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HK$
140.8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HK$
96.8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HK$
123.2
《
你当我好骗吗?
》
售價:HK$
120.9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HK$
96.8
《
精华类化妆品配方与制备手册
》
售價:HK$
217.8
《
经纬度丛书: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
》
售價:HK$
96.8
《
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
售價:HK$
96.8
|
內容簡介: |
《守夜人与夜莺——国际关系领域的文化思考》最大特色在于:将“守夜人”与“夜莺”,即国际关系学者与人文学者的不同思考理路与矛盾心境,难得地呈现于文化软实力研究这一平台之上。这既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也有益于新的思想智慧产生。
《守夜人与夜莺——国际关系领域的文化思考》前三章最具原创性,作者以人文学者的视角和情怀,对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国家与个人、政治短期效应与文化长久影响之间的重大不同,做了前所未有的思索、比较与剖析。在此背景下,本书后六章展开对文化软实力的多方面探讨,认为它既置于人类文化之网上,又属于非常现实的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学者必须从自己的立场、视角、观点和话语表现形式来进行研究,才是对国家利益与文化软实力的真正维护与贡献。
《守夜人与夜莺——国际关系领域的文化思考》文笔优美,深入浅出,时常闪烁思想火花,十分具有可读性。
|
關於作者: |
郭小聪,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教授。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等发表演讲,出版专著《在新世纪的门槛上——中国现代诗人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说什么 怎么说》(昆仑出版社,2005年)等。
|
目錄:
|
1 序 刘方炜
5 著者的话
11 第一章 守夜人与夜莺
“守夜人与夜莺象征了国际关系学科与人文学科的两种知识分子类型与两种视角,也标志着现实与理想两极张力的存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社会现实让前者不抱幻想,让后者感到无奈。但国家的真正使命从来都不是仅把自己变成一架战斗机器,如何维护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所有社会成员的责任。”
61 第二章 国家与个人
“一个人生无意识,死有角色,成长过程中逐渐产生国家观念。个体的渺小易逝,使其具有灵魂升华的渴望,国家长存,其乌托邦却只在尘世,个体的无私因而往往限制在国家层面。民族主义的凝聚力通常来自于恨而不是爱,所以需要克服我们—他们的思维模式,人类的未来才可能有希望。”
103 第三章 政治的短与文化的长
“从时间维度上看,政治权力总是体现于短期目标,讲求权谋,摄服人心而又稍纵即逝。文化影响虽则时间漫长,无法预料,可一旦深入人心,便会铸入永恒。政治权力应当推动社会进步,辅助文化创造。国际关系领域同样处于一张文化之网上,应当使利益博弈与道义精神有所结合。”
147 第四章 软实力说核心概念辨析
“将文化与实力相连是一个创造。它给人以企望,即国际社会各方在维护本国利益之时,也应考虑他国福祉。约瑟夫·奈显然更关心事半功倍地增进本国实力,其对于文化的阐释也较为肤浅。但作为开放性思想框架,软实力概念促进了多学科交流,不断加进新的理解,有可能上升为思想智慧。”
166 第五章 “吸引”与“追随”
“倾心吸引而意在追随,是软实力说的最主要目的。但吸引毕竟不是操纵,难的是叫人服膺而不是服软,需要寻找双方利益的契合点。更重要的是,别人的自愿追随,究竟是由于精神力量的感召,还是“巧实力”的成功运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决定美国版软实力说的生和死。”
187 第六章 美国大众文化的历史渊源
“唯独美国文化更倾向于用‘新不新’而非‘美不美’来衡量。因为美国文化差不多就等于美国大众文化,甚至涵盖了社会生活方式本身。其独特点在于美国的建国历史。一是不具有雅俗相对的传统构架。二是从一开始即参与市场竞争。三是创新事物既是生活现象,通常也被视为文化现象。”
203 第七章 美国大众文化的当代影响
“20世纪美国大众文化越来越被意识形态化。一是当初由全民参与创造的大众文化被作为民主的标识。二是当初基于市场竞争的大众文化被视为自由的标识。三是广泛渗透于美国社会生活的大众文化,被奉为美国价值观的象征,然而消费文化本质使其很难成为人类精神的山巅之城。”
225 第八章 美国梦与最大公约数
“美国梦的本质始终是淘金梦。追求更好生活是各国民众之间容易相互比较的最大公约数。军事对抗令界线分明,同仇敌忾,经济竞争的长期滞后则会令人心涣散,不攻自溃。国家间的精神抗衡,最终取决于生活水平的较量,投奔自由就是投奔繁荣。美国梦的真正隐忧在于它作为淘金梦的褪色。”
265 第九章 软实力说在中国的影响流变
“软实力说在中国嬗变三阶段。一是冷战后中国压力骤增,表面上反应寥寥,暗含前所未有的忧虑。二是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亚洲金融危机成功应对,软实力说开始引起探讨的兴趣。三是软实力一词进入主流话语,呈现出通俗化与变革性趋向。中国学者的研究因而应具有自己的特定立场。”
281 附录 我们与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