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售價:HK$
87.4
《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售價:HK$
65.0
《
维奥莱塔:一个女人的一生
》
售價:HK$
76.2
《
商业银行担保管理实务全指引
》
售價:HK$
144.5
《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全二册)
》
售價:HK$
178.1
《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HK$
177.0
《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售價:HK$
143.4
《
甲骨文丛书·沙漠之王:英美在中东的霸权之争
》
售價:HK$
110.9
編輯推薦:
全新内容 作者沉淀三年潜心修订
公务员、企业管理者、大中专学生了解国际格局形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必读书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细数近代世界史政事件,从资本流向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将其中的是非曲直剖析得淋漓尽致,呈上一部国与国之间的精彩大戏。
这是一本给人意外惊喜的书!除了作为普及世界格局的入门读本,本书作者用超脱常规的经济学、军事、国际关系思维客观深刻地解构了当前国际格局背后的利益格局以及大集团之间的微妙博弈,本书难能可贵的同时受到多名专家学者的击手称赞,凤凰卫视主持人杨锦麟、曹景行,上海交大著名学者江晓原、人大教授张鸣老师对本书作者给与了极高评价,江晓原老师将作者称为“本年度最应被请进大学校园讲课的人”。
內容簡介:
本书用大开大合的笔法将复杂多变的世界全景呈现出来,并从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对以上这段历史加以回顾和剖析,将其中所隐含的背后规律一一展现,使读者能够了解当今世界格局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的走向。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为未来的中国找出一些启示。正如江晓原先生所说:“理解今日的世界格局,是为了开创明日属于中国的新格局。”
關於作者:
王伟,畅销书作家,投资顾问。2006年底起,开始为《舰载武器》杂志撰写了一系列战略时政方面的分析类文章,2011年来先后出版《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系列重量级作品,是国内时事评论界的新势力和研究世界格局的重要学者。
目錄 :
序言 i
前言 v
起于化外之地——话说美国崛起
背叛不列颠——美国作配角的独立战争 003
二元经济——为何无人能做美国的国王 009
美式政治——不是谁都玩得起 012
不甚光彩的启动资金 016
南北战争——崛起绝非是无代价的 018
美西战争——捏软柿子是一种智慧 024
“软控制”——成本核算下的体制创新 027
参加一战——美国的超级大生意 029
罗斯福新政——国家意志主导下的大转折 034
他山之玉 040
附章——话说凯恩斯主义 045
二分天下——战后格局大洗牌
登临宇宙之巅——“欧美”正式变“美欧” 051
布雷顿森林会议——英镑已死,美元当立 055
经济形态与霸权模式 058
回顾——货币视角下的20年代 061
苏联——“第三种选择”下的新型大国 064
怀璧其罪——想不打都不行的冷战 068
铁幕降临——意识形态先行 070
两德分裂 075
别了,司徒雷登——解放战争撬开了两强格局 077
算钱不算人——从技术角度说国民党政权的失败 081
日本战后经济崛起 085
经略中东
得中东者得天下 093
巴以棋局 097
二次中东战争 099
朝鲜战争
缘起 103
东北亚的“三国演义” 107
半岛与台海 113
非不为实不能——为何战争终于三八线 115
资本意志 116
各方损益 119
抗美援朝与“懦夫博弈” 122
郁闷的年代
美国制造业的软肋 127
古巴导弹危机 130
越南战争 133
重塑“山巅之城”
重塑“山巅之城” 139
“罗马”式全球化 144
帝国基石 148
整肃盟国 156
话说比较优势 160
蝙蝠效应——话说苏联解体
隐患 165
逆局 168
异化 171
背叛 175
暗战 178
“8?19事件” 182
颜色革命 185
死亡进行时 187
附录:关于苏联及东欧国家战后经济的部分数字 193
阿富汗战争 197
回望车臣 204
从“通用模式”与“丰田模式”谈起 210
统一与分裂——话说印度
之一 215
之二 220
战国时代
海湾战争——冷战后的立威之战 229
科索沃战争 237
冷战红利 245
失败的“毕其功于一役” 248
2008年金融危机 254
本?拉登之死 257
3?11地震与日本局势 260
商道治国之困 265
轮回 268
部分参考文献 273
內容試閱 :
美西战争——捏软柿子是一种智慧
19世纪中后期美国开始进入工业化大跃进的年代。在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本的趋利性被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出来。众多像爱迪生、莱特兄弟这样的发明家在那个时候疯狂地进行各种发明尝试,其中大部分最终都因缺乏实用价值而不了了之,但少部分仍旧是有价值的。然而一少部分有前途的东西被发明出来以后,大伙就一窝蜂地从银行贷款或是自行发债券,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把钱扔进去,一个产业就这样发展壮大了。再往后,随着砸钱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产品的价格就会不断被拉低,高技术也就变成“成熟技术”了,于是众人又开始四下寻找新的项目……就这样,技术在利润的指引下,大踏步地把美国带入到了工业时代。现在美国的众多大财团,如洛克菲勒、福特、摩根等,都是在那个时代发展壮大的。而由律师、工程师等所组成的“中产阶级”也是在那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而在技术高速发展的背后,美国企业的生产方式依旧是以压低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当时美国工人的平均劳动时间是14到16个小时,最长的甚至达到18个小时,连童工的工作时间都能达到10小时以上——没错,在1940年前美国企业一直在用童工。热狗、汉堡之类的东西之所以会在美国大行于世,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吃起来省事、省时。严苛的剥削必然带来工人的反抗。1886年芝加哥工人掀起大罢工,这次大罢工留给后世的遗产,就是八小时工作制以及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一方面,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工人在剥削之下消费能力严重不足;一方面则是私人资本无序投资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也就是我们如今常会提到的投资过热。19世纪末,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美国的采矿业随之开始兴盛,作为配套工程的铁路成为了当时最赚钱的“朝阳产业”。一夜之间大量的铁路公司冒了出来,1885年到1892年,美国境内一共修了7.5万多公里的铁路,差一点占了同期全世界总里程的三分之一,它们所提供的运能远远超过了当时的需求。为了争夺一条线路的控制权,几家公司在老板的带领下常常会动刀动枪,打得血流成河,那架势与黑社会抢地盘没什么两样。在铁路沿线,中产阶级们购置了大批维多利亚风格的大房子,形成了新的城镇。
大批同类型企业跟风上马,其结局是可想而知的。最终大批铁路公司宣告倒闭,铁路沿线新兴的城镇由此变成了人烟稀少的“鬼镇”,最初给他们贷款的银行一下子多出了一大笔坏账。银行的坏账进一步引起了储户们的恐慌,于是大伙纷纷到银行挤兑,银行随之倒闭,进而引起更大的恐慌……由此,美国1890年经济危机宣告爆发了。到了1893年,一月到八月工业股票平均市值下跌近一半,一年内有600多家银行和信用机构破产,各类破产事件超过1.5万起。
与美国差不多同时起步的德国和日本,在这个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为了拓展自己的殖民地,德国人正在狂殴法国,日本则在1894年发动了甲午战争,之后又向俄国动手,发动了日俄战争。整个过程中德国一直受到英国的压制,而日本则一直被英国当枪使——此时亚欧大陆的战略格局是由英国所主宰的,任何新兴势力都自然要受到它的牵制。
而美国就要走运得多,它孤悬于亚欧大陆之外,而在它旁边正是西班牙统治下的南美洲。而当时的西班牙早已不复往昔的光荣,就连本土都曾几次被法国人占领,这使它成为美国的最佳目标——一颗不折不扣的“软柿子”。在这以后,专拣软柿子捏就成了美国对外战争一以贯之的原则。
1897年,美国经济在危机之后开始复苏,但通胀的兆头随着也开始出现了。1898年,以“缅因”号战列舰被炸为借口,美国向西班牙开战。美西战争中的详情这里不再赘述,仅说结果:美国人从西班牙手里得到了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夏威夷和菲律宾。1923年门罗总统的《门罗宣言》,在1898年之后真正成为现实——美洲成为美国人的美洲,南美洲成为美国人的后院,美国可以独享这里的资源和市场。而获得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其战略价值则相当于战国时期秦国获得函谷关。进,这些岛屿是美国兵进亚欧大陆(中原)的战略跳板;退,这些岛屿又构成屏护美洲本土(关中)的战略屏障。这样一来,对于亚欧大陆这一文明中心,美国就可以做到进退自如,多受其利,而不受其害。
以菲律宾为跳板,美国得以介入亚洲事务。1900年列强瓜分中国,美国依托它的地缘优势,提出来“(中国)门户开放,(列强)利益均沾”。就是说,不管谁从中国身上割下了好处,大伙都要人人有份。再直白一点,就是不管谁在中国获得了好处,都要有美国的一份。这以后,在各列强的地盘上,美国人奉行的都是这种“利益均沾”的政策,也就是不去触及任何“地头蛇”的统治地位,只求分一杯羹。这样一来,在获得实利的同时,美国人无意间也在世界各地布下了众多“闲棋冷子”。在半个世纪以后,这个布局最终演化成了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软控制”——成本核算下的体制创新
从西班牙那里接手南美洲以后,美国并没有像过去那样,把这些地方作为新的州并入自己版图,也没有像欧洲列强那样,在被征服地区搞殖民统治,而是搞起了“体制创新”——通过软(拉拢)硬(武力)两手,在中、南美洲国家扶植亲美政权。
从中、短期来看,单纯扩大国土面积,对工商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相反,给新并入的落后地区搞基建,会占用大笔资金,延缓工商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而新增加的人口又会增加国内的就业压力,搞不好,这些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甚至可能把美国好不容易消除的经济二元制又给弄回来。在两德统一以后,德国其实就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相对落后的东德地区拖了整个德国经济的后腿。
搞殖民统治,因为待在殖民地的不算是“自己人”,不用太负责任,所以成本能低一些,但还是要派驻军队和搭建殖民政府,来维持当地社会的正常运转。如果当地爆出饥荒之类的事情,为了维系统治宗主国终归也还是要管的,除此之外还要面对当地居民的反抗——就像当初美国人抵抗英国人那样。一旦经营不好,这些殖民地就会砸在手里,成为不良资产,不但不会带来赢利,还会从宗主国身上“倒吸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法等国的衰落,在一定程度上便是被手里的殖民地“倒吸血”拖垮的。
通过亲美政权,美国的资本家可以很顺畅地在当地进行资本扩张,不一定是完全排他的,但最起码肯定能给予美国资本最高的优先级别。而亲美政权本身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在美国的资本扩张中也是有利可图的,这就保证了双方“合作关系”的牢固性,后来把持中国政经大权的四大家族就属于这个性质的集团。与此同时,当地社会的运转、治安维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美国人操什么心,这些是由亲美政权来负责打理的,只有这些国家内部出现不利于美国的权力更迭时,美国才需要加以干涉。而一旦这些国家内部出现重大变故,情况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美国人也可以相对从容地抽身退出,比如1949年退出中国内地,只要它主观上不想纠缠,就很难被拖住出现“倒吸血”的状况。总结一下就是:多受其利,而不受其害。
美国的这种“软控制”模式对比英国式的殖民地模式,运行的成本和风险都要低得多。同时,对比英国人粗暴的殖民统治,美国的这种间接控制,在道义上的压力的确也小了很多,至少看上去要“文明”了许多。这样一种“文明”的模式,再通过“民主自由”、“人权”之类的概念加以包装,就使得殖民地的上层“精英”以及知识分子们很容易会对美国人产生好感,在主观上愿意拉美国人进来取代欧洲人,而这些精英阶层的人往往又会成为建立亲美政权的人选,如此在“利”和“义”上都和美国人达成了一致,后面自然是大家合作愉快,皆大欢喜了。
而在推行自己“新体制”的同时,对于特定的战略要地,美国依旧采取了直接控制——“软控制”的成本低,但却难以做到如臂使指,对战略要冲,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还是直接控制最保险。1903年,美国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宣告独立。之后美国从巴拿马政府手中取得了巴拿马地峡的运河开凿权,1914年1月巴拿马运河竣工,除了经济上的好处之外,通过运河,美国海军的舰队可以快速地穿梭于两大洋之间,而无须分兵驻守两洋,这就等于是让美国海军的数量翻了一番。在运河竣工当年,美国立刻在运河区常驻重兵,先后建立了14座军事基地或要塞,并成立了“加勒比海司令部”,后来又扩大为“南方司令部”,巴拿马成为了美国的“保护国”。为了进一步强化对运河的控制,1915年美军又占领了海地,紧接着在第二年攻占了多米尼加,因为这两个国家都处于伊斯帕尼奥拉岛上,这个岛和古巴之间的向风海峡恰好是美国东海岸通往巴拿马运河东口的必经之地。
参加一战——美国的超级大生意
在美国人凭借美洲大陆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搞工业化大跃进的同一时期,处于欧洲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他们同样正处于工业化的高峰时期,由于是后来者,海外资源和市场在这个时候已经被先崛起的欧洲列强们瓜分殆尽。这就是一场零和游戏,你的盈利必然是别人的损失,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战争一个途径,于是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英、法、俄和德、意、奥在欧洲大陆杀得血流成河,双方的工业基础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受战争影响,正常的生产难以为继,而物资消耗却在与日俱增。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美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截至1914年,全美共有工厂27.5万家,产业工人700万人,年工业产值240亿美元,其中钢产量占到了全球产量的一半。在欧洲杀得积骨成山的时候,美国依旧选择了保持中立,不去介入欧洲冲突,它暂时还没有必要为了亚欧大陆的那几块殖民地和欧洲的列强们对立。
开战之初,战争引发了美国国内的一片恐慌——普通人对战乱的恐慌很多时候是没有理由的,股市因此也随之下跌。然而这种情况只持续了几周而已,接下来的日子里,美国的资本家们很快就被来自欧洲的各种订单给“淹没”了——物资匮乏的欧洲国家只能向美国买东西了。1913年时,美国出口总额是15亿美元,国内有100多万人找不着工作,而到了1916年,美国的出口总额竟飙升到了38亿美元,工厂不得不想方设法四处招募工人。这其中军火出口额从1914年的4000万美元骤增至1916年的12.9亿美元。
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英法两国政府大批大批地从美国采购物资,从武器弹药、药品一直到钢铁、被服、粮食等等,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用黄金直接支付的,少量才会用到美国自己发行的国债支付——欧洲发行的纸币美国人这个时候是不认的,由于是战时需求,美国资本家在这其中的利润高达100%~500%,个别生意能达到1
000%。要是一时实在支付不起也没关系,可以先欠着——1914年仅摩根银行就给法国政府贷款1亿美元,1915年摩根又给英法两国5亿美元贷款(按照协议只能用于购买美国产品)。同年美国对沙俄的贷款达到4.7亿美元(是1913年的17倍),到1917年美国给协约国的贷款达到23亿美元。可以说,大半个欧洲在借着美国人的钱互相打仗。在政府大举向美国借债的同时,大批欧洲资本则出于对战争的恐慌,纷纷流入了美国。
在战争开始的头三年里,美国就这样一面保持中立,一面大赚特赚。到了1917年,欧洲战场的胶着状态开始要被打破了,特别是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受内外压力所迫,不久之后不得不在1918年3月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这样一来,德国不但从苏联获得了一大片领土,还得以将在东线作战的德军主力调往西欧方向,战场上的天平于是开始向德国倾斜。在此之前,由于英国人始终控制着大西洋的制海权,所以虽然美国人宣称保持中立,但绝大多数生意都是和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做的。1914年到1916年,美国对协约国的出口额增加了400%。与此同时,美国与德国的贸易额从1亿美元下滑到了100多万美元。如果战争以德国的胜利而告终,那么美国就失去了巨大的顺差来源,此外之前借给协约国的贷款也就泡汤(别忘了很多贸易是靠贷款完成的)。因此,美国也就有了足够的理由加入战争并站在英法一边——100万与32亿放在一起,自然要选后者。
当然,原因不止于此,美国在参战前还从英法两国那里得到了大量政治、经济方面的承诺。此外一直以来德国对南美地区的渗透也早已让美国对德国人不爽了——德国和拉美国家的渊源非常深厚,二战结束之后很多前纳粹军政官员为了躲避同盟国的清算,都纷纷躲到了智利、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并在此过完了后半辈子。
1917年美军正式参战,在此之前的1916年美国常备军人只有13万,此后一年之内扩充到了400万。此外,除了通过私人银行继续给予协约国的贷款外,美国政府又提供贷款约100亿美元。协约国照例把这笔贷款主要用来购买美国的食品和军火。美国的农场和工厂至此打破了全部生产纪录。民用工业都做了适于战争用途的改造。原来制造暖气设备的工厂转为生产枪炮;至于制造钢琴的工厂则转为生产机翼;一切可能的工具都被用来建造海洋轮船,使得船舶从100万吨位增加到1000万吨位。为了满足需求,美国人在民用消费品上大幅压缩生产,愣是从女性胸罩里抠出8000吨钢,从儿童玩具里抠出7.5万吨锡。
参战之前,美国是在做生意,而参战本身,其实也是投资,是一笔大生意。这之后美国所发动的历次对外战争,基本上走的都是这样一个路数——打仗是在投资,投资就要讲低风险高回报,所以就要“专拣软柿子捏”。细想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美国人其实很少会在硬仗恶仗中占到什么便宜,真正让它得着好处的战争,都是在“捏软柿子”或者是等“硬柿子变软”以后再去捏。
在美军宣布参战19个月以后,德国于1918年11月签署了停战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宣告结束。从战术角度看,这里面找不出太多出彩的战役,也说不上哪一方的士兵更神勇,不过就是两边在拼国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两伙人呆站着不动,互相丢鸡蛋。在1917年时两边的鸡蛋都已经扔得差不多了,德国原本因为结束了两线作战,情况能稍好一点。而由于美国这个超级母鸡的加入,战场的天平急剧失衡,德国人在鸡蛋扔尽以后,不得不挂着满身的蛋液宣布投降了。
在此次战争中,美国共伤亡33万人,其中死亡11.5万人(5万人死在战场,剩余6万多死于各种疾病和事故),相比欧洲各国动辄上百万的伤亡数字,这点消耗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与这一“低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高收益,按照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所著的《美国货币史》中记载,在1914年开战之前,美国长、短期债务共计37亿美元,是纯债务国,到1919年战后,美国成了最大的债主,拥有40亿美元债权。在战争带来的旺盛需求的拉动下,美国的制造业开始了又一轮大发展,其规模和速度都超过了之前被称为“镀金时代”的工业化大跃进时期,美国由此迎来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汽车和电器从这段时期开始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普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州际公路开始遍布美国的国土,美国人“汽车轮子上的”生活方式,便是由此而来。
在政治上,原本由以英国为首的欧洲集团所主导的世界格局,开始逐步变成欧美“双核驱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著名的分赃会议——巴黎和会中,起核心作用的是美国总统威尔逊。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美国退出了由自己发起组建的国联,也没有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按照《凡尔赛条约》德国将失去百分之十三的国土,并承担天量的战争赔款,军备发展将大大受限,这样一来欧洲大陆势必形成法国一家独大的局面,这是美国不想看到的,因此后来美国明着或暗着给予了德国不少帮助。也因为这一层缘故,虽然美国在战争后期加入了协约国,但和德国之间却谈不上什么仇怨,相反希特勒和美国商界、政界的关系都不错。
罗斯福新政——国家意志主导下的大转折
如果把国家看成是一个生命体的话,那么现代国家往往都带有那么一点“人格分裂”——同时具有资本意志和国家意志。这里所说的“意志”,是指做事情的根本出发点。所谓“资本意志”,就是做事情所考虑的是如何赚钱,其他的都只能算是工具和手段;所谓“国家意志”,即做事情所考虑的首先是如何维系现政权的稳定,进一步就是强化国家的行动力,再就是去如何开疆扩土,这中间经济就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之一。哪个国家把这两个意志的关系处理好了,哪个国家就可以得到稳定和富足,反之则情况就会大大地不妙。
在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的空前壮大并没有给相关国家的人民带来富足和安定,一方面是资本无节制的膨胀,另一方面则是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民众购买力日渐萎缩。面对由此而日益加深的社会矛盾,各资本主义国家又纷纷选择向外扩张来获得更多消费市场和廉价原材料来转移压力,于是各国间的利益碰撞此起彼伏,欧洲国家间的战火也此起彼伏。
然而总有一些国家无力向外扩张,而她们又不能再继续压缩底层的利益空间,面对这样进退维谷的局面,众多国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去强化国家意志、弱化资本意志。这其中最为彻底的就是俄国,通过十月革命俄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经济危机带来的一片萧条之下,而与此同时苏联却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正处于一片欣欣向荣之中。除了对国际共运感到极度威胁之外,苏联以国家意志主导经济运转的各个环节使之有序运行的方式,也引起了众多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兴趣。当时英法等西欧国家以及日本都曾派遣代表团赴苏联考察,这其中也包括后来战后的日本首相岸介信。这一段历史对日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战结束后西欧各国和日本在重建国家的过程中,也重建了经济建设的思维模式——都不同程度地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引入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即在经济运行中强调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避免企业间出现过度竞争从而导致内耗;强调产业工人权益和社会福利以缓和社会矛盾;强调战略产业国有、国管以保证产业体系的根基能够稳固;而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优化资源调控以及以竞争促效率的优势并未被削弱,相反由于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而正是这种“中和”后的经济模式,成就了战后西欧及日本的经济复兴与再次崛起。
1920年代的美国,同样正面临着一系列社会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各种大规模生产技术的普及,工人单位时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百分之四十以上。然而大量商品被生产出来的同时,社会上的购买力却因为薪酬增长缓慢而始终处于停滞状态——1940年之前美国企业还一直靠大量使用童工来降低工资成本。1929年,布鲁金斯研究所的经济学家曾经计算过:一个家庭要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每年收入不应低于2
000美元,但当时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美国家庭收入都达不到这个标准。需求和供应间的缺口越来越大,就形成了一个经济上的“堰塞湖”。与此同时,商人们则通过各种方式怂恿那些手头并不宽裕的顾客靠延期过长的赊账乱买东西,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其实和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是一个道理。
1929年德国魏玛政府表示无力继续偿还战争赔款,而由于欧洲战胜国普遍都在美国银行有高额借贷,这一消息如同一根导火索,瞬间引发了美国民间的恐慌从而造成了挤兑。美国各家银行共计损失了17亿美元,总统胡佛和财长梅隆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为此政府开始采取货币紧缩政策。原本高速扩张的实体经济因此开始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到10月股市出现“黑色星期四”……由此美国进入了著名的“大萧条”时期。截止1932年,股市一共蒸发了74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GDP总和,也相当于一战美军军费开支的三倍。
具体过程这里不再赘述,仅从结果来看。威廉?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一书中记载: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规模整整缩小了三分之一,共有5
000多家银行倒闭,8.6万家商铺停业,截止到1932年失业人口达1 500万人,其中200万沦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全美当年有3
400万人在这一年没有任何收入,大量年轻女性为了生计沦为娼妓,30万儿童失学,据纽约市卫生局报告,公立学校的小学生有百分之二十营养不良。在东部一些州的矿区,营养不良的儿童有时达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纽约市当年有29人饿死。当时美元在部分州一度无法流通,人们通过以物易物来进行交易。而在中西部农业地区甚至爆发了民众暴动,有的州政府大楼一度被愤怒的民众占领。
在一片萧瑟中,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登台了。在他之前,强调市场作用和资本意志的胡佛总统面对巨大的危机一直在强调私人慈善机构的作用,而上面的数字已经非常清楚说明成效如何。用继任者罗斯福的话说,他(罗斯福)要么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要么将是美国最后一任总统。后面的历史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那样,他很幸运地做到了前一条——于是有了如今常被人们提起的“罗斯福新政”。
通常我们都习惯于把“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联系在一起,甚至将二者混为一谈。而事实上,当时凯恩斯和罗斯福总统的会谈并不愉快,基本上就是鸡同鸭讲,在会面后不久凯恩斯就离开了美国。真正忠实奉行凯恩斯主义的其实是希特勒治下的德国,只不过德国政府的投资项目不是修桥铺路搞基础建设,而是大规模扩军。纳粹给资本家们创造出了有效需求,于是经济循环得以重启,德国因此率先“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现在许多知名的德国品牌,都是在那时被保住的——梅赛德斯那时造的是战斗机,而保时捷当时最著名的产品是坦克和自行火炮,而大众汽车则干脆是产生于那个时代。
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搞了不少以工代赈的国家投资项目,但这绝不是罗斯福新政的全部。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最为深远的影响在于它造就了美国庞大的中产阶级,通过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干涉,改善了工人权益并建立了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把社会的收入结构从“金字塔”状变成了“枣核”状。显然,罗斯福新政和同时期欧洲各国一样,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之前苏联模式成功的影响——当时美国的保守派在抨击新政时,就曾指责罗斯福总统搞的是“社会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多出了两万多个百万富翁,老百姓的收入并没有增加,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国家的经济总量在扩大,可消费能力实际上是在不断下降。打个比方说,一个家产十万的中产阶级会买一辆汽车,但一个家产百万的富翁不可能“按着比例”去买十辆汽车,创造消费的主力应该是这些家产十万的人,而不是那些百万富翁。
而罗斯福推行新政的具体手段,则是强化政府权力,跳过议会和最高法院,直接以行政方式来推动,用当时美国人的话说,就是“独裁”。注意,在当时独裁并不是一个贬义词,那时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也在搞独裁,在他的治理下,意大利的经济状况非常不错,因此还受到了丘吉尔的热捧。美国作家,最有影响的广播媒体人物托马斯就多次公开建言:要罗斯福敢于承担重任,做美国的墨索里尼——当时的美国公众同样也非常推崇墨索里尼,不过他们非常反感其盟友希特勒,因为后者和美国的银行家走得很近,所以被“恨”屋及乌了。
如果用现在的人物来类比,与罗斯福当时的形象最接近的可能就是俄罗斯的普京。只不过现在的俄罗斯尚处于衰落期,而当时的美国国势正处于上升阶段。普京在接管俄罗斯以后,对国内的寡头施以重拳,而罗斯福上任,对美国的财阀同样采取了打压政策。具体来说,受到压制的包括金融界的摩根财团、米隆财团、大通财团,企业界的杜邦、通用汽车、通用食品、美国钢铁、标准石油、高露洁、海因茨,等等。当时政府要推行社会安全计划,同时要对大企业的未分配利润进行征税。一时间众多学者教授纷纷对政府进行抨击,资本家则通过减少投资来和政府叫板,政府则通过媒体对资本家们还以颜色。1932年密歇根州福特汽车厂的工人举行大罢工,联邦政府派来的军队干脆和前来镇压的州警以枪口相向,搞起了武装对峙。不仅如此,当时罗斯福在全美还掀起了“打黑”运动,通过联邦调查局和由退伍军人组成的民间组织狠狠地打击了美国的黑手党,社会治安由此有了大幅的改观。
这两位之所以能如此强硬,也都不单是源于个人的性格。普京是克格勃出身,背后是俄罗斯强力机关的支持。罗斯福的根基则更为深厚,罗斯福家族除了大小罗斯福叔侄两位总统外,第六任总统亚当斯、第八任布伦、第十二任泰勒、第十三任费尔摩、第十四任皮尔斯、第十八任格兰特、第十九任海耶斯、第二十二及二十四任克里夫兰共计八个总统也都和罗斯福家族有血亲关系。和普京一样,罗斯福也非常倚重于强力机关,联邦调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FBI)就是在他手里被推上了权力的巅峰——副作用是FBI和它的局长胡佛在后来由于权力过大变得尾大不掉,杜鲁门在其任上组建中央情报局,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分权的方式制衡FBI。
而从短期效果来看,对比单纯强调政府投资的德国和意大利,美国当时的经济情况其实并不算好,经济指标只是恢复到了1929年的水平——这里面还不包括就业率。到了1937年,美国又经历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衰退,当年工业产出跌落了百分之四十,国家经济又回到了1934年的水平。对比德意模式,罗斯福新政更像是一剂中药——短时药效不明显,但却培本固原。到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迎来了一个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模一样的机会,而这个时候美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将涌入的财富不再是只让资本家们再发一笔横财,而是将造就一个新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