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HK$
74.8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HK$
64.9
《
复原力
》
售價:HK$
75.9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209.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HK$
96.8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HK$
74.8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HK$
96.8
《
问物:可触摸的意义
》
售價:HK$
82.5
|
內容簡介: |
本书按政治思想的历史背景,概括为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与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三大部分;按政治思想的演变趋势,又分析为创造、因袭、转变及成熟四个时期,凡五编二十五章,上起先秦,下至孙文。采政治学的观点,用历史学的方法,略叙晚周以来两千五百年年间政治思想之大概;体例以时代为经,以思想派别为纬,取材以前人著作之最有理论价值者为主;叙述各家思想,力求客观之态度,偶有评论,也是意在辨明其历史上的地位,而不是任意抑扬,臆断得失。
|
關於作者: |
萧公权(1897—1981),20世纪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政治学家、历史学家,曾执教于中美各大学。1926年在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后回国,先后在南开大学、东北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任教。1949年底赴美出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直至退休,讲授“中国政治思想”、“中国社会制度”以及“中国政治思想与制度”等课程。
萧公权毕生从事政治学、历史学和哲学研究,其学以政治思想为主,兼及文、史、哲、艺术、诗词等方面,学贯中西,卓然有成,其学术思想之博厚与精深,行文之细密与笃实,对史料的钩沉及其鞭辟入里的分析,在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上是罕见的,因而被誉为“融合中西两大学统菁华之学人”。
|
目錄:
|
绪论
第一编 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创造时期
第一章 先秦政治思想之流派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地理分布
第三节 交互影响
第四节 时代先后
第二章 孔子
第一节 孔子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从周与正名
第三节 仁
第四节 德礼政刑
第五节 君子
第六节 大同小康与三世
第三章 孟子与荀子
第一节 孟荀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民为贵
第三节 定于一
第四节 一治一乱
第五节 礼
第六节 治法与治人
第七节 天人之分
第四章 墨子
第一节 墨子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兼爱交利
第三节 尚同
第四节 天志明鬼
第五节 尚贤
第六节 节用
第七节 非攻
第五章 老子与庄子
第一节 老庄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反者道之动
第三节 无为而无不为
第四节 齐物外生
第五节 在宥
第六章 管子
第一节 管子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尊君与顺民
第三节 以法治国
第四节 经俗
第五节 经产
第六节 经臣
第七章 商子与韩子
第一节 商韩之身世及时代
第二节 势
第三节 农战
第四节 法
第五节 术
第二编 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因袭时期
第八章 秦汉之墨与法
第一节 墨学之消沉
第二节 李斯
第三节 法家思想之余波
第四节 法儒之争胜与合流
第九章 贾谊至仲长统
第一节 儒学之复兴
第二节 贾谊
第三节 董仲舒
第四节 董子以后之天人论
第五节 桓谭至仲长统
第十章 《吕氏春秋》至王充《论衡》
第一节 道家与杂家
第二节 汉代之黄老
第三节 《吕氏春秋》
第四节 《淮南鸿烈》
第五节 王充《论衡》
第十一章 王弼至葛洪
第一节 魏晋老庄思想之背景及渊源
第二节 无为
第三节 无君
第四节 列子
第五节 葛洪
第六节 佛教所引起之争论
第十二章 韩愈柳宗元林慎思
第一节 唐代儒学之复盛
第二节 韩愈
第三节 柳宗元
第四节 林慎思
第十三章 唐朝五代道家之政论
第一节 唐代道教之尊崇
第二节 元结
第三节 《无能子》
第四节 罗隐
第五节 谭峭
第十四章 两宋之功利思想
第一节 宋代思想之大势
第二节 李觏
第三节 王安石
第四节 陈亮
第五节 叶适
第十五章 元祐党人及理学家之政论
第一节 司马光
第二节 苏洵苏轼及苏辙
第三节 邵雍
第四节 二程与朱陆
第五节 《忠经》
第三编 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转变时期(上)
第十六章 明代专制思想之反动与余波
第一节 刘基
第二节 方孝孺
第三节 张居正
第四节 吕坤
第十七章 王守仁与李贽
第一节 王守仁
第二节 李贽
第三节 西学之初来与失败
第十八章 明末清初之反专制思想
第一节 专制之覆辙
第二节 黄宗羲
第三节 唐甄
第四节 顾炎武
第十九章 王夫之
第一节 制度论
第二节 民族思想
第三节 吕留良与曾静
第二十章 太平天国
第一节 政治思想之消沉
第二节 太平天国政治思想之背景
第三节 太平天国之政治理想
第四编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转变时期(下)
第二十一章 戊戌维新
第一节 戊戌维新之历史背景
第二节 康有为之政治哲学
第三节 大同之理想
第四节 康有为之维新论
第五节 谭嗣同
第二十二章 梁启超
第一节 身世与学术
第二节 世界大同与民族国家
第三节 民权与君宪
第四节 民治理论
第五节 进步思想
第二十三章 戊戌前后之维新思想
第一节 冯桂芬
第二节 张之洞
第三节 何启与胡礼垣
第四节 严复
第二十四章 辛亥革命
第一节 革命运动之勃兴
第二节 邹容《革命军》
第三节 同盟会时代之革命思想
第四节 章炳麟
第五编 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成熟时期
附录 中国政治思想史参考资料辑要凡例
附录 中国政治思想史参考资料绪论
引用书目
|
內容試閱:
|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之起点
吾国历史,世推悠久。溯其远源,可至四千年以上。然研究政治思想史者,不能不断自晚周为始。此实势有必然,非敢数典忘祖。三代以前,社会浅演,书契无征,固不待论。即夏商之世,文物制度尚在草创之中,学术思想殆亦方见萌芽,未能具体。况文献不足,记载阙失,纵有学说,已难考见。孔子生春秋之时已叹二礼无征。《论语·八佾第三》。洪范九畴虽或为夏禹政治之大法,而文辞简短。《商书》虽多为信史,而记载疏略。王国维《古史新证》认《商书》除《汤誓》外皆真,《周书·洪范》可疑。至于殷墟甲骨占卜契券之文字,虽可据以推想古代之制度参周传儒《甲骨文字与殷商制度》,郭沬若《中国古代社会》。,而究非学术思想之记录。凡此皆历史家与考古家之重要资料,而就政治学之观点论,殊觉其鲜裨实用。故吾人今日欲取中国政治思想作较有统系之研究,至早只能以周代为起点。盖吾国古代文化至周而盛。吾人虽不必从夏曾佑之说,谓“中国一切宗教典礼政治文艺皆周人所创”《中国古代史》页二九,孔子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又谓“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是不以周为新创。,然学术思想之为周人所创,则为至明显之事实。
周代学术之大兴,不在西周盛世,而在东迁以后之春秋末叶与战国时代。平王元年迁都洛邑西历纪元前七七。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平王四十九年,纪元前七二二),终于哀公十四年(纪元前四八一),战国时代之起讫尚无定说,姑以春秋终止以后,始皇统一以前之二百五十九年当之,即敬王四年至始皇二十六年纪元前四八至前二二一。政治思想亦于此时突然发展,盖自孔子以师儒立教,诸子之学继之以起。“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一《诗教上》。,持故成理之政治学说乃风起云涌,蔚为大观。吾人今日虽不能依据史实确断其骤盛之原因,然就当时历史环境之大势,与乎文化进步之通则,尚可作大致不差之推论。政治思想兴于晚周之主因有二:简言之,即社会组织之迅速变迁,与伟大思想家之适生其会而已。周室自平王之末,已趋微弱。诸侯强大,“秦、晋、齐、楚代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