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唐绍仪
唐绍仪早年留学美国,后一直在晚清政府为官。由一个品级低微的一般涉外官吏,迁升至对外交涉大臣,且受到袁世凯的信任,逐渐成为袁的心腹。
辛亥革命爆发后,唐绍仪担任北方出席议和会议的全权代表。1912年,他担任北洋政府首届内阁总理。后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投身孙中山的护国运动,支持“联省自治”运动。
二次革命失败后,唐绍仪隐居上海。袁世凯称帝时,他公开电请袁世凯退位。后作为南方代表积极参与南北议和,但最终失败。
南北议和失败后,唐绍仪随孙中山南下,并参与“联省自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曾以民国首任总理的显赫地位,俯任中山县县长。1938年,他命丧军统特务斧头之下。
陆征祥
陆征祥早年被保送至京师同文馆学习。1892年,被许景澄看中,到圣彼得堡的驻俄使馆担任法语翻译,开始了他职业外交官的生涯,并在那里结识了他一生中的最爱——培德女士。
1905年,陆征祥任清朝驻荷兰公使。驻荷期间,筹建了驻荷兰公使馆,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后为驻俄国公使,再次回到圣彼得堡。
中华民国成立后,陆征祥回国,相继做了九任外交总长,两任国务总理,伙同曹汝霖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但在巴黎和会上,他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一战结束后,陆征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夫人培德去世后,陆征祥到比利时皈依天主教。1949年1月,在布鲁日城病逝。
赵秉钧
赵秉钧早年追随左宗棠、李鸿章,后投靠袁世凯,并成为北洋军阀集团的巡警特务头子。为袁世凯独裁政权的建立效尽犬马之劳,系袁世凯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1912年9月25日赵秉钧担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成为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帮凶。他谋划暗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东窗事发后,赵秉钧离开国务院,到天津任直隶都督。
兔死狐悲,赵秉钧为应桂馨之死伤心不已,然而自己也难逃厄运,终被主子袁世凯毒死在家中,也可谓罪有应得,现世现报。
段祺瑞
段祺瑞少年时代得到李鸿章、袁世凯的提拔,是北洋三杰之一,对袁世凯极其忠诚。袁世凯几次难关,都是他帮忙渡过。辛亥革命后,助袁世凯逼宫,取得总统宝座,人们称其是“一造共和”的英雄。
袁世凯任总统后,还想当皇帝,段祺瑞十分不理解,也不支持,袁世凯便逼其辞职。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袁世凯又请他出山。袁世凯去世后,段祺瑞为其举行了国葬。
府院之争,黎元洪请来辫帅张勋,解散国会,扶溥仪重登帝位。段祺瑞乘机在马厂誓师,反对帝制,自称再造共和。他请出冯国璋,二人并不和睦。段祺瑞后来被吴佩孚逼迫辞职。
段祺瑞再次出山,任中华民国总执政,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后宣布下野。1933年,段祺瑞移居上海。1936年11月,段祺瑞因胃病去世,1963年移葬北京香山万安公墓。
熊希龄
熊希龄早年投笔从戎,著有《军制篇》,是湖南维新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清廷实行“新政”后,他在湖南大办教育,后又致力于湖南省实业建设。
辛亥革命后,熊希龄出任袁世凯的财政总长,着手借款事宜。唐绍仪内阁解散后,他改任热河都统。赵秉钧辞职后,他又出任内阁总理,组织内阁。
熊希龄悲剧的政治生涯结束后,自觉苦闷。他利用自己的社会声望,救灾办赈,首创北京香山慈幼院,教养孤贫。日本侵华事起,他奔走呼号,救死扶伤。1938年,他病逝香港。
孙宝琦
孙宝琦早年出使法国,曾有营救孙中山之举。1910年,他任山东巡抚。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宣布山东省“独立”,但仅仅十几天后,又宣布取消“独立”。
1914年2月,孙宝琦任代理国务总理。任职期间,他与俄国签订《俄蒙商务专条》。后因与曹锟意见不合去职,由陆征祥任外交总长。
孙宝琦辞去外交总长后,主要从事财经事务。1924年,他再次出任国务总理。期间他与德国进行索取赔款谈判成功,还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退出政界后,他投身慈善救济事业,1931年病逝于上海。
徐世昌
徐世昌早年协助袁世凯小站练兵,是北洋派重要首领。庚子年后受朝廷重用,曾任东三省总督。袁世凯任大总统后,他任国务卿。
袁世凯死后,各派势力争为总统,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这是徐世昌一手促成的,段祺瑞也对此无可奈何,只好称:“我和相国的意见一致。”
黎元洪辞职后,冯国璋出任代理大总统,段祺瑞不满,联合其他派别,拥护徐世昌为总统。
徐世昌以文临武,组织文人政府,实行“和平统一”政策,执行亲英美外交路线。但文人终抵不过武夫,他后来落下个十六字罪状,辞职离京。他晚年寓居天津,因膀胱炎去世。
伍廷芳
伍廷芳出生于新加坡,幼年时随父母回到广东。后入香港圣保罗书院学习,接受系统的西方教育。伍廷芳在伦敦林肯法律学院获博士学位后,回到香港任执业大律师兼立法局议员。
1882年,伍廷芳入李鸿章幕府,协助办理洋务和外交。他曾两度出任驻美公使,致力于保护华侨的生命、财产安全,抗议美国的排华行径。他还担任过修订法律大臣,主持清末法律改革。
武昌起义爆发后,伍廷芳上奏清廷,奉劝清帝退位。沪军都督府成立后,他出任外交总长,并作为南方总代表参加了南北议和,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总长。
1917年5月23日,伍廷芳被任命为代理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6月张勋复辟,他仅当了19天的内阁总理便辞职了。后来伍廷芳追随孙中山南下,1922年病逝。
李经羲
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在清政府统治时期曾官至云贵总督,以治匪和安边著称。袁世凯当权后,与李经羲关系密切。
武昌起义爆发后,李经羲被蔡锷等人劝说“反正”,但是他以清朝有恩于己,拒绝“反正”,后逃亡上海居住。袁世凯复辟时,为了拉拢旧友,曾称李经羲等人为“嵩山四友”,免其跪拜之礼。
1917年,李经羲被任命为国务总理。他本欲让张勋出面调停府院之间的矛盾,却不料闹出了张勋复辟的闹剧,只好辞职。1925年李经羲病逝于上海。
汪大燮
汪大燮在晚清政府时,就已经步入外交界,出任驻外公使,历任留日学生总监督、出使英国、日本大臣等。民国初他担任教育总长,扬言废除“中医”,引发关于中医废存的第一场大争论。
1914年,汪大燮任平政院院长,后担任参政院副院长。张勋复辟闹剧后,汪大燮继段祺瑞出任北洋政府总理。
五四运动前夕,汪大燮及时将中国代表将要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的消息透露出去,成为五四运动的关键人物,后积极营救被捕学生。1929年汪大燮病逝。
王士珍
王士珍于1861年出生于河北正定,由生母和伯母抚养长大。他17岁即开始了戎马生涯,接受了西方的新式军事训练。他辅佑袁世凯在小站练兵,并得到袁世凯的重用。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重新起用袁世凯,王士珍被任命为陆军大臣。他还一度在张勋复辟的闹剧中扮演主角。1917年11月,王士珍被任命为国务总理,仅2个月零20天后,他就辞职了。
王士珍晚年辞去了军政职务,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但也曾出面调停战争。1930年7月1日,他因肠癌病逝于北平。
钱能训
钱能训早年中进士,辛亥革命时任陕西布政使,并护理陕西巡抚,镇压西安新军起义。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政府要职。1918年,钱能训任代国务总理,力促南北议和。
南北和议争执无果时,“五四运动”爆发,钱能训引咎辞职,后渐退出政界。1924年,钱能训病逝。
龚心湛
龚心湛早年入同文馆学习英文,后作为随员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回国后,龚心湛历任广东同知、广州府知府、广东按察司、云南提法使,后来投入皖系。
龚心湛在钱能训辞职后代理国务总理,但实权却操纵在安福系手里,他对徐树铮唯命是从。后在安福系的压迫下,龚心湛辞去了本兼各职。
1924年,龚心湛先后出任内务总长、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会长、交通总长等职,后随贾德耀内阁一起辞职。之后,他与周学熙合作办实业。1943年,龚心湛病逝于天津。
靳云鹏
靳云鹏幻年丧父,适逢袁世凯小站练兵,便应征入伍,并投入段祺瑞幕下。民国成立后,他出任山东都督、省将军。段祺瑞组阁后,他历任要职。
在徐世昌与段祺瑞为国务总理人选而僵持不下时,靳云鹏出面组阁。他虽然两度出任国务总理,但最终在张作霖、徐世昌、交通系的三面围困下被迫辞职。1951年靳云鹏病逝天津。
萨镇冰
萨镇冰早年毕业于马尾船政后学堂,后赴英国留学。他回国后任天津水师学堂教官、“海圻”舰管带、广东水师提督等职。1909年,他开始帮助清政府筹办海军统帅机构。
1912年,萨镇冰授上将军衔,并历任北洋政府海军总长、海军总司令。1920年,他曾一度代理国务总理。1922年,任福建省长。他晚年从事慈善事业。
1933年,萨镇冰赞助李济深等成立福建政府。抗战爆发后,他赴南洋宣传抗日。1949年,他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
颜惠庆
颜惠庆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后在外务部供职。1913年,他出任驻德、瑞、丹三国公使。1919年,作为中国代表团顾问参加了巴黎和会。
1920年颜惠庆就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筹备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一切事宜。他曾两次兼代国务总理,三次组阁,但却没有多大作为。他还参加了关税特别会议,争取中国关税自主权。
1931年,颜惠庆出任“对日特种委员会”委员,后被派为驻美公使。1932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参加国联会议。1933年,出任驻苏大使。他还参加了太平洋学会的1939年年会,为国共和谈奔走。
梁士诒
梁士诒1869年出生于广东,幼年随父读书,被袁世凯看中,出任五路提调处提调,设立交通银行,是交通系“五路财神”,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尽心竭力。
梁士诒招募华工赴法,东游日本,调停冯、段之争,奔走于南北之间谋求统一。他还创办航运,创办实业,调查铁矿,焚毁鸦片烟。在获得利润同时,为国家作出贡献。
1921年12月24日,梁士诒出任内阁总理。他标榜实行三大宗旨,但实施起来却背离了许多。在胶济铁路问题上,他主张借款赎路,招致各方的反对,最终被迫辞职。后参加善后会议。
周自齐
周自齐出身官绅世家,20岁考中广州同文馆。后任驻美公使。回国后,他主持筹建了游美肄业馆,后改为清华学堂,被认为是清华大学的首任校长。袁世凯组阁后,他被任命为山东都督。
1913年,周自齐进入熊希龄内阁,出任交通总长,从此跻身中央政权。1922年梁士诒辞去内阁总理,他代理国务总理,次年病故。
王宠惠
王宠惠早年入北洋大学堂学习,后留学日本攻读法政,并参加辛亥革命。他曾任北洋政府第一任司法总长、复旦大学副校长。他致力于法学研究,有“民国第一法学家”之誉称。
辛亥革命失败后,王宠惠致力于法学研究,并主张“好人政府”。后追随蒋介石,成为司法院院长,活跃在国际法学界,并任海牙国际法官。
王宠惠出任外交部长,积极谋求中日间的外交解决。后出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成为蒋介石的主要国策顾问之一。他到台湾后支持蒋介石“复职”。
王正廷
王正廷出生在一个宗教世家,由于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年仅10岁的他就被父亲送到上海中英学校学习。他留学美国,辛亥革命时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并进入政界。
王正廷第一次出任北京政府外交部长后,受派赴山东收回青岛主权,并于1922年12月11日代理国务总理。然而,他只做了25天的总理就辞职了,仍致力于他所钟爱的外交事业。
1927年王正廷正式加入蒋介石的幕下,并担任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在他的主持下,国民政府与12个国家签订了关税自主条约,从英国手中收回威海卫主权。1936年,他出任驻美大使。
王正廷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和体育事业,他发起组织了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率团参加奥运会,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争取在世界体育中的地位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晚年移居香港。
张绍曾
1879年张绍曾出生于河北大城。他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军营任职,并加入了同盟会。他策划了著名的“滦州兵谏”。
民国成立后,张绍曾历任长江宣抚使、绥远将军、陆军训练总监。黎元洪任大总统后,他升任内阁陆军总长。1923年张绍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主张和平统一全国,在直系军阀逼迫下辞职。
辞职后的张绍曾赋闲在家,也曾出面调停直奉战争,重提“恢复法统”,但都不了了之。1928年3月,在张作霖的指使下,张绍曾被人暗杀,中弹身亡,终年49岁。
高凌
高凌霨出身清末举人,武昌起义后辞官避居上海。民国建立后,重新进入政坛。他为人善变,在民国政局党派林立之中,依然能稳居高官。
高凌霨自1920年进入北京政坛后,以其圆滑手段依附曹锟。在助曹锟贿选总统成功后,高凌霨出任国务总理。
高凌霨退出北京政坛后,寓居天津,与亲日派亲近。日本侵华后,他出任天津维持会主席兼天津特别市市长。七七事变后,他任伪华北临时政府委员、伪河北省省长。
顾维钧
顾维钧是“民国三大美男子”之一。他不仅极有才干,同时漂亮的面孔也给他带来了不少好运,可谓“官运与桃花运并享”,他的三次婚姻分别“主贵”、“主富”、“主爱”,令人羡慕。
巴黎和会再一次证明了“弱国无外交”,但这一回却令顾维钧赢得了极高的声望,他拍案而起,怒斥日本人的狼子野心。这一幕,是他一生中最为意气飞扬的时刻。
北洋政府时期,官员轮替犹如走马灯,独有顾维钧岿然不动。国民政府时期,他仍受重用。抗日战争爆发,他周旋于国际社会,并极力促成各派共组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
到台湾后,顾维钧仍在为蒋家王朝的“外交”而努力。但“落花流水春去也”,他的努力都没有起作用。后任海牙国际法院法官。
辞职后的顾维钧生活平静,又娶了一个新太太,好像进入了人生的第二个青春。他晚年致力于回忆录的写作。他逝世之后,好评如潮,可谓“善始善终”了。
黄郛
黄郛早年积极投身革命,并与陈其美、蒋介石结成异姓兄弟。二次革命后,他远走美洲,后参与护国运动。他曾在徐世昌的资助下,赴欧美考察,并参加了华盛顿会议。
黄郛是北京政变的主要策划者、参与者。事变后,他代理内阁总理,组成摄政内阁。在蒋介石的再三邀请之下,他入蒋“幕府”,是首任上海特别市市长,因政局动荡,任职极短,并无政绩可言。
黄郛任外交部部长后,妥协处理南京事件、济南事件,为蒋分“忧”遮“丑”。他辞职后回莫干山隐居。1933年年初,他与日本人签订了屈辱的《塘沽协定》,遭国民唾骂。
许世英
许世英是清末秀才,清帝退位后,为袁世凯办事。日后与段祺瑞结盟,历任要职,是皖系智囊人物。曾为段祺瑞联合孙中山反直,任善后会议秘书长。
许世英曾劝阻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出任段祺瑞内阁总务长。府院之争时,他被黎元洪记恨并设计陷害,被迫暂离政坛。段祺瑞势力再起,他回归政坛,曾任安徽省长。
许世英为总理,但不到三个月,便辞职去了上海。因反对军阀孙传芳,他被通缉,避走香港。他参与救济灾民工作达8年之久,后出任驻日大使。他1951年去台,任蒋介石“总统府资政”。
贾德耀
贾德耀是安徽合肥人,甲午战败后,投笔从戎,进入武备学堂。毕业后官费留学日本,与靳云鹏等是同学。他留学回国后加入北洋军,在陕西任职时与冯玉祥结拜为把兄弟。
1919年,贾德耀担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对学校进行改革,受到毕业生的赞赏。
“大沽口事件”发生后,爱国学生和群众于3月18日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发生了“三·一八”惨案。不久,他辞职退出政坛,后寓居天津。日本侵华后,劝说他出任伪政权,被其严厉拒绝。
胡惟德
胡惟德早年出使西方各国,是一杰出的外交人才。清末庚子事变后,与德国交涉,促使天津顺利交还。就庚子赔款与俄国谈判,拒绝俄国讹诈要求,并以《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促使俄国从东北撤军。
民国建立以后,胡惟德多次执掌外交,曾一度代理国务总理。1933年于北京逝世。
杜锡珪
杜锡珪早年毕业于江南水师学堂驾驶班,受到海军统制萨镇冰的器重。辛亥革命爆发后,杜锡珪同情革命,率舰队攻打清军。后升任“海容”舰舰长。
杜锡珪升任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后因协助直系作战有功,又升任海军总司令。1926年6月22日,他以海军总长代国务总理,并兼摄行大总统职。10月1日,他辞去国务总理职。
1927年6月,杜锡珪辞职归隐。1929年10月,出任考察日本及欧美各国海军专员,并撰写《考察欧美、日本海军报告书》。1933年12月28日,病逝上海。
潘复
潘复是清末举人,曾力主反对津镇铁路改线而出名。他素以治理河道和运河著称,是著名的水利专家。曾任交通总长。
潘复在直奉战争奉系获胜后,随张宗昌入京。此后历任财政部长、国务总理等职。北伐军北伐后,形势危急,张作霖退往关外时在皇姑屯被炸。潘复中途下车逃过一劫,后寓居天津。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