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HK$
98.6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HK$
66.1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红茶雅颂》是中国著名茶艺表演艺术家吴雅真的精品力作,书以清雅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介绍了红茶的前世今生,踏香寻芳16种中国红茶,娓娓讲述中国红茶风靡欧洲的异域香恋以及如何在“俭、清、和、静”的氛围中浅斟低酌,清品红茗,健品红韵。
|
內容簡介: |
三个多世纪前,中国红茶就在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刮起一阵红茶“炫风”,被誉为“东方神饮”,直到今天,其风华依然不减。生活如诗,红茶亦如诗。诗言志,歌咏言。古之《诗经》有《风》《雅》《颂》,乃盛世之乐,而《红茶雅颂》亦是盛世红茶之“乐”。
|
關於作者: |
1.吴雅真,女,厦门人,1949年8月28日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博专业,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现任福建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茶人联谊会福建茶人之家常务理事、福建省茶叶学会张天福茶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别有天茶艺居总经理、雅真海峡茶艺学校校长。参与编写《漫话福建茶文化》《福建茶经》等书。创编了十八道泡法的“闽式工夫茶”,连续四届为海峡两岸茶艺小姐电视公开赛创编茶艺并担任大赛评委。
2.杨巍,男,福建福州人,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硕士,现供职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茶文化期刊《海峡茶道》,任记者、编辑部副主任。对茶情有独钟,合著有《茶业经济管理学》《入乡随俗茶先知——中国少数民族及客家茶文化》《福建茉莉花茶》《话说福建红茶》。
|
目錄:
|
目 录
红茶的前世今生
红茶的穿越
与红茶“交谈”
红茶到底“红”在哪里
红茶“家族成员”都有谁
红茶是怎么来的
踏香寻芳
红茶鼻祖,正山小种
丹山武夷茶
茶的战争
正山小种品鉴
“黑马”金骏眉
“骏眉”家族品鉴
红茶的“救赎”
群芳“最”祁红
扑朔迷离的身世
沧桑百年路
“模范种茶场”——茶业大师的摇篮
祁门红茶品鉴
祁红原名叫“乌龙”
祁红的传说
彩云飞“红”
滇红前传
小试牛刀
横空出世
滇茶“红变”
滇红“飞红”
滇红品鉴
滇红主产区茶俗
它与世博同龄
坦洋村,渊默强音
坦洋街,繁华一梦
真武桥,廊桥遗梦
坦洋工夫品鉴
畲族茶俗“宝塔茶”
“秀丽皇后”,白琳工夫
翠郊往事
无心插柳“白”改“红”
白琳工夫品鉴
福鼎大白茶的传说
高山“紫罗兰”
遂应仙岩
打假声明
政和工夫品鉴
政和工夫传说
杯中喜至一宁红
先有宁红,后有祁红
“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
“杯底菊花掌上枪”——龙须茶
宁红工夫品鉴
宁红茶艺
宁红的诗茶风流
宁红茶乡茶俗
夷陵“宜红”
渔洋关,宜红香
老红军与宜都茶厂
“冯鼻子”的宜红缘
宜红工夫品鉴
土家族的茶俗
土家族茶传说 “白鹤井的水,容美司的茶”
为“湖红”正名
从“渠江薄片”说起
安化红茶的雄起
红茶大师与安化红茶
湖红工夫赏鉴
茶海泛“黔红”
落户湄潭
创制“湄红”
黔红工夫品鉴
湄江吟社
天堂一点“九曲红”
她来自武夷山
“红梅”盛开
九曲红梅品鉴
九曲红梅的传说
宝岛魅力“红”
黍离悲,红茶生
印度种,鱼池栽
光复欣,红茶兴
台湾红茶品鉴
台湾茶源于福建
川红“早白尖”
“年轻有为”的川红
川红品鉴
僰道香茗三千年——前川红茶史
宜宾茶歌
“靓茶”英红
红茶“新花”
英德红茶茶艺——奶茶调饮茶艺
英德红茶品鉴
英德特色饮食——“擂茶粥”
听海潮,品海红
海红“远航”
凝脂含香香兰茶
老爸茶
海南红茶品鉴
异域香恋
精雕细琢慢时光——优雅的英国下午茶
“东方洋玩意”
相约午后点钟
下午茶的茶器“标配”
下午茶礼仪
下午茶文学
窃来的“世界第一”——印度红茶
“茶盗”福钧
后起之秀
印度红茶品鉴
“献给世界的礼物”——锡兰红茶
“茶叶拯救了我们!”
锡兰红茶品鉴
茶炊香飘风行客——俄罗斯红茶文化
“无茶炊便不能算饮茶”
茶香俄罗斯
刘俊周与格鲁吉亚红茶
雕刻时光
卿卿佳茗,择优而品
选购红茶的大误区
种基本“招数”
如何“藏娇”
茶的“死敌”
“藏娇”简史
“藏娇”五法
浅斟低酌,清品红茗
论水鉴水
备具净具
烧水煮泉
量茶量水
瀹泡清品
暖暖奶茶
奶茶生于东方
奶茶的进化
奶茶家谱
几种奶茶的调制方法
喝奶茶到底健康吗
香花芳草,红茶“闺蜜”
芳香的历史
用花草玩转红茶
花草(果)红茶的“星语”
红茶美馔
“吃茶”的艺术
红茶食膳
红茶心乐坊
佳茗?天籁?佳人
红茶音尚
健品红韵
红茶“养生堂”
红茶中的重要成分
让它做你的“私人医生”
做一个红茶佳人
喝红茶,有惊喜
巧饮红茶,一年美到底
“红茶美人”是怎样炼成的
“另类”红茶
百变红茶饮、食
“海宝”红茶菌
红茶“美容院”
美
创佳席
茶席的嬗变
茶席的设计
茶席风格的表现
谁才是茶席上的主人
泡茶席的功能与配备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红茶的前世今生
常常,手握一杯温热的红茶时,杯中流溢的甜香,在充分调动嗅觉神经的同时,更牵惹着蠢蠢欲动的味蕾。闭目凝神,静静享受它的芳香甜醇,时空仿佛也发生了转换。朦胧迷离中,心开始穿越,好像回到4个多世纪前的武夷山,静谧的山村里飘来一阵熟悉的香气,沁人心脾。
红茶的穿越
常常,手握一杯温热的红茶时,杯中流溢的甜香,在充分调动嗅觉神经的同时,更牵惹着蠢蠢欲动的味蕾。当唇舌触碰到温润的茶汤时,胸臆间便生发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闭目凝神,静静享受它的芳香甜醇,时空仿佛也发生了转换,袅袅茶烟升起,飘飘荡荡……朦胧迷离中,心开始穿越,好像回到4个多世纪前的武夷山,静谧的山村里飘来一阵熟悉的香气,沁人心脾。这是一种曾让无数人为之倾倒的芳香,它曾书写了历史,也曾改写了历史,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
这一枚小小的香叶,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传说,它的诞生源于一个美丽的错误。武夷山民把它从茶树上采下,原本是要做成绿茶的,可是因故没有及时付制,芽叶全都发热变红,“变质”了!这可愁煞了山民,无奈只好将错就错,并砍来松柴熏焙。这些“变质”的青叶做成茶后,乌黑的茶色看起来不甚美观,甚至还有些丑陋,与鲜翠的绿茶不可同日而语,但它却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松香,而且尝起来隐约间有类似于桂圆汤的味道。这便是世界上的第一泡红茶——正山小种。山民们顾不上多想,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将茶拿到茶行去卖。他们原以为茶商在试过这种怪茶之后会拒绝收购,可万万没有想到,茶商竟奇迹般地照单全收。殊不知,在人们惊喜与讶异的背后,属于它的辉煌时代正在无声无息地酝酿着。
果不其然,在17世纪头十年的某一天,风鼓满帆的荷兰商船第一次带着它从中国漂洋过海,在欧洲大陆上了岸,欧罗巴人都称它为“武夷茶(Bohea)”。后来,它被装入葡萄牙公主凯瑟琳的妆奁中走进了白金汉宫,以它与生俱来的非凡魅力征服了正在用铁蹄征服世界的英国人。当英国人正迷恋于扩张殖民地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无可救药
地爱上了这种来自东方的琥珀色液体,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布衣草民,几乎每天都在期待着大本钟在下午4点准时敲响,然后停下手中所有的工作,沏好一壶茶,拈起一枚点心,揉入一缕阳光,消遣午后时光。此外,“武夷茶”还通过万里茶路运往俄罗斯的莫斯科、彼得堡,让俄国人也钟情于它的芳泽。很快,喝武夷茶就成为欧洲大陆的一种流行风尚。
在中国,源于正山小种的红茶制作技术日臻成熟后,就像一根接力棒一样,在福建的闽北、闽东以及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茶区进行了“接力”,并融入了当地的风味特色与文化韵味,而它们在欧洲人心目中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Black
Tea”。同时,由于英国人对红茶的嗜好越来越强烈,导致了大量白银流向中国。
19世纪中叶,武夷山茶籽被英国一个所谓的植物学家偷偷带到印度播种,并从中国引进了制茶工人,印度从此出现并活跃在世界茶叶的舞台上。随后,斯里兰卡、印尼、肯尼亚等新兴红茶产茶国也相继走上了这个大舞台,中国红茶渐
渐式微。
近一个世纪的动荡、战乱,红茶也未幸免。传统几大红茶茶区生灵涂炭,茶园荒芜,产业凋敝。山河破碎,茶业衰败,让一批满怀报国之志的茶学家,不辞辛劳地在西南大后方建基地,做科研,将中国红茶的魂脉延续,创制了滇红、黔红等新红茶。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茶学家依然兢兢业业,为红茶产业的复苏与发展而奔忙,并在四川、浙江、江苏、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开发了不少红茶新品,外销到苏联、东欧等国。即便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红茶曾有过曲折的发展经历,但它还是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跨入新时代,并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喜爱,引发了新一场的“红茶热”,至今方兴未艾,甚至一些绿茶产区也纷纷“红变”,掀起了一场“红改绿”的运动。不仅如此,兴起于19世纪的“红茶风”,吹拂了100多年,还仍未停歇。英国“下午茶”、俄国的“茶炊”已成为世界茶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尼、肯尼亚等国的红茶也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全世界输出,以红茶为代表的茶,与可可、咖啡三足鼎立,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这就是一枚小香叶与一个大世界之间的故事。
就这样,400多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当手中的红茶即将饮尽时,心又回归了现实,而杯底依然香如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