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财富方程式
》
售價:HK$
77.3
《
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在线百科”
》
售價:HK$
99.7
《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
售價:HK$
132.2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HK$
55.8
《
我们终将老去:认识生命的第二阶段
》
售價:HK$
91.8
《
祛魅: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
》
售價:HK$
62.7
《
家族财富传承
》
售價:HK$
154.6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HK$
55.8
|
編輯推薦: |
流浪女作家三毛一生唯美传奇。迄今为止最精美版本隆重上市。
女性必读枕边书,写尽关于三毛的一切,关于爱和流浪。
爱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那么辛酸那么苦痛,只要还能握住它,到死还是不肯放弃,到死也是甘心。
一个有着浪漫爱情梦的流浪者,为了证明爱情而存在,为了爱情的消逝而枯萎。她写下的所有文字都是关于爱情,然而她最荡气回肠的作品正是她的一生。她,就是三毛。
|
內容簡介: |
三毛的一生短暂而富有传奇性,有受辱后的自闭生活,有在艺术熏陶中产生的爱的萌芽,有奔放的对恋人的追求,有久别重逢至相依相守的感动和喜悦,也有痛失挚爱的生离死别。这一切从台北的雨季的朦胧中,从沙漠野性文明中,从加纳利群岛成熟的海风中,从墨西哥,巴拿马,哥伦比亚上演,又结束。
三毛以执著的足迹踏遍万水千山,一生都在寻找着爱的归宿。流浪,流浪——拖着波西米亚长裙,黑发在异域的悲风中飘扬。翻开这本书,带你追寻她荡气回肠不虚此行的人生旅程。
|
關於作者: |
冷湖,原名张亮,1983年出生,男,汉族,历史系学士毕业,自幼爱好文学写作,曾任教师。现为职业自由撰稿人。2010年出版另类职场小说《内衣推销员》。
|
目錄:
|
起程黄桷垭花蕾之痛
叛逆精灵】
安上车轮的童年】
被世俗吞噬的友谊】
跌落孤室自闭之苦
钟情“匪兵甲”】
沉没的纯真】
困在瓶中的花蕾】
琴声难抚我心】
那一缕天堂偷来的暖光】
疾走阳明山初恋之殇
穿着红鞋旅行】
爱与痛的拥抱】
因为爱你,才签了离开的船票】
漫步马德里痴情之困
寂寞是突来的细雨】
邂逅在葡萄青涩时】
流泪的法国帽】
西柏林不相信爱情】
回归台北仙侣之缘
揣着灵魂回家】
命运是个魔术师】
与马德里的再次拥吻】
停留撒哈拉风沙之吻
幻想是风中的一粒沙】
烈日晒干缺水的脆弱】
在荒漠里种满绿洲】
赠你刀叉,分享生命】
守望拉芭玛阴阳之隔
任何爱情,都有一个窟窿】
谁动了我的荷西】
噩梦是悲剧的鬼魂】
没有你的故事,我是谁】
蜷缩暗夜空虚之吟
文字是不死的情人】
与神对话,便是擦洗精神的脸颊】
才情是喝醉的哀伤】
追逐乌鲁木齐绝望之歌
乐声唤醒枯萎的花朵】
现实偷走梦的睡眠】
愤怒是爱的影子】
离恨是晴天的一片乌云】
终点病房玉碎之梦
通灵塔上的寂寞之花】
旅程终点,便是我不再回来】
沙漠中有一串不肯离去的蹄印】
|
內容試閱:
|
【01】
起程 黄桷垭 花蕾之痛
花蕾绽放时,恰如那一团哀怨的烟雨在空寂的午夜悄悄弥散,被黑包裹,被冷浸透,被懵懂和酸涩迷醉……
【叛逆精灵】
重庆,黄桷垭,弥漫着乡土气息的角落,古朴且充满诗韵,其中夹带着许久未解开的上古密语,在这多雨的盆地中攒下了一团零落、幽异的美。
凡是景色凄迷之地,大抵都有经历坎坷之人。也许,正应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古话,含羞执拗的黄桷垭,自然诞生了内敛敏感的三毛。生于这似被烟雾缠绕的世界,三毛的性情中不免增添了一层神秘的光环,一层世俗之人难以解读的外壳。然而,正是这种让人纠结的不透彻,才铸就了三毛的与众不同,也成就了她带有罗曼蒂克色彩的精神天堂。
三毛,一个终生都在用身体流浪和精神放逐的苦行女,如黛玉欠了宝玉那么多泪水一般,携着前生对人世的无尽留恋,揣着一颗忐忑不定的炽热之心,悄悄地向这个世界再次靠拢。
乍暖还寒的三月,悄悄褪去了冬日的冰冷与萧索,慢慢换上了四月芳菲的清艳霞衣,这便是三毛降生于世的季节。
让人难以看透和读懂的三毛,性格中潜藏着寒冬未去的冷漠和孤寒,也隐匿着初春将至时的小温与微热。这一冷一热,深深地凝聚在三毛的骨髓中、血液里乃至灵魂深处。
穷极此生,三毛无论生活还是写字,其实都逃不开两件事:大爱于人,小伤于己。大爱,是三毛广授仁心,至诚待人;小伤,是三毛自闭自惩,她如欠了这个世界无限情债的囚徒,带着满袋子的爱心糖果降落于世,在经历了初恋、苦恋、别恋、血恋、绝恋之后,终带着累累伤痕辞别人间,重回那只属于她的神秘归地。
于是,黄桷垭便成了三毛爱与伤的始发站,如一颗幼小待发的种子,被深埋于此处,在48年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黄桷垭的一处宅院,在冬去春来之际,迎接了这颗幼种的降临。那年,正是如血的硝烟弥漫时代。血染的江山,在疼痛的喘息中继续孕育着千千万万的幼小生命,而三毛,便是这其中一个。带着对无限生机的渴望,对美好风景的虔诚,三毛缓缓地开始了人生的征途,无声无息地在这刀枪交错的时空下划出一道温婉而又凌厉的线条。
她要开始的绝非一段寻常之旅,而是一段让俗人不解、让庸人侧视、让哲人思痛的赤足之旅。
三毛之父陈嗣庆,乃一位颇有些经商头脑的儒雅之人。他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以律师为业。不久,经媒人牵线,陈嗣庆结识了三毛之母缪进兰,遂成为伉俪。缪进兰是一位深具西式教育理念的女子,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在嫁入陈家之后便成了专职主妇,开始相夫教子的生活。
父母的修养、气度和阅历等个性特质,对三毛的成长不无影响。在三毛的性格烙印中,最为鲜明的是那浓烈但不粗重的书卷气,此处许是受母亲的遗传。另外,看似柔弱的三毛也是绵里藏针,否则不会在那荒芜的沙漠中待那么久。这一点,恐是沿袭了父亲的坚韧。而正是这坚韧,促发三毛在披荆斩棘的流浪之旅中无往不利,也带给她最彻骨的刺痛与暗伤。
三毛的降生,好似一朵奇葩诞生在瑰丽的花园之中,带着淡淡的清香,让陈家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饱尝战乱之苦的父亲,为三毛取了“陈懋平”这个名字。其中的“平”字,便是向往和平之意。自然,从商者最不愿生逢乱世,因为会坏了生意,所以更希望世间不再有颠沛流离和血流成河。
至于结构复杂的“懋”字,并非是陈嗣庆信手拈来,而是陈家族谱中的必用之字,却因三毛不愿书写笔画如此繁多的字竟将其抹掉。从那之后,三毛便称自己为“陈平”,一个简单易记的名字。更让父母哭笑不得的是,三毛还怂恿兄弟姐妹们将“懋”字抛弃,如同一位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这便是三毛性格中最为显著的因子之一——特立独行,随性叛逆。三毛生来不喜欢被束缚,厌恶条条框框,如同一只热衷于在旷野中奔跑的小鹿,喜欢不断地前行和寻找,去追逐她所向往的水草丰美之地。一旦途中遭遇阻隔,她便会生出无限愤怒和哀怨。
因战乱,陈家并未在重庆驻足太久,因为这战时的陪都总是受日军轰炸的威胁,所以仅停留了三年光景便另寻他处。此间,幼年的三毛如寻常孩童一般默默生长、悄悄懂事。不过,人们渐渐发现了三毛不似同龄女孩的性格特征:敢于冒险,乐于探知,曾走近一个无人敢靠近的荒冢,也喜欢在杀猪宰羊时细细观察那些生命被终结的过程……当然,这一切所作所为并非是三毛残忍,而是因她对事物天生的好奇。
三毛的古灵精怪,是她初入世间时留给身边人的印象,就像来自另一个不凡世界的蒲公英,在奇妙的风中飘落到这里,她那双大大的眼睛总是注视着身边的草木、人物,注入她的爱,也藏下了她今后必受的苦难与折磨。
对于三毛而言,黄桷垭留下了她迈出人生脚步的初次蹒跚之态,虽无华美的开篇,但总是带着淡淡的韵味,勾起过往者的驻足。
【安上车轮的童年】
幼时的三毛,淘气、好动,甚至有点乖戾,所以常会惹出一些小祸,或者做一些让家人难以理解之事。因此有人曾取笑,三毛是陈家上辈子的债主,今生是来讨债的。
1946年,战火停息之后,世间又恢复了短暂的宁静。此时,陈家迁入南京鼓楼头条巷四号的一幢大宅中。
头条巷有种旷无止境的美:安静旷然的走廊,回荡着神秘莫测的脚步;高雅别致的门台,托起了素雅凝重的风韵;旋转盘绕的楼体,转出无限遐想的空间……这一番有别于黄桷垭的景象,让幼小的三毛寻到了一处乐土。三毛漫步在此种幽雅安致的环境中,那渐渐敏感起来的内心更加不定和迷离起来。
陈嗣庆和兄长陈汉清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凭着经营人世间的纷争来养活自己。由于陈家兄弟能干善言,事务所生意兴旺,他们总算有了可靠、稳定的生活来源。
父亲广博的学识,母亲氤氲的书香,让陈家的书房不断地添入新书。其中一本名叫《三毛流浪记》的读物,让当时还是“陈平”的三毛找到了一个追随终生的符号。
她从张乐平先生的书中“结识”了一个名叫三毛的流浪儿——三根头发,烂漫的童趣,搞怪的天真,让她不由得悄然沉醉。后来,她将“三毛”作为笔名并钟爱一生。
三毛也幻想自己能够和书中的小男孩一样,四处流浪,双脚为家。这个夙愿最终实现了。在三毛48年的生命中,有22年的时间在国外度过。终其一生,三毛的确是在流浪,然而她的流浪并非是狼狈不堪的逃避,而是一种执着的寻找和验证,只是这一路的坎坷与艰辛,留下了太多的空爱与神伤。
三毛不断地追逐那梦中的香格里拉,那一片永远让自己内心充实的港湾,其中包括爱情,包括文字,也包括她自己。“三毛”这个名字,最终无愧于这个渴望行走、颠簸的奇女子。
南京安逸无忧的时日并未长久,战鼓声未多停几日,喊杀声顿又悚然而起。1949年,时局动荡,乾坤再定。迷茫无措的陈家人,收拾细软之后,带着离恨和无奈离开大陆,逃到了台北。
那段流浪的岁月是炮火连天的挽歌,是刀光剑影的奏鸣,也是血肉横飞的写照。一路的奔波,一路的遭难,让幼小的三毛终于初识了流浪的滋味。只是,年少的三毛并无太多感慨和不堪,而是沉浸于沿路风景的变换,那颗藏在幼小胸膛中的素心也慢慢地进化。
台湾,这是三毛与它的初次拥抱,将预示着一段缘起缘灭的纠葛,也揭开了三毛苦行女的禁锢符咒。
抵达宝岛之后,陈家兄弟在台北建国北路的一幢日式小宅中安顿下来,在陌生的环境开始了新的生活。
宅子周围荒僻安静,少有人迹出现。呼啸而过的庭院之风,潺潺流动的渠中之水,郁郁葱葱的房后野草,勾勒出一幅百业凋敝的惨状。为寻生计,陈家兄弟在举目无亲的岛上四处奔波。十几口人,拥挤在狭小的房间里,孩子们睡觉只能在地上。
战争的降临和结束,都在改变着平民百姓的人生轨迹,从欢歌笑语的黄桷垭到宁静舒适的南京,再到偏安一隅的台湾,一家人被历史的车轮凄凉地推动着,在发黄的地图上寻找着最终的归宿。
那时,三毛总归年幼少知,除却生活环境的变化,其他并未让这个女子心生怅惋与失落,相反还因居所的迁移而有一丝盎然的兴味。一次,三毛跟着其他孩子高声叫喊着“解放”,结果被母亲严实地捂住了嘴巴,从此再不敢提及此二字。也许正是从那时起,三毛才在恍然间发觉语言的力量和文字的神奇:仅是看似简单的两个字,竟让长辈如临大敌。
尚未全面参悟文字含义的三毛,在懵懂之间模糊地意识到“解放”二字带给人的希望与幻想,而她日后的人生也总是充满着突破和追索,并伴着颠覆和反叛。
从黄桷垭飘落而出的蒲公英,此时载着爱的流浪梦飘散在台北这一块宝地。三毛的赤足苦行,渐渐从地图的某个角落生发、蔓延。
迁居台北的次年,七岁的三毛进入了台北市“中正国民小学”。她带着对体验生命的渴望和深藏于内心的呼唤,由家中的小天地进入了另一个更为多姿多彩也更为险绝的世界。
【被世俗吞噬的友谊】
转为学童之后,三毛告别了旧日的尽情玩耍。每日清晨,母亲的一声呼唤便让她从昨日的美梦中醒来,她乖巧地洗脸吃饭,换上写有名字的校服,背着书包,拎着便当和水壶走出家门。
行走在台北的街道上,三毛那小小的背影不停地晃动、微颤,宛如一朵轻巧可爱的花瓣顺着风的脚步滑行,好似一个幼小旅行者,懵懂却又执拗地朝着旅程终点奔去。
粉嫩的脸宠,明澈的眼眸,微卷的头发……勾勒出一个花期未至的孩童模样。
对多数孩子而言,上学有苦亦有乐。苦在学习之苦,乐在和同学嬉戏之乐。然而在三毛那异于常人的视角中,学校似乎从未诱惑过她的心,她觉得那个由砖块、板凳、花坛和教学大纲堆砌而成的世界会让自己失去自由,远不及在图书室里安静读书的宁谧和泰然。
拥挤吵闹的教室,严肃刻板的老师,周而复始的考试……校园生活让三毛为之厌弃,因而她热切甚至是病态地盼望自己迅速长大,让生命的花蕾怒放在迎风招展的时节。至此,这种可怕的想法就像一枚被火烧烫的钉子,狠狠地揳入三毛的心里,让其难以承受,甚至产生了“上学=死亡”的错觉。疼爱她的母亲自是无奈,面对女儿如此悲观的情绪,除了轻声安慰之外再无他法。
那年某日,学校来了一队生龙活虎的士兵,有点灰头土脸,也有些鲁莽粗野,携着从远方卷带而来的尘土和疲惫,将原本循规蹈矩的校园搅和得热闹起来。早已困顿于枯燥学习生活的三毛,和其他同学一样,被这些意外的“来客”惊动了压抑的童心,很快陶醉在和这些兵哥哥们的交往中,感受着一种别样生活带来的清新。
对于学童来说,这些身材高大、坐立有姿的士兵给他们带来了军旅生涯的简单和欢快,于是便与其超越年龄地融合在一起,一边唱着军歌一边支起大锅做饭,彼此诉说着各自的见闻和小秘密,共享脱离战乱之苦的安静。
一位哑巴炊事员,如一阵春雨洒在了三毛的世界中:沉默的嘴唇,不沉默的善心,幻化出一个孤僻却又热情的灵魂。正是炊事员这异于常人的残缺,激起了三毛心中隐匿的“大爱圣经”,演绎了一段忘年之交的轻声低唱。
清晨,旭日初升时,细碎的阳光温顺地洒落在校园,晴空装点了有些泛白的世界。哑巴士兵会在这时与三毛在操场上会合,一对大手牵着一对小手,演绎着一个个古老的游戏。除去玩耍嬉戏,三毛还教士兵识字,士兵则助三毛值日。放学时,炊事兵会将三毛亲切地护送出校门并驻足许久,直到那个瘦小的影子隐没在拐角处。后来,哑巴士兵赠给三毛一张用芭蕉叶做成的垫板,让她高兴了许久。
忘年交如一杯醇香美酒,让干渴的人在无限的寂寥中寻到了那期待多时的清凉。三毛便是如此,她厌倦了同龄人的嬉闹喧噪,反而对这沉默无语的士兵产生了异样的亲近之感。也正是因此,她这爱之旅的发端寻到了第一处停靠的驿站,温暖、闲暇、安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