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犹太古史
》
售價:HK$
195.8
《
四轮驱动:中国汽车产业的数智化创新之路
》
售價:HK$
97.9
《
帮凶:全二册
》
售價:HK$
87.8
《
红楼游园一步一景:详解红楼梦中的园林和建筑 配有人物关系图 赠送大观园全景图 精美书签
》
售價:HK$
87.8
《
挣扎中的决断:竹内好传
》
售價:HK$
90.2
《
关羽大传
》
售價:HK$
96.8
《
一个人的勇气
》
售價:HK$
65.8
《
空气炸锅懒人食谱
》
售價:HK$
54.8
|
編輯推薦: |
本书站在国际政治的大角度,以第一次国共合作、黄埔军校的创办、北伐战争、中山舰事件、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经国从苏联回国、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重庆谈判、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等一系列重大的错综复杂的事件为线索。客观、真实地叙述了毛泽东、蒋介石和斯大林错综复杂的关系, 以及共产国际、斯大林对国共两党、对中苏的态度和交往等等,还原三人之间真实的世界。
|
內容簡介: |
蒋介石派陈立夫密访斯大林,亲自出马谋求结盟;斯大林让小蒋回到老蒋身边。
斯大林是否武器给了蒋介石,书籍给了毛泽东?
斯大林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坚定了蒋介石抗战决心。
毛泽东在斯大林鼓动下出兵朝鲜。
|
關於作者: |
作者袁南生,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教授,高级经济师。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纽约总领事,著有《感受印度》、《民国十大特工王》、《外交舞台上的湖湘人物》、《走进非洲》等著作。
|
目錄:
|
第一章 莫斯科为毛泽东发的讣告
第二章 斯大林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崛起
第三章 蒋介石对苏俄的秘密访问
第四章 联合吴佩孚还是联合孙中山
第五章 毛泽东、陈独秀、蒋介石与国共合作
第六章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蜜月
第七章 冯玉祥政变与斯大林对华政策的新重点
第八章 蒋介石的崛起和斯大林的支持
第九章 斯大林为挽救大革命而做出的努力
第十章 莫斯科关于中国大革命的尖锐争论
第十一章 毛泽东与斯大林的工农苏维埃战略
第十二章 斯大林和蒋介石角逐中东路
第十三章 共产国际对毛泽东另眼相看
第十四章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幕后的角逐
第十五章 斯大林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的最终确立
第十六章 毛泽东与莫斯科在皖南事变问题上的矛盾
第十七章 盛世才:斯大林、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拉拢的对象
第十八章斯大林和毛泽东上下级关系的终结
第十九章 共产国际解放后的三强角逐(上)
第二十章 共产国际解散后的三强角逐(下)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莫斯科为毛泽东发的讣告
1930年3月20日,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总部正式发表了一份讣告: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中国游击队的创立者、中国红军的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同志,因长期患肺结核而在福建前线逝世。
谁也不会想到,莫斯科为毛泽东误发的讣告竟是共产国际第一次系统介绍毛泽东生平的文献。这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讣告是谁起草的?又是谁签发的?
既然后来知道毛泽东仍然健在,莫斯科为什么不发文纠正、澄清?
第二章斯大林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崛起
目光敏锐的列宁,晚年已觉察到,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的关系有可能危及党的团结,如不采取重大措施,党将很可能发生分裂.列宁在遗嘱中道出了他对斯大林的担心:“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明确提到斯大林不适宜担任党中央总书记,建议调整总书记的人选。
列宁逝世而留下的权力中空随之带来了激烈的党内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斯大林力挫群雄而成为俄共(布)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共产国际新的最高领袖。第一部曲是击败托洛茨基。第二部曲是击败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第三部曲是击败布哈林、李可夫、托姆斯基。
第三章蒋介石对苏俄的秘密访问
蒋介石访问苏俄期间,最具意味的事情是维经斯基劝说蒋加入共产党,蒋介石的发迹同苏俄和共产国际的支持分不开,但苏俄和共产国际绝没有料到,他们一手扶持起来的蒋介石,在羽翼丰满后,反戈一击,成了苏俄和共产国际的死敌,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死敌,成了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死敌。
第四章联合吴佩孚还是联合孙中山
吴佩孚举起的屠刀宣告了苏俄、共产国际联合吴佩孚、反对张作霖政策的终结,宣告了苏俄、共产国际与北京政府签订“东方拉巴洛条约”构想的终结,宣布了越飞推动孙中山与吴佩孚合作这一使命的终结。
从此,苏俄和共产国际变南联孙中山、北联吴佩孚的政策为联合孙中山、反对吴佩孚的政策。
第五章毛泽东、陈独秀、蒋介石与国共合作
拿到了斯大林、季诺维也夫的“尚方宝剑”的共产国际“钦差大臣”马林,在三大上提出了“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口号。在国共合作的问题上,陈独秀的内心也并不赞成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毛泽东在党的三大上的崛起,同他在会上全力支持“国共合作”是分不开的。正是通过这次大会,毛泽东从党的地方负责人一跃而为仅次于陈独秀的党的领袖人物之一,成为国共两党共同瞩目的一颗重要的政治明星。
对马林提出的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组成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的建议,蒋介石内心不赞成,但出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他在行动上追随孙中山,接受和支持了这个建议。
第六章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蜜月
国民党“一大”毛泽东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而蒋介石没有被选上。此时的蒋介石心里是几分不平,几分恼怒,几分消沉,几分无奈,甚至对孙中山有几分不满。重要的是,从当时情况来看,无论声望、资历还是人缘,毛泽东都无法与蒋介石,相比为什么毛泽东能后来居上,担任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并在后来兼任国民党中宣部代部长呢?
黄埔军校创办时,经费毫无着落,苏联援助黄埔军校的枪支就达8000支。后来又援助黄埔军校的军费达10万卢布。苏联和共产国际出钱出人出武器,帮助孙中山组建革命的军队,这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斯大林的援助也为蒋介石的迅速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七章冯玉祥政变与斯大林对华政策的新重点
选派学生去苏联学习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各地,经过考核,选拔委员会选拔了350名学生,其中有20名是鲍罗廷亲自推荐的,大多数是国民党要人的子弟,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这年15岁,也由于其父的特殊地位而被鲍罗廷所推荐。于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都成为苏联、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上的著名人物。内心反共的蒋介石为什么愿意让自己的长子到莫斯科去学习共产主义,这也许是一个难解之谜。
作为苏联政府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维护苏联的安全和稳定无疑是第一位的考虑,因而,主要从苏联利益出发,斯大林对连国民党员都不是的冯玉祥进行了大量的援助,其援助的规模、数量远远超过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援。
第八章蒋介石的崛起和斯大林的支持
没有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支持,蒋介石就不可能迅速崛起,在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上,他很可能始终只是一个次于汪精卫、胡汉民等国民党元老的二流、三流角色。蒋介石的崛起因苏联援助建立的黄埔军校奠定了基础,而布勃诺夫使团对“中山舰事件”的处理则为蒋介石的崛起进一步铺平了道路。为了切实夺得领导权,蒋介石经过精心策划,利用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害怕统一战线破裂的心理,蓄意制造了“中山舰事件”。
陈独秀、中共中央同蒋介石的矛盾和斗争,特别是陈独秀再次提出的共产党退出国民党的要求,引起了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关注。为了拉住蒋介石,斯大林、布哈林在许多原则问题上对蒋介石让步,同时或多或少牺牲了中国共产党的利益。
第九章斯大林为挽救大革命而做出的努力
在蒋介石的屠刀已经举起、正待砍下的紧急关头,斯大林和共产国际仍然对蒋介石抱有希望,仍然不赞成与蒋介石分裂。斯大林在莫斯科干部会议上称赞蒋介石“遵守纪律”;布哈林在莫斯科积极分子会议上说蒋介石正“在积极指挥着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战争”,公开宣称:“无产阶级的政党可以支持蒋介石”。就在斯大林和布哈林在赞许蒋介石的同时,蒋介石在上海约集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张静江等举行秘密会议,决定用暴力手段清党,尽快完成对中共发动突然袭击的准备。
第十章莫斯科关于中国大革命的尖锐争论
斯大林等在大革命失败以后,抛弃了对于国民党不切实际的过高估计,改变了对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某些错误观点,指示中共用苏维埃战略取代国共合作的战略。这一转变,对于共产国际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制定关于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对于中共坚持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建立和发展工农红军、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根据地,对于毛泽东等人开辟具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所起的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为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转变,中国共产党就很难建立一支又一支的红军,创建一个又一个的苏区,而且,也很难想象,毛泽东等人能够开创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第十一章毛泽东与斯大林的工农苏维埃战略
当中共许多高级领导人在莫斯科就党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研究的时候,毛泽东正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领导工农红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共六大虽然选举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委员,但斯大林、布哈林对毛泽东所代表的正在起的苏维埃运动和农村游击战争的前途持怀疑的态度。
布哈林在中共党的代表大会上公开要求毛泽东、朱德等党的高级干部离开红军。离开红军到哪里去呢?布哈林说,调他们去学习。1布哈林的这段话最典型地说明了斯大林、共产国际当时对毛泽东的态度。
第十二章斯大林和蒋介石角逐中东路
苏联和共产国际并不认为中东路事件的解决是冲突的结束,而是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的开端。于是,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继续要中共实行“武装保卫苏联”的策略,发动工农总罢工和进行武装暴动,实现工农斗争的配合和统一,让红军攻打中心城市。于是,中国共产党内以冒险为特征的第二次“左”倾错误便应运而生了。
李立三制定了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坚持以城市工作为中心的李立三,对坚持“以农村为中心”的毛泽东,颇有看法。李立三在政治局会议上指名道姓地对毛泽东作了尖锐的批评。心血来潮、头脑发热的李立三,也许无论如何没有料想到,他的计划竟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第十三章共产国际对毛泽东另眼相看
由于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支持,毛泽东的政治地位不断上升。在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次年,毛泽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补选为政治局委员。后被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这说明,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对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抵制到支持的过程同毛泽东在共产国际的影响逐步扩大、在党内的地位逐渐上升,最后取得最高领袖地位的过程是一致的。
林育英对毛泽东的支持,再一次体现了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态度。当时无论是张国焘的资历、地位,还是张国焘当时的“实力”,应该说是可以与毛泽东“抗衡”一下子的,如果斯大林和共产国际要排斥、打击毛泽东,其密使就不可能在关键的时候旗帜鲜明地站在毛泽东一边。
第十四章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幕后的角逐
蒋介石和斯大林这时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这就是日本。这一点使得两人在中东铁路问题上发生纠纷时,也没有忘记为改善双方关系进行试探。在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面前,蒋介石鉴于对国联和西方大国干预的失望,不得不在对苏关系调整上,采取主动。三思之余,蒋介石心血来潮,忽然想跨过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问题上的分歧,直接同斯大林谈判建立中苏抗日军事同盟的问题。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欢欣鼓舞,共产国际、苏联对西安事变表示愤怒,他们毫不犹豫地谴责了张、杨。就在苏联谴责西安事变的这一天,毛泽东对如何处理蒋介石的考虑和态度发生了变化。他由主张“罢免”、“审判”蒋介石,转为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就是说,仅仅过了两天,毛泽东就改变了如何处理蒋介石的态度。显然是因为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对毛泽东处理西安事变的影响。
第十五章斯大林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的最终确立
毛泽东当然清楚,王明的话并非仅仅他个人的意见,在王明的背后,站着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等不可小觑的人物。他知道,按照斯大林、季米特洛夫和王明的意见办,有其积极的一面,可以促进国共两党的日益接近和合作,促进中国抗日力量的团结和发展;但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即为了与蒋介石国民党建立友好关系,不惜牺牲共产党的利益。这不仅会给国民党反动派压迫共产党以可乘之机,而且会促成中国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滋生和发展。
中共七大筹备委员会的班子典型地说明了莫斯科已首肯毛泽东正式担任党的最高领袖,而无意于让王明掌舵。因为,如果莫斯科打算让王明担任党的最高领袖,王明决不会同意他的名字排在毛泽东之后。任弼时出使共产国际,更加坚定了共产国际肯定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主张。
第十六章毛泽东与莫斯科在皖南事变问题上的矛盾
正是因为摸到了斯大林不赞成毛泽东与蒋介石国民党翻脸这个底牌,蒋介石才敢于贸然发动皖南事变。皖南事变的发生,不仅引起了中共中央对蒋介石国民党的极大愤慨,而且引起了毛泽东等人对共产国际的不满。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忍无可忍,决定立即结束政治上的温和态度,“发动政治上的全面反攻”,在“军事上准备一切必要力量粉碎其进攻”。莫斯科再次干预了毛泽东的做法。对这一严重的反共事件,莫斯科姑息迁就,主张采取息事宁人的立场,反对毛泽东采取同蒋介石尖锐对立的政策。
第十七章盛世才:斯大林、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拉拢的对象
以斯大林“钦差大臣”自居的王明以及康生回延安途经新疆,受到盛世才空前热烈的欢迎。盛世才向王明、康生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盛世才的要求肯定引起了毛泽东极大的兴趣和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同意接受盛世才入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任弼时,经新疆赴莫斯科,受到了盛世才的热情接待。在会谈中,任弼时告诉盛世才:中央政治局同意接受盛世才入党,但由于多年来新疆与苏联的密切关系,此事非请示斯大林与共产国际不可。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没有同意盛世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却出人意料地批准盛世才加入了苏联共产党。也许,无论是毛泽东,还是盛世才,都没有预料到这一点。
第十八章斯大林和毛泽东上下级关系的终结
皖南事变后,毛泽东一方面认定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另一方面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同莫斯科之间存在着重大分歧,按照莫斯科的指挥棒转确实有很大的困难。要坚持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就必须摆脱莫斯科的消极影响和支配。
于是,毛泽东开始发动整风运动,以便在全党范围内扫除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进一步破除人们对共产国际这个“国际指挥中心”的迷信,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以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水平。整风运动的开展,为中国共产党摆脱莫斯科的干预,彻底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第十九章共产国际解放后的三强角逐(上)
毛泽东虽然接受了斯大林的建议,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了谈判,但他内心对斯大林始终有看法。特别是电报中关于“如果发生内战的话,中华民族将有毁灭的危险”这句话,整整让毛泽东耿耿于怀了10多年。在毛泽东雄心勃勃要与蒋介石逐鹿中原、一决雌雄,并希望得到斯大林的支持与援助时,斯大林心目中能统一中国的最佳人选不是毛泽东,而是蒋介石。
当毛泽东在憧憬趁抗日战争胜利的东风,争取斯大林的援助,以与蒋介石一决雌雄的灿烂前景时,斯大林与蒋介石却已达成外蒙古独立,支持国民党,牺牲共产党利益的幕后交易。这是不是历史开的一个苦涩的玩笑?
第二十章共产国际解散后的三强角逐(下)
由于斯大林改变了对华政策,支持中共夺取政权,这就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苏联的首先承认,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与声援,打破了美国和国际敌对势力的孤立图谋。新中国诞生后,中苏关系出现了崭新局面,也使毛泽东和斯大林之间在原来单纯的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共产党领袖之间的关系,发展成了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最高领导人之间的关系。
新中国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斗争中,斯大林对新中国的支持,对毛泽东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的内心里,对斯大林是十分感激的。
毛泽东因朝鲜战争的爆发而不得不将解放台湾的计划搁置深感不快。斯大林逝世后,毛泽东不止一次地在这个问题上埋怨斯大林。他肯定地说:斯大林关于朝鲜战争的决定,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是百分之百的错了”。毛泽东因朝鲜战争的爆发而未能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他为此而终身感到遗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