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余光中散文新作精装版:青铜一梦(余光中最新散文集部分篇目。温暖、真情、幽默、坦率,致亿万华人无处安放的乡思。另收录《思蜀》《新大陆旧大陆》《另一段城南旧事》《夏济安的背影》等经典篇目。)

書城自編碼: 218959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余光中
國際書號(ISBN): 9787535461810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68/15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83.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售價:HK$ 85.8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售價:HK$ 107.8
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 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

售價:HK$ 74.8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HK$ 305.8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HK$ 76.8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HK$ 64.9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售價:HK$ 96.8
唐朝三百年
《 唐朝三百年 》

售價:HK$ 107.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7.6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最经典、最权威作品发)》
+

HK$ 67.6
《青青边愁(余光中最经典、最权威作品)》
+

HK$ 67.6
《逍遥游(余光中最经典、最权威作品)》
+

HK$ 67.6
《隔水呼渡(余光中最经典、最权威作品)》
+

HK$ 67.6
《日不落家(余光中最经典、最权威作品)》
+

HK$ 84.8
《左手的掌纹 珍藏纪念版 (印鉴版)》
編輯推薦:
余光中散文版乡愁四韵,致失落的故土、零落的故人和无处安放的乡思
內容簡介:
集结余光中教授近年来发表于各大副刊杂志的经典散文,从山东、金陵写到美国、俄罗斯,世界地图就在他的脚下;对前贤旧友的追忆,句句真诚感人;追忆儿时趣事,幽默自不待言。本书曾获《联合报》文学类最佳书奖。
關於作者:
余光中,闽南人,因眷恋母乡,亦自命江南人,1928年生于南京。曾在美国教书四年,历任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退休后仍任教台湾中山大学外文系所。右手写诗,左手成文,并擅翻译与评论,三十多年来风格屡变,出版专书逾五十种,影响深远。散文兼擅雄奇与柔丽,曾获吴三连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霍英东成就奖。
目錄
1.九九重九,究竟多久?
2.天方飞毯原来是地图
3.略扫诗兴
4.思 蜀
5.圣乔治真要屠龙吗?
6.萤火山庄
7.两张地图,一本相簿
8.山东甘旅
9.金陵子弟江湖客
10.典型在夙昔
11.新大陆,旧大陆
12.我是余光中的秘书
13.不流之星
14.另一段城南旧事
15.前贤与旧友
16.戏孔三题
17.夏济安的背影
18.钞票与文化
19.两个寡妇的故事
20.当我到六十四岁
21.一童子自天而降
22.八闽归人
23.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24.谁能叫世界停止三秒?
25.青春不朽
26.后 记
內容試閱
英文life一字,本意原为“生命”,却兼有“传记”的含意。中文里面倒难找一个字能包含这两种意思。苏格兰文豪卡莱尔的名言: A well-written life is almost as rare as a well-spent one.只能译成:“写得精彩的传记几乎像活得精彩的一生那么难求。”原文的life与one是同一件事、同一个字,中文却只好分译成“传记”与“一生”。相比之下,可见英文的语义学心里是把传记看得像生命一般重的。
两年前,高希均先生和王力行女士就劝我要写自传。他们的远见令人感到“受宠”,但是没有“若惊”,因为我向来没有写自传的念头。我觉得,过日子已经够忙的了,何况还要写文章、翻译,哪里还有余力坐定下来,去写什么大手笔的自传?其实我连日记也不敢写,难得的例外是在“非常时期”,包括旅行途中,那是因为有意留下细节、信史,以供日后游记之用。我最佩服胡适那样的大忙人竟能维持长期的日记。写信,是对朋友周到;写日记,是对自己周到。我呢,意志薄弱,对自己、对朋友都不周到。
所以当初“天下远见”的两位要角一提此事,缺乏远见、却不乏自知的我,就立刻婉谢了。
我不敢写自传,不但因为自知毅力不足,亦且深知兹事体大,不可轻试。美国幽默家罗杰斯(Will Rogers)就说过:“要令人家破国亡,什么都比不上出版回忆录更厉害。”这当然是言重了。可笑的是,罗杰斯又觉得回忆录其实不足采信,竟说:“当你记下自己本来该做的好事,而且删去自己真正做过的坏事——那,就叫回忆录了。”
对一位作家来说,他一生的作品就已是最深刻、最可靠的自传了。我国久有三不朽之说;不过立德、立功的人或许要藉自传或他传以传,立言的人已经有言可传了,又何必靠自传呢?其实一生事迹不高明的居多,何必画蛇添足,一一去重数呢?又没有人勉强你写,何苦“不打自招”?
于是,“天下远见”而要角退而求其次,说,“不写自传,由别人来写,总可以了吧?”我又苦笑了,径说:“那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但要提供许多资料,还得文物出土,把前朝旧代的照片全翻出来,考证年代,编写说明。这还没完,还得饱受写传人的盘问缠诘,不想说的糗事终于‘久磨成招’。”你的深院私宅,敞开前门请他进来参观,他却要走后门,窥边窗,爬阳台,翻箱底,务求独得之秘。爱好窥秘,原是人情之常,所以读者总是站在写传人一边的。我读济慈的传记,发现他的身高竟然跟我相同,就感到非常亲切;读艾略特传,发现他的第一次婚姻很不美满,我深感同情,甚至对他的诗也更多领悟。
读者站在写传人一边,反过来,写传人也就成了读者的代表,甚至是读者派来的户口调查员、心理医生,甚至私家侦探;而传主的家人呢,保密防谍的当然很多,里应外合的也不是没有。
我读傅孟丽小姐撰写的这本《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的文稿时,有时惊喜,更常惊愕。“我有说过这句话吗?”我不禁转头问自己的家人,又像是在喃喃自语。“你自己不说,人家怎么会记下来呢?”太太反诘。“你是做过这件事啦!是庆元姑姑接受访问时,告诉人家的。”女儿也来补充。于是我放弃了挣扎。既已腹背受敌,也只好认了。
王尔德有一次对后辈纪德大言自剖:“你想了解我一生的这出大戏吗?那就是,我过日子是凭天才,而写文章只是凭本事。”唯美大师一生惊世骇俗,最擅于自我包装,但是社会毕竟不像语言那么容易驾驭,不是佩一朵襟花、说几句酷话就能摆平的,终于还是难逃同性先烈的下场。我倒觉得,一个人真有天才的话,就得省着点用,应该拿来写文章,至于本事嘛,将就凑合着,拿来过日子算了。
所以每次听人阔谈什么“生涯规划”之类的高调,就非常惭愧,觉得自己真是苟且极了。正如办手续还要填表,到了“永久地址”一栏,就不胜彷徨。我哪来什么永久地址呢?似乎该填“阴府”,那未免太沉重了。也可以填“天国”,却又乐观得不负责任。从中文大学到中山大学,二十四年来我住的都是不永久的宿舍,“退休”就等于“退房”(checkout),哪来永久地址呢?
在没有“生涯规划”的苟且之下,七十年忽然已过了。虽然常常也回忆往事,甚至母亲的声音、笑容,但要我回头大规模地检阅一生,把七十年的岁月像一大本旧照相簿,一巨册因缘录、离合史、悲喜剧那样掀来翻去,那种沧桑感却令人难以承当。
既然纷繁而漫长的一生,我自己不敢蓦然回顾,更不肯从实招来,“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就派了傅孟丽小姐来我家卧底,有信史则明察,无根据则暗访,从头到尾,把我的家人与亲友都炒了一遍,其结果就是这本《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
为作家写传,方便在于有现成的作品可做根据,无论是外在的生活或是内心的感觉,其作品多少都可资引证。心理学家霭利斯早就指出:“一切艺术家的所作,无非自传。”但是不便也就在此,因为作家身份的传主如果多产,写传人势必精读详阅,才能鞭辟入里,把作家的风格和传主的人格,穿针引线,交织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且不提我的评论与翻译,仅仅是诗集与散文集,就有二十七本之多,要全部读过,而且切题地联系到传主的生涯上来,实在耗时而又费心。傅孟丽小姐不辞艰辛,竟然在一年之内完成了这本传记,令我深为感动。只是她把我写得太好了。读者如能把她溢美的部分打一个对折,再将暴短的部分乘之以三,大概就接近真相了。
面对这本传记,我好像落入了达利的诡计画境,不知为何,竟站在长廊的一头,看着自己的背景没向另一端的远景,又像是在看自己主演的不太连贯的连续剧,一段又一段的前文提要,有时倒带动,屡屡停格。这,就是我吗?不禁自问,但封面明明说是我的传记。
当日母亲怀孕,是在重九前一日随众登高,次日凌晨生下了我。她所登的是南京栖霞山。今日恐怕有许多人不知道,重九日为何要登高了。这风俗已经行之近两千年。梁朝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说:“汝南桓景隋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每年到了重九,都不由我不想起这美丽而哀愁的传说,更不敢忘记,母难日正是我的民族灵魂深处蠢蠢不安的逃难日。书以《茱萸的孩子》为名,正是此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