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工业互联网导论
》
售價:HK$
97.9
《
木偶的恨意(法国悬念大师米歇尔普西悬疑新作)
》
售價:HK$
64.9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HK$
85.8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HK$
64.9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HK$
74.8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HK$
74.8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HK$
74.8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HK$
64.9
|
編輯推薦: |
1、《挖历史》MOOK,乃不定期连续出版物,兼具杂志和图书二者属性。本出版物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着眼于“挖”字,把被扭曲被遮蔽的历史“挖”出来,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比如:
★ 曾仲鸣之死,是汪精卫叛变革命、沦为汉奸的直接原因吗?
★ 张勋复辟,上了谁的当?
★ 戊戌风云中的徐世昌,对袁世凯的决策起到哪些至关重要的影响?
★ 闻一多到底是被谁杀死的?
★ 圆明园被烧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历史真相?
★ 日本人是“吴太伯”的后人吗?
……
2、《挖历史》拥有超强的作者阵容,是当下知名历史学者的集散地。《挖历史.第2辑》除了有《挖历史.第1辑》马勇、岳南、杜君立、周海滨、冯学荣等知名历史学者外,还增添了解玺璋、冯玮、金满楼、金纲、袁南生、杨早等更多学者加盟。《挖历史.第3辑》正在积极筹备中,将有更多历史学大咖加盟。
3、挖历史.第2辑》较之第1辑,有了一些新的内容。书中所选文章几乎从未在正式的出版物上发表过。这些文章的角度和观点都很新颖,每个作者均不人云亦云。文本的选择遵从以下原则:第一,言之有物。所述题材不论大小,一得力戒空洞,二得史实确凿,三得内容新颖;第二
|
內容簡介: |
★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挖出历史正能量。
★《挖历史》MOOK,乃不定期历史连续出版物,兼具杂志和图书二者属性。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
★《挖历史》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挖历史》(第2期)除了有《挖历史》第1期马勇、岳南、张耀杰、杜君立、傅国涌、蒋丰、王跃文、周海滨等知名历史学者外,还增添了解玺章、冯玮、金满楼、金纲、袁灿兴、袁南生以及丹尼尔·华蕾、罗伯特·谢伟思等国内外知名历史学者加盟。
★这些皆为他们原创发表,言之有物, 论从史出。更难能可贵的是,篇篇文章皆行文生动活泼、简洁易懂。值得一提的是,《挖历史.第2辑》较之《挖历史.第1辑》,可读性和趣味性上升了一个台阶,所研究的历史广度也得到了拓展。
|
關於作者: |
主编:私家野史。男,江苏镇江人,1964年11月生,汉族,历史学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近代中国海关史、中华民国史、抗日战争史、中共党史,出版专著《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在《民国档案》《学术界》《社会科学战线》《中州学刊》《求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党史纵横》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2008—2012年,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关税政策研究(1937—1945)》,2010年8月,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主讲《湘战风云录》。
|
目錄:
|
袁灿兴皇权的羽翼——大清军机处
一军机处的创设1
二军机大臣5
三军机章京13
四保密与纪律 19
周海滨我的父亲张伯驹(张传彩口述)
一捐献国宝买公债24
二因戏剧而“右派”25
三一代高士30
四“冬天炖肘子熬白菜……只吃白菜喝汤”32
五雅号“张大怪”34
六差点去了美国36
七康生有借不还37
八“我就是这个样子”38
九不够级别住高干病房39
肖伊绯周作人之死与八十自寿诗
一八十自寿诗42
二周作人之死47
岳南到底谁杀了闻一多?
一闻一多死了51
二凶手是谁54
三真相是什么58
王凯曾仲鸣之死
一与汪精卫在巴黎结缘63
二才华横溢的文人65
三汪精卫的心腹66
四河内遇刺69
五他的死影响了汪精卫的走向71
黄恽陈衡哲与胡适的一段“绯闻”
一《十日谈》八卦陈胡绯闻75
二胡适发函抗议77
三《小雨点》不断“去胡”81
王道周作人“吃豆腐”84
冯学荣张勋复辟,上了谁的当?
一段祺瑞的假意支持89
二张勋被玩弄93
章玉政郑孝胥与中国公学
一辞官归隐后力助办学96
二为中国公学牵线搭桥99
三渐行渐远的吊诡人生102
杨早彭翼仲的1900年
一城破105
二被劫107
三度日109
四后来111
解玺璋戊戌风云中的徐世昌
一协助袁世凯小站练兵113
二希望朝廷尽快变法革新118
三替袁世凯筹划应对康、梁拉拢120
四为袁世凯出谋划策124
五戊戌政变的结局127
金满楼大儒俞樾的教读与园居
一一帆风顺却惨遭革职128
二一贫如洗幸得李鸿章帮助131
三一代大儒的园居生活136
华蕾圆明园被烧的背后
一使团被扣圆明园140
二美丽的皇家园林143
三对虐待英法使团的惩罚144
马勇说“儒分为八”
一子张之儒150
二子思之儒151
三颜氏之儒154
四孟氏之儒156
五漆雕氏之儒158
六仲良氏之儒159
七孙氏之儒160
八乐正氏之儒160
武黎嵩杨震之死与东汉的清流运动
一天知,神知,我知,子知163
二多次犯颜直谏164
三死者,士之常分165
四不怕死的清流166
五士大夫最终抛弃皇帝168
金纲花蕊夫人:一个惊艳的传说
一花蕊夫人的故实171
二花蕊夫人之死177
三历史学的目的181
赵炎陆游罢官因“公款吃喝”?
一陆游为何发愁182
二两宋的吃喝政策相当宽容183
三陆游罢官冤不冤184
四陆游是不是个好官185
侯磊明清相公文化
一什么是相公186
二名士的相公情结188
三古人如何审美190
四消失的文化192
瞿亮日本人是“吴太伯”的后人吗?
一日本人自称是吴太伯后人194
二到底是不是吴太伯后人196
三褒贬中国的背后200
冯玮日本“公娼制”的兴废
一 “游女”获得官方认可203
二“游女”的风光时代205
三私娼与公娼分庭抗礼207
四屡禁不止的卖淫行业208
张生恶搞源流考211
张锐“棒打”沈启无217
唐山“她”,一场只完成了一半的革命
一刘半农不是“她”字之父221
二为什么“她”字要闹革命222
三就这样一步步走向极端223
四被背叛的“她”225
袁南生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
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228
二中国从朝贡外交转向现代外交230
三中国人的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235
杜君立从腐败到失败:《晚明民变》的启示238
|
內容試閱:
|
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
袁南生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被普遍认为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构成了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中最重要的奠基石。通过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在中国取得了自由对外贸易的通商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取得了协定关税的权利;取得了在华传教、租地建房的权利;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取得了部分中国领土的占有权。此后,列强强迫当时的中国政府又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先后取得了内河航运权和鸦片贸易合法权等权利。这些不平等权利构成了中国最早的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平等条约的概念最先在1920年代由中国国民党提出。1923年1月1日,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其中有“与各国立不平等之条约。至今清廷虽覆,而我竟陷于为列强殖民地之地位矣。”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订了政纲,在对外政策方面,提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偿还外债”的政策。1924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第四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提出了“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主张。不平等条约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负面作用,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会过分。
显然,上述对不平等条约的评价,是从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主题和历史任务是救亡图存出发的,但中国近代以来还有另一个社会主题和历史任务,那就是中国如何适应全球化的历史大趋势,如何走向近代化,如何融入国际社会。从这个视角出发,笔者认为,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还起到了另一种作用:不平等条约与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分不开;与中国从朝贡外交向现代外交转轨分不开;与中国人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的加强分不开。
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作用。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在马克思看来,大工业的出现必然引起商品交换的扩大,而商品交换扩展到世界范围则形成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各个国家、民族连为一体,形成世界历史。马克思说:“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它以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为开端,至今历经一百多年。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劳动力的大规模的国际性流动,各国家各地区之间利益的相互交织成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毫无疑问,没有鸦片战争以来所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或迟或早也会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但实事求是地说,大清王朝的基本国策同全球化是背道而驰的。当时,西洋商人只许在广州一地开展对华贸易,即所谓一口通商制度。只允许外商在夏秋两季与中国政府指定的广州的十三家商行做买卖,期间,他们只能在十三行住,不能随便出游,不能坐轿,不得带外国妇女,不得买中国书,不得学中文。生意做完了,必须到澳门去住。《南京条约》确定五口通商后,当时国人看重的是开放通商口岸如何不好,允许洋人做生意如何不好。按中国第一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外交史学家蒋廷黻在其名著《中国近代史》中的论述:“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前清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五口之中,他们又以福州为最重要,上海则是中、英双方所不重视的。”
《南京条约》虽然确定了五口通商,但这并不等于中国因此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轨道。从1848年以后沿海开放口岸的绅民和地方官极力反对洋人入城就说明了这一点。《南京条约》订立后,广州、福州等地因拒洋人入城经商引起了一系列的纠纷。在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看来,既然已订条约,就必须严格遵守,利用人们狭隘的爱国心理组织所谓反入城斗争,是非常愚蠢、不足为训的,必须坚决劝导制止。郭嵩焘认为不准各国人民自由出入、游历交往是蔽于一隅的偏狭之见。因此,洋人到中国各地经商和游历是宜加保护的正常活动。但是,当时国人闭塞,因而阻止洋人入城的斗争往往都很激烈。郭悲愤地写道:“自办理洋务四十年、每一阻拒洋人,则开一衅端。”洋人连城都不能入,自然无所谓今天的“招商引资,筑巢引凤”,更谈不上融入经济全球化。列强以《南京条约》为依据,不断要求将五口通商落到实处、不断运用种种手段扩大通商口岸的过程同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一致的;当然,这种融入,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同中国一步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也是一致的。无论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还是中国一步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当时的中国都不是主动的,都同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分不开。
就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来看,五口通商实际上迈出了第一步。单纯就经济贸易的开放而言,五口通商显然有利于中国沿海开放地区的现代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扬帆博士说得好:“在反对入城的问题上,实际上晚清社会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到底接受开放的事实还是一味地顽固封闭到底?二是爱国的举措和顽固的封闭之间是否应该作更为理性的、详细的区分?因为反对入城的理念背后,实际是坚持天朝朝贡体制的旧规矩:只有朝贡使臣才能入城。反对入城透露的信息就是拒绝开放,拒绝负责任地履行国家承诺的义务,在力量不如人的时候,更加恶化中国本已经恶劣的国际环境!”当时,不平等条约虽然整体上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不平等条约的斗争整体上是爱国之举,应该肯定,但不平等条约中允许通商,允许旅游的规定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由之路,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果因为反对不平等条约中某些合理的条款,比如本身是互利的入城和开放口岸条款,从而导致更大的侵略,更大的侮辱,那就是得不偿失的非理性选择了。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人称之为“通商战争”)没有轰开中国的大门,《南京条约》关于五口通商的规定拖了十余年基本上仍然只是落实在纸面上,于是,第二次鸦片战争随后爆发。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伴随着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炮火,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用国人的血泪记载了这一段历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