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格调(英文版)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 CLASS: A Guide through the American Status System(英文原版?畅销三十年的社会等级指南,品味评判毒舌之作)

書城自編碼: 225571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外語英語讀物
作者: 保罗·福塞尔 (Paul Fussell)
國際書號(ISBN): 9787510024795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4-03-25

頁數/字數: 184页
書度/開本: 32

售價:HK$ 65.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售價:HK$ 42.6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售價:HK$ 154.6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售價:HK$ 112.0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售價:HK$ 88.5
可控性混乱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HK$ 66.1
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同盟
《 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同盟 》

售價:HK$ 65.0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售價:HK$ 177.0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HK$ 109.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66.0
《中华汉英大词典(上)》
+

HK$ 55.1
《夜莺与玫瑰 软精装 珍藏版(买中文版送英文版)最流行、最经典》
+

HK$ 55.1
《小王子 软精装 珍藏版(买中文版送英文版)—最流行、最经典、》
+

HK$ 209.4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 I(第二版)》
編輯推薦:
推荐一:畅销三十年的社会等级指南,品味评判毒舌之作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畅销书,三次中文版畅销一时,引发国内“品味之争”的文化事件,引领了“品味”“格调”类图书的出版风潮。

推荐二:京东副总裁石涛为中文版作序推荐

严肃的社会学著作,却从最日常、最有趣的角度切入,很有趣、好读的一本书,又能给人很大的启发,值得一读再读。亚马逊、豆瓣上持续有读者发表新书评,有很多新老读者、潜在读者。

推荐三:首次推出英文原版,直接与作者对话

首次推出《格调》的英文原版,丰富广大读者的阅读体验,将作者的精彩文笔完整地呈现给各位读者,帮助读者直接与作者对话,领略“品味”与“格调”的精髓所在。
內容簡介:
等级是什么?为什么约翰·肯尼迪在电视上看到理查德·尼克松时一脸吃惊地冲他的朋友说:“这家伙一点没档次?”

等级是刻意忽视也无法否认的现实存在,不仅体现在容貌、衣着、职业、住房、餐桌举止、休闲方式、谈吐上,也不仅仅是有多少钱或者能挣多少钱。等级是一系列细微事物的组合,很难说清楚,但正是这些细微的品质确立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评判等级的标准绝非只有财富一项,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同样重要。

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鞭辟入里的分析、机智幽默的文笔,将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对三六九等的品味作了细致入微的对比,引人发笑又富于启发性。书中对美国社会的诸多描述无不折射出当下中国的众生百态,因此本书也可作为观察中国社会的一面明镜。

本书是《格调》的英文原版,让读者直接与作者对话,品味“格调”的精髓。
關於作者:
保罗·福塞尔(PaulFussell),作家、文化批评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系荣休教授、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学院和拉特格斯大学。福塞尔的写作题材宽泛,包括18世纪英语文学研究、美国等级制度评论、战争记忆等。福塞尔在1975年所著的《“一战”和现代记忆》一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奖”,并被美国兰登书屋“现代丛书”编委会收入“20世纪100本最佳非虚构类图书”。
目錄
出版前言

致谢

第一章敏感话题

第二章解剖等级

看不见的顶层

上层

中上层

等级地图

中产阶级

上层贫民

中层贫民

下层贫民

赤贫阶层

看不见的底层

第三章以貌取人

容貌

微笑

身高

体重

衣着

颜色

质地

易读性

整洁

西装

总统衣着

政客穿着

低品味标志

衬衫领子

饰物

雨衣

长裤

领带

帽子

高级品味:古风崇拜

第四章住房

车道

围墙

门牌号码

车库

草坪

家畜

院内摆设

花草

谁的房子

户外家具

汽车

室内陈设和装潢

上流社会起居室

中上层阶级起居室

中产阶级起居室

贫民阶层起居室

电视机

电视节目

厨房和卫生间

宠物

第五章消费、休闲和摆设

喝酒

用餐

食品

甜食

购物场所

下馆子

电视食品广告

超级杯派对

度周末

旅游

体育运动

邮购商品

“收藏”

可读性装饰

各阶级商品目录

个人化饰物

第六章精神生活

大学

读物

《圣经》

观念

第七章“一张口,我就能了解你”

第八章升与降:贫民化趋势

往上爬

沉沦

贫民化趋势

第九章冲破常规的另类

附录:练习题、客厅评分表与读者来信问答
內容試閱
等级、格调,新的社会话题

石涛



《格调》中译本三年前的出版,在中国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作为策划者和译者,我感触良多。社会等级和生活品味这样的话题,已经再次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但在对此书的评论中,还存在种种试图淡化或消灭这一话题的努力,虽然这样做的结果反而强化了争论。有些批评者将此书的广受关注简单地归咎于“商业炒作”,但在我看来,喜欢将问题简单化的知识阶层“平民代言人”,再一次远离了大众社会生活的现实。

1.“阶级”还是“格调”

本书的英文名字是“CLASS”,我将其译为“格调”,受到一些批评文章的质疑。尽管我在《格调》第1版的前言中已对书名的译法作了说明,但仍有众多批评者评头品足,我如果不予以正面回答,恐怕真会给读者造成“有意炒作”之印象。

先从词义上说。按照《韦伯斯特大辞典》的定义,英语“class”一词有多重含义,翻译过来相当于中文的“种类、阶级、阶层、等级、班级”以及口语中常用的“格调、品味和档次”。在此种情形之下,取何种中文译法,便要斟酌作者的用意和书的内容来恰当决定,而不能仅从标题的字面意思确定。这大约是翻译工作的常识。

再者,从内容上说,福塞尔尽管是在讨论社会等级,但他的主旨却集中在各阶层人的行为举止、风范、品味和教养上。社会等级自古有之,但根据人们的生活品味来判断等级,却是福塞尔的独到之处。凡读过此书的人都能看出,福塞尔并非在写一本关于美国社会分层理论的学术著作。因此,如果简单地译为“阶级”、“阶层”或“等级”,显然不能准确反映此书的主题,会对读者形成误导。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作者在书中对“class”一词的用法,来寻找恰当中译法的线索。比如,第二章中作者谈到肯尼迪在电视里看到尼克松时说:“Thegayhasnoclass”,然后作者补充道:“hewasnottalkingaboutmoney”。书中这句话译为:“‘这家伙一点没档次’,当然他指的并非金钱。”那么肯尼迪说的“class”是指什么呢?根据作者上文提到的“……与金钱同样重要的因素还有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的语境看,此处的“class”指的显然是人的格调、品味或档次,而不是尼克松的社会等级。尼氏当时以副总统身份与肯尼迪竞选总统,如何能没有阶级地位?认为“class”一词必须译为“阶级”的人,除了对此书的理解存在偏差之外,我不得不说,其英文知识也是有限的。

最后,我想问,从什么时候开始,翻译书的书名必须直译而不能意译了?若必须直译,我们今天有多少翻译书需要改名呢?我至今记得,当年傅东华将美国小说GonewiththeWind翻译成《飘》,而不是《随风而去》,曾传为译界佳话;再有,朱生豪先生将莎士比亚的MuchAdoaboutNothing译为《无事生非》而不是《无事空忙》,以及宋兆霖先生将WutheringHeights译为《呼啸山庄》而不是《伍瑟林高地》等等,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并且,港台译界至今绝大多数译著的书名仍根据内容意译。说到底,书名的翻译是译者风格和原作内容结合的产物,从来没有所谓的一定之规。

2.真问题还是“伪问题”

有文章称,“格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伪问题”(见《南方周末》1999年7月2日《新生活》专栏沈宏非的文章:《一切从〈格调〉开始》),此说法颇令人不解。如果说文章作者自己相当超越,生活格调问题并不进入他的生活,那么此事可以与之无关,但为何却必须与他人无关,因而要贬斥为“伪问题”呢?谁有权力为大众设定“真问题”、“伪问题”的判断标准?

按照社会学理论,社会问题是不能被凭空制造出来的,而是由社会需求、文化变革与经济发展决定的,并成为这些因素的外在表象和场景。随着经济生活的改善和个人财富的增加,人们追求生活格调的愿望也在生长。由于书中对等级社会里的种种恶俗和奢侈进行了精辟的描述和分析,《格调》一书很自然地抓住了中国读者的注意力。简单讲,人们之所以要阅读《格调》,是认为此书讨论的问题与自己的生活相关。

尽管此书谈论的是美国的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但受全球市场和商业文化渗透的影响,各国社会生活中的共通性已经越来越普遍。因此,不仅仅是作者的视角具有启示性,作者描写的生活内容也已经有了大量的中国翻版。无视中国社会今天的生活形态或因对其缺乏观察而妄下断言,恰好暴露了知识分子的偏狭。不同文化中的“不可通约之处”固然存在,但由此便将生活格调处理为中国人的“伪问题”,却不具有任何说服力。

另一方面,按照这些批评家的逻辑,由于《格调》写的是美国,因而不是中国的“真问题”,其言外之意似乎是在说,中国人的生活不需要格调,在我看来这几乎是对国人的冒犯。也许中国人的生活再回到过去的“无差别”时代,才比较符合批评家们为国人设计的价值定位。虽然按照沈文的说法,讨论这个问题会“沦为最没有品味的行为之一”,但这一论断并没能阻止人们用大量的报刊篇幅从事这一“没有品味”的行为。

3.中国之现实

既然争论集中在对中国现实的不同理解上,对这一现实的判定便显得十分必要了。我有时会大为好奇,《格调》批评者眼中的中国社会是否和我看到的是同一个现实。

我所使用的判断依据大致有三个方面: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政治需求。在这些层面上,我观察到的情形是,无论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还是教育、阅读、运动、娱乐、休闲等文化需求,以及越来越多地对法治、权利、社会公正等的政治需求,在今天的中国,都是人们迫切渴望全面改善的事物。如果实现这些需求的过程重新出现了社会分层,恐怕也是历史的必然,它既造成了差异,也提供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如此变化在有些人看来几乎不能容忍?为什么给人们提示阶层定位和理解自己生活方式的书被视为“误导”?难道没有此书的出版,人们就会终止改善自己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的努力?他们到底怕什么呢?

显然,这些文章都认为只有金钱才可能提高生活品味。换句话说,只有金钱是划分等级和品味高下的标准,没钱的人断然不会有品味,由此而判定《格调》一书是在讥嘲穷人,标榜上层阶级的生活方式。这种看似出于同情“劳苦大众”而进行的批判,恰好是在向“劳苦大众”宣判:他们的生活品味将永远得不到改善,因为那是有钱人的专利。

认真读过此书的人知道,这种说法显然歪曲了作者的原意。第一,作者提出通过一个人的格调判断其社会等级,并非意在提倡等级歧视。第二,作者坚定地认为金钱并不决定人的社会地位,他在书中举出许多例子来说明这一论断,比如美国总统的例子,名演员的例子,百万富翁的例子,地方议员的例子等等,他们都很有钱,但都缺少品味。为了说明钱不决定一切的道理,他还举了“蓝先生”与“白先生”的例子。第三,作者提出了“另类”的概念,为人们摆脱等级困境提供了出路。

其实,《格调》批评者的表面说法只是烟雾,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怎样看待社会分层。

从这些批评中,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嗅出“乌托邦理想”和“平等社会”的潜台词。他们不能容忍存在社会等级差别的现实。为什么?其中的原因我只能猜测,除了对社会现实的隔膜以外,更可能的原因是,在一个存在等级差别和物质不平等的社会里,他们作为“精英分子”难以继续保持自身的优越地位。而在一个“乌托邦”社会中,只有他们掌握话语霸权,“劳苦大众”只能俯首听命。

至于另一篇文章,更是道出了这些人的精神优越感:“《格调》的畅销恰恰是目前趋炎附势、社会庸俗的潮流的集中表现,它掌握、利用并且扩大了这样的趋势和这样的潮流。”(见《深圳周刊》林维稼的文章:《〈格调〉:正在流行的西餐炒冷饭》)

暂且不论《格调》是否具有这样的魔力,单从以上说法的严厉,便可以感觉到这些批评者的颐指气使。他们能够并且必须为大众生活方式的选择操心,必须代表社会良知行使道德权力。在他们看来,社会中的多数仍然是“劳动人民”或“劳苦大众”,需要他们的拯救。他们不愿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的种种新的社会特征,继续用他们所特有的话语方式指控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人们改善自己生存处境的努力斥为“庸俗”。

说到底,一个没有“救世主”的富足的公民社会不符合他们的口味,一个存在等级差异的社会令他们无所适从。为了保住自己曾经拥有的知识和话语权力,他们不得不对诸如生活格调这类会令他们“迷失”的事物展开批判。对于这样一个正在逐渐“边缘化”的知识群体,我想再说几句话。

4.知识分子悖论

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群正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其生活形态和社会定位充满悖论。一方面,知识分子群体成为一个不确定的阶层。新的社会分层使知识分子的社会等级充满变数,他们在社会分层中的走向,大抵取决于其知识转化为社会影响力和生存手段的能力。

其次,在这一深刻的历史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开始由过去的单一形态走向多元,若干不同的社会思潮将他们分化为不同甚至相互敌对的阵营,贴上了如“新权威主义”、“制度创新派”、“新儒家”、“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环境主义”、“女权主义”、“市场主义”等标签。这些标签的使用,显然有其现实理论立场的来源。

再者,大多数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陈旧,过去多年的无效训练难以转化为改善生存的手段,更不足以应付知识更新的挑战,无法适应从前现代社会向市场经济和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的现实。因此,由于社会发展的曲折轨迹和方向,多数知识分子从20世纪80年代社会变革推动者的位置上退下来,回到他们惟一熟悉的传统立场上来。虽然他们希望继续扮演“为民代言者”的角色,但由于持续的边缘化,逐渐失去了观察、体验和判断社会现实的语境。他们的立场固然多从“劳苦大众”的利益出发,但如果语境错位,则不但无法解释和实践历史变革,而且很容易陷入历史的诡吊。举例说,在纳粹法西斯统治德国时期讨论犹太人的“不良”商业行为,就是忽视价值立场和道德底线的做法,即便冠以“学术研究”的名义,其动机仍然十分可疑,即使不是助纣为虐,至少也是极端缺乏良知和人道主义责任。

事实上,“代言人”总是倾向于成为“指导者”。一有机会,“代言人”就打算指导别人的阅读,仿佛读者缺少起码的文化常识,如果没有他们的指导,即使像盆栽柑橘树在广东不说明等级这样的文化差异,人们也会搞不清楚(见沈文第4节),非得他们来指点迷津。在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社会里,当人们有权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时,这类“指导”就会显得既多余又滑稽。

5.也谈“炒冷饭”

既然林文把《格调》一书定位为“西餐炒冷饭”,作为译者,我想沿着林文的思路梳理一下这一说法。

如果说译介西方著作应被称作“炒冷饭”,则自严复翻译《天演论》始的一切引进西方思想的努力均可被称为“炒冷饭”。所谓“冷”者,意思可能是说某一思想或理论已经在西方不时髦了,却又被引进到中国来,实在有辱国人的智力。言外之意是“热饭”可炒,“冷饭”还是留给西方人自己去慢慢吃吧。

若按此分析,便有三个问题需要讨论:一、引进西方思想是否是“炒冷饭”;二、何为“冷饭”何为“热饭”,标准如何定;三、是否只有“热饭”可炒而“冷饭”不可炒。

对于第一个问题,只要具有常识判断能力的人就可以回答,因为中国正是在引进和借鉴西方思想的过程中,开始自己的启蒙和现代性进程的。没有西方思潮的“东渐”,中国仍会在闭关锁国的黑暗笼罩之中沉睡。

第二个问题则相当关键。一百年来,中国对引进“西学”的选择充满血腥的斗争,恰恰因为有此排他性的“冷饭”和“热饭”之分。认为某一理论“热饭”者,便很容易将其视为惟一“真理”,对其他西方思想尽数排斥。而其判断标准,似乎只有一条,即能否为实现其一己的政治目的所用。不能为其所用者,一概作为“冷饭”扫荡之,决不容许“败坏”国人的精神。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一习惯仍然未改,即使是一本谈论生活格调与社会等级关系的书,也未能幸免被斥为“冷饭”的命运。

第三个问题最说明价值取向。我以为,有些被视作“冷饭”的东西恰恰是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只有不断地“炒”才能使其价值彰显出来。



这篇序言本不欲讨论严肃问题,然而“生活格调”引发的“等级”和“品味”大争论,实在让人无法不“严肃”。也许只有本书作者赞赏的“另类”一族,能真正游离于种种喧嚣之外,不为等级焦虑所困扰。

书通常是给读书人看的,不读书的人有其他的消遣方式。但如果一本书内容严肃却进入了大众阅读领域,则它的话题必然与大众有关。《格调》就是这样的书,无怪书出版后引出了一大堆克隆品种,妄图靠着相似的外貌蒙骗读者的钱财。如今一切都已风平浪静,再读此书,仍有无限乐趣。于是重新修订了文字,再加上敝人一篇描写中国人生活格调的拙作,重新授权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以飨读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