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HK$
80.6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HK$
88.5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HK$
69.4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HK$
55.8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HK$
111.8
《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售價:HK$
91.8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HK$
72.8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HK$
88.5
|
編輯推薦: |
人类行为动机领域的革命者、著名心理学家史蒂文赖斯研究力作。
积极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畅销书《专念》作者埃伦兰格;耶鲁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爱德华齐格勒;心理学家,畅销书《创世纪和大爆炸》作者杰拉尔德施罗德;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理查德麦克纳利倾情推荐。
继马斯洛需求理论后最重要的动机研究成果。
内含个性化的人格测验!
湛庐文化出品。
|
內容簡介: |
我们是谁?我们想要什么?我们为何如此?人类行为动机领域的革命者史蒂文赖斯依据科学研究,提出人的16种基本欲望。他认为,基于每个人在16种基本欲望上强弱水平的差异,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欲望图谱”完全一样。
而在人生的各个领域,我们都具备满足自己基本欲望的潜能。在《我是谁》中,赖斯教授针对人生的各个面向:情感、事业、家庭、运动和精神灵性,阐述每个人应该如何通过满足自己的基本欲望来获得有价值的幸福感。
书中内含个性化的人格测验!帮助你更深刻地了解自己,了解你身边的人。
|
關於作者: |
人类行为动机领域的革命者 史蒂文赖斯(Steven Reiss)
● 著名心理学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终身教授、尼松格心智迟缓与发展障碍中心主任,美国心理协会和美国精神发育迟缓协会高级研究员。
● 人类行为动机领域的革命者。他在人类行为动机方面的革命性研究深具影响力,“16种基本欲望理论”是对人类行为动机的第一份标准、全面的评估工具,被国际心理学专业人士和教育界人士广泛采用。一经发表,即得到BBC、路透社、美联社、《时代周刊》、《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等众多知名媒体的报道。
● “赖斯个人评估”体系的设计者。基于16种基本欲望理论研发的“赖斯个人评估”被广泛应用于商业社会。从游戏开发、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训练到消费者行文分析,众多跨过公司、社会组织都在运用这套评估系统。
德国国家男子手球队、德国足联、德甲美因茨、沙尔克林利用“赖斯个人评估”进行选材及球员和教练的才能开发;
星巴克、雀巢则通过“赖斯个人评估”系统进行团队发展和领导力培训。
|
目錄:
|
序 言 人生不止快乐和痛苦 I
第一部分 让人生充满意义的16种基本欲望
第01章 我是谁 3
什么是基本欲望
第02章 为什么狗狗会偷偷把袜子藏起来 19
权力、独立、好奇、接纳、有序、收集
第03章 为什么儿童和大象会让你软弱 37
荣誉、理想、社交、家庭、地位
第04章 为什么秘书会恐高 51
反击、浪漫、食欲、运动、安宁
第05章 与众不同的人 69
学会使用欲望图谱
第06章 我不明白,你也不懂 87
如何让不同欲望图谱的人彼此沟通
第二部分 如何满足我们的基本欲望
第07章 幸福 111
追寻有意义的幸福比追求快感更有价值
第08章 情感 131
契合还是疏离,打造你们的亲密关系
第09章 事业 153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工作成为娱乐
第10章 家庭 173
培养孩子做自己,而不是强迫孩子像父母
第11章 运动 191
如何通过运动来满足你的基本欲望
第12章 灵性 211
对人类灵性的探索
后记 自我提升、精神障碍和广告营销 231
16种基本欲望的潜在作用
附录 绘制你的欲望图谱 237
参考文献 239
译者后记 241
|
內容試閱:
|
第1章
我是谁
什么是基本欲望
基本欲望决定了人类的行为模式,尽管大多数人并不习惯这样想,但了解人类的 16 种基本欲望会让你对自我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基本欲望会让你从全新的视角来分析自己的行为。当你了解16种基本欲望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行为和生活目标与它们是密切相关的。在向理想自我进发的过程中,正是你的欲望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它们能帮你弄明白,到底什么才能带给你有价值的幸福感。
在我们分析他人的行为时,基本欲望也是一项有力的辅助工具。如果想知道别人下一步会做什么,我们就应该找出他们的欲望所在,从而推测他们会怎样去满足它。欲望并不能解答我们对自身和他人的全部疑问,但它揭示的却是对理解行为模式和幸福感最关键的东西。如果你不想了解我们的研究过程,而是对如何应用这些欲望更感兴趣, 那么可以直接跳到第 2~4 章,那部分对 16 种欲望进行了更具体详细的分析。本章节剩下的部分主要讲的是,在建立这个基本欲望理论的过程中所做的科 学研究和哲学分析。
欲望的根源
让我们思考一下,这 16 种欲望是如何产生的,我们的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又对它们有怎样的影响。威廉詹姆斯和威廉麦独孤认为,我们的基本需求都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这意味着我们对生活的需求是一种无意识的选择,那些隐藏在深处的欲望都是自动出现的,只要我们满足了其中一个, 另一个就会浮现出来,于是我们又再度陷入了欲求不满。
威廉麦独孤这样写道:
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要追求,要奋斗,要心怀欲望,全人类的追求都是相似的,唯有实现目标,才能满足和消除那些驱动我们的冲动、渴求和欲望。这些目标不仅在人类社会中处处可见,而且与人类谱系邻近的动物种群中也同样存在。我们都需要食物、安全的藏身之所、朋友的陪伴、与异性的亲密关系、击败对手取得成功和在组织中获得领导权,等等。
苏珊和我提出的 16 种基本欲望看起来都属于麦独孤提到的这些人类共有目标。比如,几乎每个人都想要成功对权力的欲望、自主对独立的欲望 和知识对好奇的欲望,等等。当然,也有少数不能纳入普遍目标的例外情况,但我们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有这16种基本欲望,鲜有例外。
这16种基本欲望不仅在人类社会中处处可见,同样也适用于与人类谱系邻近的动物种群。我们与动物群体至少有9种共通的基本欲望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动物往往会探索自己的周边环境,因为它们也有一定程度的好奇;动物囤积食物,因为它们也受到收集欲望的驱动;动物也有群体行动表明它们需要社交;它们也养育后代需要家庭;保卫自己需要反击; 交配需要浪漫;表达恐惧需要安宁;食欲和锻炼。剩下的 7 种基本欲 望与动物行为的联系并不明显,但在第 2~4 章里,我列举了一些支持这种联系的报告资料。比如,动物经常会把自己舔干净,这其实是表达了对有序的欲望。幼鸟在窝内总是要引起注意,人类对社会地位的欲望可能就是起源于此。
事实是,几乎所有的16种基本欲望在动物身上都有所体现,这让我们更加坚信欲望列表的重要性见表1—2。当我和苏珊对此项研究实施调查时,我们并没让受试者回答他和动物共有的价值观。我们根本没有提及任何与动物有关的问题,而从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得出的基本欲望竟然和动物种群中的如此类似。事实上,这些欲望在野外生存中可能具有生死攸关的价值, 根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不合适的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已经被淘汰了,因此现代种群间才具有这样显著的相似性。
这16种基本欲望让我们区别于彼此,成为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本欲望结构体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反映了每种欲望对个人幸福感的不同影响力。当我们认识自己的欲望结构又称欲望图谱后,就能判 断自己是如何将16 种基本欲望排序的。在哪些方面我们的需求比一般人强, 在哪些方面则显得缺乏兴趣。如果想要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你要认识到每个人的不同欲望偏好,以及彼此之间的差别。
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比多数人能够意识到的更广泛。基于基本欲望上出现的基因变异,没有任何两个人能够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感受同一件事。无论是老板和下属、父母和孩子、妻子和丈夫,只要基本欲望不一样,感受就不同。举个例子,根据基本欲望理论,有些人比一般人更能体会性生活的激情和愉悦,因为他们在个人基因上的差异可能使其将性作为一种驱动力。而有些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在亲子关系中获得极其强烈的 潜在愉悦。由于我们并不能切身体验他人对性生活或亲子关系的感受,有时就难以赞同别人对某项欲望的追求。我们倾向于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这样就会误解他人对性生活或亲子关系的欲望,因为我们并不能意识到是彼此之间的基因差异决定了愉悦强度的不同。这种误解的结果被我称为“鸡同鸭讲”,我将在第6章里具体探讨。
因为人的基本欲望都来源于基因,所以通常会保持终生不变,我们生来如此。好奇宝宝会长成有求知欲的青少年,然后变成富有好奇心的成年人。贪恋美食的人也许终生都要和自己的体重作斗争。喜欢组织和计划的孩子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循规蹈矩的成年人。影响这些欲望的基因并不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太大的变化。
那么,人能够改变自己吗?难道我们的基本人格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吗?应该说,基因并非影响人类基本欲望和满足方式的唯一因素。然而,人类欲望中受基因决定的那部分恰恰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显著的稳定性。我认为人是可以改变的,但恐怕仅局限于在一定的范围内,且并非易事。
为什么求生、宗教信仰不属于基本欲望
许多人第一次看到 16 种基本欲望列表的时候,往往都会问:“为什么没有求生欲望?为什么没有对金钱的追求?为什么没有寻求庇护的欲望?”许多人认为:“我的生命中需要上帝的存在,为什么宗教信仰不是一种基本欲望?”这些都是非常有力的质疑。我们研究基本欲望的目的在于找到使人生充满意义的基本心理要素。我们寻求的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可供分析的心理成分,比如,一段爱情关系或职业成就所带来的满足感。应该说,我们是在寻找在心理学层面上组成人生意义的基本成分。
虽然信仰上帝是一种意义深远的人生经历,但它并不是整个人类全部生活意义的一部分。事实上,信仰上帝的欲望自身就是一个整体。在这本书中, 我会将精神灵性作为一个整体,并分析它与16种基本欲望的关系。精神灵性是一种深藏于心的个人感受,所以,不论是赞同还是反对我的立场,都在所难免。不管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希望你读完第12章之后,再下结论。
那么,为什么基本欲望体系不包括求生欲望呢?因为从以下几点来看, 它并不符合基本欲望的标准:首先,它与其他基本欲望是有关联的。比如,食欲和求生欲望,这两者显然是相关的。如果一个人不再在意自己的生命, 他可能也就不再关心食欲。其次,求生欲望很难解释行为中蕴含的意义,而从定义上来看,某种动机必须有重要的意义才能被称为一项基本欲望。看看 那些与心理层面有关的问题,比如家庭、个人成长、精神疾患等,求生欲望和这些变量都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与心理学家相比,反而是生物学家才会更多地谈论求生欲望。如果你想理解有意义的人类行为,就要将基本欲望列表限制在便于实际操作的范围里,这样考虑的话,求生欲望是缺乏解释价值的。
同理,寻求庇护和藏身之所的欲望虽然能够让我们保持稳定的体温,但对人类行为也没有解释的作用,它并不在我们最初的 328 个目标的名单里, 也不属于基本欲望。找个藏身之所的愿望并不能激发任何行为,比如,它和人际交流、恋爱关系、亲子关系、职业咨询、精神灵性或精神疾患都没有关系。寻求庇护和藏身之所的欲望与求生欲望类似,它们和生理需求的联系往往更为紧密。那么对财富或自由的渴望呢?我们将会看到,这些动机是包含在16种基本欲望里的。追求财富实际上是对地位的欲望,渴望自由则属于对独立的欲望。
要记住,16 种基本欲望体系是一项科学理论。在最终的分析中,最有意义的是这个理论的真实效用和它对人类行为预测的准确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