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挣扎中的决断:竹内好传
》
售價:HK$
90.2
《
关羽大传
》
售價:HK$
96.8
《
一个人的勇气
》
售價:HK$
65.8
《
空气炸锅懒人食谱
》
售價:HK$
54.8
《
大学问·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
》
售價:HK$
86.9
《
维京人新史:从斯堪的纳维亚到丝绸之路
》
售價:HK$
97.9
《
孩子·挑战(全新图解版)
》
售價:HK$
85.8
《
大明1644(全二册)
》
售價:HK$
105.6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核电引发的环境风险担忧以及大众对核电事务的参与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书中通过对中国核电发展中的具体案例——广东大浦内陆核电项目进行研究,讨论“风险”这一个在西方当代社会学中的核心概念在解释中国现存的社会问题时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通过对公众风险认知和公众参与的研究,分析我国发展核电的契机和困局,并对政策制定提出合理化建议。
|
關於作者: |
方芗,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任教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系。
|
目錄:
|
引 言 关于风险及现代性的议题/1
缘起:来自《风险社会》的冲击/1
关于风险的议题/3
关于核风险的选题/4
研究的开展及深入/8
中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时期面临的挑战及困境/13
本书结构及内容梗概/16
第一章 与核风险相关的理论及已有研究评述/18
一 关于核风险的社会科学领域中不同学科视角的思考/18
二 科学知识社会学中关于风险社会建构的讨论/29
三 生活在核电站周围/32
四 关于中国核风险社会建构的研究旨在回答什么问题/35
五 来自“差序格局”的启发/39
六 方法论的讨论及反思/40
第二章 中国核电发展的历史及现状/43
一 现状/43
二 核能的利用/44
三 核能的经济性/45
四 关于核电技术的争论/48
五 核电发展的决策过程——以大亚湾核电项目为例/50
六 反核活动及事件/53
七 废料处理问题/59
八 福岛核危机的发生及影响/61
第三章 广东省内陆核项目的契机和争议/65
一 广东核电发展的特殊性和代表性/65
二 关于内陆核项目的争议/65
三 项目涉及区域的地理、经济、文化状况/66
四 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82
五 小结/85
第四章 “风险”还是“利益”?核电风险的社会建构/86
一 受访者群体/87
二 当地人的“信任”/88
三 对于无知的建构/93
四 风险与利益:当地人的理性置换/96
五 沉默的大多数/101
第五章 福岛核事故前核事务的公众参与情况/105
一 建构风险的权力之争/106
二 我国核电事务中的公共参与模式分析/117
三 福岛事故前我国居民核事务参与的动机、过程与结果/125
第六章 福岛核危机对我国大众核电风险认知的塑造/129
一 核风险认知的形成/129
二 对核电的“不信任”是如何产生的/131
三 “不担心”里包含的内容/139
四 对于利益分配的不满/141
五 “不信任”的波及与“污名化”/144
第七章 媒体与网络社会形成的核风险建构联动机制/146
一 传统媒体对于核电事件的报道/147
二 网络社会里的核风险建构/152
三 讨论/161
第八章 总结及政策建议/164
一 理论和概念层面上的反思及回应/165
二 我国大众对核事务的参与及诉求:几个维度的思考/168
三 我国核电面临的契机与困局/171
四 政策建议/172
参考文献/177
后 记/194
|
內容試閱:
|
序言
今天,我们都生活在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称的“风险社会”。当我们努力地和充满不确定性和恐惧性的新科技共存,当我们评估它们对人类自身、国家经济和生存环境造成的冲击,或者只是简单地比较不同类型的癌症疗法和能源产品的优缺点时,我们发现通过统计的方法所计算出来的概率几乎不能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决定。社会科学学者并没有神奇的魔力去破解这些关于不确定性的困局。但是他们可以做大量的工作去区分不同的科学技术所存在的风险如何被不同的社会行动者所认知。通过这些研究社会学学者指出在社会范围内的咨询和磋商对于政策制定有积极的贡献,并在特定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推动更有效的风险治理。即使政府和大公司有权在不咨询民众的前提下作出决定,但是他们为了避免暴力反对(例如欧洲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反对),通常会通过更民主的方式把大众纳入咨询和协助的政策制定程序中来。
方芗关于广东韩江上游拟建内陆核电站引发争议的研究既是一种创新又充满吸引力。方芗通过丰富的资料和富有话题性的案例研究说明在中国核电风险如何被不同的行动者(从领导人到农民,从技术专家到网民)认知与协商。她的研究对于福岛核危机后的风险治理和核电工业的风险管理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相关研究在东亚社会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大量的研究者已经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来自中国方面的相关研究却非常缺乏。正如方芗所述,与核风险相关的研究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关于风险的研究中最受欢迎的案例。同时,在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这些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大量的核电投资),科学技术学的学者均致力于对风险治理中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研究,特别是核电工业中所牵扯的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但是方芗指出,在中国关于核电的话题尚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在社会科学领域也需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因此,她的研究无论是在实证研究还是理论探讨方面均有突出而卓越的贡献。在实证研究方面她的案例研究体现了优越的时效性,在理论探讨方面她把关于风险认知和风险治理等理论的讨论引入中国社会学研究中来。而在方法论方面她摒弃了传统的定量的数据调查方法,进行了定性的、细微深入的民族志分析,去解答人们在不同的权力位置上如何思考风险与利益的关系,如何谈判,信息如何传播、吸收或被排斥,最终如何通过磋商而形成决策。
一个在核电发展上的决策总是无可避免地引发社会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核电科技本身就牵扯着风险、利益、经济、环境、政治和道德问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关于风险和利益的认知在不同的行动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何种差异?显然,国家领导者或者核工业企业的带头人对于发展核电所带来的风险和利益的判断有别于土地将被核电项目所征用的农民、地方政府的官员或代理人。高科技的魅力和“放射性”让核工业产生了让世界各国政府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它是国家的骄傲和科技成就的代表。对核能进行开发利用的能力传递着一种信息:代表着现代化的先进的国家形象。国家具有开发利用核能的能力就意味着树立了有责任、有效率、成熟的国际形象,从此进入先进国家的行列。进入“高级俱乐部”需要一个超越国家的国际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批准。“俱乐部”成员需要展示的并不仅仅是超强的科学技术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靠的管理和控制机制,既能充分发挥核能无与伦比的优势,又能有效控制它潜在的危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