必须持有诚恳的态度。如果教师一直辛苦灌输的内容连自己都不相信,那就很难让学生信服。

在任教一段时间后,比如一年左右,青年教师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再安排他们进行几周的短期进修培训。我特别支持这种很有意义的做法。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短板是什么,也对实践中遇到过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会谨慎地对待每一堂课,注意讲课方式,认真设计课堂提问,工作热情可能有了一定提升。他将认识到经历许多挫折的必然性,而前辈的那些成熟技艺不是能轻易掌握的。

第三章 纪律约束

教师应尽可能克制上面提到的消极情绪,综合运用宽容、赞许和欣赏等等积极态度,这样才能体现出更有价值的素质;通过由衷的笑容、和蔼的态度,通过表扬进行责备也是很有效的手段。

第四章 教学活动

不管使用什么方法,教师必须解开学生的谜团。



另外,有的男孩子很精明机敏,经常故意刁难老师。他们能利用机会展现才智和精力,如果认为老师没有充分掌握授课内容,他们就会耍小聪明,故意提出一些貌似弱智的问题,这就有可能暴露老师的知识缺陷。教师在这种学生面前必须表现出决断力。

课堂教学或多或少具有戏剧表演的性质。我们都能从中发现趣味性和娱乐功能,同时要完成特定任务。我们在课堂上应尝试多种教学手段,比如使用黑板,适当采用幽默搞笑的形式,讲一些奇闻轶事,研究探讨一些专题,或者点评时事。学生们上完课后会觉得既准确掌握了知识,又生动领略了成熟头脑的风采。

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问题,就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使问答环节变成活跃的多个回合的智力游戏。能做到这一点的无疑是好老师中的典范。可是工作中能才思敏捷、如鱼得水的人毕竟是少数;智商超群、应对自如的孩子也不多见,所以课堂提问很容易演变成教师和个别反应快的精英学生之间的游戏,大多数学生只能懵懂地旁观,成为不知所以然的局外人。



授课时不矫揉造作是保证教学效果的一项必要条件,所以教师需要能保持自然本性,它和谦逊的品格一样是难能可贵的美德。

很多教师有一种习惯,他们在文学课上分析作家时,无一例外地给予很高的评价,所有作品都有价值,所有作家都魅力十足。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矫情做作的表现,这种授课风格最直接的功效就是摧毁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此时表达的内容影响重大,孩子们有机会鉴赏、比较不同的文学风格,进而开始形成个人的价值取向,并找到那种取向的根据,不论他们的取向是否渺小。让孩子们盲从轻信肯定没有多大的意义,如能帮助他们变成有主见的人,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那么教师的工作无疑更有价值。

我在听课时,一位老师的话说得很好,“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都不是问题;千万别说什么都无所谓。”

第五章 工作任务

明智的对策是直接告诉他们:不可能使所有人喜欢所有的工作,但是对于自己分内的工作,即使没有兴趣也应做好。教师需要指出人们来到这个世界后一定要有事情做,而且那些工作很可能是他们不喜欢的。无论做什么,无论多么不情愿,都要凭着良心做好每一件事,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这种习惯。

许多孩子不会完全抵触那些真正挑战智力的作业,所以教师应努力布置一些考验脑力的作业,不能满足于那些重复抄写之类的机械性任务。

背诵性的任务对于那些文字记忆力很强的学生而言没有难度,可是对别的学生却是一项既耗时又费力的苦差,成为高难度的作业。我认为要求孩子背诵经典篇章其实是错误的,除非他们已经具备超凡的学习能力。



教师一旦沉溺在对学生无益的批改作业之中,实际上他本该担负的职责却中断了。

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在学完每一课时,应利用几分钟总结一下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尽量清楚他们出现的错误,甚至可以向学生说明一点:他们的成绩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我纠错能力。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许许多多的教师都非常认真负责。他们只满足于完成枯燥的机械式任务,容易忽略发展学生智力的目标。正如教师们常讲的那样,“我们就是一群高级监工。”

我的结论是,教师要与时俱进,始终让自己保持新鲜活跃的状态,这是一项基本责任,而不能自我放纵,迁就自己;教师如果放任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机械劳动,不仅不值得提倡,更应受到谴责。

第六章 智育

我不否认优雅的言行、国民的富足和身体的强壮都很重要,可是我不理解智力为何被排除在外;不管其他国家的情况如何,英国公学应该始终重视较高的智力水准。对于学生的人生理想而言,我们的教育过于迁就低标准,只要孩子在道德上能合乎要求,外界便抛开智力,所以男孩子的奋斗目标就是获得成功、强健。

智育的目的不是把每个人都培养成文学名士或大师。文学只是知识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智育应该着眼于发展个人兴趣、评判能力和专业方向。我们不能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而沉溺在打桌球或玩桥牌之类的室内活动,也不应一味贪图户外活动的乐趣。我认为有知识的人要对各种思想保持敏感的头脑,他的兴趣一定很广泛,包括政治、宗教、科学、历史或文学等方面都有涉猎,他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自知之明,如果没有机会发表意见,他会安心倾听他人之言。他不会受制于某一本新书、一篇分量十足的文章或者外行者的不负责任的鼓噪;他不会与世隔绝,更不会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粗鄙傲慢。

我认为教师自身要有学习知识的兴趣,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影响国民的价值取向。如果教师始终能与外界同呼吸共发展,经常读书看报,合理利用假期外出游历,广泛结交有识之士,那么他教的学生不可能不受到一定程度的感染和影响,因为孩子们极善于模仿。

我也不完全赞同所有的课本都采用英国文学的作品;评论家通常把文学作品解读得过于深奥,没有才气可言;所以我不愿看到教师把欣赏文学的美好过程降格为一门功课,更不希望把学习知识当成接触文学的唯一目标。如果只追求知识,那么头脑会变得混沌、浅薄。

教育体制中存在着很多难解之题,其中之一是我们在不遗余力地排斥学习过程中该有的趣味性,结果造成英国公学年复一年地培养了很多这样的学生,他们痛恨知识学习,视读书为苦役,但是各个都傲气十足、无知透顶。更糟糕的是他们对自己的无知程度根本没有正常的谦虚认识,而是处于一种傲视一切的状态之中,不仅安于现状,而且认为年轻人本应该如此,而有知识、有智慧的人好像没有阳刚之气,都是变态的怪物。(教育之痛、之殇)

第七章 创造力

教师应敏锐地觉察到学生的品味或兴趣反映出的独特性,并愿意给予同情或帮助。教师要关注学生读什么书,有什么理想和诉求;必要时能坦白心声,畅所欲言;对自己不关心的事情故作姿态是没有一点好处的。我主张教师有广泛的兴趣,关心各种事情,卸掉伪装。如同医生没有怜悯之心,牧师藐视宗教信仰一样,不求上进的人根本不配当老师。

无论是当导师还是舍监,教师都应认真留意学生表现出的独创性和明确的偏爱,要像约翰·班扬的寓言《天路历程》里的主人公一样,默默地助燃学生的星星之火,设法鼓励他们创造性的发展。

第八章 赞扬

合理的真诚赞扬能让学生心满意足地吃下粗茶淡饭,他们能像斯巴达勇士一样纪律严明、坚强无畏。虽然不能一味表扬学生,但是严厉挑剔的老师能坦诚赞美学生,他无疑掌握了一项了不起的本领。

教师要表扬学生的勤奋,夸赞他们精心完成的作业,这比批评和漠视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与批评相比,人们更容易记住别人的表扬,这是所有人的切身体会。常人面对批评会进行辩解,认为批评者不明就里;面对表扬时却本能地觉得对方真是眼光独到,的确能洞悉一切。

第九章 舍务管理

与男生相处的必备条件是彬彬有礼。教师永远不要舍弃礼仪,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实践坚持下来;教师不要矫揉造作,应该用自然的态度对待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的秘诀在于对个体的研究,根据对象不同调整应对办法;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待人,按部就班地处理问题是不可取的做法。

我们可以这样概括教师和家长的关系:相互信任是牢固的基础,酌情处置权是调和剂。



如果家长能和老师建立起更为积极的关系,努力公允地评判教师、诚恳地与教师合作、信任老师的善意、认可老师的自主权,那将是学校教育的一大收获,因为家庭对孩子的帮助和影响是其他因素无法相比的;只要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一定积极支持学校的任何政策,坚信教师一定会把孩子的利益放在心上。

第十章 体育

教育不应受社会的流行风气摆布,这一点极为重要。学校教育注定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国家的理念和追求,但是名校有必要拥有自己的一套办学思想、特色和传统,不能固守僵化的理念,也不应一味追求流行时尚,更不能像墙头草一样迎合潮流。我们要用政治家的眼光看待问题,随时愿意接受并鼓励一切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同时也要用理智、温和的策略抵制社会风尚的强大力量。

教师的确要有更广的兴趣爱好和更高的思想境界,这才是我的本意;如果教师能以真面目出现,学生们会明白高尚的道德追求与体育休闲活动的积极作用之间根本没有矛盾。



第十一章 时间管理

简单自然的方法往往能实现更高的效率。如果我们为自己制定出一定的规则,坚持到习惯养成之际,总能节省出大量的时间;我们要安排好个人生活,包括睡觉和娱乐的合理时间;如果能把时间管理得井井有条,尽可能克服懒散和优柔寡断的毛病,你会突然发现时间会变得非常充裕。经过精心安排,从24小时中减去具体工作占用的时间之后,一天当中结余出来的时间是很惊人的。

我们很容易找到其中的关键一点,那就是无论做什么,只要有效率意识,时间总会有的。如果一个人的行动意愿受到潜在压制,那么事情的结果一定不如人意。有的人找不到时间读书、写作或处理其他个人事务,其根本原因不在于他们工作有多么繁忙,而是主观上根本不想去努力,这是显而易见的普遍规律。

第十二章 休假

有的人喜欢旅行,有的人喜欢参观游览,有的则愿意在熟悉的环境里安享居家生活;也有的人认为至关重要的是尽情享受假期,无论做什么都可以。但是教师平时的阅读时间很有限,从事的又是脑力劳动,所以应该利用假日认真读书,充实自己的头脑,保持思维的活跃度。



教师如果对假期依依不舍,而且经常出现这种想法,就要反思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当老师,他的工作能否与个人爱好和理想相辅相成;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或职业,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不能专注教育事业,最好下决心改行,从事那些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即使牺牲世俗的远大前程也在所不惜。这条建议似乎不切实际。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或者最要命的情况就是无奈地回到没有乐趣和激情的工作岗位,除非此人自身就是毫无激情和没有方向感的人。即使这样,让这种人在教师岗位上勉强地苦苦挣扎也是极不负责的,因为教师能决定许多人的思想和个性的发展以及前途。

第十三章 社交

交流日常琐事肯定让人提不起兴趣,但是我们的生活里必然有种种琐碎的事情。志趣相投的人如果在一起共事,一定会形成自己的交流圈,不可能不谈论自己熟悉的话题。我认为教师应在同事交往中保持理智,要用善意的幽默言谈交流。如果大家都相信和睦相处的必要性,那么彼此间的不愉快就能轻易化解。

每位教师都要努力和同事建立某种私交,增进相互理解,发现对方的长处,必要时给予体谅和同情。

实际上,我认为着装问题对学生和教师都很重要,任何人都要坚持不懈地避免以穿戴邋遢、不修边幅的形象示人。

第十四章 宗教活动

我们应该培育民族性格中已有的种种美德,不能指望它们会凭空冒出来。教师如果信念坚定、尽职尽责,便有了足以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强大感召力。

和成年人不同的是,英国的男孩子在宗教方面有良好的分寸感。尽管信仰坚定单纯的成人可以经常坦率地和孩子讨论宗教话题,他们的鲜明立场不会对孩子造成任何误解,但是如果谈话的目的不是发自内心本能,而是出于某种责任感,那么任何尝试都容易给人道貌岸然的虚伪印象——这会立刻使人颜面扫地。

一些人认定只要把一件事拖得足够长久,其价值和意义便会凸显出来,他们的根据是“让耐心等待的人获益”。同伴中很少有人承认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和收获,更没有培养出什么才能,但是他们对眼前的流程视若无物,转移注意力的本事倒是训练出来了。

男孩子更愿意把自己想象成朝圣者、勇士或者英雄,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应该培养其自强自立的信心。

我们不应该在学生身上强加过高的期望,我们当然希望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但是孩子们所做的事情都很平常,其动机也很单纯,如果非要树立伟大崇高的目标,他们就像背着救世方舟的人一样不堪重负,举步维艰。

第十五章 品德修养

公学的孩子正处于少年向成人过渡的关键年龄,他们一定会遇到各种诱惑。人类的正常本能和冲动开始在孩子的心中萌动,可是他们不能完全掌握道德的指控能力。一部分孩子天性单纯可爱,能够历经岁月考验不会变质;有的孩子的本性正常,如果后天成长的社会环境是洁净的,他们也会保持原来的纯真;个别孩子并非天生顽劣、故意走歪路,他们的基因里可能缺乏自制力,继承了放纵自我的偏好,这种孩子把顽劣表现得无所顾忌。只有对惩罚的畏惧,才能使他们良心发现。教师必须认识到大多数孩子不愿意自甘堕落,也很乐意有人能拯救他们;所以教师的责任就是尽其所能伸出援手。

教师还要进一步和学生在善恶标准的理解上达成一致,直言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与别的方面相比,老师更看重的一点就是品德,他的班里容不下任何有劣迹的学生。

我根本不相信面向全体学生讲话能产生满意的效果,无论是集体布道还是训话,都不可能切中要害,更不能顾及细微之处;品德教育应该通过个别交谈和私下交流,而且要根据对象的个性认真调整策略。

集体说教的效果就像用一只大桶同时向几个小罐子里倒水一样难以把握,我们应该把小罐逐个放到桶里才能盛满,同时不会洒溅出来。

第十四章 奉献精神

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想说明学校教师应有献身工作的意识。因为教师的工作决定着很多人的幸福生活,所以这种自我奉献不是指情感角度,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一种全心全意投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我所提到的奉献另有深意。教师应该侧重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而不是一味控制和驱使他人。在执教过程中要把难免的失败和丢脸的事情视为经验教训,它们恰好证明人们不可能实现全部的理想,总有些力所不及的事情出现;那些经历也有助于净化个人的内在品格。道貌岸然的人往往把失败归咎于他人的毛病,很少检讨自己的不足。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重要使命进行认真思考。他的任务是尽可能地把一群男孩子培养成好公民;给他们立规矩,纠正他们的错误,给予鼓励和支持。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重要使命进行认真思考。他的任务是尽可能地把一群男孩子培养成好公民;给他们立规矩,纠正他们的错误,给予鼓励和支持。如果一个人体会不到自身工作的美好意义和神圣感,不能像信徒圣约翰那样真心回应耶稣基督的召唤,而是应付表面差事,那他就不适合当教师;如果教师以为自己要么是智者,要么是“监狱的看守”,他的态度会变得愤世嫉俗、僵化苛刻;死板的人不受欢迎,而愤世嫉俗的人更可恶,但是很多教师经常出现这种倾向,他们向学生传授的东西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相符,想当然地把学生妖魔化,总想着尽可能用最小的付出和最少的气力完成工作。如果教师已经有了这种情绪,我只能说他不会为事业做出什么贡献了,应该让位给那些能为教师职业带来更多希望、慷慨和热情的人。

社会把孩子托付给他们,要求他们把孩子身上的某种东西明确化,无论是智力、身体,还是心灵的成长发展,教师必须给出明确的指引。

学生在良好的外因作用下,能保持心灵的纯洁和良好的稳定状态,而缺乏责任心的老师则可能腐蚀学生的灵魂。



让更多有强烈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人充实到教师队伍中,而且为人师者还要具备丰富的情感、同情心和耐心、过人的知识、平和的心态以及开阔的视野。

这本书不是为了介绍成功者的经验,而是普通教师的心声,他深知自己哪里有失误和不足,并且愿意不断改进。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