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穿搭也有公式:100个不过时的搭配
》
售價:HK$
47.2
《
不完全契约
》
售價:HK$
97.9
《
精魂从脚底升起:洛尔迦演讲录
》
售價:HK$
64.9
《
知脊:脊柱使用说明书
》
售價:HK$
107.8
《
中国早期民法新论:案例、法规、概念与法律之外
》
售價:HK$
52.8
《
六星纪元:盟战时代
》
售價:HK$
85.8
《
明代女真史
》
售價:HK$
104.5
《
富足人生指南:用十年时间实现富而喜悦
》
售價:HK$
85.8
|
內容簡介: |
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日益推进,各国经济、政治、科技和社会紧密相连,警务也随之不断变革。在“全球化转型”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社会空间类型学基础理论,本书对全球警务的学术要点作了全景式概括,主要研究了当前全球警务的理论基础、运作框架、运作机制、亚文化等的研究趋势,对跨国警务进行了立体剖析,将全球化警务划分为地方性、全国性、区域性、国际性和全球性五个层次进行讨论,并多维度地展开跨国警务研究,以期解决其面临的实践性、政治性以及伦理性问题。
|
關於作者: |
[英]本.鲍林[英]詹姆斯.谢普蒂基著
倪铁译
[英]本.鲍林
男,法学博士。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法学院犯罪学和刑事司法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警察学、犯罪学和刑事司法制度。多年潜心于有组织犯罪、青少年犯罪、跨国警务等问题的研究。多篇学术论文收录于ModernLawReview、CriminalLawReview、PolicingandSociety、TheoreticalCriminology等顶级学术期刊。
[英]詹姆斯.谢普蒂基
男,法学博士。加拿大约克大学犯罪学和刑事司法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犯罪学、警察学等。多年潜心于跨国犯罪和比较犯罪学的研究,其代表作有GlobalPolicing、TransnationalandComparativeCriminology等。
倪铁
法学博士,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兼任《青少年犯罪问题》主编、上海市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斯大学访问学者、英国利兹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司法制度、警务、法律文化。
|
目錄:
|
导论
第一章全球警务的理论研究
一、全球警务问题的提出
二、警务和社会契约
三、警务和政治学理论
四、警务和法律
五、殖民地警务
六、跨国警务的类型
七、结语:不太平世道的警务运作
第二章警务与跨国政制体系
一、不断演进中的国家形态
二、警务中司法主权和功能多样性
三、跨国警务优先重点
四、国际警务合作中的立法释义和立法
五、欧洲跨国警务的发展
六、美国跨国警务的发展
七、军方、安全部门和私营实体之间的多方联动
八、余论:新世界秩序之治
第三章全球警务的格局研究
一、全球警务机构
(一)国际刑警组织
(二)世界海关组织
(三)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
(四)联合国警务力量
(五)国际刑事法院警察
二、区域性警务机构
(一)欧洲刑警组织
(二)东盟国家警长会议
三、国家警务中枢
四、私营跨国警务
五、全球警务
六、总结
第四章全球警务职业亚文化
一、警务联络官及其跨国空间
二、亚文化理论与警务
三、警察亚文化的参量设置
四、认知全球警察
(一)技术专家
(二)外交官
(三)实业家
(四)公关专家
(五)法律专家
(六)便衣侦探
(七)实地践行者
(八)执法者
五、全球警察的多样化职业特征
六、全球警务、亚文化和责任
七、警察职业亚文化——全球理念和本土行动
第五章全球警务实践研究
一、跨国空间的警务治理
二、边境地区的警务治理
三、海洋的警务治理
(一)海上涉毒的警务执法
(二)打击海盗的警务治理
(三)海洋渔业的警务治理
(四)深海石油钻井平台与海底区域开采的警务治理
四、虚拟空间的警务治理
五、大型活动的警务执法
六、跨国流问题的警务处置
七、特殊群体的警务治理
八、枪支与毒品的警务治理
九、经济犯罪金融货币的警务治理
十、弱国的警务治理
十一、余论:全球警务的现实效果
第六章世界警察时代的来临
参考文献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书评
罗伯特.奈纳罗伯特.奈纳,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学院名誉教授,研究专长为犯罪学、刑事司法制度。Email:R.Reiner@lse.ac.uk.
本书是一本内涵丰富的专业学术论著,它是由本.鲍林(BenBowling)和詹姆斯.谢普蒂基(JamesSheptycki)这两名专事研究全球化影响下的警务且富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学者合作完成。本书行文紧凑,观点表述清晰,可读性强,富有学术性。在本书中,作者以富有教益、实证研究、综合理论分析等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他们在跨国警务方面的丰富翔实的实证研究内容。对于全世界的警务领域读者而言,本书确属必备读物。
该书不仅是一部全球警务研究和理论方面的权威论要,它也增进了我们对于警务理论的理解。作者很有可能会不赞同我的总结,但是在他们看来,很显然:全球范围内,某种格雷欣定律(GreshamsLaw)正影响着警务——恶害一面被强化突出了,而良好一面若不是荡然无存就是被湮灭无踪。简言之,警务的负面效应被强调凸显。
他们在第二章的警务构想中,鲍林和谢普蒂基大体遵循了埃贡.比特纳(EgonBittner)所开创的传统:作为(合法)力量,警务运用于秩序维系中。此外,他们引入了两种主要的创见:
1.警务并不一定要与某地排他性治理权的国家相联系。对于比特纳来说,这并不是决定性的问题,但是对于他的韦伯式的(Weberian)思想传统而言则是决定性的,其对于归责问题而言也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2.通过塑造那些可堪重视的公众之敌——毒品、恐怖分子、军火、贩卖人口等犯罪,我们已经为全球警务做过一些努力争取合法性。但是,即便存在合法性问题,全球警务也是非常淡薄的。
在第三章全球警务格局中,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全球警务运作实体。其中包括:像国际刑事警察组织那样的全球性机构,欧洲警察组织那样的地区性机构,像英国严重有组织犯罪调查局、军情五处、军情六处、加拿大皇家骑警队那样的全国性机构,像美国黑水(BLACKWATER)安全公司那样的私营跨国企业组织,以及像缉毒局、反恐队等那些应对具有全球影响的地方性问题的组织机构。与国内警务相关的多元化问题,已经讨论得够多了,而鲍林和谢普蒂基的分析研究则进一步证实和强调了警务的多元化。
在第五章中,作者研究了全球警务的实践和策略战术。全球性的组织实体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公众之敌”来进行部署监控和威压。与主流的地方性警务不同,全球警务令人瞩目的就是其几乎是完全前瞻性的本质,这就完全不同于巡逻警或刑警队所具有的反应性特质。这就是简.保罗.布洛德尔(JeanPaulBrodeur)所界定的在政府、国家和跨国精英集团指挥下运作的“高端警务”(而非是驱动“大众警务”的日常普通需求)。
全球警察所行使的权力基本上不来自法律授权,也基本不受制于法律。其信息处理过程和权力使用也基本上不受规制。通过警务网络与其他部门展开的(秘密)全球合作,技术及其他监控得以部署。全球警务彰显的是权力,而非权威。除非是非常抽象的理念层面,如电视剧中所描述的“好人”(警察)不得不用强硬的方式来对付(那些由警察自己界定的)“坏蛋”典型,否则并不存在“合意警务”。
在控制毒品、有组织犯罪、移民、人口贩卖等公开的目标追求方面,全球警务获得了些许炫目成果。所有的警务都具有杰纳斯那样的两面(Janusface):既追求维系“一般”(个人利益的)秩序,又关注“特殊”(层级制的)秩序。但是,全球秩序维系更主要指的是后者。新自由主义,只不过是跨国资本所垄断的“自由”市场的口号,总是造成精英获利,而多数人遭受穷苦。
全球警务的影响就是造成严重的不平等。在术语所称的“占领”运动中,它打压的是99%的群体,而非另外的1%人群。许多人,或许是大多数人,就这样成为了“警察资财”(policeproperty),但是那些有钱有势人的犯罪则游离于全球警察的视野之外。“全球警务框架并没有建成,也无法维持对财富精英进行的监控”(第五章全球警务实践的第九部分)。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所以取名为“GlobalSouth”。及生活在都市之中的民众而言,全球警务进行了过度监管,但却疏于保护。环境污染危害影响了每一个人,这却几乎未被纳入警务监管。
像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这样曾纵横一时的悍匪已被绳之以法。但是,布什和布莱尔以及其他大国政要们所造成的危害,则要更加严重和频繁得多。至于这些政要们的罪行,全球警察并非为他们而生。
在全球化背景中,警察需承担责任的棘手问题呈几何级倍增。除了通过内部运作之外,即使有,也很少有方法能使得警察个人负责行动。同时,这些机构本身几乎都是法律或民主治理难以触及的。
鲍林和谢普蒂基所创设的分析框架,主要是提供了警务文化研究分析的一个结构主义视角。组织演进和实践的直接驱动力则是这些组织机构自身的亚文化。但是,其亚文化则是近数十年来在全球警务所内生的结构性背景所形塑。这种结构性背景是全球化,但更具体一点来说,则是新自由主义的霸权,亦即约翰.麦克莫特所称的“资本主义垂死时期”(thecancerphaseofcapitalism)。
全球化,真是令人喜忧参半。人与人之间的通讯壁垒、文化壁垒和空间间隔等都被打破,这本身的确是普适之善。但是,全球化的新自由主义则带来了巨大的恶害。本书介绍到我的时候,将我定位为“警务技术专家式的新国际主义者”(thenewInternationaleoftechnocraticpoliceexperts)。实际上,我只是践行罗莎.卢森堡(RosaLuxemburg)女士在一个世纪之前所说的:警察才是唯一真正具有国际性的。
这警示我们: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只不过是老怪兽——帝国主义——的一个新名字。它至少表明:如果全球化终归要来,全球化之善需因势利导,实现普世之善;而全球化之恶则应像在1945年到1970年间那样得到遏制。但是,当下而言,在这本令人意兴勃勃的著作中,作者展示了全球警务是如何使得警务中无所不在的负面效应得以膨胀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