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
售價:HK$
52.8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HK$
74.8
《
不被大风吹倒
》
售價:HK$
65.9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HK$
107.8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HK$
64.9
《
浪潮将至
》
售價:HK$
86.9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HK$
57.2
《
斯大林格勒:为了正义的事业(格罗斯曼“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
》
售價:HK$
184.8
|
內容簡介: |
《未名社科·媒介与社会丛书·文化对话:跨文化传播导论(翻译版)》初版于1978年,是跨文化传播学的奠基作之一。
《未名社科·媒介与社会丛书·文化对话:跨文化传播导论(翻译版)》的触媒是美、日两国学者和业界人士为期九天的跨文化研讨会,其酵母却是普罗瑟教授的深厚学养。
《未名社科·媒介与社会丛书·文化对话:跨文化传播导论(翻译版)》分四部,共十六章,外加一篇绪论。前三部是理论篇,第四部是对研讨会的逐日记述和深刻批判。理论篇是跨文化传播学各派理论的综合,简明扼要。第四部内容丰厚,记述翔实,批判入理。
《未名社科·媒介与社会丛书·文化对话:跨文化传播导论(翻译版)》引领读者浏览哲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的理论珠玑,轻松愉快地出入跨文化传播学的宏伟殿堂。
|
關於作者: |
迈克尔·H.普罗瑟(Michael
H.Prosser),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荣修教授、美国跨文化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曾任国际跨文化教育、培训及研究会会长,曾在世界各地和中国多所大学执教。
普罗瑟教授撰写和编著的作品共17种,要者有《民族和人民的跨文化交流》《文化对话:跨文化传播导论》《外交话语:联合国的国际冲突》《公民话语:多元文化主义、文化多样化与全球传播》等。
普罗瑟教授的人生理想是成为世界公民。他到过69个国家,以“家长”的身份接待过众多外国学生。他的桃李遍布五大洲,数以万计,他的中国学生数以千计。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中国执教十余年,与中国学者合作编著跨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领域的著作。
普罗瑟教授积极参加中国跨文化传播学的学科建设。十几年来,他一直活跃在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中,两次荣获该会授予的杰出贡献奖,还曾经荣获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杰出访问教授”称号。
|
目錄:
|
总序
中文版序
译者序
第二次印刷前言
初版序
致谢
绪论 传播与文化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传播与文化都是过程
第二节 无论愿意与否,我们都在传播
第三节 我们通过传播对文化产生影响
第一部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议题
第一章 相似性和差异性,冲突和控制
第一节 研究跨文化传播的主要理由
第二节 “传播”与“文化”:意义显豁的西方字眼和意义含蓄的东方字眼
第三节 我们需要关于文化异同的平衡理论
第四节 传播和文化的冲突根深蒂固
第五节 早期和平队志愿者面临的传播冲突和文化冲突
第六节 传播控制和文化控制反映人类的主要境遇
小结
第二章 技术、稳定和变迁,帝国主义和文化依附
第一节 技术是20世纪的形而上表征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不可逆转,并呈几何级数发展
第三节 技术的指令是“欲望与消费”
第四节 当代社会受技术驱动,从病原上看是令人恐惧的
第五节 文化稳定和文化变迁:哪一个更危险?
第六节 生存是文化的关键价值
第七节 稳定和变迁处在常恒不断的冲突之中
第八节 三类文化:补益后辈的文化、共济文化和补益前辈的文化
第九节 过度的稳定和过度的变迁能避免吗?
第十节 文化传播的固有属性是文化帝国主义吗?
小结
第二部 传播要素
第三章 讯息
第一节 如果没有讯息,其他传播要素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第二节 背景和话题与讯息关系密切
第三节 讯息需要焦点清晰的互动
第四节 传播者的地位影响讯息
第五节 讯息有多种功能
第六节 讯息的形式和形态有多种表现方式
第七节 我们的讯息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的跨文化传播
第八节 对讯息的选择和控制成为传播和文化的重要方面
第九节 集体讯息的接收者可以用几种方式来划分
第十节 宣传的功能是控制文化内的讯息和文化间的讯息
第十一节 对1970年入侵柬埔寨事件中的反文化宣传的控制
小结
第四章 传播参与者的分层集合:一个模型
第一节 自我传播凸显我们的文化特性
第二节 人际传播是焦点清晰的互动
第三节 文化传播使差异凸显
……
第三部 文化要素和文化传播
第四部 文化交流者在对话:对美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观察
|
內容試閱:
|
们视为他们自己行为的源头,所以我们认为,他们能调整自己的行为去达成意向之中的后果。我们对他们的有意行为的感觉使我们把他们的行为组织成感知单元。我们推导他们的意向,如果我们在几个场合下感觉到某人一个特有的意向,我们就觉得,他有一个持久的人格特质。因为我们用一致的或看似一致的行为来界定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人格范畴,所以我们就确定了一些刻板印象,稍后,这些刻板印象就成了偏见和偏向。
我们把他人一致的或看似一致的行为看成是有结构的、稳定的和有意义的经验;同样,由于我们的刻板印象,我们将他们及其行为看成是对我们有利的或不利的,往往将他们视为与我们不同的人。我们稍早前曾经指出,许多研究倾向于证明,如果与他人越相似,我们就觉得越能与他们有效交流;如果与他人越不相似,我们就觉得越难以和他们有效交流。正如我们所言,相似性与差异性原理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意义本身产生于熟悉。如果我们若干次用相似的方式为一个人的行为编码,而且对他的行为及其后果做出了同样的推断,如果我们看到一些像他一样的人,我们就把我们对个人的刻板印象推广为对群体的刻板印象。如此,我们就把人放进各不相同的群体里,就把某些特征归之于某些群体。这个机能在我们的经验中形成了对他人行为意义的解读。群体和个人的刻板印象促成了稳定性和意义,但我们的样本常常太少,不能形成其他群体成员的准确形象。当他们的语言模式和非语言模式、规范、冲突、
服饰和行为看上去奇怪时,文化的维度就被放大,有效交流发生的难度就增加了。
一般的印象是,交流者的相似性使有效的交流更容易,霍华德·弗隆金(Howard
L.Fromkin)的观点却大相径庭。他假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低度的感知差异可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相反,人与人之间高度的感知差异可能会产生消极的效果。由于感知、态度和信念的相似,群体成员会被联系在一起,同理,和群体外人员的差异性也被视为重要的因素。由于群体成员与外人不同,自我属性的特殊性也得到强化。正如上文所示,地位的观念在对独特性的感知中十分重要。根据定义,成员的身份特性有助于区分参照组与其他群体的差异。由于和本组其他成员相似,本组的任何人都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人。在文化的和个人的层次上,这一模式导致群体成员的顺从性,这就使他们和其他群体成员的交流更加困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