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HK$
85.8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HK$
74.8
《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 增订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售價:HK$
105.6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HK$
97.9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HK$
135.1
《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
售價:HK$
63.8
《
战争社会学专论
》
售價:HK$
118.8
《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162.8
|
編輯推薦: |
★“圣人”“亚圣”谆谆开讲,《论语》《孟子》交相辉映。
站在两位伟人的肩膀上,体悟儒家智慧,学处事,学做人。
★自除心中的奴隶,成就“我”的自由人格。
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大,人们的内心世界缺乏色彩,焦虑、孤独、烦恼、人格扭曲,成为自己心理的奴隶。孔孟教你“自除心中之奴隶”,成就“我”的自由人格。
|
內容簡介: |
儒家的处世之术早已成为世人可循的经验,千百年来,《论语》《孟子》更成为世人的必读经典。
本书概括了儒学中众多精华的内容,分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贫而乐,富而好礼”“德不孤,必有邻”等章节。这些穿越时空的真知灼见,对我们的人生规划和为人处世都有着极其实用的指导意义。若能认真阅读,仔细参悟,当可为自己的修身立命找到一个可靠的解决途径。
|
關於作者: |
志坚
文化史专家。早年深受王国维、梁启超等名家思想熏陶,治学严谨,主张以古典文学为基础,以史哲结合为专业,以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为重点,研究孔子思想体系,颇有研究心得。
|
目錄:
|
上篇:吾日三省吾身,修为从内里开始
第一章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儒学中的修养精髓
1.天、地、人的融会
2.“礼”即是“法”
3.正心修身从自觉开始
4.自信扎根于内心的淡定
5.人格的绝对感召力
6.君子者,不忧不惧
7.高尚源自朴素
8.反躬自省,无所愧疚
第二章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用儒学淬炼心态
1.心中有,眼中就有
2.给自己的“心牢”解锁
3.幽谧的田园不只在深山
4.不因一时的困顿而颓废
5.把眼光投放回内心
6.多闻慎言,则行寡悔
7.放弃泡沫式的争逐
8.时间就是你生命的宝藏
第三章 贫而乐,富而好礼——精神世界的永生
1.放下心结,弥补缺憾
2.“抱怨”会谋杀希望
3.养心莫过于寡欲
4.失意之时,自在面对
5.安贫乐道,体悟自然
6.坦荡悠然,宠辱不惊
7.不要精彩了物质,荒芜了心灵
中篇:仁义先行,人情练达皆学问
第四章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圆中有方的处世
1.欲立己,先立人
2.君子以义为上,泰而不骄
3.不雪上加霜也是一种“善”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穷极则变,变则通达
6.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7.以“仁德”服众,天下归心
8.守住原则和底线
9.亲疏有度,过犹不及
第五章 德不孤,必有邻——不卑不亢树风范
1.爱人者,人恒爱之
2.其身正,不令而行
3.德才无关相貌
4.不要隔断与他人的联系
5.谦受益,满招损
6.内智外愚的处世技巧
7.适时进退,方能保全自己
第六章 君子以友辅仁——谨慎交友,宁缺毋滥
1.朋友,为我们打开一个世界
2.择友决定生活方式
3.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下篇:学与志并行,齐家立业助天下
第七章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青取于蓝,而胜于蓝
1.无言也是一种教育
2.学习是丰盈自己,而非取悦他人
3.“博学”不如“专能”
4.学中求思,思中求辨
5.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6.好学者,不耻下问
7.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8.明白做学问,不知为不知
9.信权威,不如信自己
第八章 匹夫不可夺志——理想与脚步的同行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当下就是最重要的
3.机遇不是靠等,而是靠发现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乘势待时,事半功倍
6.自暴自弃,岂不哀哉
7.有过不改,才是大过错
8.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
第九章 克己复礼为仁——谨言慎行,少说多做
1.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2.高标准做人,低姿态做事
3.攻于算计,最后算的是自己
4.成事不在于嘴,而在于腿
5.气度迸发超凡力量
6.耐住性子多行动
7.公正处事,不亲不仁
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內容試閱:
|
上篇:吾日三省吾身,修为从内里开始
第一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儒学中的修养精髓
“信”是人的根基,根基不稳,就难成大事。在儒学中,“信”的定义有很多:自信、信任、信誉……每一种信都是自我修养中不可缺少的,都是我们修缮自身的法宝。
1.天、地、人的融会
人生于天地之间,以信立身。人在做,天在看,要对得起良心。一个人讲求信义,是一种信仰(天),是融于社会(地)的需要。天地是儒学追求幸福和谐安宁的终极关怀,是儒学的彼岸世界。儒学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作为社会性的人,每天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就十分重要了,这正如康德将“不说谎”作为普遍道德律一样。守信是任何社会群体所必然要求个体遵循的普遍礼俗和“道德”法规,否则社会就无法维系。它并非是人类诞生之初的本原状态,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生存被迫共同约定俗成而产生的一种存续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和,也才能和天地共生共荣。故“信”是天、地、人的融会交合之处。
显然,只有“信”才能让我们滋生力量,上达天,下及地,以至天人合一,“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从古以来我们一直在追求构建和谐社会,那么和谐是什么呢?它不仅仅是夫妻、父子、兄妹、亲戚、邻里、上下级、不同行业者之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和谐,还一定包括天地万物之间和谐而快乐地相伴相生。
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精神上的默契和顺应,顺应自然,顺应社会,是一种理性的智慧,而不是盲目地随波逐流;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虽敬畏有余,却不是对自然万物的战栗地崇拜。总之,有了“信”,人的内心就会变得无比强大,无畏无惧,心平气和,这是信念的力量。
那么这儒学中的“信”是指什么呢?
所谓“信”,通俗地讲就是做人的信用。按照当今社会的标准来看,信用表现为诚实守信,说话算话,遵守诺言,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做人的诚信度。一个人的诚信度,不仅包含自我处世为人的信用,也包括对他人信德的信任程度,即人信而信人,这种人信与信人是基于人性的信任和安心的;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了做人的自信心。总而言之,所谓信,就是为人的信用、相信他人与自信心这三者的统一体。这是儒学中的精髓,是我们修缮自身的法宝。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有一段关于为人之信的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做人如若不具备信德,就不知道他有什么可取之处了。好比牛车缺乏輗、小车缺乏軏一样,这样的车靠什么来行路呢?孔老先生的意思很明显,一个人纵然才华盖世,学富五车,倘若做人缺失了信德,就像车子缺少了輗和軏。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特别看重信念的人。
子贡曾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要“足食”,有足够的粮食;“足兵”,有足够的军队;“民信”,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子贡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子贡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死亡不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可怕的东西,最可怕的是我们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信仰。
当下,评估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繁荣富强,不能单纯看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量和增长速度,还要看每一个老百姓内心的感受—他是否觉得安全?他是否觉得快乐?他对自己的生活是否真正有认同感?这就是所谓的幸福指数。
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位古代的贤者是怎样感受幸福指数的吧。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大学者,也是刻苦勤劳的典范。匡衡自幼家境贫寒,祖父、父亲都务农,虽然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匡衡却非常热爱读书。可是贫穷的家境根本无法给他一个读书的环境,晚上家里甚至连灯烛都没有。匡衡白天就靠给富人家当雇工来养家,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晚上家里又没有烛火。匡衡的邻居家里每天晚上都灯火通明,于是匡衡想出一个办法。他把贴着邻居家的那面墙壁凿了一个小小的洞,每天晚上“偷”一点光亮来看书。虽然很贫穷,可是能读书让匡衡很快乐。
匡衡在那样的条件下读了越来越多的书,所以当家里的书不能满足他的时候,他就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乡里有一个大富翁,据说家里藏书无数,于是匡衡就打算去富翁家里打工,然后找机会看书。匡衡对富翁提出,自己可以不要工钱,只要富翁能把家里的藏书给他看。富翁听了以后非常震动,被匡衡好学的精神所打动,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这样匡衡就有了一个好机会来看书,他看的书也就越来越多。
据史书记载,匡衡身强体健,精力充沛,所以看完了富翁家所有的书,再加上他本来就勤奋努力,终于成为了西汉著名的学者。当时文人之间流传这样的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意思就是说匡衡的才华无限,就算是难解的《诗经》,他也能讲解得很透彻,让大家感到很愉悦,可见匡衡在当时的文人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所以有很多读书人都想要拜他为师,跟着匡衡学习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匡衡当初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烂的房子里。这样艰苦的条件对一般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可是他并不以为意,只因怀揣着对知识信念的渴求,他克服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通过凿壁偷光、替富人打工的方式为自己获取读书机会。在艰苦的环境下,匡衡仍然怀揣读书的热情,并且苦中作乐,想尽一切办法实现自己读书的理想,最终成为了有名的丞相。
也许很多人会说,生活就是这样,穷日子富日子都得过,那有什么办法?
然而匡衡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够忍受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艰难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他独自徜徉在自己理想的精神世界里,丝毫不改变其乐观的态度。
只品尝到生活苦味的人,他的坚持不可能长久。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为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中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诚然,谁都不愿意过苦日子,但是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弥补心灵的贫瘠。
信念是人生的支柱,是沙漠中的绿洲,是航海时的灯塔。像鸿鹄飞跃山岭,像骆驼穿越沙漠,高洁的信念和持久的耐力始终是生命价值的两个筹码。
然而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对心灵的审视太少。
儒学能够教给我们人生快乐的秘诀,教我们如何在喧嚣尘世中获取心灵的宁静和安适,不为外物所役,达到人生的自由,活得自在,活得潇洒。
信用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同他人建立紧密关系的基础。人生在世,只有胸怀坚定的信念,对外讲究诚信,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才能坦坦荡荡地生活、工作。当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具备的时候,就能在尽职尽责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让人生有所成就。
孔孟对你说
真实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虚假就没有一切,所以说“诚”是天之道。因此,人要追求“诚”,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和法则。
2.“礼”即是“法”
一个人有了信念、信仰的根基,必然发乎外,表现出彬彬有礼的君子风度,哪怕他如项羽、樊哙、张飞、阮籍、王羲之、李白、苏轼之流那么狂放。在儒家看来,“礼”就是“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礼法、规则,越礼即违法。而“礼”之根本源于“诚”,源于“信”。从根本上说,“礼”是“信”的外在显现。
在中国古代,礼和法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有时候,礼制表现出某种法律的功能。而礼仪与道德则更是互为表里的,我们的祖先早就主张,礼仪主要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诸如某个人的礼容、礼貌、礼节或是某个仪式的程序、场面等,也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矩。就像人们必须吃饭、穿衣、洗脸、睡觉一样,是人们生存、生活、交往的基本需要。
但是礼仪又必须依托于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也就是人们的心理情操、是非善恶观念。换言之,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道德修养。由此可知,礼仪也与法律、道德密不可分,它同样是人类社会中用来规范和约束社会成员的一种准则。
正因为“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须臾不可或缺,因而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已,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
对于越礼之事,孔子十分痛恶。他曾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句话我们经常听到,意思是,这样的事情都能忍受,那还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孔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很痛切的。他会对什么样的事情生这么大的气呢?就是“八佾舞于庭”这样的事情。这在周代是天子的礼制,八佾八列六十四人,八佾是专为天子所设的。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四佾才是季氏所应该用的。季氏这是僭礼越位的行为,孔子对这种行为最不能忍受。人要懂礼,是要防止人的情感走向极端,使行为适度。
“礼之用,和为贵。”什么是“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表达情感要有节度,这种节度就是礼。礼本来是用于调和人的情感的,逾越礼就会傲慢,傲慢也就是无礼。而“礼”是一个人讲诚信的外在表现。
懂礼就是要懂得如何节制自己,不懂节制,任着性子胡作非为就会出问题。社会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会迎来井然有序、文明有礼的和谐局面。山西一个煤老板花几百万嫁女儿,表面看来好像没什么,他花的是自己的钱,別人管不着。问题是,他是个老板,管着一个大煤矿,如果生活上不知节制,骄纵傲慢,早晚会出现问题的。你们看,中国的煤矿出了多少事啊?韦伯说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与新教伦理有关,是有道理的,新教讲勤奋,讲节俭,资本就这样积累起来了。我们的很多企业,很快就起来了,也很快就垮掉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些老板不知礼、不守法。
孔子一生崇礼,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他尊礼、守礼、行礼,并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一种自我修养,是内心信念、信仰的体现。他的人生理想便是“克己复礼”。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孔圣人是怎样对待“礼”的吧。
孔子是一个非常注重自己言谈举止的人。在平时的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上总能做到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言谈适度、温文尔雅,即使是日常生活方面也养成了这种优良的好习惯。比如说,有一次孔子和一些乡下人喝酒,在喝完以后,孔子让那些年纪大的人先行离开,自己最后才离开。孔子在吃饭的时候从不和别人交谈,在睡觉之前也很少高声说话或者大声聊天。就算是乡亲们举行普通的去除瘟疫鬼怪的仪式,邀请孔子,他必定会穿着朝服,庄严地站在东面的台阶上。
孔子不仅注重礼仪,也有丰富的情感和同情心。孔子喜爱唱歌,平时会经常唱,但是如果知道附近有人家在办丧事,他就不会高歌了。如果和死了家人的人同桌吃饭,他从没吃饱过;看见穿着孝衣的人,哪怕是一个年轻人,他也会起身行礼;如果路遇盲人,孔子还会给他引路,告诉他注意台阶,走到席子前也会告诉他在这里坐下。后来孔子的学生对孔子说:“这样多麻烦啊!”孔子回答说:“对待盲人本就应该这样。”还有一次孔子的马棚失火,他第一句就问有没有伤着人,却没有问马有没有受伤。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被捕入狱,孔子不但没有嫌弃这个学生,还对旁人说,虽然他进了监狱,可是我知道这不是他的错,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这个学生。
孔子是一个爱护动物的人。据说有一次孔子养的一条狗死了,他就叫子贡把狗埋了,还说:“我听别人说,破帐子埋马,破车盖埋狗,可是我没有车盖,你把我的破席子给狗盖上吧,别让它死了还把脑袋露在外边。”
孔子还是一个广交朋友的人。孔子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情义,不会轻易与那些不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绝交。他和原壤的交往就是这样。原壤是一个狂放、不拘礼节的鲁国人,他和孔子早年是朋友,可是在思想上和孔子完全不同。但是孔子并没有和他疏远,相反他们相处得非常好。孔子是一个谦和温顺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坚决的人,一旦决定的事情就会坚决完成。孔子真正做到了有礼有节又有义。
孔子所行都是一些极小的礼节。这位圣贤的言谈举止是那么朴素,朴素得甚至让今天的我们都有些怀疑。这种故事就像发生在你的邻里,发生在你的身边。但这是多么温暖啊!它让我们觉得圣贤未远,他依然在把自己感悟到的道理,体会到的经验,留给我们一起分享。
有人说孔子有圣人之表,他谦虚地说:“吾岂敢,亦好礼乐者也。”“礼”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诸如仁、义、诚、信等均包括其中,所谓“礼仪三千”是也。总之,礼把个人和国家的方方面面都讲到了。礼,塑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方面,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和平与统一。礼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之大,无论作怎样高的评价都不过分。
儒学认为,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其身正,不令而行”;认为人与法相比,人的地位是首要的。君主的知人善任和提高官吏的素质,相对于制度的建设更为重要。统治者的表率作用重于发布的法令。这便是孔子的人治思想。
故传统中国施行的是礼法互补的,并以此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是中国古代法律最主要的传统,也是中华法系最鲜明的特征。
儒学说到底,是培养一种践道者,也就是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但其前提又是朴素的,是始自脚下的。这便是儒学的终极理想。
孔孟对你说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伴随生活中的每一天,去影响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与你交往的人都能感受你彬彬有礼的气质,建立融洽沟通的氛围。
3.正心修身从自觉开始
人有了信念、信仰,就要努力去实践它,不然就会让理想、信念成为梦幻泡影,最后只能成为一个空许诺的说谎家,与君子之道背道而驰。明白了道理之后,就要时刻用它来审视自己,从内心深处建立诚信的自觉,修炼诚敬之心,严格要求自己,促成自己的进步。
孔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认为人的修为必须从内里开始,从心灵深处开始,只有这样才能从行动上一点点约束自己,从开始的强迫逐渐变为自觉,从而走向完善,成为一个理性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对社会有助益的人。也就是说,正心修身是从个人的自觉开始的。有了自觉,才会产生勇气、意志和毅力,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重重障碍,达到通往光明的理想之巅。
《礼记大学》曰:“欲修身者,先正其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独也;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周于事,不必循归。”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
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为情所牵,“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断除自己的各种非分妄念,做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在对待生活、工作与事业的时候,做到不急、不躁、不偏、不倚,任何时候都不能单纯以意愿为出发点,要抛开一切“主观、自我”,要从客观、务实、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要“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
古往今来,凡为官清廉、不贪钱财者,都是能“正其心”者,他们常以“两袖清风”自誉。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奉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即使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现在,也让我们来看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是怎样教子重德行的吧。
范仲淹是北宋时的著名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熟读儒家道家经典著作。在他的名作《岳阳楼记》中,他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这一名句教育了后世无数人。范仲淹是一个家教甚严的人,他一直教导子女要正心修身,要做善事,行善德。所以,在范仲淹的教导之下,他的四个儿子都知识渊博,为人正直,又简朴善良。
有一次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受父亲之命去四川运送麦子,在运麦子回来的路上,范纯仁遇到了一个熟人石曼卿,当知道石曼卿死了亲人却又没有钱把亲人的灵柩送回故乡的时候,范纯仁把一船的麦子都给了石曼卿,让他卖了麦子,拿钱把亲人的灵柩送回故乡。范纯仁两手空空地回到家,因为不知道怎么和父亲交代,所以不敢说明实情。于是他就站在父亲旁边不说话,范仲淹问他是不是路上遇到什么事情了,范纯仁这才把遇到石曼卿的事情告诉父亲。范仲淹立刻说:“那你为什么不把麦子给他?”范纯仁说:“我已经送给他了。”范仲淹听了以后不仅没有责怪范纯仁,还夸赞他做得好,并引以为荣。
范仲淹是一个身居高位、地位显赫的人,可是他却没有为子孙积攒钱财,而是都捐给了穷人。这一美德也很好地流传给他的子孙后代,所以范仲淹的几个孩子都是杰出的人才。长子范纯佑16岁就跟随父亲去西夏打仗,屡次立下战功。次子范纯仁后来官至宰相,在一生官职上都是清廉节俭、恪尽职守。三儿子范纯礼做官做到尚书右丞,四儿子也是户部侍郎。他们无一不是受到父亲范仲淹的良好家教而成功的。所以这几个儿子不论什么官职地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