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摆脱强迫的人生(修订版)
》
售價:HK$
88.5
《
知宋·宋代之司法
》
售價:HK$
99.7
《
空间与政治
》
售價:HK$
87.4
《
少年读三国(全套12册)
》
售價:HK$
490.6
《
不完美之美:日本茶陶的审美变
》
售價:HK$
87.4
《
现代化的迷途
》
售價:HK$
98.6
《
钛经济
》
售價:HK$
77.3
《
甲骨文丛书·无垠之海:世界大洋人类史(全2册)
》
售價:HK$
322.6
|
編輯推薦: |
王路编著的《未完成的雕像(上下巴尔扎克传)》是一本以巴尔扎克为中心的传记读物,作家的人格,既表现在创作中,也表现在他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作家的理想追求、精神气度、个性气质、性情旨趣、文化选择、价值取向等,都是作家人格的外化,也正是我们在明晰地勾勒描述巴尔扎克的生命状态与生活经历全貌的同时,竭力要准确捕捉并细致描绘加以凸现的核心内容。
|
內容簡介: |
《未完成的雕像(上下巴尔扎克传)》是“世界十大文学家”系列之一,由王路编著。
《未完成的雕像(上下巴尔扎克传)》简介: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现实主义代表。
他在《人间喜剧》中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堪称人类文学史上的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为完成《人间喜剧》庞大的创作计划,巴尔扎克夜以继日地工作了20年。他不嗜烟酒,但为保证写作时清醒,他一生大约喝了5万杯浓咖啡;他是写作的天才,却是商场的笨伯,生意的屡屡失败让他终生负债,但他出手阔绰,醉心于豪华的排场;他的感情生活极其混乱,1850年与俄国贵族韩斯卡夫人结婚,但真正爱过巴尔扎克的女人据称是贝尔尼夫人。他去世后罗丹亲自为他雕塑像。
|
目錄:
|
第一章 天堂边的人
一 “华丽”的家族
二 校园岁月
三 初识巴黎
四 第一个契约
五 生命中的晨星
六 债台高筑
第二章 在事业和爱情中振翼飞翔
一 通往邻人家的楼梯
二 光荣的苦役
三 潘神
四 “三十岁的女人”
五 感动过司汤达的女子
第三章 推动西西弗斯的巨石
一 一个外国女人的信
二 西西弗斯的神话
三 在深渊与巅峰间
四 地中海的风
五 淘金梦
第四章 《人间喜剧》
一 步入四十年代
二 逾矩的天才
三 闪烁的“北极星”
四 《人间喜剧》
五 征兆
第五章 天才的“滑铁卢”
一 解脱与服役
二 一八四八年的革命
三 告别
主要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一 “华丽”的家族
谬误重复千遍也就变成了真理,这话不仅适用于东方,也适用于西方,更适用于任人打扮的历史。不信你打开任何一部文学史,查阅一下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全名,一定都赫然写着“奥诺雷·
德·巴尔扎克”,而不是“奥诺雷·巴尔扎克”,更不会是“奥诺雷·巴尔萨”。这种区别或许对我们没有多大的意义,但对巴尔扎克这位天才作家本人和他父亲,以及千千万万的法国人,特别是巴尔扎克在世时,他的那些文学上的敌人们,却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
“奥诺雷·巴尔扎克”和“奥诺雷·巴尔萨”意义差别并不大,只不过前者比后者更富于中产阶级味道。如果撇开伟大作家本人,它们都是极其普通的姓名,代表着普普通通的家族,如同路边的石子之于路人别无特异一样。但“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就大大不同了。这个“德”字是贵族的象征,它的背后也就会带出一个庞大、古老而煊赫的家庭。这个家庭在中世纪出现过勇敢而多情的骑士,他们或持枪跃马,在战场上为帝王创下丰功伟绩;或徘徊游弋于高贵美丽的贵族女子窗下,吟唱出一曲曲缠绵缱绻(qian
quan)的“破晓歌”。总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这个名字意味着我们景仰的伟大作家是贵族的后裔。这也是作家本人确信不疑的,虽然他的这种确信是从父亲那儿继承过来,但直到30岁以后才建立起来,那时他已经在文坛上站稳了脚跟。
历史虽然任人打扮,但它却总会留下几块化石,让后人从中看出一些端倪,因此历史便有时显得美丽,有时显得丑陋。可怜巴尔扎克父子的一片苦心,作家将贵族纹章镶在马车上,也没能让他的敌人相信他的出身。他们知道,这位巴尔扎克是地地道道的乡巴佬,这一点不用追溯到中世纪,只要追查到作家的祖辈、父辈就行了。在他们眼中,巴尔扎克只不过是盗用贵族名号、欺世盗名的骗子。他应当叫“奥诺雷·巴尔扎克”,更确切地说是“奥诺雷
·巴尔萨”。
不幸,这一切都是真的,我们从巴尔扎克氏系中找不到一丝高贵的影子。
巴尔扎克,原本姓巴尔萨。祖籍法国南部格朗独立省的诺加伊利安村。这个村子十分偏僻狭小。现在人们之所以提到它,无疑是托了这位大作家的福。村上的人大都姓巴尔萨。到作家巴尔扎克祖父这一代,他们家族的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低矮简陋的小石屋中。他们在法国南部灿烂的阳光下,将汗珠洒在肥厚的泥土中,期待着收获;将数量不多的羊群赶上丘陵,接受上帝的赐予。但在贫瘠的生活中,他们也有着低微的憧憬和渴望。巴尔扎克的祖父,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尽管自己大字不识,但却把改换门庭的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按风俗惯例,他看重的是大儿子——作家的父亲伯纳·弗朗索瓦·巴尔萨。伯纳出生在1746年,在11
个同胞兄弟姊妹中,他不仅沾了头生子的光,将父亲、母亲的呵护宠爱独揽一身,而且他拥有天生的聪明心智和大脑。这一点似乎也被他的头生子、作家巴尔扎克继承了。祖父想把伯纳造就成有用之才,把他培养成一名神甫。因为在这个庄稼汉看来,神甫是教区中最受尊重的人,他不仅有文化,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而且还离上帝最近。如果伯纳成了神甫,那他就有接近上帝的优先权了。怀着这种质朴的想法,他将伯纳带到一名教区神甫面前,恳求神甫教孩子识字,学习拉丁文。这样,伯纳就成了兄弟姊妹中的佼佼者,其他人必须将精力投放在下等的劳作中,而他不同,他只要投些精力给那些父母兄弟搞不明白的拼音字母就行了。学习之余,伯纳就在村中游荡,遇上几个赋闲而有趣的人,便摇唇鼓舌地练习一番演讲。要知道,他这是在练习将来的布道呢。至少,辛劳一生的父母是这样想的。
伯纳在这种生活中度过了童年时光并步入青年。
他虽生得孔武有力,体形魁梧。但由于长期脱离体力劳动,因而有上等人的气派。转眼就20岁了,兄弟们有的成了扶犁的好手,有的成了技艺高超的匠人,而他却还什么都不是。有段时间,伯纳给本地区的录事官作过书记,偶尔还在葡萄园里帮帮工,但都没有做长。是不是伯纳真的要将自己贡献于圣坛之上侍奉上帝呢?没有丝毫苗头。其实,20
岁的伯纳早就有了自己的主意。在闲荡中,他没有将青年人的热情和活力尽都消磨掉,而是将它们积累起来,凝聚成一个巨大的野心和抱负:他要到巴黎去打天下!注意,是巴黎,法兰西的首都,而不是别的什么城镇。他不想做教师、神甫,更不想沦落成和他的兄弟们一样。上帝能许诺给你白花花的银币吗?将汗珠种在土里能长出金豆子吗?年轻人以他聪明的头脑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坚挺的东西——金钱。最终,装着这个热烘烘的欲望,伯纳到巴黎去了。
我们能够想象巴黎会给予伯纳什么。当然会有无数的挫折与失望,但这并没有磨钝这个年轻人的意志。他虽不再是农民,但却有乡下人的执著和乐观。在街头,在下等酒馆,伯纳继续讲着他的笑话,练习着除磨牙闲聊外一无用处的口才,而且还不时地用自己潇洒魁梧的外形去勾引漂亮的女工,锤炼自己的恋爱技巧。
不仅如此,巴黎更多地赐予他的是人生的阅历与洞见,还有在外省永远不可能有的机遇。伯纳已经觉悟到不久将会是资产阶级横行于世的社会,金钱将会成为政治才干的基础,成为生命的动力。所以,他把自己土里土气的姓“巴尔萨”改成资产阶级味十足的“巴尔扎克”,使自己的名字成了
“伯纳·弗朗索瓦·巴尔扎克”。
同时,他不惜气力地削尖了脑袋往有钱的地方钻。后来,他的作家儿子说过,“在巴黎打天下,不是像炮弹一样轰进去,便是像细菌一样钻进去。”没有别的办法,他只能像细菌一样钻进社会的上层,因为他不像儿子那样是个天才的炮弹。
P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