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孩子,我要你做自己:犹太教育教会我的事(华裔妈妈,犹太爸爸,亲身分享犹太教育的秘诀。)

書城自編碼: 225680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家教方法
作者: 吴维宁
國際書號(ISBN): 9787807692225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4-03-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24/12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3.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HK$ 199.4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售價:HK$ 85.1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售價:HK$ 91.8
伏候圣裁:中国古代的君主与政治
《 伏候圣裁:中国古代的君主与政治 》

售價:HK$ 98.6
艺术图像学研究(第一辑)
《 艺术图像学研究(第一辑) 》

售價:HK$ 188.2
摆脱强迫的人生(修订版)
《 摆脱强迫的人生(修订版) 》

售價:HK$ 88.5
知宋·宋代之司法
《 知宋·宋代之司法 》

售價:HK$ 99.7
空间与政治
《 空间与政治 》

售價:HK$ 87.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8.8
《《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畅销精品《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作者重》
+

HK$ 83.2
《《五岁熊孩子教我的事》(爱原来是一次共同成长)》
+

HK$ 77.5
《对话的秘密: 影响孩子内心,让孩子自动改变(世界上最先进的教》
+

HK$ 83.2
《孩子自觉我省心》
+

HK$ 72.8
《课后6小时的奇迹:不出国的美式教育启蒙((畅销书作家安妮鲜花》
編輯推薦:
世界上每5位诺贝尔奖得主中必有1位犹太人,美国亿万富豪中每5人必有1位是犹太人,犹太民族为何盛产天才?爱因斯坦、马克思、毕加索、弗洛伊德、洛克菲勒等卓越人才是如何炼成?这一切都归功于犹太教育。
台湾畅销书,大陆首次引进。《孩子,我要你做自己:犹太教育教会我的事》由在以色列生活、工作、育有三个孩子的华裔妈妈、犹太爸爸亲身分享。《孩子,我要你做自己:犹太教育教会我的事》作者吴维宁为台湾大学硕士,曾在“台湾教育部”任职,曾担任过高中老师并在以色列任幼教老师,具有专业的教育背景,并同时为亲子专栏作家。《孩子,我要你做自己:犹太教育教会我的事》一书中,作者分享了亲身感受到的犹太人的育儿细节和教育方法,如如何教会小孩面对外部冲突,如何让性格激烈的小孩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不使用家长权威却达到教育的目的等,进而分享了犹太人的教育共识:不催促孩子成长,不急于求成,“孩子你慢慢来”。
除了分享犹太教育理念,《孩子,我要你做自己:犹太教育教会我的事》还分享了“如何喂母奶”、“如何让宝宝一觉睡到天亮”“如何戒尿布”等技巧,是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育儿宝典。
內容簡介:
据说,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里,当孩子刚刚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将一滴蜂蜜洒在上面,让孩子去亲吻《圣经》上的蜂蜜。母亲会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每个犹太家庭的孩子,小时候几乎都要回答这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了,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呢?”孩子们会被告知: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也不是珠宝,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无法抢走的。正是这种家庭教育,使犹太人无论流落于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可以如鱼得水地开创自己的事业,成就自己的人生。而犹太教育远不只教孩子文化知识那么简单,被世人所惊叹的犹太人赚钱理财的方式更是教育的细枝末节。那么犹太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呢?《孩子,我要你做自己:犹太教育教会我的事》一书的作者吴维宁从生活细节出发与您分享犹太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的差异,以及犹太教育的独特理念:即犹太人认为思辨能力最为重要,他们相信孩子越了解自己,在将来越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在社会上的位置,进而发展自己的潜能、克服自己的弱点,成就自我。父母的责任不在于包办、命令,而在于鼓励孩子多面对冲突,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我意识。
關於作者:
吴维宁
台湾地区云林人,台湾辅仁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台湾大学硕士。就读研究生期间研修教育课程,取得“中等教育学程教师证”,曾在教育部门任职,曾担任高中教师。
2005年远嫁以色列,开始学习希伯来语以及犹太文化。2006年进入以色列教育系统就任幼教老师。曾于《人本教育札记》月刊开设《沈殿,在异乡》等专栏,并曾为《亲子天下》等杂志撰稿介绍以色列教育与文化。目前育有三女,为全职的幼教老师跟兼职的导游与翻译。
目錄
目 录
序一 分享犹太与中国文化的差异/001
序二 先说最不重要的好了/003
序三 不是文化,是选择的问题/008
自序 除了在书上涂蜂蜜,犹太人还用什么方
式教小孩?/011
第1篇 我在以色列生了三个孩子
公主的月亮——有谁比小孩更了解自己?/003
认识我的陌生人女儿/012
令人头痛的老大情结/019
为孩子多绕点路/029
孩子发烧72小时/037
我家有只尖叫怪兽/047
父母对孩子的比较/057
谁才是婆婆?/063
把宝贝交给别人照顾/071
三岁孩子的性教育,怎么教?/076
第2篇 犹太教育教会我的事
为了那千万分之一的机率/085
像家的产妇病房/094
奇怪的感官统合检查/105
喂食,也是一种暴力/114
向学步车说不/121
戒尿布,先看看孩子准备好没?/126
面对放任自由的教育方式/134
咬人的狼/139
幼儿园中的咬人事件/145
没有权威的大人/153
打小孩的约瑟夫/162
第3篇 以色列科学的育儿方式
喂全母奶的技巧/173
协助宝宝一觉到天亮的小技巧/181
怎么开始训练宝宝脱尿布/190
怎么开始喂宝宝吃副食品/198
內容試閱
序一:
分享犹太与中国文化的差异
何玺梦(Simona Halperin
我很高兴为“雅妈”吴维宁小姐的新书写这篇序言。雅妈的书不仅是从知性、聪颖以及有趣的角度来分享以色列生活和教育的经验,她还提供了读者从以色列内部来看以色列的个人观点。嫁给一个犹太人并在以色列养育三个漂亮的女儿,让她拥有以人妻、人母的角度观察一般生活方式的洞察力,而她在作为一个教师的职业,则为此书增加了特殊的专业与分析的面向。经常有人问我,犹太人跟以色列教育的秘诀是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世界著名的学者是犹太人?在犹太传统文化跟教育中有什么内涵,而使得25%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是犹太人?在犹太与中国文化中,我们都十分重视家庭与教育——这是两者之间显著的相似性。而雅妈的书,则替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两者的主要差异。什么是以色列社会?不断的问问题、挑战既有的真理、不接受“不可能”的概念,并且让跨年龄与文化的人共同参与,找出另一种方式去解决问题——这就是以色列社会的定义。通过在开放以及具挑战性的环境中培养三个幼女,以及作为一个每天要跟以色列幼童(有时十分自以为是)打交道的幼儿园老师,为雅妈打开了不同的世界,也让她巧妙的跟我们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出独立的个体,如何在不压抑好奇心跟创造力之下教会孩子尊重与纪律,进而使今日的孩子变成明日聪颖而有创新能力的成人。我相信您会十分享受这个优秀作家令人惊艳的洞察力。我也邀请您自己来体验,我们以色列见!
序二
先说最不重要的好了
人本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史英
有一种情形让人“无从下箸”,就是当那一桌菜特别丰盛的时候。现在要说维宁这本书的好,我就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先说最不重要的好了:这其实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育儿宝典”,从怀孕、喂奶、到上学,大大小小的事情无所不包,不但都是实例,甚至还有执行的步骤。有人要说,这种育儿书到处都是,有什么稀奇?稀奇的是,这本书看了真的会有用——一般书则不然,如果其中也有这么多真知灼见的话。何以见得呢?证据就是,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沿用老祖母的方法,并不是因为大家不肯吸收新知,“市面上的书”谁敢不多少拜读一点?而是新的思想和观念总是敌不过旧的势力和习惯。所谓旧习惯,无非就是我们每个人从小所受到的教养;而旧势力,则从阿公阿嬷、到左邻右舍三姑六婆、兼及同学同事各种姐妹淘或兄弟帮,实在是如影随形无所不在。不要说几本书发挥不了作用,且看世界各地的华人,虽然身处完全不同的大环境,但只要同类相聚得够多,他们就
连各式补习班都办起来了。
维宁最幸福的地方,就在于她是完全孤身一人深入敌营,身边连一个同胞的影子都没有。从长辈、家人、到同事、社区,清一色都是以色列人。她唯一要努力的,就是和自己的旧习惯中的各种偏见和意识相抗衡。然后,她把这些内心的最细致、最幽微、甚至不可告人的挣扎和思辨,一字不漏地、忠实地写给我们看,这和那些只给建议或教训的畅销书非常不同:任何人只要认真看这本书,就等于自己亲身经历了维宁的脱胎换骨的过程,脱胎换骨之后再来教养小孩,就不怕旧势力和旧习惯的侵袭了。就拿所谓“学步车”来说,大部分育儿书里都会说那玩意儿根本无益于学步,甚至有害于行走机能的发展(当然,我不能保证没有类似“虎什么妈”的开倒车的书),但对于我们这儿的父母而言,恐怕是要透过像维宁这样的笔,看到别人怎样尽全力让小孩多在地上爬行——不但不急于学走,甚至用了各种方法要帮小孩爬得更顺利——才能抵挡学步车的诱惑。再拿“感冒不必吃药”来说,不管医学专家怎样费尽唇舌,恐怕还是得有维宁这样现身说法,看她如何在“发烧七十二小时内不必看医生”的国度里挣扎,我们才能真的守住小孩的健康。
然而维宁这本书,并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它字里行间的点点滴滴,到处都流露着人间的至情,这才是更重要的。人们常常误以为,重视小孩就得忽略大人,但维宁让我们看到,在以色列人们是如何“倾全村之力”来照顾一个孕妇。只是因为医生怎样都不肯给止吐剂(不符合孕妇用药的A级标准),就为了那不知是几百万分之一的畸形率,所有相关人等都得牵扯进来:准妈妈要请假住院,准爸爸要请假顾家,同事要负责送饭,还有公婆、邻居……莫不伸出援手,以便让得了“妊娠剧吐症”的孕妇可以安心地吐上两个月。有人喜欢给我们扣帽子,说“人本那一套,就是要累死爸妈或老师”。现在经过对比,我们就可以明白,说这种话的人根本上就是“自己不愿意帮忙,只想让小孩付出代价”——他们不是糊涂,他们真的是无情!真正的有情人,一定是有所付出。一旦有所付出,对于关系到他情之所钟的某些原则,就不会轻易让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结果,总免不了要横
眉冷对千夫指!
景美某国小曾有学生被罚跪长达一年之久,以至造成膝部永久性的伤害,在诉讼的过程里,学校还有人说“你们不了解老师的为难”。问题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每天看着同一个小孩跪在那里,全校竟然没有任何人愿意帮助一下那位“为难”的老师。对比一下本书中“打小孩的约瑟夫”的故事,我们就能洞穿那些假同情的嘴脸:那位“约”先生,无论在个人修养和道德上、还是程式设计的专业上,原本都得到大家的尊敬,只是因为打了小孩,又不肯好好认错,下场居然是——不但失去了公共部门的工作,走在路上也没有人理他。以华人的传统意识来看,这不是一种“歧视”吗?但维宁在“较好的一半”中说:我还以为你是反对体罚的呢……我们又没有对他丢石头,也没有不准人们和他说话,也没有逼他搬出社区……
这就要说到维宁这本书最重要的部分了:我还以为他会说“也没有把他关进集中营”。自从犹太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来,全世界都等着看他们怎么复仇,而持续至今的以阿战争,也让即使抱持极度同情的人,也对他们不能完全放心。所以,维宁以一个常年生活在以色列的异族、又是一介平民的身份,写下这份第一手报导,就“人类到底能否化解歧见”以及“我们的本性到底将把我们带向何处”这些重大议题而言,实在是无比重要的资料。这本书的意义,绝对超越了教育、文化、社会制度等“他山之石”的层级。
当我看到维宁笔下的以色列人如何对待差异,无论是种族的、还是思想文化上的,包括要把那头咬了小孩的狼放归原野,我只能在心里急切地祈祷:但愿维宁看到的是以色列的全貌,而不是因为她身旁都是和她一样好的人,让她只看到那个国家里某个开明进步的一角!经历了多少世纪的那么多的苦难,犹太人在一旦强大之后,如果真的谨记那最质朴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努力将之付诸实现,即使暂时还只能在国内,也许暂时还不能完全达到理想……那也就表示,作为和他们同为人类的一分子,我们的将来一定也会很有希望!
※本文发表于《人本教育札记》第二七九期。
序三:不是文化的问题,是选择的问题
人本教育基金会数学想想国总监 吴丽芬
妈妈要完全配合婴儿作息?定时叫醒婴儿喂奶是暴力行为?让小孩自己决定要不要吃饭也是教育?抱走受欺负的孩子对受害者不是帮助反而是惩罚?幼儿园里孩子集体咬人,法院是判校方“蓄意伤害”?家长在公共场所打小孩,竟受到社区委员会贴公告谴责?还有,如家的产房、完善专业的托婴中心、学前感统发展评估,以及快乐玩耍没有课业压力的幼儿园、平等的婆媳关系,等等。以上是出现在以色列,这个华人不大熟悉的国度里的教育面貌,在这个犹太人建立的国家,还有更多不可思议的看法跟事件,会让看了本书的华人大感惊奇,“犹太人能,华人能不能?”打从本书作者在《人本教育札记》月刊上开始撰写这一系列文章开始,这个问题就经常是读者们讨论的话题,许多人感叹“文化不同啦,中国教育深受传统权威文化影响,改变不易”,然而,真是这样吗?
思辨能力比读书写字重要
全世界大概都公认犹太人聪明,诺贝尔奖得主中犹太人大概占了一半,这聪明难道是天生的吗?不,天底下没有什么民族是特别优秀的,但可以拥有让人变得比较优秀的文化跟教育,犹太人的教育传统确实值得了解。传统上,犹太人重视的教育不是读书写字,而是思辨能力!自古以来,他们就会将讨论圣典过程中的不同意见整理成教材,以供教育之用,同时非常重视彼此讨论与答辩。因此,即便目前对圣典的诠释已有统一答案,但却在教育上确保了未来可能的改变,因为时代不同了,答案就可能改变。因此,“眼前的权威不一定永远都对”早成为犹太教育的重要传统价值观,而且深植家庭。犹太人无论在哪个国家,这种共同的家庭教育传统价值都没变。有一颗没那么容易驯服、懂得思辨的大脑,还能不聪明吗?然而,犹太人建立自己的国家之后,更让人惊艳于他们真正的优秀,因为这个经常处于备战状态的国家,竟然强调民主教育,圣典允许鞭打孩子的民族竟然立法禁止体罚(包含学校及家庭),我看到拥抱传统的犹太人并非自己文化的俘虏,反而是改变文化的基因。因此,“中国人能不能?”不是文化的问题,而是我们要选择什么价值的问题。我们的确受到过往教育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我们却不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俘虏,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只要我们选择——改变。
自序
除了在书上涂蜂蜜,犹太人还用什么方式教小孩?
吴雅宁
在来到以色列,认识我的犹太老公(雅爸)之前,我对于犹太人的印象是很刻板的:大黑帽、保守、聪明、会赚钱、很重视小孩教育,会在书上涂蜂蜜以引诱小孩读书。印象中的犹太人很传统,印象中的以色列则是战乱不断。认识雅爸是场美丽的邂逅,在我短短两个星期的以色列之旅中,我们相识,我们热恋。那时我才了解到,原来犹太人除了有脑子,他们的浪漫与热情也并不输给其他国家的男人。而我的老公,短发、白皮肤,跟我印象中长发戴黑帽、中亚脸孔的犹太人也不大一样。等到看到黑头发、黑皮肤的衣索比亚犹太人,这时我才知道,原来犹太人的脸孔与肤色有这么多种。
认识以色列则是另一场美丽的邂逅。原以为战乱不断的地区必定破旧穷困,以色列却是个民主自由而富裕美丽的国家。特拉维夫白城的典雅、地中海沙滩的比基尼美女、耶路撒冷哭墙的古老历史……实在让人惊叹。在建国十年内,这个国家的政府与人民携手让经济成长了50倍,2010年国民平均所得(GDP)为26874美元,2011年3月份的平均月薪为8996谢克尔(约合新台币72000)。以色列的生化、制药、医疗、高科技、农业与水处理等产业,都领先全球。以色列是个以犹太人为主的民主国家,也是个相当成功的国家。而所有的人都会告诉你,这个国内只有一条河流,60%面积为沙漠的国家,成功的原因是:教育!
让我惊讶的以色列教育决定跟雅爸“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之后,我要求雅爸带我去参观以色列的教育系统。那一天,我们去参观了幼儿园。原以为会看到小孩排排坐,摇头晃脑读圣经的我,却看到了小班的小孩穿着尿布,坐在洗澡盆里快乐地玩水跟唱歌。中大班的幼儿园内没有黑板跟识字板,小孩没有回家功课跟联络簿,整天的作息表就是“玩耍、玩耍、玩耍”。那天是我跟以色列教育的美丽邂逅。幼儿园充满着孩子的嬉笑与调皮的吵闹声,小孩在户外院子里爬树、在沙坑做沙城堡、在玩具屋里扮家家酒,伴着绿树、蓝天,让人看到这样的场景也跟着想笑。那时我才知道,原来以色列的教育是如此开放自由的教育,而且他们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重视学前智育教育啊!
爱?尊重?做自己
但是,如果只是开放自由的教育,如何养出可以面对战争的优秀军队?如何培养出不断获得诺贝尔奖的优秀脑袋?如何让欧美科技大厂(包括思英特尔、Google、思科、惠普、摩托罗拉、苹果等)心甘情愿冒着战争的风险,为了使用犹太人的脑力而在以色列设置大型研发中心?在这里怀孕、生子、工作、养小孩,我边走、边看、边学、边想。小孩一一进入以色列的教育系统后,我惊讶地发现,犹太人并不把识字、算数视为是学前教育的重点,而在台湾地区时常听到大家讨论的犹太人赚钱理财方式,更是教育的细枝末节。我注意到,以色列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以色列在2000年成为全球第十个禁止父母体罚小孩的国家,学校的体罚更是早早就已经禁止
了。因为大人不体罚小孩,父母跟老师努力地寻找各种更好的教养方式跟教养工具,更努力地跟小孩沟通。
我注意到,以色列的教育,要求父母要从小孩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尊重他的个性与气质,给予小孩最大的自由跟空间。他们十分相信,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让父母真正“看到”小孩的资质与气质,这样才能顺着小孩的天性教养小孩,正确地协助小孩。我还注意到,以色列的教育,不在乎起步的缓慢和混乱。他们让宝宝自己吃饭、在地上慢慢爬,让儿童吵闹,让青少年无理。加上不体罚,不滥用权威,从小孩可以开口表达自己后,大人就得面对小孩无止境的“为什么”以及“可是”。他们认为保持孩子的好奇心跟不畏权威的态度,可以让孩子对知识充满热情,对创新充满兴趣。
终于,我了解到,以色列教育的目标,是要让每个小孩都做自己。以色列教育中的爱与开放、尊重与自由、给予缓慢和混乱的空间……都是为了要协助小孩学习自己、了解自己。他们相信孩子愈了解自己,在将来就愈能够找到自己要做的事情及在社会上的位置,进而发展自己的潜能、克服自己的弱点,使自我得以实现。这样说起来很抽象吗?所以,我写了这本书。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小故事。这些故事里没有太多的数据跟理论,有的是这里的人情世故、人们相处的气息和我在这里养儿育女的心情。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能让以色列人对教育的想法与做法,有较具体而鲜活的呈现,满足所有想要了解现代犹太教育的读者的好奇心。希望您也可以跟我的书有一场美丽的邂逅!
公主的月亮——有谁比小孩更了解自己?
长女小雅上了幼儿园中班后,喜欢上《公主的月亮》这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是一个生病的公主,要求国王父亲帮她把月亮摘下来给她,这样她的病才会好。国王找了全国最聪明的大臣与智者齐聚一堂,大家都想不到对策,没有人知道如何把远在天边的月亮摘下来。只有那个平常只会逗人笑的小丑,想到了解决的办法——既然是公主的问题,自然应该要问公主解决的方式,所以他找到了公主,问公主要如何把月亮摘下来……
我常常会跟雅爸说:“小雅真是个艺术家啊!”这句话半是认真,半是开玩笑。小雅聪明、迷人、专心、学习力强、友善、画画一级棒,但她的个性也强,偶尔会闹情绪。从小班开始,老师就叫她“小辣椒”,因为她平常什么都好,坏就坏在那偶尔的闹情绪,一发作就天崩地裂,凄风苦雨。大人们往往得花上半个小时,才能把她的情绪安抚下来。
我跟雅爸都是好静、情绪平稳的人,我们两个也几乎不吵架。然而两个安静平稳的人,还是会生出火山般的小孩。小雅从小爱闹爱叫,等她大一点不尖叫了,却开始哭闹;再大一点,则是会一碰到她不能接受的状况就生气大哭。她的情绪问题一直让我跟雅爸伤透脑筋,而且不同的时期,还会发展出不同的新问题,让我跟雅爸常有措
手不及的感觉。
小雅的幼儿园是中大班合并,升上中班的那一年,班上从原本的9个小孩变成22个小孩,小雅也从原本班上年纪最大的小孩变成年纪中间的小孩。开学后,她的情绪状况变得愈来愈不稳定。小雅是个完美主义者,她要求自己行为良好,也要求其他同学如此。回到家总是跟我们哭诉大班的小孩行为不好,或是他们跑来跟她说她画的画不好看。
吵闹就有糖吃?
我跟雅爸都知道这是过渡期,她刚刚换班,需要重新寻找她在班上的位置。但她发脾气的频率愈来愈高,到最后只要一不顺她的心意,她就发飙。我们跟幼儿园的园长会谈,园长也只是要我们充满耐心、多给她空间、多抱她亲她,她要发脾气就让她发作,发完后再好好跟她谈。
事后好好跟她谈的这件事,雅爸做得非常好。雅爸甚至有注意到小雅很多的情绪是来自于不知要如何面对其他同学的坏行为,像是同学跟她说:“你今天穿得真难看”、“画得这么丑”这样的话,她会因为受伤而发脾气,却不知要如何应答。雅爸花了很多时间一项一项地教她,教她在面对挑衅时要冷静,要对自己有信心,也教她别人讲了不好听的话时要怎么回话。我常会在雅爸帮小雅洗澡时听到雅爸问小雅:“如果有人跟你说你做的美工真难看,那你要怎么回答他?”我后来也从雅爸身上学到这一招,有事没事就跟小雅做“实战训练”。
但在小雅闹情绪的当下,我们就一直处理得很不好,也一直很疑惑。我跟雅爸都是“愈哭愈不理”的父母,而且是“吵闹就没有糖吃”。我常得在跟她出门的路上警告她:如果不停止哭闹我们就回家。而十次中有八次会以回家收场。做这件事对于老二其实不大公平,我们也常觉得老二莫名其妙地被“连坐”了。本来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要去海边玩耍,可是因为小雅坚持要听的某音乐电台,收音效果不好被雅爸转台,她就哭闹不停,所以生气的雅爸决定转车头回家。而这个回家的决定,通常会让小雅哭得更严重,但至少,回到家之后,她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哭个够。
每次我把哭泣后跟我们道歉的小雅搂在怀里,都会很心疼,觉得这样的个性会让她长大后很吃亏、很辛苦。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跟雅爸都一直想着:在她闹情绪的那一刻,我们应该怎么做、可以怎么做。因为不可能事事顺着她的意,所以不可能避免掉那个冲突点,也不可能在冲突点上让步,那不就变成“吵闹就有糖吃”了?所以如果她继续闹情绪,我们也得守住我们的原则,这至少是我们能做的事情,不是吗?哭闹的情况就这样一直持续着。雅爸跟我开始做实战训练之后,她闹情绪的次数有明显减少,但情绪发作的当下,还是很让人烦恼。
孩子,我真的很抱歉
直到那个傍晚,我跟小雅走路去公婆家的路上……那天我们从公园要走路去公婆家。小雅在公园玩疯了不肯离开,我催她催了几次后,她臭着脸跟我离开,然后在我身旁说:“妈妈真是讨人厌。”我一听也火了,很生气地跟她说:“我们事前就约好时间到了要去祖母家,是你不守约,怎么反而骂起我来了?”她一听到我这么说,还是很不识相地说:“可是我才玩到一半……”更是严重地哭闹了起来。看到她又开始发脾气,我劝说半天后,很严肃地跟她说:“小雅,你如果不停止哭泣,我们就回家去,我不带哭泣的小孩去祖母家。”这样跟她说了三次之后,她突然望着我,努力地控制哭泣,抽抽噎噎跟我说:“可是我控制不了,我停不下来!”说完,她忍受不了受挫折的情绪,再度放声大哭。
她说这句话时很小声,很不清楚,但对我而言却是如雷贯耳,我愣了一下,把大哭中的小雅拥入怀中。我感觉到一股热潮从胸间上升到脸颊,开始觉得自己很丢脸,觉得对小雅很抱歉。原来,每次我们的劝说让她哭得更大声,不是因为她不听劝、不甘心,而是她想告诉我们她的想法,也急着要把自己稳定下来却做不到,反而更加心急而激动。我跟雅爸只想着坚守教养原则,却忘了她只是个五岁多的小女孩,她不大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她需要帮助。
我很高兴小雅说出了自己的状况,高兴她如此了解自己。后来跟幼儿园老师谈起,她建议我们可以在小雅闹脾气的当下,教小雅和我们一起深呼吸,看看能不能帮助她。这招还不错,我们跟小雅成功地做了几次。但这只有在她脾气不大时才有用处。只要情绪完全地掀起来,她听不下话,也不可能跟着我们做深呼吸。我们还需要再想其他的方式。
有谁比小孩更了解自己呢!
一个晚上,我念完《公主的月亮》给小雅听之后,突然灵机一动,转口问小雅:“小雅啊,你觉得你在发脾气时,阿爸或妈妈可以怎么帮助你?你要如何才比较容易平静得下来?”小雅望着我,认真地想了一下后说:“我生气时如果你也生气,我就会很担心地一直哭,我希望你或阿爸留在我身旁,抱着我,不要留我一个人在房间里,我会觉得好孤单。”她说着说着,就快要哭了出来。太好了!我的直觉是对的,我早该问问小雅她的感觉跟想法。我跟雅爸总以为让她自己哭到够再来处理是比较好的方式,以为她年纪不大讲不清楚她的感觉,所以从来没有想过应该问问她,她怎么看待自己的情绪问题。真的是自以为是又舍近求远啊!我们自以为是开放包容的父母、我们到处询问儿童专家的意见,却忘了五六岁的小孩其实很了解自己的需要,而且他们已经有能力把自己的感觉说得很清楚。“除了抱着你,陪着你,还有其他可以帮助你的吗?”我继续问:“有时你很激动、很生气,并不愿意让我们抱。”
她想了想又说:“那就让我尖叫几分钟,或我出门去跑几圈,或是,妈妈,你陪我一起尖叫。”她一边说一边露出狡猾逗趣的笑容。“陪你一起大哭好不好?”我摸摸她,也笑了。果然,解铃还须系铃人啊!从此之后,我跟雅爸再也不使用“硬碰硬”的方式对待小雅:她高亢,我们就低调;她推,我们就拉。拥抱、陪伴跟偶尔搞笑地大叫,十分有效地缩短了她脾气发作的时间跟规模。小雅也因为父母的了解与爱,愈加的自信和满足,表现愈来愈好。这时我跟雅爸才知道,我们之前以为是对的做法,反而是火上加油。所以,我真的要说:有谁比小孩更了解自己呢?如果给小孩说清楚自己感觉的机会,又有什么天大的问题不能处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