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HK$
89.6
《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
售價:HK$
89.4
《
时刻人文·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
》
售價:HK$
65.0
《
心智、现代性与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
》
售價:HK$
188.2
《
周秦之变的社会政治起源:从天子诸侯制国家到君主官僚制国家(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论丛)
》
售價:HK$
188.2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103.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HK$
66.1
《
开宝九年
》
售價:HK$
54.9
編輯推薦:
“极客”是指像比尔?盖茨年轻时那样的奇才、怪才,年纪轻轻便独树一帜,或领导着一个企业,或执掌一个组织;而“怪杰”则指性格诡异、做事不同凡响的怪老人,他们年轻时也曾是极客,也风光一时。
《纽约时报》《商业周刊》《时代》《哈佛商业评论》畅销书
这本价值非凡的书能够找出帮助优秀经理人成长为伟大领导者的特征和经验,凡是胸怀大志的领袖应该人手一册。要成为出色的企业和机构领导人,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审时度势、乐观向上,把自己放到时代和社会特定的“熔炉”中,经过一番脱胎换骨的锤炼和锻造,并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善于变通、甘愿在各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进行自我磨砺,方能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內容簡介:
通过对24位怪杰、17位极客的采访,作者使我们较深入地了解了极客和怪杰的内心世界,也深刻分析了其异同点、形成时代、家庭背景、个人因素,同时也提出了铸造领导者的“熔炉”“适应能力”“凝聚力”等有意义的概念,颇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极客和怪杰虽在诸多方面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爱好并善于学习。
怪杰年轻时饱读名著、崇拜伟人、崇尚英雄、遵从教诲、听命前辈、不惧艰辛、严于律己、勇担义务、追求安定、忘我工作、经验丰富。
极客则不拘泥书本、不那么推崇英雄、大胆怀疑前人的定论,注重工作、事业与个人生活的平衡协调;他们直言不讳地声称要开创事业、追求财富;他们不喜读名著,却勤于思索,善于向一切人包括向亲属和下属学习;他们不端架子,仅把自己视为团队的一员;他们经验不多却眼光独到、敏锐,善于捕捉新经济时期每一个稍纵即逝的商机。
關於作者:
沃伦?本尼斯Warren G.Bennis
美国当代最杰出的组织理论、领导理论大师。南加州大学校聘教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领导力中心主席。曾任教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曾任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副校长,辛辛那提大学校长。先后担任过四任美国总统顾问团成员,并担任许多《财富》500强公司的顾问、董事。至少著有27本与领导有关的书籍,其中被《金融时报》誉为50大商业好书之一的《领导者》,和另一本《如何成为领袖》都被译为至少21种语言。1993年及1996年两度被《华尔街日报》誉为管理学十大发言人,并被《福布斯》杂志称为“领导学大师们的院长”。《金融时报》则称赞他是“使领导学成为一门学科,为领导学建立学术规则的大师”。
罗伯特?托马斯Robert J.Thomas
埃森哲公司策略变革中心(Accenture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Change)的合伙人及高级研究员,曾为全球多家公司在领导发展方面进行咨询。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及密歇根大学任教多年。著有《机器无法代劳的事情》一书。
目錄 :
目录
译者序(杨斌)
专文推介(马云)
专文推介(李纲)
推荐序(大卫?葛根)
序言
致谢
第1章 终身领导与终身学习 1
一种新的领导模型 4
界定我们的术语 6
以影像和故事来记录领导之道 9
时代的影响 11
熔炉的力量 14
从熔炉体验中创造意义 17
什么造就领导者 19
第2章 怪杰:受限的时代 23
受限的时代:1945~1954年 24
大企业和组织人 26
快速向中靠 28
连接时代的桥梁 30
25~30岁时的怪杰 31
尽自己的义务 37
以传统方式学习 39
事业与家庭 42
英雄领导者的时代 44
第3章 极客:选择的时代 47
选择的时代:1991~2000年 48
25~30岁时的极客 53
为什么要忠诚 63
精明和讨厌世界 64
平衡的生活 66
英雄式领导的时代结束 70
第4章 锻造领导的熔炉 75
个人因素的重要性 78
适应能力才是关键 79
我们发现的实例印证 81
节食和挨饿的差异 84
适应能力就是运用创造力 86
以全新眼光看世界 90
英雄之路 91
失败带来的教训 97
第5章 练就领导的魔法 99
伟大的需要,伟大的领袖 102
卓越的适应能力 104
何以领导无方 106
凝聚共识 109
领导者、追随者及共同的目标 111
把事情做对 112
声音和性格 113
好奇心与赤子态 119
赤子态具有再生的力量 120
青春永驻 122
第6章 热情追求人生承诺 123
时代背景的差异 124
异中有同 126
弹奏任何一首歌曲 129
领导者都到哪儿去了:谈国民兵役 130
工作中的领导 136
关于个人 139
附录A 极客与怪杰小传 143
附录B 访谈问题 155
注释 159
作者小传 165
译者小传 166
內容試閱 :
推荐序
从小到大,美国前总统哈里?杜鲁门从未料想到自己会成为领导者,其他人也一样没想过。历史学家大卫?麦克劳夫这样来描写那时的杜鲁门:“戴着像可乐瓶底那么厚的眼镜片”,杜鲁门无法到学校去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大部分时间只能待在家中,在农场上帮帮忙,读书,或是弹弹钢琴1,朋友们都认为他有点娘娘腔,杜鲁门自己也承认。高中毕业后,由于家道突然中落,他只能留在农场里干活,就这样,他成了20世纪美国历任总统中唯一没有上过大学的一位。
杜鲁门人生的彻底改变,是在33岁时,他投身军旅,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被派遣到法国指挥一个炮兵连作战,那是他生平第一次被迫在性命攸关的时刻领导他人。对他最初的考验发生在法国东北部莱茵河畔孚日山脉的一个雨夜。德军向他们的阵地附近投掷了一枚烟幕弹,而他的连队以为是毒气,惊惶四散,纷纷逃避。狂乱中,杜鲁门的战马一下子倒在他身上,几乎把他压得粉碎。麦克劳夫写道:“杜鲁门爬起来后看见其他人都在四下逃窜,于是,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然后用他曾听到过的所有粗话,厉声要求他的部下回到岗位,令行禁止。”他们重新编好队,终于坚持度过了那一夜,而连队上的许多人最终也都平安返家。这些人在余生中,都忠诚于杜鲁门—这位在恐惧中仍坚持不退缩的领袖。
根据麦克劳夫的叙述,杜鲁门在那一夜发现了他自己两个至关重要的特质。第一,他身上蕴藏着十足的勇气;第二,他善于领导他人。“他喜欢这项发现。他还体会到勇气是有感染力的;如果领导人展现勇气,其他人就能心领神会。”麦克劳夫又写道:“而战争就是熔炉。”2
这里所说的“熔炉”(crucible),不但是杜鲁门生命中的重要转折,也是本尼斯和托马斯这本极富启发性著作的核心。在本书中,我们看到年轻的或者年长的领导者们每每在面临艰难甚至极端痛苦的挑战时脱颖而出,锻造得更坚强,锤炼得更适应,最后终于走出困局,到达彼岸。企业领袖李敦白在牢狱中度过了16个年头;著名记者麦克?华莱士承受爱子登山遇险猝然离世的沉痛打击;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拥有席位的首位女性希伯特,忍受了许多年来对女性高级管理人员的性别偏见;纳森尼尔?琼斯不得不与强烈的种族歧视抗争;著名的政府公职人员约翰?加德纳在身为海军陆战队军官、肩负所率部队的安危重担的过程中迅速成长;温迪?柯普刚从大学毕业就创办了“为美国而教”组织,期间经历了无数的考验。正如作者书中所言,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表明,如果一个人不仅能够经受苦难的考验,还能从这些体验中找出积极的意义,他就能成长嬗变为持久耐劳、卓越有效的领导者。就像杜鲁门那样,他们走上一条“英雄征程”,屠龙降魔,超越自我,而后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在美国,至少有一个全国性组织早已正式采用“熔炉”理念,把它作为培育未来领导者的训练方式,并且发现它很有效。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繁荣蓬勃,劳动力市场紧俏火热,军方常常面临无法招募到足够兵源的困境。陆军、海军及空军决定要改进他们的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人入伍,采取了包括改善生活条件、允许新入伍者有更多时间与家人团聚等相应措施。然而,海军陆战队却反其道而行之,更苛刻、更严格地要求新兵。司令官克鲁拉克将军在海军陆战队的训练科目中加入“炼狱”(The
Crucible)环节—在基本训练的最后,要求学员连续54个小时不停歇地进行实弹演习、长途行军、剥夺睡眠等训练项目。在爬上“炼狱”考验的最后一个山头后,新兵们被授予一枚刻着老鹰、地球和船锚图案的海军陆战队队徽。而只有戴上这徽章,他们才能成为海军陆战队员。适龄青年们对这一改变的反应异常热烈,在所有的兵种中,唯独报名加入海军陆战队的人数大增。就在不久前,一位年轻的哈佛大学毕业生塞茨?莫尔顿受“9?11”事件的感召,报名加入了海军陆战队,在匡迪科受训10周后回到了位于麻省剑桥的哈佛校园。他告诉我,海军陆战队已经在训练中完全融入了“熔炉”的理念。对塞茨以及其他像他这样的人来说,海军陆战队提供了一条成为领导栋梁的正道。
熔炉的磨炼固然是培育领导人才的关键过程,但也同时引出了一些我们尚未全然了解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有些人把考验和逆境视为力量的宝贵源泉,而另一些人却视如畏途,气馁退缩?如果你运作一个组织,如何能够辨识出在考验降临时究竟谁会成功,谁又会失败?如果你是一位事业导师或者学业教师,如何才能帮助人们为可能面临的困境做好准备?你又会对他们提出什么忠告呢?
历史已经清楚地证明,逆境常常能够把赢家与输家区分开来。心理学家西蒙顿在《伟人:谁创造着历史以及为什么》(Greatness: Who
Makes History and Why)一书中断言,“一个人要想取得无上的成就,必得先承受苦难。”3
他指出,幼年时成为孤儿的人,特别是母亲悲惨早逝的人,在现代,更有可能成长为政治改革者、哲学家及宗教领袖。从威灵顿到张伯伦,大约63%的英国首相早年经历过父母亡故之痛。不过,在少年罪犯和患有忧郁症或有自杀倾向的精神病患者这两类人当中,早年失去父母的比率与这些公众人物也差不多。换句话说,当你遭遇人生“熔炉”磨炼时,有人升华,有人沉沦。这又是为什么?
本书作者为极客与怪杰所绘的这幅群像也显示出,女性更难取得把自己打造成为领导人的发展机会。书中,大部分男性被扔进一个大熔炉中,在学会如何适应环境中成长。一旦经历“熔炉”的磨炼,他们就发现自己身上具备的领袖特质在驱使他们成为一个领导者。约翰?加德纳和其他投身军旅的人就是如此,他们迅速地被“逼”上领导岗位。弗农?乔丹也是一样,他到一个白人家庭中工作,突然间发现他得为维护自己的身份而奋斗。
然而本书中所写到的女性似乎更得靠自身奋斗来取得成功,她们在找到自己的“熔炉”之前,就得先展现出卓越的领导专长,否则连磨炼的机会可能都没有。泰若?丘奇还是个女孩时就创办了一个全国性的组织;柯普成立“为美国而教”组织时也只是个年轻女子;伊丽莎白?高则是在福特汽车公司从基层一直做起来。与男性相比,女性跻身领导层,更多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换句话说,许多其他女性因为不像男性拥有那么多机会去发现自己的领导潜力,而仍然明珠暗藏“人不识”。而这十有八九就意味着,成为领导者的女性群体要比相应的男性群体小得多。因此,我们就面临着无法逃避的问题:过去许多年来,我们已经鼓励女性取得更多的教育机会,而我们也看到了她们因此而迅速成长起来,那么,现在我们又该如何鼓励女性取得更多的领导机会?我们知道,女性可以成为卓越的领导者,这点大概已经没有争议。如今,我们面对的挑战是,如何确保女性享有公平的机会去发展领导才能。
本书也提及男性发展领导才能的一个问题。对于老一辈的男性领导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常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战争当然是令人恐怖的,但是穿着军装的那段岁月确实使许多幸存者脱胎换骨。而当前的时代形势,即使反恐怖战争在紧张地进行中,但是年轻人从军的比例仍然明显下降。对于来自美国农村或内陆城市的孩子,通过从军出人头地的阶梯很大程度上消失了。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有的话,什么事能够取代参军入伍成为人生的“熔炉”?如果你来自一个富裕的家庭,你有机会游历及冒险,但是对于今天数百万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经历过的世面是极为有限的,尤其是黑人、拉丁美洲裔,或者偏远乡村中的青年。军队中的生活能够提供一种民主体验—就像过去所说,一位哈佛大学的高才生可能也得听命于一个来自布鲁克林的波兰裔指挥官,如今已是不可能。
我在读这本杰出之作时,一直为一个问题而思绪万千,无法释怀:我们要如何提供更多激发潜力的机会,以培育下一代的领袖,毋论男女?全国征兵制是否算一个答案?如果我们创造一种广泛的文化,让所有年轻人至少得为国服役一年,会不会有所助益?许多年轻人是否会因此找到他们自己的“熔炉”?此时此地无法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但是也许你在跟随沃伦?本尼斯和罗伯特?托马斯,徜徉在他们对极客与怪杰的沉思反省中时,可能会想到些激发下一代领袖脱颖而出的方法。我们需要这些方法。
大卫?葛根
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