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明清易代6——席卷江南

書城自編碼: 212908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历史
作者: 吕向辉
國際書號(ISBN): 9787304061135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62/147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79.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边界感:人和人之间最舒服的距离
《 边界感:人和人之间最舒服的距离 》

售價:HK$ 53.9
数理人文(第1辑)
《 数理人文(第1辑) 》

售價:HK$ 107.8
俘虏危机:大英帝国崛起的背面(1600~1850)
《 俘虏危机:大英帝国崛起的背面(1600~1850) 》

售價:HK$ 130.9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

售價:HK$ 65.8
舍勒的心灵(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
《 舍勒的心灵(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 》

售價:HK$ 79.2
租税转嫁与归宿
《 租税转嫁与归宿 》

售價:HK$ 107.8
保险原理与实务(第五版)(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金融)
《 保险原理与实务(第五版)(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金融) 》

售價:HK$ 49.5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全五册)
《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全五册) 》

售價:HK$ 316.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9.0
《明清易代5——遍地狼烟》
+

HK$ 79.0
《明清易代④大清立国》
+

HK$ 74.2
《明清易代》
+

HK$ 87.9
《大汉长歌4-建国天汉》
+

HK$ 67.9
《明清易代3-关宁铁骑》
+

HK$ 87.9
《《明清易代1——大明叛臣》》
編輯推薦:
明清易代的故事渐入高潮,波澜壮阔的战场里投射出历史的偶然与必然,一个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段段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这一次,给你一个完全不同的明清易代的历史真相。
內容簡介:
皇太极突然去世,诸王贝勒拥立福临即位,新帝岁在冲龄,实权掌握在多尔衮手中。其策略仍旧是向大明用兵,多尔衮亲率重兵循旧道南下。行军中途,方知大明已亡于李自成之手,随后接到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乞请援军的书信。数日之间,大变迭起,多尔衮问计于洪承畴和范文程,决策依吴三桂所请,由山海关入边合击李自成。山海关前一场恶战,奠定大清基业。多尔衮迎接福临北京登基,然后西征李自成,南击弘光帝。南明小朝廷君臣不合,妄想着与清朝划江而治,其防御重心在李自成。江北四镇总兵拥兵自重,督师的史可法调度失灵,扬州失守;上游的左良玉避敌畏战,以清君侧为名撤守武昌,李自成及紧紧追赶的清军接踵而至,对成立不足一年的南明朝廷呈夹击之势。
關於作者:
吕向辉,男,1974年出生。毕业于河北大学哲学系,现就职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目前已在《河北日报》工作十五年,前七年在编辑部做记者,后八年转至经营岗位。工作之余,喜欢阅读历史书籍,尤其喜欢明清史。通过大量阅读,对明清历史有了更多独特的感悟,时常沉醉其中,而且一边读史一边做笔记,感觉史书中字字珠玑。渐渐地集腋成裘,分出章节,最后著成《明清易代》。
目錄
目 录
第一章 山东劫难…………………………………………………………………12
第二章 平贼无望…………………………………………………………………22
第三章 叔侄争位…………………………………………………………………32
第四章 烽火危城…………………………………………………………………42
第五章 亡国之君…………………………………………………………………52
第六章 雄关兴亡…………………………………………………………………62
第七章 京师易手…………………………………………………………………72
第八章 南都危局…………………………………………………………………82
第九章 妄图偏安…………………………………………………………………92
第十章 定都燕京……………………………………………………………… 102
第十一章 真假太子…………………………………………………………… 112
第十二章 扬州十日…………………………………………………………… 122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山东劫难
议和不成,清军倏然南下,已成惯例。思宗因为陈新甲议和事机不秘,为群臣所攻忤,于是卸责于臣下,杀陈新甲以杜天下悠悠之口。皇太极命将出师,再度执行“伐枝断树”以弱明的方略。
三军统帅是皇太极的七哥阿巴泰。阿巴泰在努尔哈赤时代并未受到重用,甚至连封号也没有,只是部落酋长之子的惯称“台吉”而已。直到皇太极继承汗位,阿巴泰才被加封为贝勒。
皇太极曾对他加以训斥:“尔尝自谓手疼,似觉不耐劳苦。不知人身上血脉劳则无滞,唯图家居佚乐,身不涉郊原,手不持弓矢,忽而行动,疾病易生。”皇太极勉励他努力奋励,为国尽忠。
可见在清初诸王贝勒中,阿巴泰才具平庸,而且有好逸恶劳之事。但就是此人,带领满、汉、蒙古八旗的一半,肆虐山东一带达八个月之久。皇太极何以有此信心,将全国兵力之半交由阿巴泰统领?
与历次出兵不同的是,阿巴泰奉有与流寇联络的密旨。皇太极深恐清军与流寇发生误会,严令决不能杀其一人、伤其一卒。
山东之役将清军攻坚不足的劣势暴露无遗,只要城守稍稍得人,清军即不能越雷池一步。

对于群臣要求尽快直逼大明京师的意见,皇太极仍然是不允。其理由正是“伐树之喻”,先将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可见当年努尔哈赤攻乌拉时所说的一番话,时隔近三十年,皇太极仍“萧规曹随”。皇太极的对明策略,并不赞成祖可法、张存仁的捣心之术,而是“纵掠”以弱明。皇太极尚无自信可以代明而起,甚至划黄河而治的想法都没有,大明纵横几万里,非自己所能治。
皇太极又开始这一轮的“伐树”,受命者为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阿巴泰为努尔哈赤第七子,在第一代的四大贝勒期间,并未得到重用,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上有四大贝勒,下有深受努尔哈赤喜爱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个幼弟,以至于阿巴泰在皇太极继位后牢骚满腹。皇太极对自己的七哥不时加以照拂。第三次入关,即将他作为岳托的副手。本次阿巴泰更是独膺重任,被任命为奉命大将军征明。
此前,清代只任命过两个大将军,即第三次入边征明的奉命大将军多尔衮、抚远大将军岳托。在多尔衮担任摄政王一家独大之后,奉命大将军便成为至尊至重的名号,无人再敢使用。如同李世民在登基之前,曾任尚书令,成天子之后,尚书令一职便悬了起来,尚书省由副职左右仆射治事。
阿巴泰的奉命大将军显得弥足珍贵。阿巴泰副手为内大臣图尔格,二人所带领的为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兵力的一半。兵力是不少,但为将者与前三次相比较弱。第一次不仅有皇太极压阵,而且两大贝勒代善、莽古尔泰也一起出征;皇太极等人返回后,阿敏代守永平四城;第三次则是多尔衮和岳托,均是年轻一代贝勒中的佼佼者,阿巴泰只是作为副手出征。
可比的是阿济格带队的第二次,但阿济格蹂躏明境内的范围在历次之中最小,兵马所及未出京畿顺天府。从每次入边侵扰来看,皇太极也是在执行如困守锦州一样的战略,有所劳则均担;而且征明就是抢掠,有所得的机会也是均等。
崇德七年(崇祯十五年)十月十五日,皇太极亲送阿巴泰出抚远门,谕曰:屡欲与明修好,而彼此君臣,执迷不悟。并面授方略,除了一般的军纪要求外,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何应付明朝的应急求和;二是对遍布河南的流寇采取何种方略。
如果明朝想求和,很明显是明君臣的敷衍,目的是缓延缓清军的攻势;自己也以敷衍对之,万不可因此停战。意思已经明了,还需一句一句地传授给阿巴泰,如果遇到明使,则如此表述:“我等奉命来征,唯君命是听。”此一句话便将所有的议和大权都归于己手,阿巴泰等人只有征战之责。“他无可言,尔如有言,其向我君言之,必我君谕令班师,方可退兵。”

如果明朝的使者真心求和,必当远赴盛京亲见皇太极,这一来一去,明朝借以阻止清军进攻的企图将毫无所得,阿巴泰必已饱掠而去。
对于流寇,则首先表明自己与他们俱是一样,皆因“明政紊乱,激而成变”。与流寇交往,避免与之“交恶”,一定要用“善言”,而且严令士卒,“勿误杀彼一二人”。如果流寇有通使的意向,即遣人陪同前来。皇太极对于明朝内部的流寇,只知其势大,现在的态度要显示出“同仇敌忾”的意思,彼此是在一个战壕里的,所反抗的都是明的秕政。其时,在皇太极的身边,有一个极好的参谋,那就是洪承畴,但皇太极并未征求他的意见。可能是皇太极没对流寇的问题有太多的考虑,只是不要“交恶”而已。
阿巴泰走后第五日,“圣躬违和”。皇太极传令大赦。自有清以来,至此只有两次大赦。第一次是因为与宸妃所出的皇八子诞生,是普天同庆及为子祈福的意思,有此表示便有立皇八子为太子的寓意在内。一个月之后,皇九子福临的降生,并未邀此隆恩。第二次则完全是为了自己祈福免灾,也可以说是这次皇太极所得之病,来势凶猛。在此之前皇太极曾经病过一场,缠绵病榻时间很久。
这次得病,时间也不短。祖可法、张存仁认为皇太极的病根是“心劳气伤”,可见松锦之役的胜利也来得不容易,不仅多尔衮日后对洪承畴称“我之体弱精疲,即由于此”,皇太极也是如此。
松锦之役开战之初,皇太极便狂流鼻血不止。代善的后代昭梿亦曾患此症,久药不愈。后有人送一药方,用千瓣石榴花烧成灰,以酒调和成糊状,塞入鼻中,鲜血立止。昭梿如法炮制,其验如神。昭梿将此事写入所著的《啸亭杂录》中,题之为《经验良方》。昭梿生活于乾隆、嘉庆之世,自然无法向叔高祖呈献良方。
祖可法、张存仁开出了两个药方:就公事而言,皇太极需要“清心定志”,一切细务交付给六部大臣处理,“军国大事”奏闻;就私事而言,皇太极需要“息虑养神”,多出去转转,打打猎什么的。此必是皇太极之病与诸葛亮相似,所谓“事繁食少”,过于劳心之故。
皇太极此次从谏如流,规定今后诸务,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肃亲王豪格、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会议决定;于十一月八日出猎,闰十一月方回,射猎达一个月之久。
但皇太极的这一药方用的剂量有点儿大,一个月之后,皇太极再次出猎。八天之后,又出现“圣躬违和”的状况。从猎的诸王贝勒大臣恳请皇太极停止车驾回宫,“息劳静摄”。皇太极认为不可使士卒们毫无所获而回,于是一直坚持了半月方回到盛京。
祖可法和张存仁所说的“打猎”的本意是汉人的打猎,“左牵黄,右擎苍”,一种野外休闲的方式。满人不同,以行围打猎来训练士卒协同作战的能力。

大军在外,皇太极岂能“息劳静摄”?他一方面等待阿巴泰入边的消息,一方面相度时间,命多铎、阿达礼率兵赴宁远边外立营,以牵制宁远的援兵。此次纯为牵制,只派马快的四下捉生,不与明军大规模作战,亦不攻城。皇太极致信吴三桂,请其“相时度势,早为之计”。
皇太极还请祖大寿给吴三桂写信,为取信于人,以祖大寿常用而吴三桂常见的虎骨把小刀一口为凭。信中自然盛称清之势盛、明之衰败,其中有几分真情流露,因是奉旨写信,尽管一再撇清“非大清之说客耳”,也很难说清。但可以肯定,如吴三桂“率城来归,定有分茅裂土之封”一句,必非祖大寿臆想之词,而是皇太极有实实在在的表示。
吴三桂很快给祖大寿写了回书,祖大寿为了避嫌,自然是原封不动地呈送皇太极。从回书中,皇太极看出了吴三桂“犹豫未决”的心境,自然又在第二封书信中给予大大的“定心丸”。除此之外,有一句话很值得玩味,“南北两都皆为我有,蕞尔宁远,岂能独立乎?”
在皇太极的意想中,明朝的京师、南京两都解决之后,再考虑宁远的问题。看来,宁远是一座孤城,也是一座坚城。而且,宁远的最后解决,也不是靠武力,而是围困,以待宁远“糗粮磬绝”。可见辽西兵力之强,哪怕是强弩之末,对清军亦有极大的威慑作用。
也正是因为强弩之末,皇太极派出的牵制之师,只是遥为分势,不与吴三桂正面作战。仅此,吴三桂的辽西部队即不能动,已没有能力分兵救援关内。而天下劲兵一是辽兵,二是秦兵。秦兵经几次加油战术般出关中剿除李自成,已经是名存实亡;辽兵再不能入关,清军面临的压力将大大减轻。
阿巴泰此次出兵,分左右两翼,自己率左翼由界岭口入,右翼由图尔格率领,由黄崖口入。界岭口与黄崖口相距三百里,界岭口靠近山海关,路途较近,也好走,“地阔路平,便于行兵”,故于十一月初五毁边墙而入;黄崖口在西,不仅路途远,而且“地隘路窄,故单骑行进”,于十一月初八入。
正是这三天的时间差,使驻扎蓟州的总兵白腾蛟吃了大亏。他首先得到消息当然是界岭口吃紧,于是带领精锐前去支援;而蓟州百姓本已人心惶惶,闻听清兵又从黄崖口攻入,而黄崖口距蓟州仅四十余里,所以众百姓俱逃入山中。此时的蓟州只剩老弱病残,差不多是一座空城。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