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黄帝内经全注全译读本

書城自編碼: 246762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子部
作者: 吴颢昕
國際書號(ISBN): 9787535775979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8-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8.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挣扎中的决断:竹内好传
《 挣扎中的决断:竹内好传 》

售價:HK$ 90.2
关羽大传
《 关羽大传 》

售價:HK$ 96.8
一个人的勇气
《 一个人的勇气 》

售價:HK$ 65.8
空气炸锅懒人食谱
《 空气炸锅懒人食谱 》

售價:HK$ 54.8
大学问·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
《 大学问·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 》

售價:HK$ 86.9
维京人新史:从斯堪的纳维亚到丝绸之路
《 维京人新史:从斯堪的纳维亚到丝绸之路 》

售價:HK$ 97.9
孩子·挑战(全新图解版)
《 孩子·挑战(全新图解版) 》

售價:HK$ 85.8
大明1644(全二册)
《 大明1644(全二册) 》

售價:HK$ 105.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76.8
《图解黄帝内经(白话彩插经典图解版)中国养生第一书,全系列销量》
+

HK$ 584.1
《国学藏书绣像本:黄帝内经(全四册)》
+

HK$ 200.6
《黄帝内经全集(全译图解版)中医千年经典,养生智慧之源,全系列》
編輯推薦:
中医必读之书《黄帝内经》全注全译全书;权威专家解读《黄帝内经》最新普及读本。

《黄帝内经》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本书集南京中医药大学知名教授数十年研究、讲授《黄帝内经》最新成果之大成;本书集《黄帝内经》原文、考证、导读、注释、译文于一书 。
內容簡介:
本书扼要介绍了《黄帝内经》的学术传承、基本学术思想和学习《黄帝内经》的常用方法,并在全面理解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对《黄帝内经》原文逐字逐句进行白话解读,对原文中需要改误、删衍、补脱、移文、存疑等处以注释的形式加以说明。
關於作者:
吴颢昕,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脑病学基础实验室主任、中医基础理论与内经教研室副主任,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与《内经选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唐雪梅,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从事《内经》的教学、科研及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研究方向为《内经》五脏病机及其治法研究,擅长运用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目錄
原序|023

九针十二原第一|024

本输第二|029

小针解第三|035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038

根结第五|045

寿夭刚柔第六|049

官针第七|052

本神第八|056

终始第九|059

经脉第十|066

经别第十一|080

经水第十二|082

经筋第十三|085

骨度第十四|091

五十营第十五|092

营气第十六|093

脉度第十七|094

营卫生会第十八|096

四时气第十九|099

五邪第二十|101

寒热病第二十一|102

癫狂第二十二|104

热病第二十三|107

厥病第二十四|111

病本第二十五|113

杂病第二十六|114

周痹第二十七|116

口问第二十八|117

师传第二十九|120

决气第三十|123

肠胃第三十一|124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125

海论第三十三|126

五乱第三十四|127

胀论第三十五|128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131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132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134

血络论第三十九|136

阴阳清浊第四十|138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139

病传第四十二|140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142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

|143

外揣第四十五|145

五变第四十六|147

本藏第四十七|150

禁服第四十八|156

五色第四十九|159

论勇第五十|164

背腧第五十一|166

卫气第五十二|167

论痛第五十三|169

天年第五十四|169

逆顺第五十五|171

五味第五十六|172

水胀第五十七|173

贼风第五十八|175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176

玉版第六十|178

五禁第六十一|182

动输第六十二|183

五味论第六十三|185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186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192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195

行针第六十七|198

上膈第六十八|199

忧恚无言第六十九|200

寒热第七十|201

邪客第七十一|202

通天第七十二|207

官能第七十三|211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216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219

卫气行第七十六|227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230

九针论第七十八|233

岁露论第七十九|240

大惑论第八十|244

痈疽第八十一|247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255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257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260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263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265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272

阴阳别论篇第七|274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276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277

五藏生成篇第十|281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283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284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286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288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289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291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293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299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303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309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312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314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318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320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321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324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326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329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332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334

热论篇第三十一|334

刺热论篇第三十二|337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339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341

疟论篇第三十五|343

刺疟篇第三十六|347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349

咳论篇第三十八|350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351

腹中论篇第四十|354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356

风论篇第四十二|359

痹论篇第四十三|361

痿论篇第四十四|364

厥论篇第四十五|365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368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370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372

脉解篇第四十九|375

刺要论篇第五十|378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379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379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381

针解篇第五十四|382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384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386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387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388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390

骨空论篇第六十|392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395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397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401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405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407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409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412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418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423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431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444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468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486

示从容论第七十六

|487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489

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492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493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495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497

〔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499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499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內容試閱
导读DAODU〖〗黄帝内经全注全译读本《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现存最早的、内容最为完整与系统的、对中医学发展影响最大的医学典籍。它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千百年来,《内经》作为中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不仅仅构建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其中的许多基本原则更是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同时也为当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因而成为每位中医人必读之书。由于《内经》的成书年代久远,文字古奥晦涩,义理艰深难懂,且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原文出现衍、误、移、脱、倒等情况,给学习与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黄帝内经全注全译读本》。在阅读本书之前,为了让读者对《内经》一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现从成书年代、学术思想、历代注家及其代表著作等方面作一简单介绍,以供阅读时参考。



一《内经》的成书年代及传承对于《内经》的成书年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观点:①黄帝时代;②战国时期;③秦汉之际;④汉代,主要是西汉时期。目前比较公认的《内经》成书年代是在西汉中晚期,其依据主要是目录学。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内经》一书的是《汉书·艺文志》,书中写到“黄帝内经十八卷”,并与《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旁篇》等共为“医经七家”。《汉书·艺文志》是东汉班固根据西汉《七略·艺文志》摘编而成。《七略·艺文志》由西汉刘歆所撰。汉成帝时公元前32年,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整理和编辑先秦及当时的文献,为每种书编撰叙录一篇,后将各书叙录汇辑成一书,刘向谓之《别录》。其子刘歆加以整理而成《七略》,因是摘取《别录》内容成书,比较简略,所以叫做“略”。全书分为七大类: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系统反映国家藏书的分类目录,可惜此书已亡佚,但其主要内容由《汉书·艺文志》得以保存。上述资料可证明《内经》的成书年代当不晚于公元前32年。《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收录了包括医史人物及医学著作在内的历史科技文化及人物史料。《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苍公年轻的时候喜欢医术,但开始时治疗效果欠佳,后得到公乘阳庆传授的一批医书,包括《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禁书》等,3年之后“即尝已为人治,诊病决死生,有验,精良”。公乘阳庆所授医书《内经》中多有提及,如《素问·病能论》云:“《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金匮》者,决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上述资料相互印证,说明《史记》中所记载的医书确实存在,且这些医书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所以苍公学习之后医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作为中医学重要典籍的《内经》一书《史记》中未见记载。《史记》成书于公元前104至公元前91年。由此目前学者认为《内经》的成书时间很有可能在《史记》之后、《七略》之前的公元前1世纪内。

《内经》成书之后至魏末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汉书·艺文志》所说十八卷本《内经》传本已无文献记载。晋代皇甫谧在《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序》云:“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亦即是说18卷本《内经》至皇甫谧时已被分为《素问》、《九卷》或《针经》唐·王冰始称《灵枢》两本书。

《内经》18卷如何被分为《素问》、《灵枢》两本书已无法详考,《素问》之名起于何时亦无从考证。目前所见最早的关于《素问》的记载是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自序,序中提及:“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但张仲景并未说明《素问》和《九卷》就是《七略·艺文志》所说的18卷《内经》。直至魏末皇甫谧在《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序》中才明确《内经》18卷由《素问》9卷与《针经》9卷组成。《素问》流传至南朝齐梁间,全元起对《素问》进行了注释训解,全氏注解《内经》时只存8卷,第七卷已经亡佚。唐初杨上善将《灵枢》、《素问》全部打乱,依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脉等十九大内容分类编写成《黄帝内经太素》30卷,可惜的是《黄帝内经太素》在南宋以后彻底失传,在日本亦失传近5个世纪之后直至19世纪20年代重新发现后才传回中国,因此明、清两代对《黄帝内经太素》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中唐时期的王冰,因感《素问》“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从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整整12年的时间,以全元起本为祖本,重新对《素问》进行了编次和注释。将《素问》由9卷改编为24卷,每篇的内容依次按养生、阴阳、藏象、诊法、病能、经络、治法等排列,反映了整理注释者从防到治、由理到法的科学方法思想,并增补了早已亡佚的第七卷的内容,即五运六气学说的内容,后来又经过宋朝的林亿等校正而流传至今。王、林注本问世后,即成为最为医家认可的《素问》文字依据。曾有宋、金、元、明、清以及近、现代多种刊本。其中重要的版本有现存最早的金刻残存13卷本,元代古林书堂本、明代的熊宗立本、田经本、赵府居敬堂刊本以及顾从德本,其中顾从德本流传较广。

《灵枢》最早称为《九卷》,《九卷》的名称也是首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并沿用了很长一个时期。晋王叔和《脉经》中也称《灵枢》为《九卷》,至皇甫谧《甲乙经》才开始叫《针经》。然而他在文中引用《灵枢》经文时,仍然多称《九卷》。《灵枢》之名,最早见于王冰所作的《黄帝内经素问注》,其序云:“《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灵枢》在一个很长的时期亡佚不传。北宋元祐八年,高丽献来《黄帝针经》,宋哲宗即下诏颁发天下。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史崧“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刊行流传至今,此为现存最早版本的《灵枢》。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明赵府居敬唐本影印,1963年校勘简体横排铅印,为现今通行本。

史崧在《灵枢经叙》中说:“昔黄帝作《内经》十八卷。《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乃其数焉。世所奉行唯《素问》耳。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难经》,皇甫谧次而为《甲乙》,诸家之说,悉自此始。其间或有得失,未可为后世法。”此言道出了中医学术之源,高度评价了《内经》的学术价值,同时也指出后世医家诠释《内经》之失:一是重《素问》,而轻《灵枢》;二是对《内经》多有误读。《灵枢》重论经络与刺法理论,故唐以前又称《针经》。经络与脏腑同为人体重要之组织结构,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整体观念”之客观基础,不学经脉根本无法理解中医脏腑之间的生理及病理关系,故《灵枢·经脉》云:“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中亦云:“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仲景明经脉,创“六经辨证”之法;张元素明经脉,立“药物归经”与“引经报使”之说;叶天士明经脉,阐述“久病入络”之理。由是观之,《灵枢》一书对中医理论及临床发展的价值丝毫不逊于《素问》。



二《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是以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观为基础的,其基本内容包括生命的唯物观、生命的整体观以及生命的恒动观。

(一)生命的唯物观

《内经》的生命唯物观主要体现在“气一元论”。所谓“元气”也称作“精气”,《管子·内业》云:“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就是说,“精气”是气的最精粹部分。又云:“凡物之精,此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认为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而精气又是永恒运动的,一气而分化为阴阳、四象、五行以至万事万物,从而构成如此千差万别、多彩多姿的世界。在这种唯物思想的影响下,《内经》认为气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天年》亦云:“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即人的生命是父母之精气所产生。气亦是构成一切组织器官的基本要素,所以《内经》中有“阳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名称。

气不仅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气与味经口鼻进入人体后,经过一定的气化过程转化为机体各部分的生命物质,即五藏之精气。

此外《内经》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亦是精气活动的产物。如《灵枢·天年》云:“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素问·六节脏象论》亦云:“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内经》中还将人的精神活动归心所主,但分属于五脏,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明确指出了五藏精气运动是人体精神情志产生的物质基础,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是在五藏精气活动的基础之上产生的高级生理活动。由此可见《内经》在物质与意识关系这一对哲学问题上坚持了唯物的观点。

(二)生命的整体观

所谓“生命的整体观”,在《内经》理论中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天,指自然;天人合一意思泛指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首先,《内经》认为人是由天地之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灵枢·本神》说得最为明白:“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即自然赋予了形成人类生命的物质与特性。其次《内经》认为人与天地自然共同具有阴阳五行之结构。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说明人体具有与自然相同的阴阳时空结构。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具有相同的阴阳消长及五行生克制化机制,而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及五行生克机制势必对人体的生理造成影响。如《灵枢·五癃津液别》云:“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指出了天气的冷热对人体汗液及尿液的影响。自然界阴阳的消长亦对人体病理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如《素问·咳论》云:“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明确说明五脏的受病与本脏相应的季节密切相关。

《内经》认为人与社会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能影响社会,社会的变动亦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故《灵枢·逆顺肥瘦》云:“圣人之道也,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所谓“人事”即人际关系相关的社会领域,“合于人事”即是说人必须与社会和谐。

 人自身亦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内经》理论体系将人体的各种组织脏器,按其功能特性,概括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大类,并按它们功能活动联系的规律,分别构成了以五脏为主体的5个功能活动系统。并指出,人体以五脏功能活动为主体的系统,是通过经络系统联系和沟通的。

总之,《内经》把人体看成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同时人和自然界以及社会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种整体观念,贯穿于《内经》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成为中医理论体系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三)生命恒动观

恒动,即永恒运动。《内经》认识自然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无一不是从运动与变化的观点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

《内经》认为自然界与人体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之下,不断地运动、发展与变化。如《素问·气交变大论》云:“五运更始,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相迎。”

气是构成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人的生命活动即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结果,故《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即生命力主要体现于气的运动与变化,没有了气的运动与变化,生命亦即不存在。

疾病亦是一个不断运动与变化的病理过程。如《素问·热论》曾详细而具体描述热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运用运动与变化的观点分析、认识人体疾病发生与发展,并针对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不同阶段而且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即所谓“辨证论治”,它是中医治疗疾病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三《内经》的基本内容《内经》一书,包括《素问》、《灵枢》两个部分,计162篇文章,涵盖了哲学、医学、药物学、天文、历法、气象、物候、心理等许多学科的内容,可称为古代的百科全书。就医学知识而言,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与医疗技术两大类,现将其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一)养生学说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亦称“摄身”、“道生”。养生学说是研究如何保养身心以增强体质、避免邪气、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原则和方法的学说。《内经》十分重视养生对人类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在《素问》前3篇,即《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中就作了集中论述。

《内经》中的养生学说,提出了养生的目标,即天年学说。认为通过合理的养生,人人皆可“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谓“天年”即自然寿命。

《内经》提出了完整的养生法则:一是法于阴阳,即养生应符合自然界阴阳的变化消长规律;二是和于术数,即恰当运用养生的方法;三是饮食有节;四是起居作息有规律;五是劳作不违常度。

《内经》在养生学说中还强调了“未病先防”的预防学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作比喻,充分说明平时注重养生以防疾病的重要意义。

(二)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是抽象出来的泛指一切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及某些事物或现象所存在的相对属性,是古人用以认识和解释自然的方法与手段。《内经》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将阴阳这一哲学范畴科学地运用于医学领域,使之成为整个中医学术思想的指导。《内经》认为:事物的阴阳对立统一是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天地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即阴阳。事物的阴阳属性之间有着相互交感、对立、互根、消长和转化的关系。事物的阴阳属性具有相对性,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根据划分标准不同,事物的阴阳属性不同,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化;另一方面表现于事物阴阳属性的无限可分性。《内经》认为生命就是阴阳二气的运动与变化,“阳化气,阴成形”是生命体内物质代谢的主要形式;“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是生命体健康的标志;“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则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原因;“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提示阴阳是诊察分析疾病的总纲;“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则说明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目标是协调阴阳的平衡。可见阴阳学说是《内经》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医工作者必须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于临床。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是关于物质存在形式及其运动变化的方法论,用以阐释人体的组织、生理、病理的结构与发展变化,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内经》对五行学说的运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用五行进行事物的归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将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按五行规律进行了归类。二是运用五行学说说明人体的生理与病理。五行之间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助长的关系,叫做相生。另一方面,五行之间还有相互克制、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五行生克的关系,《内经》认为人体的脏腑器官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脏腑之间相互制约以防止脏器的功能太过称为“承”;某一脏腑的功能太过,则称为“亢”;某一脏腑失去了其他脏腑对它的制约称为“害”。五行的相生与相克原理揭示了人体正常的生理关系,而五行的相乘与相侮则揭示了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所谓“乘”就是乘虚侵袭,所谓“侮”即恃强凌弱。即《素问·五运行大论》所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侮而轻之。”说明每一脏腑器官在太过的情况下就会打乱生克关系,对“我克”的某一脏发生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即“乘”;同时对“克我”的某一脏反过来加以欺凌,即“侮”。三是运用五行学说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内经》常常根据五行属性归类和生克乘侮规律,对疾病进行诊断;在治疗上也应利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伤肝,悲胜怒。”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金能克木,所以悲胜怒。

(三)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藏象”二字,始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所谓“藏”,同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的含义有三,一指脏器的形象;二指征象,由于人体是一个保持动态平衡的整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必然有表现于体表的现象,这就是征象。三指比象,就是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将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与自然物象相比拟。《内经》在当时的解剖知识和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基础之上,运用观察方法、系统方法、解剖方法、取类比象及医疗实践反证等方法完成了人体组织器官的命名和归类,创立了以“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为核心的外应五时、五方、五气、五色、五味、五音,内系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五体、五官、五华等以五脏为主体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同时还阐明了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分布、形态和作用,以及体内水谷运化、气血运行、精神情志等生理活动变化的规律。

(四)经络学说

经络,是人体的又一组织结构,它与脏腑器官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经络学说就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关系的学说。《内经》关于经络学说的主要贡献有三:一是创建了以十二经脉为主、奇经八脉为辅,内联五脏六腑,外系经筋、皮部完整的经络系统。二是论述了经脉的病候、经脉病证的辨证方法并创造性地运用六经来认识外感疾病的主症、传变规律以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三是对俞穴的作用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在《内经》中有俞(腧、输)节、气穴和气府等名称,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针灸、按摩俞穴可以治疗疾病,是针灸等治疗施术的重要部位。《内经》记载了大约160个穴位,并对一些特殊的俞穴,如井、荥、输、原、经、合穴以及背腧穴等进行了论述。

0(五)病因与病机学说

病因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病邪”或“病原”。《内经》在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和形神统一观念的基础上,提出外在自然气候风、雨、寒、热、暑、湿、燥、火的反常和内在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刺激,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两大重要致病因素,前者称为“六淫”,后者称为“七情”。《内经》还认识到饮食、起居、房室、虫兽、外伤等,皆可成为致病因素。并根据病因的来源和侵犯部位不同,将其归纳为阴阳两大类,如《素问·调经论》所云:“夫邪之所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和规律。它包括发病机理和发病后的转归机理两大部分。对于疾病的发生,《内经》认为正气是发病的决定因素,各种致病的邪气只是发病的条件。在疾病的一开始,正气就不断地与邪气相斗争以抗御外邪。如果正气旺盛或邪气较弱,则正气就会驱邪外出,人体就不会发病。如果由于正气较弱或是邪气太强,正气不能驱邪外出,则邪气就会破坏人体的阴阳的动态平衡而发病。继而导致脏腑气机升降以及气血运行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对于疾病的转归,《内经》认为发病以后,正气不断地同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在这个动态发展过程中,如果正气战胜了邪气,则会驱邪外出,使人体的阴阳恢复平衡;如果正气不能驱邪外出,邪气不断消耗人体的正气,阴阳失调不断加剧,最终造成“阴阳离决”,导致生命的死亡。

对于疾病的传变与转归,《内经》提出了表里相传、循经传变、脏腑相移及依五行生克次第传变等多种途径,并提出了影响疾病传变规律的因素,成为后世研究疾病传变规律之圭臬。

(六)病证学说

病,指疾病;证指证候。《内经》言病多用“病”。《内经》中病与证的含义未严格分开。病证是对在一定条件下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的病理过程。《内经》中有关病证的内容相当丰富,据粗略统计,所载病证名称约有300余种,除散见于各篇外,也有许多以病证立篇的专论,如“咳论”、“痹论”、“痿论”、“厥论”、“风论”、“举痛论”等,这些专论往往对某一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疾病的转归、治疗原则、护理保健等作了系统的论述,充分反映了《内经》时代的临床水平,为后世中医临床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内经》对许多病证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的认识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

(七)诊法学说

诊法即诊察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内经》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通过“从外知内”、“知常达变”的逻辑方法,在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以及大量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诊断疾病的方法。通过望病人的精神形态、五官、齿舌、肤色、毛发、二便等;闻病人的呼吸、语言、声音、气息、嗅味等;问病人的居处、饮食、情志喜恶、发病经过等;按切病人的脉象、肌肤、胸腹、手足等来诊查疾病。即望、闻、问、切四诊。在临床运用四诊时,《内经》特别强调四诊合参,以防止诊断上的片面性,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内经》十分重视鉴别诊断。如《素问·示从容论》云:“别异比类,犹未能以十全。”《素问·疏五过论》云:“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素问·征四失论》云:“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如《素问·风论》所云:“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白并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对五脏之风作了详细的鉴别诊断。



(八)治则与治法学说

在治则上,《内经》提出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总的原则:早期治疗、治病求本、和为圣度。在一般方法学层次及具体应用层次上提出了:标本缓急、扶正袪邪、因势利导、三因治宜、协调阴阳、调整脏腑、调理经络、调理气血津液、正治反治、杂合以治等治疗原则。

在具体治疗方法上,《内经》除了运用药物治疗与针灸治疗外,还提出了按摩、导引、药熨、渍浴、束指、饥饿、搐鼻、祝由等方法,其中大多数方法目前临床仍在广泛使用。

在制方中,《内经》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在药物使用中提出了药物治疗的原则。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均为现代中医临床所遵循。

(九)运气学说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亦即通常所称的“运气学说”。它是古代解释自然界气候变化以及气候对宇宙万物,特别对人类影响的一种学说。这一学说,是以阴阳五行为核心,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五运”就是土、金、水、木、火五行上各配以天干,来推测每年的岁运。“六气”是风、暑、火、湿、燥、寒六种气候,各配以地支,来推测每年的岁气。五运与六气两者结合起来,便成为执简驭繁、演绎变化的论理工具,用它来说明天时、地理、历学等方面和医学上的种种关系。五运六气学说的内容,除了有关医学的知识外,还有古代的天文、历法、气象以及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也说明了中医学理论和天文气象生物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学习《内经》主要参考书目(一)《难经》

《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原题秦越人(即扁鹊)所著。据考证,此书系汉代作品,成书年代约于西汉末年至东汉之间。

“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将《内经》中自己认为的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难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

《难经》在脉诊方面将《内经》的三部九候解释为气口部位的寸、关、尺三部,每部再分浮、中、沉三候,开创了寸口诊脉法的先河。在经络方面讨论了经脉的长度和流注次序,阴阳各经气绝的症状和预后等内容。在脏腑方面介绍了人体脏腑解剖、生理功能及其与各组织器官的关系。在病因方面强调了忧愁、思虑、恚怒及包含劳倦等病因。在病证方面对积聚、伤寒、心病等均有独到的见解。在针灸方面对八脉交会穴进行了重点阐述,并论述了针刺补泻法的应用。该书继承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是对《内经》的补充,可以称为第一部“《内经》学习参考书”。

(二)《黄帝内经太素》

《旧唐书·经籍志》著录有“《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杨上善注”。杨上善“取《素问》、《灵枢》之文,错综以致注解者”,因而将《素问》、《灵枢》分类重编加以注解,是从杨上善开始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在宋代尚存世,林亿“新校正”中常常有“杨上善云:某某”的校语。《宋史·艺文志》也曾著录了该书。但自宋以后《黄帝内经太素》在国内渐渐湮没,很少有人提及。直到19世纪初,才在日本的仁和寺发现了已成残帙的《黄帝内经太素》,所幸亡少存多。光绪十年,杨惺吾将《黄帝内经太素》的影印本带回国内,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对《黄帝内经太素》一书的传抄、刊刻与研究。现国内有日本抄本及影印日本抄本多种,其中1924年萧延平校注,由蓝陵堂刊刻的《黄帝内经太素》,成为当时国内最完备、最精审的版本。196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蓝陵堂本铅印本。

《黄帝内经太素》是注释《内经》的早期作品,学术价值极高,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研究。首先,所引原文贴近《内经》原文,所以在校勘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其次,杨氏“以类相从”的方法为后世分类研究《内经》开辟了先河。杨氏将《素问》、《灵枢》162篇全部拆散,按其内容归纳为摄生、阴阳、人合、藏府、经脉等十九个大类,每类之中又分为若干子目,并在原文之下加以注释。杨上善的分类方法,逻辑层次排列严密有序,极大地方便了后学者对中医的全面认识和掌握,构建了当代中医基础理论之框架,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系唐王冰约公元710~804年著。王冰少年时代就笃信道教,注重摄生,所以经常留意医学,对《内经》的评价极高,把它作为学习和研究医学和养生的津梁。并期望《内经》能够永久流传。但是《内经》流传到唐代,由于年久变迁,辗转传抄,第七卷已经缺失,所存部分也是“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已经到了无法窥其原貌的地步。王冰深恐经典失传,贻误后学,因此王冰以全注为祖本对《素问》进行重新整理和注释,世称《次注本》。唐以前注《素问》者,仅有全元起、杨上善、王冰三家,全氏《训解》,宋以后已不可得见,杨氏《黄帝内经太素》尚存,惜又残缺不全,只有王氏的次注《素问》经过宋朝的林亿等校正而完整地流传到现在,王冰的注本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学习《内经》的通行本。

(四)《素问注证发微》与《灵枢注证发微》

《素问注证发微》与《灵枢注证发微》均系明马莳生卒年未详著。马莳一变唐以来的24卷分法,将《素问》、《灵枢》重新分卷,每部仍为9卷,每卷9篇,采用分章节注释的方法,著成《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

《灵枢注证发微》作为全文注释《灵枢》的第一家,历来为人们所重视。马莳擅长针灸经脉,因此他对针灸、经脉腧穴证治的注解颇为详尽,且常有独到的发挥。由于《灵枢》多论述经脉、腧穴和针刺,在马莳注解以前很少被人重视,所以马莳的注解《灵枢》是其的最早全注本,开专门研究灵枢的先河。他注释《灵枢》的方法是和《素问》相互对照,相互援引,对其他医家的注解他认为不当的,就根据经文的旨义在注释中进行纠正。同时强调,《灵枢》虽然是以讲述针灸为主,但其中关于辨别疾病的发病部位,针刺的补泻原则等仍可应用于指导用药物治疗疾病,而不能拘泥于针灸治病方面。使《灵枢》得到了重视,并更为广泛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

马莳所著《素问注证发微》一书一般认为少有过人之处,因而毁多誉少,《四库全书提要》评价云:“其注亦无所发明,而于前人著述,多所訾议,过矣。”其实,马莳作为明代著名医家毕生致力于《内经》研究,颇多心得,且《素问注证发微》是继王冰之后首次注释《素问》,在阐发经文精微,补苴王注罅漏等方面,均有较大贡献,亦可作为学习《内经》时参考。

(五)《内经素问吴注》

《内经素问吴注》又称《素问注》、《素问吴注》,明吴崑(约公元1552~1620年)著。本书是吴氏一生最具代表性的重要著作。他的注释以王冰的24卷本为底本,注重辨经文,正谬误。《内经素问吴注》注释特点主要有三:其一,对原文的注释采取按篇分段逐句注释的方式,篇首简述该篇大意,每段文字则结合生理、病理详加阐述与分析。其二,阐发医理深入而不流于空泛。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大肠、小肠为泄”句下注云:“大肠小肠为变化出物之官,中和则治,偏于寒固泄,偏于热亦令泄也。”既指出了大小肠的生理功能,又指出寒、热之邪皆可致泄泻,对临床辨证用药颇有启发。其三,吴氏认为原文有错简讹误之处,直接改动原文而在注释中加以说明。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一段颇难解释,也是历来注家争议颇多之处。而吴崑则将“因于寒”直移于“起居如惊,神气乃浮”之下,并将下文“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移于“因于寒”下,并注云:“旧本体若燔炭二句在静则多言下。”经过这样的移动,文理、医理均较顺通。由于《内经素问吴注》取义简明,发挥较多,因而亦是学习《内经》的重要参考书目之一。

(六)《类经》

《类经》系明张介宾公元1563年~1640年)著。张氏精研《内经》逾30年,将《素问》、《灵枢》两书内容分别归类,著成《类经》30卷,这是杨上善之后全部《内经》分类阐发的最负盛名的医学巨著。《类经》全书32卷,分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施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等12类,类下又分362节,每节下引录《内经》原文并注明所引篇目,然后详加注释。

另撰《类经图翼》共11卷,以图解的方式,辅助《类经》注文的不足,故名《图翼》。主要包括运气(卷一至卷二)和针灸(卷三至卷十一)两个部分。运气部分为有关五运六气学说的论述和图表,以文图互解的方式进行补充阐述。后者主论经络腧穴,对脏腑、骨度、经脉起止、经穴及诸证主治、针灸操作等进行了系统论述,并采用图解的方式加以说明。《类经附翼》为《类经》之补充与发挥,共4卷。主要内容为《易经》与中医理论的联系,古代音律与中医理论的关系,针灸诸赋以及作者的多篇学术论文。

《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三者构成完整的张氏《内经》学,由于张氏注解文字简明畅达,特别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许多问题能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体会通过“愚按”的形式专题发挥。如对“巅”字,张介宾在愚按中认为:“巅疾者,即癫痫也。本经巅、癫通用,于此节之义可见,诸家释为顶巅者非。盖儿之初生,即有病癫痫者,今人呼为胎里疾者即此,未闻有胎病顶巅者也。凡诸篇有书巅字者,当因此辨其义”。张氏从文字角度以及临床对“巅”与“癫”进行了辨析,并指出《内经》中的“巅”字皆指“癫痫”,对于后人正确理解《内经》经文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三书均可为后世研读《内经》必读之参考书。

(七)《素问灵枢集注》

《素问灵枢集注》系清张志聪(公元1644~1722年)著。张志聪集其门人高士宗和他的儿子张兆璜等人,著成《素问灵枢集注》。由于本书为集体著作,能够发挥群体智慧以集思广益,同时又采集前代名家之言,加以分析比较,取其精华,扬弃糟粕,故注释质量较高。由于张志聪注重集体之智慧,集注过程中又不因循守旧,拾人唾余,所以对经旨的领悟较深入,往往能够详前人之所未详,发前人之未发。在注释上也反映出重视阴阳、脏腑、气血等气化学说的特点,注解《灵枢》时注重于机理的阐述,更胜他注一筹,引起后世学者的重视。

(八)《内经研究大成》

《内经研究大成》系王洪图总主编。本书对《内经》以降,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内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整理,全书共450多万字,分为7篇。第一篇《内经》文献及语言文字研究,以论证《内经》的名义、成书、版本、流传、校勘注释、词句音韵、修辞为主。第二篇《内经》学术研究发展史,论述了古今66位名家对《内经》学术思想之阐发与发挥及《内经》在日本国的流传、研究概况。第三篇《内经》理论研究,阐述《内经》的理论体系、学术思想特征、重要学术理论与原则。第四篇《内经》辨证与临床研究,阐述《内经》病证及《内经》理论在临床中的具体指导意义与应用。第五篇《内经》多学科研究与实验研究,论述应用现代手段研究《内经》所取得的成果。第六篇《内经》近代校释珍本辑录,辑录了近代21家对《内经》语言文字研究的专著与论著。第七篇《内经》研究文献汇编,收集古今《内经》研究专著487本,1950~1990年中、日、韩三国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3436篇。本书内容丰富,对《内经》理论源流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尤其对近、现代《内经》研究成果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总结,提出了“内经学”的概念,是当代学习《内经》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目。

(九)《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系东汉许慎(约公元58~147年)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个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保存了汉代及先秦时代不少文字训诂知识和先秦音韵的珍贵材料,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文字学理论,给后代字典、词典以巨大影响。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也是流传最广的中文工具书,自然也是阅读《内经》的重要工具书。

(十)《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系清张玉书1642~1711年总编辑。这是一部收字范围较多,引证较富,体例比较先进的工具书。全书共收单字47035个,外有古文(古体字)1995个。对文字的注释采用先单后义的方法。在每字之下先引《广韵》、《集韵》、《韵会》的音切,有时加注直音,接着解释字的本义。分别指出字的别音、别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用古书为证;逢有古体字即列于本字下面;重文、别体、俗书、讹书则附后。

《康熙字典》保留了研究古文字的重要资料,对我们学习《内经》是有帮助的。但字典中所引书证,错误较多,清道光七年(1827年),王引之作《字典考证》纠正《康熙字典》引书错误达2588条之多。因此在使用该书时,要参考字典附录《备考》、《补遗》和《考证》等,以免以讹传讹。



五如何学习《内经》(一)选择好《内经》读本,利用参考书,读通原文,掌握医理

自《内经》成书以来历代注家,对于初学者而言,选择一本高等医学院校教材认真研读即可。但入门之后,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提高中医临床水平,仅依靠阅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对《素问》与《灵枢》原著进行系统地阅读。目前流传的《素问》与《灵枢》版本较多,比较通行的《素问》本是唐王冰所著,经宋林亿等人校正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本则是南宋史崧校勘整理的《灵枢经》。

在选择了版本之后,首先要利用中文工具书读通原文,《内经》中有许多难字、僻字、多义字、通假字,需要借助一些文字学常用工具书,才能准确解读经义,防止误读。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黄帝内经太素》作:“愚者得道之章,佩之于衣裳,宝之于名利也。”将“佩”理解为“佩带”。王冰注:“圣人心合于道,故勤而行之;愚者性守于迷,故佩服而已”,将“佩”释为“佩服”。查《康熙字典》:【释名】佩,倍也。《说文解字》:倍,反也。由此可见,佩通倍,乃违背、违反之意,《黄帝内经太素》与王冰二注皆误。此外,“要”通“约”;“空”通“孔”;“能”通“耐”、“胎”通“态”等,如不通过工具书,是很难读懂的。

《内经》一书以医理传世,读懂原文并非学习之目的,掌握其中的医学理论才是学习《内经》的根本目标。历代注家对《内经》医学理论的诠释,对于后学者深入领会《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吴崑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句下注:“决,开也。渎,水道也。上焦不治,水溢高原;中焦不治,水停中脘;下焦不治,水蓄膀胱。故三焦气治,则为开沟决渎之官,水道无泛滥停蓄之患矣。”这种对上中下焦水道分治的解释,不仅发《内经》之所未发,而且为临床上从肺、脾、肾三脏治水奠定了理论基础。又如张景岳在血枯条下注云:“血枯一证,与血隔相似,皆经闭不通之候;然而枯之与隔,则相反有如冰炭。夫枯者,枯竭之谓,血虚之竭也。隔者,阻隔之谓,血本不虚,而或气或寒或积有所逆也。隔者病发于暂,其证则或痛或实,通之则血行而愈,可攻者也。枯者其来也渐,冲任内竭,其证无形,必不可通也。常见今人之治此者,听其言,则明曰血枯经闭也;察其治,则每用四物加桃仁、红花,甚至硝、朴、棱、莪之类无所不至。夫血既枯矣,只当补养阴气,使其血充,则弗招自至,奚俟通也:若勉强逼之,则枯者愈枯矣,不危何待?”血枯与血隔皆可出现经闭之症,但其形成的原因有别、病程的长短有异,故治疗之方法迥异,张景岳以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此作了详细的分析,对临床治疗原则的确立及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自觉运用《内经》理论,不断提高临床水平

《内经》流传2000多年而不衰,是因为其理论对中医临床有着极强的指导价值,而中医临床既是中医理论发展之源,又是检验《内经》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理论的最大生命力在于能够指导实践,所以学习《内经》在全面深入理解经义的基础上,还需要把它放到实践中去,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其真实性、科学性,如《素问·咳论》云:“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对于“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诸家见解不一。杨上善认为:“此六腑咳,皆以气聚胃中,上关于肺,致使面壅浮肿气逆为咳也。”王冰认为此为久咳不已,中上二焦受病的病机:“上焦者,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布胸中走腋。中焦者,亦至于胃口,出上焦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乃化而为血。故言皆聚于胃,关于肺也。”吴崑认为此指三焦咳嗽:“三焦皆原气之所充周,久咳不已,则伤元气,故三焦受邪而令咳,且腹满不欲食饮。所以然者,三焦火衰不足以生胃土也。胃土既虚,则三焦虚邪皆聚于胃,所谓万物归乎土也。肺为脏腑之华盖,诸脏腑有病,无不熏之,所谓肺朝百脉也,故曰关于肺,言关系于肺也。胃虚则土不能制五液,故令多涕唾。肺衰则金不能施降下,故令浮肿气逆也。”张介宾认为此两句是总结以上诸咳:“诸咳者聚于胃、关于肺也,以胃为五脏六腑之本,肺为皮毛之合,如上文所云皮毛先受邪气及寒饮食入胃者,皆肺胃之候也。阳明之脉起于鼻,会于面,出于口,故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肺为脏腑之盖而主气,故令人咳而气逆。”证之临床,咳嗽有外感与内伤之分,外感咳嗽病位以肺为主,不一定涉及胃,故张景岳的注释不完全符合临床实际。六腑咳嗽也不一定会出现“面壅浮肿气逆”,因此杨上善的注释亦欠妥。《内经》在此讨论三焦咳嗽,王冰只谈及中、上二焦,故王冰之注并不全面。《内经》在五脏六腑咳之后论及三焦咳,病邪涉及上、中、下三焦,颇似现代医学所指老年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治疗当以培补元气,健脾和胃化痰为要,故吴崑的注解较其他三家略胜一筹。

又如《灵枢·癫狂第二十二》云:“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杨上善注:“病有过者,视其络脉病过之处,刺取病血,盛之瓠壶之中,至其发动时血自动,不动者,炙穷骨也。”张志聪注:“置其于壶中,发时而血独动者,感气相召也。如厥气传于手太阴、太阳,则血于壶中动,感天地太阳之运动也。”河北医学院校释《灵枢经校释》则云:“读杨、张二氏之说,也难明了‘血动’的真相。历代注家对这一点均无详细的解释,故有待进一步研究。”其实对癫痫疾病有较深入研究的临床工作者皆当知晓:所谓“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仍指癫病发作时,病人血脉搏动明显。血脉搏动明显,为实证,故可刺络治疗。如果病人未见青筋搏动,当为虚证,可在骶骨处的长强穴艾灸治疗。此与《小针解》所云“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以及《血络论》所云“血脉盛者,坚横以赤……即而泻之万全也”之机制相吻合,而与置于壶中之血毫不相干。然而后人囿于杨、张“血动为壶中之血运动”之说,使《灵枢》之灼见几被误为玄学而蒙尘。由此可见,学习《内经》不仅仅帮助我们不断提高临床水平,在临床实践中亦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掌握《内经》的真谛。

(三)汲取现代研究成果,不断研究与发展《内经》理论

《内经》有关医学的基本原理的认识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内经》一书毕竟成书于2000多年前,由于时代的局限,《内经》对医学许多问题的认识尚不够深入,对有些疾病的认识也不全面。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现代科学实验研究的介入、医学临床科学的发展以及考古学的新发现、信息技术的普及,今天的学者对《内经》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远超前人。如对《内经》体质理论的研究,通过大规模的社会调研,建立了体质分型理论模型,并结合现代生理、病理、生化、免疫、遗传等学科方法和手段,直至从基因的多态性探讨体质形成的原因,使体质研究出现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新气象。又如,对《内经》“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目前从形态结构特征、物质基础、生理功能以及病理状态的相互影响等方面系统地对该理论的生物学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哮喘动物模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肺损伤动物模型、大鼠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模型等来研究“肺和大肠相表里”的科学基础。这些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发展,也促进中医临床的发展,更进一步促进了《内经》理论的发展,使其《内经》理论能够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与时俱进,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内经学。因此,积极汲取现代研究成果是当今正确解读《内经》的重要方法之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