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售價:HK$
177.0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HK$
109.8
《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售價:HK$
132.2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售價:HK$
88.5
《
村上春树·旅(一本充满村上元素的旅行指南,带你寻访电影《挪威的森林》拍摄地,全彩印刷;200余幅摄影作品)
》
售價:HK$
66.1
《
智能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与实践
》
售價:HK$
155.7
《
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海事法庭研究
》
售價:HK$
87.4
《
中年成长:突破人生瓶颈的心理自助方案
》
售價:HK$
65.0
|
編輯推薦: |
★“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泰晤士报》主编亲述事件真相,真实呈现民主体制下的公正与舆论操纵。
“只要金钱与媒体加深一天联系,言论自由就会以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方式失去一点。”传统新闻业沉浮起落的余绪,也是衡量政治、经济与媒体关系的标尺。
★ 英伦现实版《新闻编辑室》,一份伟大日报编辑的生动写照
再现报社诸君,在各种新闻报道和调查性活动中大显身手,推动公众参与和社会改革,“英国人民靠阅读《泰晤士报》参加对自己国家的管理”。
★ 从《华盛顿邮报》并购案反观历史
巨变时刻的报业旧事,也是照出新闻现实之镜。由2013年《华盛顿邮报》并购案,再念默多克时代《泰晤士报》的罪与罚,回响深远。
|
內容簡介: |
1981年,泰晤士报业公司陷入困境,被迫出售。由于担心未来的所有者威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观点的自由表达”,英国议会设立了法律担保,限制所有者权力。
默多克收购报纸一年后,担忧成为现实。默氏绕开担保,借商业运营之名,控制新闻采编,左右政论立场。报纸珍视的内部独立性遭到腐蚀。
本书作者回顾了这桩报业史上极富争议的并购案,讲出在默多克手下出任主编的种种内情,真实呈现了巨变时刻的媒介业态。审查限制、劳资纠纷、技术换代带来了外部压力;更深远的问题,正埋藏在新闻观念本身的嬗变当中。
|
關於作者: |
哈罗德·埃文斯(Harold Evans)
纵横英美媒体圈60余年,公认的最伟大的英伦报纸编辑。获国际新闻学会50大“世界新闻自由英雄奖”。
埃文斯的报业生涯得评价:“对英国出版自由的贡献远胜过首相。”供职于《星期日泰晤士报》14年间,开创英国调查性报道和活动性报道之先河。1982年,担任《泰晤士报》主编仅一年后,转战美国,先后执掌《大西洋月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纽约每日新闻报》等优质报刊。
著有两部历史类畅销书:《美国世纪》和《他们创造了美国》(又译《美国创新史》)。2009年,出版《我的报业人生:追忆似水年华》。
|
目錄:
|
再版前言
初版前言
第1章《星期日泰晤士报》和克罗斯曼日记
新闻业不再刨根问底。它们批评政客,实则与之狼狈为奸,不敢越雷池半步;它们是事后诸葛亮,不做出头鸟。20世纪70年代,《星期日泰晤士报》挫败了来自开放、民主的大不列颠政府的众多干涉。克罗斯曼案可以说是一座里程碑。新闻业与专制权力的碰撞,确实孕育了改变。
第2章DC-10空难
《星期日泰晤士报》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来追查这个谎言,DC-10空难本可以避免。我们又一次在通向终极考验的道路上几经波折。在美国的宪法体制下,一家英国报纸尝试以这种手段行使知情权尚属首次。和反应停丑闻一样,本案的出现也伴随着相同的问题:新闻界在代表公民挑战大公司权力的道路上要走多远?
第3章 菲尔比间谍案
政府曾对英情报部门的苏联间谍一事瞒天过海。菲尔比案的调查是“洞察力团队”的一块试金石。作为一名前地方性报纸的主编,这也是我第一次和中央政府如此深入地打交道。调查强度前所未有。真相何时会在国家安全面前低头?毫无疑问,菲尔比一案表明,公众问责在未来没有自发产生的可能。
第4章 反应停丑闻
《星期日泰晤士报》对悲剧的追根溯源,使得一场宏大的官司就此拉开序幕,其结果界定了在新闻自由和法律施用中的公众利益天平。判决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并没有过多强调新闻的出版权力,而是把重心放在了个人获取可能影响到生活、自由和幸福的信息的权利之上。它赋予了我们一件抗衡当时英国众多审查制度的有力武器。
第5章 世纪大拍卖
“默多克问我,你能否接受他。”汉密尔顿漫不经心地说,“我告诉他,只要他服从几个特定的担保,你会的。”我惊得目瞪口呆。唯一的解释是,汉密尔顿曾经驯服过凯姆斯利和汤姆森,他认为自己能在默多克身上故技重施。自从拒绝了我请他牵头的邀请后,汉密尔顿就从未考虑过我们的财团。但他对默多克的态度却来了个360度大转弯。
第6章 担保
每个人都被设定成了默多克模式:汉密尔顿写私人便条支持默多克;行业协会认为公司已是默多克的囊中之物;“铁路列车”四处失援……并购即将提交反垄断委员会,默多克势不可当。“阻止默多克”联盟在公司内修筑战壕,力争从默多克那里得到一个担保——编辑独立性不容侵犯。六人对抗一人,但我们是对手吗?
第7章 比芬遗失的百万英镑
这宗报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并购,仅仅花了三天时间。贸易大臣和汤姆森集团金蝉脱壳,默多克终于摘下了面纱。“洞察力团队”前主编说:“他很清楚要如何成为泰晤士报业公司的立宪君主,并且是毅然决然、毋庸置疑的……一分钟前,他还面带笑容在水中游弋。弹指间,你的头就没有了,周围的海水也被鲜血染红了。”
第8章 第十任所有者
默多克看似腼腆羞怯,实则在生意场上不惜豪赌。这位“从事卑鄙、丑陋和暴力新闻报道的不良分子”,在英国和纽约受到的孤立显而易见。他已不再是一个新闻业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进入了道义层面。然而,“默多克失败论”常常与节节攀升的销售量并不相符。
第9章 信任问题
默多克是杰拉尔德·隆眼中的“天才”,还是《纽约时报》主编所说的险恶势力?一个人需要拥有80份报纸来满足自己对新闻工作的爱吗?他对所有权持续不断的积累,反倒让他渐行渐远。默多克曾表示不会插手干预,这也铸就他永恒的窘境。只要他在场,就会让人相信他不会撕破承诺;远离他,就不要笃信他会信守诺言。他生来就是为了打破诺言的,这一点他无法克制。
第10章 《泰晤士报》的前世今生
与北岩勋爵相仿,默多克也是从大众报业那头,带着金钱和承诺成功且粗鲁地挤了进来。历史会重演吗?对我们会是灾难性的吗?人们都说,北岩勋爵降低了《泰晤士报》的传统标准。不过,他猛烈又恰当地抨击了弥漫在印刷所广场的那股“死板的懈怠”之气。次日开启的旅程,冒失和危险并存。于我而言,没有地图,也不曾有哪任《泰晤士报》的主编和所有者的关系如此微妙。
第11章 初版
我不是为了谋求人气,我必须变得强硬、强硬再强硬,取得一些成绩,为了我自己,为了《泰晤士报》,改进这份报纸。然而,默多克表现出了对主编权力的敏感,他为此培养了很多年。全国董事自行提名任命的权力也无意间交到了默多克手中。曾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希望自己在报道上的刻苦劲儿能小一点。
第12章 黑衣修士记
报纸的灵魂——新的社论团队尘埃落定。我把《泰晤士报》政策中的明晰和一致,视为主编的基本义务之一。社论团队确立的国内政治路线招致默多克越来越多的反对;我对中东问题的处理,则被视为对默多克的绥靖。在我稍后的主编生涯中,默多克终将用积攒起来的压力,操纵《泰晤士报》独立的编辑政策。
第13章 改头换面
读者担心报纸被默多克握在手中,然而《泰晤士报》内部还有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即报纸本身的概念。经过一系列整顿,我们一直失之交臂的新闻报道,再次获得了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报纸形成了新的版面编排风格。这段时期里,默多克绝口不谈策略或金钱,但在其他事情上积极地支持着我的编辑工作。他在办公室的总体行为令人释疑。
第14章 政治和金钱
我已在《泰晤士报》度过了6个月的时光。种种迹象表明,我和默多克的蜜月期行将结束。我们在那个秋天刊登的大量内容,一直困扰着唐宁街10号。我无意让董事总经理插手编辑事宜,但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面。默多克正在收紧绞索,用预算钳制住我。汉密尔顿的突然离去,斩断了维系汤姆森时代的价值与成就的最后一环。鲁珀特·默多克将出任新一任的董事长。
第15章 阴谋
默多克想让《泰晤士报》的主编在技术上能干有力,在政治上顺从妥协。他的挑衅表现形式多样,有针对个人的攻击,也有投向《泰晤士报》的敌意。在新的一年里,他的目标就是摆脱我。默多克在没有征求主编意见的情况下制订预算,又向工会发出了裁员的最后通牒。一系列针对我的活动拉开了新篇章的序幕。
第16章 消失的所有权
严峻的问题现在大白于天下:几位全国董事失去了权威,而报纸的完整和特性正依赖于这些权力;鬼祟的转让工作,以及在附属细则上寻找漏洞的无耻尝试,都暴露了默多克对章程的敌意。但是危机还远没有露出真身,而是深深埋在了默多克能够决定《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命运的权力之中。
第17章 殉难日
我惊讶于自己在获悉默多克要求我辞职时表现出的那份冷静。我不属于粘液质的人,我已经为《泰晤士报》倾尽了所能。在我看来,这就像一道深深的伤口。你看着鲜血止不住地流出来,却感觉不到一丝疼痛,直到许久之后,才会深深感到那种剧痛。
后记
鸣谢
附录
|
內容試閱:
|
我所经历的默多克时代与汤姆森时代的区别在于:在《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岁月里,我们的全部精力一致对外;而到了《泰晤士报》,却致命地倒向了内部。试图限制《星期日泰晤士报》编辑自由和卓越性的法律以及行政当局的保密性条款,统统属于外部限制。但是在《泰晤士报》,压力来源于内部:经营者违背了他对议会的担保,弱化了对报纸角色和特征的自省。
报纸对其有义务承载的希望来说,是一个易碎的容器。即便它能做到最好,也永远无法阐明沃尔特·李普曼所称的“无形环境”。我们无法为自己监控复杂的力量和机构,但这些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生存。一份自由、开化、多样、诚实以及资源丰富的报纸,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如果能尝试成功,静观其所取得的成就,将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一切的成功或失败都将取决于经营者的价值观和判断力。一份报纸的娱乐性和宣传性或许在商业上很成功,尽管其主编的权力遭到削弱,经营者也会反复无常地干涉——比弗布鲁克的《每日快报》就是最经典的例子。
但是,没有哪份致力于公众事务的报纸能用这种方式取得成功。这需要坚定的意志,以及经营者、主编和员工的齐心协力。每一段伟大的伙伴关系,都承认了可行性和利润率的重要,以及编辑客观性的首要地位,其间绝不能有矛盾发生。
默多克承诺主编将会控制各自报纸的政治政策;他们在确定的年度预算内拥有自由权;在选择和平衡新闻与观点的时候,主编无须听从经营者或管理层的指示;下达给记者的命令,只能来自他们的主编;未来任何所有权的买卖,都要得到独立全国董事的多数同意。
在我担任《泰晤士报》主编的日子里,默多克打破了以上的全部承诺。3月4日,就在他向我索要辞呈前不久,曾经找来了《泰晤士报》国内新闻的主编弗雷德·埃默里,并把他的观点直接告诉了后者:“我给我全世界的主编都在下达指示。为什么在伦敦就不行?”他想起了对内务大臣的许诺,说:“它们不值得写在纸上。”
默多克是对的。担保不值得写在纸上——除非经营者分享了其中的精神。如果他做到了,它们不过是漂亮的装饰罢了;如果他没有做到,它们就没有可行性可言。进一步的强调毫无意义可言。内部自由无法通过外部的规定取得。对于泰晤士报业公司和《观察家报》,国家已尽其所能,就私人企业的管理尝试制定规则。国家的真正任务,必须是公正和有效地执行《反垄断法》。收购一旦得到批准,官僚机构就可谓鞭长莫及了。
对编辑担保的保护微不足道,或许还具有欺骗性。在泰晤士报业公司,它们给垄断势力毫无必要和危险的扩张提供了可以为人所接受的气氛,并且暗示说《泰晤士报》的传统已经得到了保留。章程的理论是,几位独立全国董事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作为设计师之一,我也是深信不疑。
我在《泰晤士报》的这段时间并没有特别注意让章程得到随时通报。针对此番无作为的批评是相当公允的。我一直在忙于报纸的事情,没有与干涉做过多的纠缠,直到当年的晚些时候。我没能认识到惯例改变的重要性。在汤姆森时代,每逢月例会,主编都会受邀与全国董事共进午餐。默多克留意到,主编再没有用这种方式与全国董事会面。我现在知道了,他是如何用那样的董事会午餐时间慢慢下毒的。
事实上,我仍不相信报纸陷入每日的混乱后,全国董事有能力保护他的主编。这与他们理论上的权力没有关系,增加或确保这样的权力也不会有所不同。在危机中,例如我所描述的所有权纷争,他们能起到作用。尽管如此,对编辑事务的干涉,不可避免地危害到了叫苦不迭的主编和愤愤不平的经营者之间的未来关系。这就像是搬弄是非。
另一方面,主编和经营者每天都会产生数不清的问题,仲裁显得很不现实。极具代表性的是,那天默多克把手放在一张《太阳报》的照片上,比较了《泰晤士报》的新闻报道,并大声说道:“你瞧!那儿有你需要的全部有关波兰的东西。”
有人向独立董事投诉了吗?或者应允了经营者的“建议”,或者做了其他斗争?没有任何外部的监督体系能从这样的经营者手下保护主编。
让一个陷入商业窘迫的经营者,凭借其政治本能介入一份质报的运营,势必会腐蚀报纸的水平。这不需要明显的戏剧效果,当它发生时,表面上看起来并无害处,不过是坚持以删减新闻报道为代价,增加体育版的篇幅;以成本为由关闭海外分社;在经济状况上提供指导。
正所谓水滴石穿,报纸的权威和品质迟早要被破坏,有时还会是极富戏剧性的。希特勒日记的新闻报道,就是《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遭受深层腐蚀的例证。两份报纸的公信力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它们各自的特性变得难以辨认。
“毕竟,”默多克说,“我们是在做娱乐产业。”
是吗?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