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少年读三国(全套12册)
》
售價:HK$
490.6
《
不完美之美:日本茶陶的审美变
》
售價:HK$
87.4
《
现代化的迷途
》
售價:HK$
98.6
《
钛经济
》
售價:HK$
77.3
《
甲骨文丛书·无垠之海:世界大洋人类史(全2册)
》
售價:HK$
322.6
《
中国救荒史
》
售價:HK$
109.8
《
三十六计绘本(共8册)走为上计+欲擒故纵+以逸待劳+无中生有+金蝉脱壳+浑水摸鱼+打草惊蛇+顺手牵羊 简装
》
售價:HK$
177.4
《
茶之书(日本美学大师冈仓天心传世经典 诗意盎然地展现东方的智慧和美学 收录《卖茶翁茶器图》《茶具十二先生图》《煎茶图式》《历代名瓷图谱》等86幅精美茶室器物图)
》
售價:HK$
65.0
|
編輯推薦: |
1.权威性:本书由权威专家杨胜群(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十二届政协常委)、张启华(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张卓元(著名经济学家)担任顾问,著名学者武力(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社科院博士生导师)编撰,新华社图片分社供图。
2. 翔实性:本书按历史脉络谋篇布局,围绕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点面线结合,全面展现了新中国的建设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
3. 本书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力求通过精选的图文资料,简明而清晰地展现新中国的建设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方便广大读者“一册在手”,迅速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和成就,了解我们未来发展的愿景。
4.八开精装画册,内文157克铜版精印。
|
內容簡介: |
《中国(1949-2014)》画册全面展现了新中国成立 65 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本书为建国六十五周年献礼画册,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一个版本,是集合中国社科院、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权威学者共同打造的精装画册。全书约 15 万字(含图注),配图212 幅。本书紧紧把握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编年体、大事记分为六个章节。前两章(1949-1956),(1957-1978),重点介绍改革开放前近 30 年的艰辛探索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即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至六个章节分别为(1978-1992),(1992-2002),(2002-2012),(2012至今),分别介绍改革开放后 36 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關於作者: |
武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主要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国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等。
王蕾 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目錄:
|
总序
壹 1949-195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建立国有经济
统一财经进行土地改革
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新中国外交起步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进行“一五”计划建设
建设新型工业和现代化大型企业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开展扫除文盲运动
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
保护和发展中医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贰 1957-1978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克服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提出“四个现代化”建设
兴修水利
实现石油基本自给
开展三线建设
两弹一星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发展教育事业
赤脚医生
发展体育运动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打开中美关系正常化大门
对外关系迅速发展
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反思“文化大革命”
拨乱反正
恢复高考
感受世界新变化
讨论真理标准
叁 1978-1992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国要发展起来
农村改革先行
发展乡镇企业
推进城市改革
实行对外开放
创办经济特区
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
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
提出小康目标
实施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实行村民自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迎来文艺的春天
文艺创作成就斐然
第一枚奥运金牌
举办第11届亚洲运动会
提出“一国两制”主张
成立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
邓小平南方谈话
肆 1992-200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依法治国
科教兴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三河”“三湖”污染治理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推动两岸交流发展
重申中国永远不称霸
创办博鳌亚洲论坛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改革城镇住房制度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初步实现小康目标
伍 2002-2012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科学发展观
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全面取消农业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举办第29届奥运会
举办第41届世界博览会
两岸关系重大进展
构建和谐世界
建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中国企业“走出去”
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陆 2012以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
中国梦
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上海自贸区
发展现代农业
进入高铁时代
鼓励科技创新
防治大气污染
提高国民旅游休闲生活质量
网购时代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维护国家主权 维护国际安全
夯实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基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推动亚洲区域合作
推动中欧经贸合作
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共谱中拉合作新篇章
积极开展与重要国际组织的合作
发展和深化人文交流
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
社会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结语
|
內容試閱:
|
2012 年 11 月 8 日,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为中国的发展道路描绘出新的宏伟蓝图,中国人民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继续奋斗。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在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基础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成为题中之义。中共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国家事务的手段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立法工作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更加稳健发展。以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为特色的新一轮改革已正式启动。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到减少行政审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有效调动民间投资力量和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彰显出党中央、国务院以改革促发展的决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2 年 11 月,中共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出了新的部署,提出到 2020 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根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2)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4)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5)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6)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总的要求是: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2)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3)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4)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2)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3)就业更加充分;(4)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5)社会保障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6)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使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4)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013 年 3 月 17 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进一步阐释中国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实现伟大复兴是全民族的共同梦想,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应同心共圆中国梦。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和对中国梦内涵的全面阐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新中国建立一百年时的奋斗目标的指导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此,2013 年 10 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要求,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谋划了未来中国改革和制度建设的走向和目标,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指引未来中国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从严治党,依法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事业。2013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党建设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2013 年 4 月 1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 2013 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2014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三严三实”的要求,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从严治党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惩治腐败。中共十八大以来,治理腐败的事实和成果说明,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依法惩处。
为了从根本上遏制党员干部腐败问题,2013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第十八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2013 年以来进行的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加强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纪委派驻机构管理、改进中央巡视制度等都贯彻了这个思想。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起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已经成为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重要内容。
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政治目标。没有法治,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无从谈起。2013 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并从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和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等多个方面推动司法体制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