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3.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4.4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9.8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85.2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9.0
《
瘦肝
》
售價:HK$
102.4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7.3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
》
售價:HK$
158.7
|
編輯推薦: |
在世界著名作家的遗孀中,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注定要占有一个显赫的位置。她的回忆录在数量众多、相互矛盾的回忆文献中占有相当独特的地位。作为家庭成员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爱的丈夫,体贴入微的父亲——这就是回忆录的主题,是《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的主轴,“他是这部回忆录主要的、几乎唯一的人物”,安娜·格里戈利耶芙娜本人在远景,在暗影中,起着不显眼的传记作者加妻子的作用,一位为读者虔敬地复活丈夫的个性特点的女性。
|
內容簡介: |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在数量众多、相互矛盾的回忆文献中占有相当独特的地位。这些回忆建立在仔细筛选、核实素材的基础上,是最为可靠的,它们鲜活地讲述了最富创作成果时期(1866至1881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时他创作了那些伟大的悲剧小说——从《罪与罚》到《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自己最后的扛鼎之作《卡拉马佐夫兄弟》,自己的忏悔,献给了她。将世界文学最伟大的杰作之一献给安娜·格里戈利耶芙娜,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真挚爱情和深深敬意的表达,还是对她之于俄罗斯文学无可怀疑的功绩的承认。谁知道呢,也许妻子不知疲倦的关爱、分担事务的能力,赐予了作家生命中为创作这部伟大的作品所必需的那些年头。
作为家庭成员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爱的丈夫,体贴入微的父亲——这就是回忆录的主题,是《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的主轴,“他是这部回忆录主要的、几乎唯一的人物”,安娜·格里戈利耶芙娜本人在远景,在暗影中,起着不显眼的传记作者加妻子的作用,一位为读者虔敬地复活丈夫的个性特点的女性。
|
關於作者: |
耿海英(1964-),江苏省邳州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天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目前致力于探究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的关系,有《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思想”的文学表达——论别尔嘉耶夫的〈俄罗斯思想〉》、《多极的俄罗斯精神结构——别尔嘉耶夫论俄罗斯精神》等论文发表。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1846—1918)娘家姓斯尼特金娜。1864年毕业于玛利亚女子中学,同年进入一家师范学校就读,次年因父亲病重辍学。1866年进入速记专修班学习,同年在老师奥利欣的
|
目錄:
|
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及其回忆录
《回忆录》前言
第一章 童年和少年时代
第二章 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识。出嫁
第三章 家庭生活的初期
第四章 在国外
第五章 返回俄国
第六章 一八七二至一八七三年
第七章 一八七四至一八七五年
第八章 一八七六至一八七七年
第九章 一八七八至一八七九年
第十章 最后的一年
第十一章 逝世。安葬
第十二章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逝世以后
写在我的《回忆录》之后
编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童年和少年时代
一我来到人间
在我的记忆中,我生活中经历的许多重要的事是与彼得堡的亚历山大一@夫斯基大修道院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说,我的双亲就是在耸立于这个修道院正门之上、全教区唯一的教堂里结的婚。我本人在8月30日,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纪念日,出生于一所属于这个修道院的房子里,为我祈祷祝福和施洗礼的是修道院的教区神甫。我的亡夫安葬在亚历山大一涅夫斯基大修道院的季赫文斯基墓园里;如果命运之神许可,我也将在那儿,在他身旁找到水久安息之处。所有这些情况仿佛有意凑合在一起,为的是使亚历山大一涅夫斯基大修道院成为全世界我所最珍爱的地方。
我出生于1846年8月30日,那是人们称之为“小阳春”的晴和的初秋中的一天。直到如今,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纪念日几乎仍然被认为是京城里最主要的节日,在这一天,宗教行列由一大群当天不干活的人伴随着,从喀山大教堂向大修道院行进,然后返回。但是在很久以前,8月30日这一天的庆典比现时还要隆重:在涅瓦大街中央铺设了宽阔的木板,有俄里①多长,宗教行列不与人群混杂,而是在木板上缓缓地行进,金色的十字架和神幡在他们手中闪闪发光。在一长列穿着金线织锦缎法衣的神职人员后面走着一些高官显要、戴有绶带和勋章的军人,在他们后面行驶着几辆华丽的金色轿形马车,里面坐着王室人员。整个行列简直是一幅其妙无比的图画,引得全城的人都来围观。
我的父母住在那所至今属于大修道院的房子的二楼。住所很宽敞,有十一个房间,窗户是朝现今的什利谢布尔格大街开的,其中一部分窗户面对着大修道院前面的广场。。这是个大家庭:年迈的祖母和她的四个儿子,其中两个已经娶亲,有了孩子。家人们和睦相处,而且热情好客,颇有古风,碰到家庭成员的生日或命名日,每逢圣诞节和复活节,所有的近亲和远亲一早就在祖母那儿聚会,快快活活地度过一天,直到深夜。但是8月30日那一天。客人们总是来得特别多,因为逢上好天气,窗子开着,观看宗教行列很方便.又加和欢乐的熟人们在一起看,别有一番乐趣。1846年8月30日那一天也是如此。我那十分健康、愉快的母亲和家人们一起殷勤地接待客人们,后来,她忽然不见了,大家确信,这位年轻的女主人肯定是在里面房间里张罗酒菜:而我的母亲刚才还没料到“事情”发生得这么快,这时候大概由于疲劳和兴奋,突然感到身子不舒服,便离开众人,独自到卧室去了,一面派人去请在这种场合必不可少的人物。我的母亲身体一向很好,而且过去养过孩子,因此.即将发生的那件事并没有在家里引起忙乱和不安。
下午两点钟左右,大教堂的节日弥撒结束了,响起了修道院的洪亮的钟声。当宗教行列从大修道院的正门出发的时候,站在广场上的军乐队便奏起庄严的乐曲。坐在窗子旁边的人开始请其他客人们前去观看,只听到欢呼声:“来啦,来啦,宗教行列来啦!”就在我母亲听到这欢呼声、这钟声和乐声的当儿,我那漫长的生活道路便开始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