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HK$
98.6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HK$
66.1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HK$
76.2
《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
售價:HK$
66.1
《
三神之战:罗马,波斯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
售價:HK$
80.6
|
內容簡介: |
当下书坛浮躁,崇丑尚怪、恶俗吹捧等现象泛滥。《书风法雨》无意安排一条主线作铺陈式的系统阐述,更关注书法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取向。从书法的本质入手,谈执笔、运笔、临摹、书体的演变、书风的流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从千年书法时间与历史的高度,纵谈古今名家佳作,求学书之正道,提出了学书也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秉笔思生,临池志逸。《书风法雨》技法义理和书论考据并重,对流行观点的辨析有理有据,指出经典与时弊的区别,庸陋浅滑与典雅萧散的不同,以廓清迷雾,匡正扶危。秉承作者在诸多领域专业写作的一贯风格,博学敏锐,坦言直击,痛快淋漓,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
關於作者: |
朱幼棣,学者、作家。曾为新华社著名记者,国务院研究室司长。现为东华能源公司董事、长策智库首席社会发展专家。
生于浙江黄岩一个书香之家,从小热爱书法,几十年学书不辍。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在新华社从事过工业、教科文卫和中央政治新闻报道。曾任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1992年被评为新华社高级记者,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获首届地球奖。现任浙江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
朱幼棣在文学、经济、宗教、书法等诸多方面有较深研究,财经作家吴晓波称其为“爱好及学识之广博宛若文艺复兴年代的‘大百科全书’学派”,“国内顶尖级历史地理学者”。其《后望书》、《怅望山河》、《大国医改》产生了广泛影响,《书风法雨》是朱幼棣在书法领域的最新专业研究与写作。
|
目錄:
|
第一卷 笔墨技法杂伦
一、执笔的定法
二、谈临摹
三、从楷书入手
四、碑帖与民间书法
五、再谈楷书——兼论“启功现象”
第二卷 旅行与掌书
六、破城子:流沙坠简
七、《瘗鹤铭》和焦山碑林
八、敦煌墨池
九、石门:遥看与近观
十、千古北泉寺
十一、儋州寻踪
第三卷 名家书风
十二、杨凝式书风的高扬与滥觞
十三、蔡襄:“宋四家”中地位的确立
十四、于右任和《标准草书》
十五、从沈尹默说起
十六、翰墨人生
十七、岳飞书《前后出师表》驳辨
十八、解读毛泽东三书《登庐山》
第四卷 书伦纵横
十九、现代书法和书论批评
二十、遍地“草圣”
二十一、名人与书法
二十二、创新与作旧——兼谈张海“创造力的实现”
二十三、书法:写史与读史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沈尹默指出:“前人执笔有回腕高悬之说,这可是有问题的。腕若回着,腕便僵住了,不能运动,即失掉了腕的作用。这样用笔,会使向来运腕的主张,成了欺人之谈,‘笔笔中锋’也就无法实现。”“又有主张五指横撑,虎口向上,虎口正圆,美其名日‘龙眼’,长圆的美其名日‘凤眼’。使用这种方法,其结果与回腕一样。我想这些多式多样不合理的做法,都由于后人不甚了解前人的主张,是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规定下来的,它是手臂生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而偏要别出心裁,巧立名目,腾为口说,惊动当世,增加了后学者很多麻烦,仍不能毕其成功,写字便成了不可思议的一种事情,因而阻碍了书法的前途。”①这是极有见地的。
依照五指执笔法,笔管自然会竖直。坐正、笔竖直,这是提笔书写前的基本状态。字的笔画有各种形态,笔毫要随之变化,笔杆会有倾斜、转动等各种状态,但总体而言,像“不倒翁”一样,在书写过程中——至少在心理上——用笔要有这种“欲倾还立”的定力。
自然还有一种“握拳执笔”法,执笔就像手握棍棒一样,那只适合写特别大的字,用笔杆特别粗的毛笔,而且往往只用于题壁或在地面上写,那就超出了一般的书法,另当别论。
古代书论中,有关于“衣袖书”、“撮襟书”.“头濡墨书”等记载,多为书家一时兴起,用衣袖、卷帛,或用头发蘸墨狂书而得,新奇怪异,但书法的价值却说不上,至今也未见有传世的。现在,据称有专门擅长“巨书”的名家,写一个龙字用掉几桶墨汁,运笔像是拖拖把,而“善书”的也只是龙、虎、寿、福、和谐等几个字。写字时请领导出席,媒体报道-一这更多的像是表演,哗众取宠,不具书法上的实际意义。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榜书古日署书,萧何用以题苍龙、白虎两阙者也;今又称擘窠大字。作之于小字不同,自古为难。其难为五:一日执笔不同,二日运管不同,三日立身骤变,四日临仿难周,五日笔毫难精。有是五者,虽有能书之人,熟精碑法,骤作榜书多失故步,盖其势也。”
有人对沙孟海(1900-1992)榜书称赞有加,认为几支大笔捆扎在一起写字,大胆使用笔肚笔根擦扫横抹,触笔成势,证明可以不讲笔法,其实这只是书法家在特殊情况下偶尔为之,有时甚至是无奈的选择。我少年时曾听祖父对沙孟海先生此种笔法有所评说,认为其势固雄强,但荒率粗陋与不精之处可见,常人也不可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