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209.0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HK$
61.6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HK$
107.8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HK$
41.8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HK$
97.9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HK$
63.8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HK$
43.8
《
无法从容的人生:路遥传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李仲生所著的《人口经济学第3版》在同类著作中力求新颖和多样化。在论述人口经济问题时概括了人口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口经济学的主要问题,同时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最新人口经济学理论成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尤其突出的是利用人口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世界和中国的人口经济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另外,不少章节的结构形式力求新颖,如第4章死亡率转变的经济理论和生命表分析中,运用死亡率转变的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的手法对死亡率转变的经济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
內容簡介: |
李仲生所著的《人口经济学第3版》作为新兴边缘学科——人口经济学的系统研究成果,以系列论述和实证分析相交叉的形式,概述了人口经济学的形成过程和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说明该学科研究的对象和特点以及人口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和研究方法;系统介绍了生育率和死亡率的经济理论,并对其转变的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概述了经济适度人口学说和人力资本理论;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人口的数量、质量、迁移、投资等方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研究人口变动的经济因素以及人口现象和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论述了人口与资源环境、人口与劳动力就业、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中国人口经济和世界人口经济等人口经济问题。就方法论而言,在论述人口经济学上采用了从微观到宏观,从短期到长期,从静态到动态,从统计的实证分析到计量的经济分析等综合方法。
《人口经济学第3版》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力求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在新兴的边缘学科——人口经济学领域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供人口经济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人员、学生和实际工作者学习参考。
|
關於作者: |
李仲生,男,1951年出生于北京。日本千叶大学经济学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致公党中央经济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国人生科学讲演团副团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商业经济应用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中国经济专家网理事、日本国际亚洲文化学会亚洲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特约研究员。
长期从事人口经济学研究,出版专著9部、合著2部,代表作日文专著《中国的人口变动——从人口经济学角度分析》在2002年荣获首届日本“华人学术奖”。日本人口学会高度评价了这部学术专著,国内的《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共中央统战部等数十家媒体和部门报道他的研究成果。回国后主持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研究,该研究成果2004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
《人民日报》、
《前线》杂志以及《欧美同学会通讯》等都为此作了书评。专著《人口经济学》在2007年荣获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学会第四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人口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等140余篇,总研究成果800多万字。其留学经历及拼搏精神自大型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之我的太阳》播出后,在国内引起轰动,感动和震撼了亿万观众,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央电视台、日本富士电视台和美国侨报等数百家中外媒体进行过报道。传记著作《没有播出的故事一一半生博士梦》作为畅销书在中国、美国以及加拿大等国发行,有较大的社会影响。2001年成为《北京青年报》跟踪报道过的年度新闻人物,2002年被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推荐为“中国人生科学”讲演团副团长。其奋斗精神和学术研究还受到国外关注,2005年5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福格尔教授接见了李仲生,并表示把李仲生的科研成果介绍给芝加哥大学和他的学生们。日本人口学会和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也报道了其研究成果。传略和学术贡献被《世界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以及《伟大的复兴——中国优秀经济学家篇》全国共88名优秀经济学家,人民画报社,2003年等30余部辞书收集入典。
|
目錄:
|
第1章 新兴的边缘学科一人口经济学
1.1 近代人口经济学说的源流
1.2 当代人口经济学说的形成过程
1.3 人口经济学说的确立与发展
1.4 人口经济学的概念与研究范畴
1.5 人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2章 人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2.1 重商主义的人口经济思想
2.2 重农主义的人口经济思想
2.3 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学说
2.4 马尔萨斯的人口经济学说
2.5 庸俗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学说
2.6 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经济学说
2.7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学说
2.8 凯恩斯学派的人口经济学说
2.9 南亮三郎学派的人口经济学说
2.10 现代马尔萨斯主义的人口经济学说
2.11 乐观主义的人口经济学说
第3章 生育率的经济理论与分析
3.1 生育率的经济理论
3.2 对孩子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3.3 对孩子数量和质量的选择
3.4 生育的经济决策
3.5 生育的经济分析
第4章 死亡率转变的经济理论、分析与生命表
4.1 死亡率转变的经济理论
4.2 死亡水平的基本模式生命表
4.3 从生命表来观察死亡水平
4.3.1 平均预期寿命/0 ex水平的变化
4.3.2 死亡人数ndx曲线的变化
4.3.3 死亡概率nqx曲线的变化
4.4 影响死亡率转变的经济因素
第5章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5.1 人口增长与消费、积累
5.2 人口增长与储蓄、投资
5.3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
5.3.1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论
5.3.2 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4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率
5.5 经济发展的人口压力
第6章 经济适度人口学说
6.1 经济适度人口学说的思想渊源
6.2 早期经济适度人口学说
6.3 现代经济适度人口学说
6.4 经济适度人口理论的发展及评论
第7章 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
7.1 人口质量
7.2 人口质量与劳动力素质
7.3 人口质量与科技进步
7.4 人口质量与经济的发展
附录 美国的国际人才竞争策略、诺贝尔奖与经济发展
第8章 人口与劳动力就业
8.1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8.2 人口与劳动力
8.2.1 人口规模与劳动力供给规模
8.2.2 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结构
8.3 就业理论的发展
8.3.1 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
8.3.2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8.3.3 菲利浦斯曲线与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率假说
8.3.4 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
8.3.5 理性预期学派的就业理论
8.3.6 新古典综合派的就业理论
8.4 劳动力就业
8.5 劳动力资源开发
8.6 就业政策与充分就业
第9章 人口投资与经济效益
9.1 人口投资
9.2 家庭人口投资
9.3 人口投资的转化
9.3.1 人口投资的转化形式
9.3.2 人口投资的转化
9.4 人口投资的经济效益
第10章 人力资本理论
10.1 人力资本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
10.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10.3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
10.4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10.4.1 人力资本
10.4.2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第11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经济发展
11.1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
11.1.1 人口分布
11.1.2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
11.2 人口的密度和经济密度
11.3 人口迁移
11.4 人口迁移的经济模式
11.5 人口迁移的经济效益
11.6 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
第12章 人口转变与经济发展
12.1 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转变的模式
12.2 人口转变的类型
12.2.1 人口转变的欧洲类型
12.2.2 人口转变的日本类型
12.2.3 中国的人口转变类型
12.3 人口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13章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
13.1 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13.2 劳动生产率与人口老龄化
13.3 人口老龄化与国民收入分配
13.4 人口老龄化与储蓄投资
13.5 人口老龄化与消费
13.6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
第14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
14.1 人口与资源
14.1.1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14.1.2 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14.1.3 人口增长与粮食
14.1.4 人口与土地资源
14.1.5 人口与森林资源
14.1.6 人口与淡水资源
14.1.7 人口与矿产资源、能源
14.1.8 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影响
14.2 人口与环境
14.2.1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14.2.2 人口、经济发展与环境危机
14.3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
14.4 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14.4.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4.4.2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14.4.3 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15章 中国的人口经济发展
15.1 近代的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
15.2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15.3 改革后的人口与经济发展
15.3.1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15.3.2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15.4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15.5 当代的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因素
15.5.1 当代的中国经济发展
15.5.2 经济增长的劳动力因素
第16章 世界的人口经济发展
16.1 近代的人口、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16.2 现代的人口与经济发展
16.2.1 发达国家的人口与经济发展
16.2.2 苏联的人口与经济发展
16.2.3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与经济发展
16.3 战后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16.3.1 战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16.3.2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16.3.3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16.4 当代的人口经济发展
16.4.1 当代发达国家的人口经济发展
16.4.2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