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实践:全球视野下加密货币的监管
》
售價:HK$
110.9
《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地铁6号线工程创新与实践
》
售價:HK$
221.8
《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 少年游学 人一生一定要看的博物馆
》
售價:HK$
38.1
《
世界四大博物馆4册套装 卢浮宫大英大都会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青少年游学艺术参观科普书
》
售價:HK$
152.3
《
艺术家之路 塑造插画风格
》
售價:HK$
166.8
《
古乐钩沉(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中青年学者文集)
》
售價:HK$
132.2
《
我和抑郁症的3000天
》
售價:HK$
66.1
《
与骸骨交谈:我希望每一个真相都被发现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艾塘李君,槃槃有才,操觚记之。上自仙宸帝所、下至篱落储胥;旁及酒楼茶肆、胡虫奇姐之观,鞠戈流跄之戏。都知录事之家,莫不科别其条,了如指掌。于牙牌二十四景之外,更加详尽。真足传玩一时,舄奕千载——及得此书(《扬州画舫录》),卧而观之,方知闲居展卷,胜于骑鹤来游也。
——(清)袁枚
艾塘衿情既胜,诗笔亦佳。尝作《扬州画舫录》十八卷,山水园林,胜流佳话,多见其中。虽雅郑杂陈,而风流旖旎,使读者如在绿扬城郭、二分明月间然。
——(清)王昶
|
內容簡介: |
《扬州画舫录》的许多版本会省去工段营造录这一章,本版本以原貌全部保留,是全本的权威珍藏本。
《扬州画舫录》是李斗历时30年写就的扬州奇书,被尊为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扬州百科全书。朱自清先生最推崇的明清笔记体奇书。朱自清说: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有念过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象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
《扬州画舫录》内容丰赡、包容极广,涵盖城池水系沿革、山川园林、寺观庙坛、市肆文物,备载风物掌故。此书是清代鼎盛时期扬州文明的实录。李斗于乾隆二十九年开始为《扬州画舫录》搜集资料,于乾隆六十年成书刊行,前后历时三十余年。全书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共分十八卷。
|
關於作者: |
李斗(1749—1817),清代戏曲作家。字北有,号艾塘(一作艾堂),江苏仪征人。乾隆十四年生,嘉庆二十二年三月卒。诸生。博通文史兼通戏曲、诗歌、音律、数学。作有传奇《岁星记》和《奇酸记》。又有《艾塘曲录》、《艾塘乐府》1卷、《永抱堂诗集》8卷、《扬州画舫录》18卷及《防风馆诗》。其所作《扬州书舫录》中有不少戏曲、曲艺史料,对研究我国17、18世纪的戏曲、曲艺提供了颇有价值的资料。所写的诗歌甚多,均收入《永报堂诗集》与《防风馆诗》。
|
目錄:
|
Contents
卷一 草河录上
扬州御道 2
乾隆南巡路线 5
禅智寺 7
邗沟大王庙 9
黄金坝鱼市 11
淮南鱼盐甲天下 13
华祝迎恩 14
八家花园 16
天雷坛 17
浴 池 19
茶 肆 20
染 房 21
嫘祖祠 23
卷二 草河录下
临水红霞 26
扬州盆景 27
石庄之死 28
垒石高手石涛 30
扬州八怪 31
传真画派 37
蕃釐观写经 42
说书名家叶霜林 43
卷三 新城北录上
梅花书院 46
扬州书院考 50
史可法墓 52
扬州竹枝词 54
金 鱼 55
卷四 新城北录中
花 市 58
天宁寺 59
天宁寺佛像 62
扬州二马 64
马氏献书受赏 66
东园考 67
东园瀑布 69
御书楼 70
天宁寺行宫 71
满汉全席 73
卷五 新城北录下
花部雅部 76
黄文旸和《曲海》 78
江湖十二脚色 80
名角周德敷和马文观 82
吴朱恩怨 83
大面范松年 84
后 场 85
本地乱弹 88
花部脚色 90
戏外高人 93
卷六 城北录
卷石洞天 96
九狮山 97
楼桥佳构 98
曲 廊 98
丁 溪 100
空窗观花 101
盐商富态 101
刘大观评点杭苏扬 103
仙鹤膆叫化 105
卷七 城南录
广陵湖 s
|
內容試閱:
|
乾隆南巡路线
乾隆辛未、丁丑①南巡,皆自崇家湾一站至香阜寺,由香阜寺一站至塔湾②,其蜀冈三峰及黄、江、程、洪、张、汪、周、王、闵、吴、徐、鲍、田、郑、巴、余、罗、尉诸园亭,或便道③,或于塔湾纡道临幸。此圣祖南巡例也。后增天宁寺行宫,香阜寺大营遂改坐落④。迨⑤乙酉上方寺建坐落,方于北桥设御马头⑥,至此策马由御道幸上方寺。其马头例铺棕毯,奉谕不准红黄等毡。御道用文砖⑦。亚次⑧,暂用石工,余照二十二年定例,用土铺垫。此即至上方寺。过运河东岸香阜寺,复过运河西岸高桥、梅花岭、天宁门、天宁街、彩衣街、司前三铺、教场、辕门桥、多子街、埂子上,出钞关、花觉行,至钞关马头御道也。道旁或搭彩棚⑨,或陈水嬉⑩,共达呼嵩诚悃,所过皆然。乾隆乙酉,游上方寺,万民随马足趋瞻,或有践踏麦苗者,御制诗云:“马足纷随定何碍,躏蹂惟惜麦苗芒。”谓此。
【注释】
①乾隆辛未、丁丑:乾隆辛未年即1751年,丁丑年指1757年,下文的乾隆乙酉年,指1765年。
②塔湾:即今扬州城南的宝塔湾,此处建有塔湾行宫,因其在高旻寺天中塔旁得名。当地的官员、盐商多于此处接驾或接受召见。
③便道:近便之道。
④坐落:即停留之所。
⑤迨(dài):等到,趁着。
⑥马头:停马、换马的场所。类似于后来的驿站。
⑦文砖:彩色的砖,上面可以镂刻字画等。
⑧亚次:依次排列。亚,在冠之后。
⑨搭彩棚:河南各地旧日灯节相庆之俗,也称“搭神棚”,即用苇席和秫杆在村头的路边,或村内公共场合搭起各种彩棚。彩棚内供各种“神位”。棚外两侧遍插翠柏枝叶并高悬红灯。横额上写有“欢度灯节”字样。棚内还悬挂着绘有各种图案的“吊画”。在一些地方,人们将供奉各种神的供品陈列于彩棚的神位前,有荤供、素供、果供、全供,名堂繁多,实为民间烹调技艺的大比拼。
⑩水嬉:水上各类游戏的统称。
呼嵩:典出《汉书武帝纪》:汉武帝登临嵩山,吏卒都听到三次高呼万岁的声音。后来便用“呼嵩”表示臣下祝颂皇上,高呼万岁,是对皇帝的崇敬和祝愿。诚悃(kǔn):诚心诚意。
【点评】
自古江南多富商,而扬州盐商更是富甲天下,他们以雄厚的财力,在扬州的湖上、市间建造了大量的园林、庭院,以迎接皇上驾临。文中罗列的一些园亭,便属于此类。皇帝驾临扬州时,召见者除了官员,就是富商,一是表示对他们的慰问,二是为了解当地经济状况,维系当地的稳定和发展。
这篇文字详细介绍了扬州城内的御道情况,御道自崇家港出发,接下来由高桥向西南至梅花岭,由天宁门进城,穿过天宁街,折而向东至彩衣街,再折向南,经教场、辕门桥(此段现为天宁路,城区主干道),向西拐入多子街(今甘泉路),再折向南入埂子上(埂子街),然后由钞关(南门)出城,途经香阜寺、塔湾。当初这条线路比较繁华热闹,街上店铺林立,许多民间艺术都在这条街上,如彩衣街为衣局所在地,教场是表演曲艺杂耍的地方,多子街以绸缎闻名,等等。可见御道是精心选定的,一是可以让皇上感受到扬州城内的繁华;二是能让更多的人对皇上山呼万岁,以满足皇上的虚荣心。同时在御道上铺设有地毯和彩色地砖,场面极其奢华和隆重,可见当时扬州富户之多。
禅智寺
“竹西芳径”在蜀冈上,冈势至此渐平。《嘉靖志》所谓“蜀冈迤逦,正东北四十余里,至湾头官河水际而微之处也”,上方禅智寺①在其上。门中建大殿,左右庑序翼张,后为僧楼,即正觉旧址。左序通芍药圃,圃前有门。门内五楹,中为甬路②,夹植槐榆,上为厅事三楹。左接长廊,壁间嵌三绝碑,为吴道子③画宝志公像、李太白赞、颜鲁公书,后有赵子昂④跋,岁久石泐,明僧本初重刻;又苏文忠公《次伯固韵送李孝博》⑤诗石刻。廊外有吕祖⑥照面池,由池入圃,圃前有泉在石隙,《志》曰蜀井,今曰第一泉。寺有八景,在寺外者:月明桥一,竹西亭二,昆丘台三;在寺内者:三绝碑一,苏诗二,照面池三,蜀井四,芍药圃五。
【注释】
①上方禅智寺:又名竹西寺,在扬州城东北五里处,是隋唐时期扬州最著名的寺庙之一,原为隋炀帝行宫,后施舍为寺。
②甬路:两旁有墙或者其他障碍物的驰道或通道,也指院落中用砖石砌成的路、走廊、过道等。楹:堂屋前部的柱子。
③吴道子:唐代第一大画家,以画佛像闻名,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称为祖师。
④赵子昂:即赵孟頫,元代著名书画家、艺术家、诗人,也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开创了元代新画风。
⑤苏文忠公:即苏轼。《次伯固韵送李孝博》全名为《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诗曰:“新苗未没鹤,老叶初翳蝉。绿渠浸麻水,白板烧松烟。笑窥有红颊,醉卧皆华颠。家家机杼鸣,树树梨枣悬。野无佩犊子,府有骑鹤仙。观风峤南使,出相山东贤。渡江吊很石,过岭酌贪泉。与君步徙倚,望彼修连娟。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归来春酒熟,共看山樱然。”
⑥吕祖:即八仙之一吕洞宾。
【点评】
一说起禅智寺,人们就会想起杜牧的那首《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其实禅智寺早已有名,不必借重于杜牧的这首诗。
禅智寺始建于汉明帝(刘庄)时(公元58年前后),“是孟地建造最早的十二处寺观之一”。明正德十二年(1517)重修,清康熙、乾隆年间都进行过修葺。据专家考证,现存的六座殿宇都保留了唐代建筑遗风。寺院坐北朝南,分上、下两院,山门、观音殿、地藏殿沿中轴线依次排列,东西配殿左右对称,是中国古建筑中轴对称特色的典型代表。正殿面阔三间,六架檩,单檐悬山顶,带前廊,五彩双昂斗拱,柱头砍面。另外,寺中还存有明清碑刻。寺院底部基墙用细虎皮大块青石砌成,气势恢宏。沿通道阶梯而上,便至寺院的下层建筑——基窑。基窑六眼,全用青石灰缝精砌而成,是住寺僧人起居之处。出基窑东门左拐,登两段青石阶梯,即至寺院中层建筑——天桥。沿天桥石阶登上月台,便是寺院所在。
禅智寺号称有八景,每一处景色都有其来历,这里介绍一下其中的蜀井。传说这口水井的井源在蜀江,有个四川的和尚在江边洗钵,失手将钵掉入江中,后来竟然从这口水井中浮现出来。这个传说和蜀冈的名称有关,有人认为蜀冈是从岷山迤逦而来(本书卷十六·蜀冈录中有记录,详见后),有蜀冈便有了蜀井。而第一泉之名,来自苏轼的裁断,他认为此泉甘洌,甚至比大明寺的“天下第五泉”还要高出一筹,因此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