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能成事的团队
》
售價:HK$
111.9
《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售價:HK$
78.2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HK$
427.8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
編輯推薦: |
(作者)说来凑巧,今年又恰好是上海开埠第170个整年,本书的再版,也可算作是对历史的一次致敬、对生我养我的这座城市的感恩吧。尤其让我意外的是,修订中,我竟油然而生与这座城市耳鬓厮磨的感觉,这是我以前从不曾有过的。
|
內容簡介: |
《上海租界》一扫以往租界书写学术化、史料化的痕迹,是一部将文学手段贯穿其间的规模化的非虚构之作,迄今以来鲜见。 全书起笔于上海开埠,收笔于租界终结,全景式地描绘了自有渔村以来上海所从未遭遇之历史大变局,酣畅淋漓地活画了百多年来东西方各色人等的滨浦命运;在以流畅、睿智的语言见证着上海史书写的别一种可能性的同时,忠实地捍卫了以档案史料作为骨架支撑的历史真实性,以及重构和再现租界场景的主观可能性。
|
關於作者: |
姜龙飞,祖籍山东,1954年3月出生于上海,曾下乡、当兵、做工,凡16载,中共党员,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著有《档案启示录》、《解密档案》、《缓冲地带》、《海上旧事》、《警界儒风》、《上海租界百年》、《你是我脚前的灯,路上的光》等文集和专著7种,主编和与人合集10余种,另有500余万文字散见于报刊。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及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组成员。
|
目錄:
|
第一章宫慕久、巴富尔与上海租界起源
宫慕久与《上海土地章程》
巴富尔与上海开埠
英商居留地首开租界先例
青浦教案
英租界首次扩张
开辟美租界
敏体尼首创"租界"新概念
黄浦江边的"钉子户"
第二章一对广东老乡的生死际遇
刘丽川初登上海滩
小刀会勇夺上海县衙
吴健彰乔装潜逃
海关大权旁落
泥城浜与泥城之战
华洋合力围剿小刀会
第三章崛起于老城厢卧榻之侧
迅速膨胀的租界
华夏与夷狄搅和成一锅粥
新的租地章程与工部局成立
从"更夫"到"巡捕"
爱棠与公董局
沦为"危邦"的上海
第四章乱世商机
把商机变为现实的金能亨
从夹缝中崛起的买办
第五章流产的"独立共和国"与公共租界
李秀成兵临上海
洋寡头的上海之梦
第六章物化的西风东渐
所谓"外滩"
最老的外滩建筑--英国领事馆
老资格的外滩建筑--礼查饭店
看一眼真实的租界
细节中的上海
第七章杂交,从物质到精神的惯性导人
租界,从居留地到城市
是是非非说时尚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工部局乐队
第八章纯欧版空间格式化
跑马厅的三次移扩建
从英国总会到上海总会
以和平女神命名的德国总会
第九章围绕外滩与外滩公园的历史风云
送他一个神圣的头衔--外滩之父
谁家之外滩
园禁之争
第十章会审公廨,从司法之争到民族对抗
凭空而来的一则情报
会审公廨的由来
德为门发飙与《苏报》案
群情激愤上海滩
四明公所的斑斑血泪
从罢市到流血
善后交涉余波激荡
收回会审公廨
第十一章拆城填壕筑路,百年前的系统工程
1912年1月19日述评
上海城墙沿革
保城派初战告捷
拆城派的质疑和理由
认同,还是降服
第十二章五月三十日的租界
五卅运动的缘起
一衣带水的危险邻邦
最后的五分钟到了
来自国际司法调查委员会的法庭调查
第十三章被外力终结的租界
"孤岛"沦陷
工部局的日本时代
水深火热的美英侨民
美英日竞相亮出橄榄枝
跋郑家尧
后记
|
內容試閱:
|
2007年初,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和文汇出版社启动了海派文化丛书的写作,并且将我的这本关于上海租界的书稿,纳入了第一批出书计划。但由于我个人的一些原因,直到一年多后的2008年5月,才将书稿杀青,并于当年8月出版。
一晃又是5年过去了。2013年10月,我的责编、文汇出版社来电,征询我对本书再版的意见。那还用问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并且由衷感谢。欣喜之余,我还不禁生出些小小的得意,不是得意于自己的水平有多高,而是庆幸这种有关上海史的写法终于得到了读者认可。除了通史类及学术类写作,上海的历史叙述迄今鲜见有以文学手段贯穿其间的规模化的非虚构写作。
我从来不把自己的文字当回事,写是兴趣,不写也是兴趣,写与不写都无关宏旨,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既然写了,就不想再按他人的路数走。
按照海派文化丛书组织者当初的要求,也不是要我写一本经院式的租界史,他们的要求复述起来比较复杂,但我想我还是听懂了,并试着按我的理解进行了概括,那就是:说人话,写人事,有人味,给人看。有人指这种要求为历史写作的文学性,即形象塑造一类;其实不必兜那么远,一扯文学,马上就让一些人联想到虚构夸张,好像不太可信似的。事实上文学首先是语言的艺术,史学叙事本身亦具有深厚的纪传体写作传统,文史不分向来就是中国文化的滥觞,一点都不新鲜。也因此司马迁的《史记》才会被文学界和史学界同时奉为鼻祖和典范。只不过后来的学术据称是发达了,门类才越分越细,弄得国人对正宗史学越来越敬而远之。
琢磨自己这么多年的阅读体验,能给我带来快感的历史叙事,大体都有这样一些特征:研判史料,玄想问题,不再留筋骨而剔血肉,冷冰冰见事不见人;描述更趋感性,落笔更重细节,拆析史实更添几分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人文关怀,情采与识见兼备;自觉秉承"通古今之变"的衣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尽可能打通两端,力求知会本末,温故的目的,是为了更明白地知新;搜寻隐匿在史料中的情境画面,还原(或重构)历史的现场感,有很强的"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现实观照--我不太清楚自己的这番解释,是不是符合了海派文化丛书组织者的要求,也不清楚自己的操作能不能适应读者的阅读需求。"口之于味",既有"同嗜",也有"非同嗜",强求不得。
最后想说的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上海市档案馆编纂和翻译的两套"大部头",差不多同时足月分娩,呱呱坠地。一套是《上海租界志》,一百一十九万余字;另一套是《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八百四十七万余字,中英文对照,洋洋洒洒,足足二十八大本,摞起来几乎与一个成年人等高。两套"大部头",加起来字数超过千万,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用一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荫泽后人"之类的词汇予以描述,应当说恰如其分,而非溢美。还有一套必须提到的"大部头",是熊月之先生主编的《上海通史》,问世于1999年;也是厚厚的,十五卷本,字数不下五六百万。有了这三套大部头,就像有了一座基础性的原料库,别人再想盖房起屋就容易多了。我的写作的建筑材料差不多就是这样来的,只是对同一些原料的取舍、裁剪、拼装、堆结,以及分析、解读和表达可能不太相同罢了。
还有,往昔的上海市档案馆多年来恪守自己的本份,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完成的那些功课,如编辑出版的《上海档案史料丛编o五卅运动》(三卷本),《上海档案史料丛编o日伪上海市政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罪行史料汇编》(上下编)(还包括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出版的《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等等,都为我提供了意想不到的极大便利,让我在写作中时时充满感激之情。在此我要对我的那些为他人提供嫁衣的几代档案同人,再一次表示深深的敬意!他们中的骨干力量,有的已经永远地撒手人寰了;有的因病致残,正躺在病床上苦渡余生;还有相当一部分已退出现职,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去了。一想到这些,再看他们留下的不朽的档案文字,我就仿佛面对一个征兆,隐隐有不祥之感。事实上最近七八年里,上海市档案馆的这项看家功夫或曰基本职能也的确被撂了荒,一座文化重镇变得越来越像"衙门"了,官气熏人,预计未来三五年内亦将无从改观,难以续断,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我由衷地祈愿,档案史料的编纂文脉千万不能就此中断,毕竟,这才是世界各国档案馆公认的正业。其他的那些光鲜货其实并不重要,而且速朽。
我是一个做了近三十年档案学编辑的人,早在入行之初即为自己辛辛苦苦编出来的东西少人问津而深刻苦恼,面对泛政治化的裹挟茫无所措。因此在为稻粱谋之余,时刻提防着不要重蹈官样文本的覆辙,不要堕落成档案史料的"文抄公"。好在我没有一门心思当专家的焦虑,也没有在学术圈修成正果的矜持,了无牵挂,反倒有定力绕开那些攀附的台阶,朝着一个随心所欲的方向走,最大的野心不过是在平地上踩出几个自己的脚印,做成一份有表情、会思想、非虚构的上海记忆来,让尽可能多的读者有对怀旧的片刻耽溺,回头看一眼、再看一眼……
这本书能有机会再版,是对我此番夙愿的鼓励,也给了我订正初版讹误的可能。说来凑巧,今年又恰好是上海开埠第170个整年,本书的再版,也可算作是对历史的一次致敬、对生我养我的这座城市的感恩吧。尤其让我意外的是,修订中,我竟油然而生与这座城市耳鬓厮磨的感觉,这是我以前从不曾有过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