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美国战争史

書城自編碼: 209134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軍事
作者: 【美】保罗·艾特伍德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605066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72/23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2.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12.7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8.2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HK$ 781.8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HK$ 135.7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HK$ 82.8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HK$ 121.0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2.1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3.2
《国际关系及地缘政治丛书:美国在冲突地区的外交政策》
+

HK$ 101.8
《印度外交政策分析:回顾与展望》
+

HK$ 202.8
《美国军事史》
+

HK$ 100.7
《军事学说的来源》
+

HK$ 100.7
《技术改变战争:全球军力平衡的未来》
+

HK$ 132.0
《美国军队及其战争(插图第2版)》
編輯推薦:
美国兴衰与战争有何关系?战争如何塑造了美国方式?
美国的历史是一个充满战争和扩张的历史。战争在提高美国国际地位的同时,深刻改变了美国的行为方式和民众的生活方式。
內容簡介:
这是一本介绍美国参与的历次战争的通俗历史图书。
本书介绍了美国从殖民时期开始参与的历次战争,包括早期的殖民战争、独立战争、美国与印第安人的战争、美西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冷战、古巴危机、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全书讲述了美国的历史是一个充满侵略战争和帝国扩张的历史。本书指出,美国并非是不情愿地被卷入了外国的纷争中,而是其领导人为了增加他们的影响力和势力而挑起战争,没有考虑到美国士兵和敌对国家民众的牺牲,或其中遭受的痛苦。同时,战争在提高美国国际地位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美国民众的生活方式。
關於作者:
保罗·艾特伍德(Paul
Atwood),麻省波士顿大学教授,讲授国际冲突和美国战争等课程。他本人是越战老兵,曾出版《木棍和石头:活在不确定的战争中(2006)》等著作。
目錄
第一章 美国意识形态VS美国现实
第二章 我们发誓追求和平
哥伦布发现美洲:病毒与杀戮
西班牙灭绝印
第安文明
为转移矛盾,英国追逐帝国梦
英国人殖民弗吉尼亚
五月花朝圣者与马萨诸塞
从上帝的选民到撒旦重生
第一次全面战争
第三章 镇压与反压迫
第一次全球战争:七年战争
美国涌起独立浪潮
革命大众遭到背叛
《人权法案》、联邦政府与起义
第四章 自由帝国
开始插手他国事务
血泪史
对土地的渴望引发的战争
控制西半球
美国人向太平洋跃进
美国—墨西哥战争
第五章 南北内战与对外扩张
南北战争:并非为奴隶而战
1877年妥协:出卖自由
西部大屠杀
大变革和美国崛起
海外扩张:把蛋糕做大
选择帝国主义
侵略扩张思维
第六章 美西战争
战争借口:西班牙将威胁美国安全
媒体对种族主义和帝国的揭露
美国阻挠古巴独立
第七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崛起威胁美国利益
破坏中立原则
威尔逊以救世主自居
美国加入一战
国内民主斗争加剧
埋下再次开战的种子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后
美国预知天机
德国和日本无力攻击美国
美国真正的担忧
放弃拯救犹太人
原子弹轰炸
第九章:冷战:意识形态冲突VS帝国对决
苏联:曾经的战友
苏联由盟友变为威胁
军备竞赛与铁幕降临
美苏展开全球争夺
控制石油
“马歇尔计划”
冷战的两极化
建立永久战争经济体
“丢失中国”
第十章:冷战热战:野蛮的和平战争
创建福利国家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中东战争:以色列、伊朗
古巴危机
反恐战争
美国新世纪?
“自由战士”
伊拉克与阿富汗
美国入侵伊拉克的真正原因
俄罗斯和中国是敌人吗
第十二章 结束语
注释和附录
內容試閱
有多少美国人曾经真正停下来思考:美国是否真的从未攻击过有能力反击美国的国家?认真思考一下所谓的“美好的战争”(二战)。在二战中,不管是德国还是日本,都没有能力对美国进行远程进攻,而美国采取的孤立主义政策也让他们不会采取此行动。事实上,如果它们真的有远程进攻美国的能力,美国就不会在二战中对这两个国家进行轰炸,理由和美国不会轰炸苏联一样。这两个轴心国盟友深知它们并不能战胜美国,它们不想与美国开战,同时这两个国家并没有能力跨越大洋进攻美国,因此也就不存在组建军队对美国产生威胁。在第七章,本书将要深入分析政府官员所认为的“真正的危险”,同时告诉读者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让大众相信德国和日本将美国视为它们实现帝国梦的首要威胁,并且只有参加战争才是它们唯一的保障,进而是将美国推进了美国人民之前一直不想卷入的世界大战。罗斯福选择了战争,但那时他真的相信美国大部分城市将会陷入一片废墟吗?截至目前,在所有的交战国里,美国因战争死亡的人数最少。难道政策决定者能接受在德累斯顿大轰炸、东京、广岛以及伦敦闪击战里的大规模的平民死亡人数吗?美国精英参与二战的战略目标是通过战争减弱竞争者——不管是敌人还是盟友的实力,以扩大美国在全球的地位和势力范围。美国以这种方式发动战争,试图提升全球地位。它做到了,美国成为了战后世界霸主。
美国在所有的战争中都有人员伤亡,但规模远远低于战败方。这不是对那些“相信自己的国家受到威胁并甘愿冒险甚至牺牲生命的”人的不尊重,而是在很多时刻,虽然所有选择战争的官员都认为物质利益远远大于个人生命,然而他们却不愿意拿自己的或者亲人的生命冒险。
虽然美国经常指责苏联和中国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的所作所为,指责两国在所谓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对美国的抵抗,但美国从未将炸弹抛向两国,而战争的痕迹却留在了朝鲜和越南两国。原因很简单:美国只会蹂躏那些对我们说谎且无力抵抗的国家,而不会与拥有足以毁灭美国的核武器的国家作战。1812年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中,美国对英国宣战,这是美国唯一一次对在财富、资源和军事力量上与美国势均力敌的国家宣战。除此之外,我认为所有的战争都只有一个名字:美国战争。伊拉克、阿富汗、塞尔维亚、巴拿马、尼加拉瓜、越南、柬埔寨、老挝、多米尼加共和国、朝鲜、西班牙、菲律宾苏族人(Sioux)、夏延(The
Cheyenne)、墨西哥、切诺基(The
Cherokee),上述哪个国家(或个人)侵略过美国的领土?德国和日本是美国战争历史上遇到的最强劲的两个对手,然而请大家注意战争的结果:日本几乎被夷为平地,而美国的城市却完好无损。美国是二战中伤亡人数最少的国家,它的领土安然无恙,战后势力更加壮大。
在这么多战争中,美国到底使多少平民丧生?目前为止,我不知道有任何学术奖学金来支持核实这一数字。但这个数字肯定超过百万。然而美国的决策者、军事战略家以及将军们都会表示这些都是战争中的不幸受害者。“附带伤害”正是随着这一问题而出现的新词。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美国杀害这些平民是蓄意的。对于发生在日本东京、广岛、长崎的事件,柯蒂斯
?李梅将军坚持认为没有杀害平民。然而他的主要副手之一,国防部部长罗伯特
?麦克纳马拉之后承认,如果不是美国赢得了战争,他将作为战犯遭到审判。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装备着美国先进武器的人在获得了美国政府的默认后,在印度尼西亚、智利、阿根廷、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刚果、安哥拉、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甚至是伊拉克(当时萨达姆
?侯赛因已经被捕),杀害了千万计的平民。他们可以让美国人民对“9?11”事件中丧失的同胞感到愤怒,但却漠视因自身的行为、选举和税款的使用而导致的犯罪。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