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HK$
97.9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HK$
437.8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121.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HK$
75.9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HK$
85.8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HK$
74.8
《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 增订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售價:HK$
105.6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HK$
97.9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关于美食的随笔集,但既不同于美食家所谈论的美食,也跟时下的“吃货”有所差异,作者所追求的是一种美食主义。
在书中,作者将美食梳理成一种日常生活,其所践行的是美食的艺术和多元状态下,味觉所呈现出的一种思想。作家陶杰曾说,自助餐,那上面的每一道菜:寿司、火腿、海鲜、沙拉,味道和色彩都不一样,但主题都是一样的,就叫做“快乐”。美食,更需要快乐同在:我有一杯酒,可以慰风尘。古龙这样说,在美食江湖上,我们能做到的潇洒自在,亦是一桩快慰的事。
|
關於作者: |
书评人,随笔作家。曾任《成都客》《舍客》等报刊杂志主笔。出版有《元朝的故事》《写在书边上》《舌尖风流》等书。现居成都,从事文化创作。
|
目錄:
|
卷一将进酒
理想的喝酒
春节上的聚会
我的诗酒生活
春日饮酒记
载酒江湖
酒事小记
泡酒吧
喝个酒
那些在乡村的酒事
晚酌
卷二味之道
当我谈美食时,我谈些什么
美食主义
从趣味到傲慢
于味蕾之外的舒展
回锅肉的境界
早餐哲学
闲话食话
川菜的地道
原味主义
好吃
叫醒味觉
成都人的食经
茶事
舌尖体
文艺女青年的饭局
卷三我杯茶
成都小餐馆里的凉菜
夏日食事
夏日小菜
凉拌青豆
蒜泥白肉
白斩鸡
美食,温暖你的胃
纠结的早餐
好吃的面条
泡菜记
聊食记
成都的粉
马齿苋的乡愁
串串的天堂
乱炖
烧烤一夏
手撕包菜与素食
恋恋家乡味
卷四觅食记
苍蝇馆子之巴蜀味苑
胡辣汤和豆腐脑
金门菜
火锅分
到石人西街去吃面
鸽子的吃法
混搭的有茗堂
尝老味道
辣到劲爆的田螺
李庄白肉印象记
浮世饮食
卷五吃货帮
川东人家见沈郎
许石林的尚食志
夜店里的张典婉
钟芳玲吃火锅
带舒国治尝小吃
怎样接近一个诗人并和他同步
在昆明吃傣家菜
长沙米粉
事关羊肉泡馍
美食茶饮文化之名
吃熨斗粑,是一种生活方式
风味小吃:荞凉粉
令人垂涎的稀豆粉
越嚼越香的抓酥包子
筒子骨汤独绝饮食江湖
原汁原味的羊肉米线
鸡丝火腿氽肉饵块的绝美境界
卷六纸上鲜
私生活也美味
舌尖上的美食地图
铁观音传奇茶叶之路
如何经受得了这般美食的诱惑
二毛碗里见江山
食桌上的日常生活
跟着舒国治去台北尝小吃
扬之水日记里的菜单
书单上的成都饮食
食桌上的段子
成都的饮食杂志
喝咖啡的情怀
跋
|
內容試閱:
|
回锅肉的境界
川菜作为饮食王国的奇葩,有很多经典的菜式值得一说,但要说起对川菜的热爱,恐怕还是要数回锅肉了,不仅因为它“好吃得要人命”,更在于百吃不厌,甚至于有位朋友每餐必点回锅肉,似乎不这样,就不能表达对回锅肉的激情。著名诗人兼美食家石光华说过:“四川的厨师们在猪肉身上下足了工夫,炖、烧、炒、拌、煎、烤、炸、腌、酱,猪肉的吃法超过百种。回锅肉,就是其中经过千锤百炼之后,返璞归真、化繁为简的经典菜品。”
回锅肉又叫熬锅肉,做法看似简单,却变化无穷,从选料(薄皮猪臀尖二刀肉最佳)到炒菜(火候把握),无一不精。当然,凑合如我这样的美食爱好者,也能做出一二,好歹还能混出个名堂,但在川菜行当里浸润久了,也就晓得这里的水太深了,以至于有高山仰止之感。就说这回锅肉吧,在选料上固然要精,但配料上也是各有千秋,不管是蒜苗、青椒,还是土豆、折耳根,都能做出不同的境界。大致说来,可按武侠小说里的说法细分为三重境界的吧。第一重就是回锅肉,不得它的精髓,凑合着就能过去。它不在于味美,只填饱肚子即可,这常常是在街边小店遭遇的场景。本来一份回锅肉赚的钱就不多,再在选料上下功夫,哪儿有那么多讲究,更何况这也不是经济利益最大化,也就只好混口饭吃。对店家来说是这样,食客正饥肠辘辘,来一份回锅肉,当然是不坏的选择了。不过,这样的场景仅此而已。你想在这样的小店吃出百般风情的风景,绝对是奢侈。第二重是回锅肉之学。这学是学问,是初级的升级版,有那么一点味道,却又欠那么一点火候,在选料上或许会蒙混过关(那有什么要紧,不就是连皮带肉,有肥有瘦,肥而不腻嘛),在炒菜时,也存在着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样的回锅肉像那么回事,不是高手大概无法分辨出回锅肉的些许细节,这就好比看上去光鲜的美女,却无法透过表象看出内在的些许内涵,要是往深处了解,需细细观察,才能了解一二。
最高级的则是回锅肉之道。这道犹如茶道、武道一般,是日常行为与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在选料、手法上无一不精,哪怕些许的细节都十分注意,讲究的是一份完美。这样的菜做出来费工夫不少,也是最为可口的。但因为大家习见的回锅肉都是“那么一回事”,被败坏了胃口,当遭遇到这回锅肉时,自然会疑心是不是有点什么样的问题。美食家所津津乐道的“好吃要人命”,就是这样一重境界。它去除繁华杂质,只剩下朴素的面容,恰似素面朝天的美女,是靠其气质来吸引人的,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些局部的美。每次吃饭,有没有回锅肉,并不构成一餐饭是否完美的标志。像我这样的人,有没有回锅肉都是一回事,说到底是境界太低,以至于会这样的吧。在德阳品尝美食自然脱离不了这样的俗套,每点回锅肉不免细细品味一番,最独特的则是连山回锅肉了。这回锅肉却是肉片大且薄,手掌来宽,三寸有余,选料必选上好的猪臀肉(坐墩儿肉),符合阴阳之道,半肥半瘦,做出来的回锅肉色泽油黄,肥而不腻,口感比过玉盘珍馐。因其美味,被称之为“蜀中第一菜”,不过,在今天,这连山回锅肉要做得地道的话,也鲜少矣。大抵说来,世人对美食的追求不再是那么的精细,也因此让店家觉得只要是一盘回锅肉即可,无须考虑它到底是怎么美味法,以至于众人对回锅肉的印象就大打折扣。这让我怀想起了作家聂作平的话来:“对那些远离家乡的四川人而言,又有什么菜肴比回锅肉更能唤起他们对故园的一腔热望呢?即便是从不曾远离家乡的土著,他们每每想起回锅肉时,也犹自有种两腮含香、唾沫暗吞的快感。”
回锅肉的境界
川菜作为饮食王国的奇葩,有很多经典的菜式值得一说,但要说起对川菜的热爱,恐怕还是要数回锅肉了,不仅因为它“好吃得要人命”,更在于百吃不厌,甚至于有位朋友每餐必点回锅肉,似乎不这样,就不能表达对回锅肉的激情。著名诗人兼美食家石光华说过:“四川的厨师们在猪肉身上下足了工夫,炖、烧、炒、拌、煎、烤、炸、腌、酱,猪肉的吃法超过百种。回锅肉,就是其中经过千锤百炼之后,返璞归真、化繁为简的经典菜品。”
回锅肉又叫熬锅肉,做法看似简单,却变化无穷,从选料(薄皮猪臀尖二刀肉最佳)到炒菜(火候把握),无一不精。当然,凑合如我这样的美食爱好者,也能做出一二,好歹还能混出个名堂,但在川菜行当里浸润久了,也就晓得这里的水太深了,以至于有高山仰止之感。就说这回锅肉吧,在选料上固然要精,但配料上也是各有千秋,不管是蒜苗、青椒,还是土豆、折耳根,都能做出不同的境界。大致说来,可按武侠小说里的说法细分为三重境界的吧。第一重就是回锅肉,不得它的精髓,凑合着就能过去。它不在于味美,只填饱肚子即可,这常常是在街边小店遭遇的场景。本来一份回锅肉赚的钱就不多,再在选料上下功夫,哪儿有那么多讲究,更何况这也不是经济利益最大化,也就只好混口饭吃。对店家来说是这样,食客正饥肠辘辘,来一份回锅肉,当然是不坏的选择了。不过,这样的场景仅此而已。你想在这样的小店吃出百般风情的风景,绝对是奢侈。第二重是回锅肉之学。这学是学问,是初级的升级版,有那么一点味道,却又欠那么一点火候,在选料上或许会蒙混过关(那有什么要紧,不就是连皮带肉,有肥有瘦,肥而不腻嘛),在炒菜时,也存在着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样的回锅肉像那么回事,不是高手大概无法分辨出回锅肉的些许细节,这就好比看上去光鲜的美女,却无法透过表象看出内在的些许内涵,要是往深处了解,需细细观察,才能了解一二。
最高级的则是回锅肉之道。这道犹如茶道、武道一般,是日常行为与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在选料、手法上无一不精,哪怕些许的细节都十分注意,讲究的是一份完美。这样的菜做出来费工夫不少,也是最为可口的。但因为大家习见的回锅肉都是“那么一回事”,被败坏了胃口,当遭遇到这回锅肉时,自然会疑心是不是有点什么样的问题。美食家所津津乐道的“好吃要人命”,就是这样一重境界。它去除繁华杂质,只剩下朴素的面容,恰似素面朝天的美女,是靠其气质来吸引人的,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些局部的美。每次吃饭,有没有回锅肉,并不构成一餐饭是否完美的标志。像我这样的人,有没有回锅肉都是一回事,说到底是境界太低,以至于会这样的吧。在德阳品尝美食自然脱离不了这样的俗套,每点回锅肉不免细细品味一番,最独特的则是连山回锅肉了。这回锅肉却是肉片大且薄,手掌来宽,三寸有余,选料必选上好的猪臀肉(坐墩儿肉),符合阴阳之道,半肥半瘦,做出来的回锅肉色泽油黄,肥而不腻,口感比过玉盘珍馐。因其美味,被称之为“蜀中第一菜”,不过,在今天,这连山回锅肉要做得地道的话,也鲜少矣。大抵说来,世人对美食的追求不再是那么的精细,也因此让店家觉得只要是一盘回锅肉即可,无须考虑它到底是怎么美味法,以至于众人对回锅肉的印象就大打折扣。这让我怀想起了作家聂作平的话来:“对那些远离家乡的四川人而言,又有什么菜肴比回锅肉更能唤起他们对故园的一腔热望呢?即便是从不曾远离家乡的土著,他们每每想起回锅肉时,也犹自有种两腮含香、唾沫暗吞的快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