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美国百所大学都在上的商学课(第五版)
》
售價:HK$
173.8
《
数学的现在:i
》
售價:HK$
64.9
《
中年处男:一份日本社会纪实报告
》
售價:HK$
49.5
《
行动的勇气,畅销书作家弘丹主编,30余位大咖分享人生高效秘诀。
》
售價:HK$
64.9
《
人生财富靠康波
》
售價:HK$
119.9
《
富人是怎么赚钱的
》
售價:HK$
74.8
《
法律双声道: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制度的差异与融合
》
售價:HK$
118.8
《
时刻人文·富与穷:英国政治经济学思想史(1750—1834)
》
售價:HK$
107.8
|
內容簡介: |
陈峰编著的《生逢宋代北宋士林将坛说》主要内容梗概:北宋一代,物华繁盛,俊杰辈出,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大多从平民中崛起。历朝将相中,赵普、吕端、刘平等风格迥异,寇准、狄青名垂后世,丁谓、吕夷简权倾一时,郭进、张亢、王韶等功勋卓著却又被人淡忘。这些士林将坛人物生于宋代,适逢其时,得以施展非凡的才干,他们个人的成败沉浮也攸关北宋国运的兴衰。
《生逢宋代北宋士林将坛说》以人物之事,记一代之史。材料取自正史、野史、文集、笔记、方志,熔裁于叙事中,不着痕迹。通过这部别裁体的宋史,宋代的君权与相权、国事与党争、内政与边防、崇文抑武与军力升降等重大关节,也能逐一领会。书中多数章节曾在《美文》杂志连载。
|
關於作者: |
陈峰,1960年出生,山西芮城人,历史学博上。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副院长,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学会理事、北京人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1982年2月毕业于陕两师范大学历史系;1984年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攻读研究生,后又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宋史及古代政治、经济史的研究。已出版《漕运与古代社会》、《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现象透析》等专著,发表《北宋枢密院长贰出身变化与以文抑武方针》、《北宋武将素质的整体考察》及《论漕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消极影响》等论文数卜篇。出版主编《多媒体中国通史》等高校教材及合著多部。
|
目錄:
|
自序
开国元勋赵普
状元宰相吕蒙正
“吕端大事不糊涂”
亲将张琼与杨信
名将郭进
猛士呼延赞
士林豪杰柳开
名相寇准
“鹤相”丁谓
权相吕夷简
宋庠、宋祁兄弟
庸将张耆与杨崇勋
诗书之将刘平
儒将张亢
大帅狄青
边臣王韶
蓝田“四吕”
附录:
书中人物年表
参考书目
后记
|
內容試閱:
|
状元宰相吕蒙正一
宋朝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出身的宰相吕蒙正,字圣功,先后历仕太宗、真宗两朝,三人相府,可谓一时风光无限。这位状元郎日后得意,富贵至极,不过其早年生活却颇为坎坷。
后晋开运三年(946),吕蒙正降生于洛阳城一个官宦之家,其时距宋朝建国尚有十余个年头。其祖上原籍太原,祖父吕梦奇在五代时曾任户部侍郎的高官,遂定居洛阳,父亲吕龟图也官居起居郎。要说家境自非常人可比,可摊上个风流好色的大人,日子就不好过了。
要说吕龟图,官阶虽然不高,却因出身优越,养成公子哥习性,除了正房刘夫人之外,又置了几房宠妾。如此一来,夫妻感情不和自然难免,儿子连带也受气不少。大致在宋朝初年,仅因一次口角,吕龟图就不仅将刘氏休去,竞还绝情地将儿子蒙正一并逐出家门,这在古时注重血亲关系的年代倒的确不多见。
按照传统门当户对的婚嫁规矩,刘氏想必也属大家闺秀。
这位母亲具有典型的传统美德,又性情刚烈,发誓永不改嫁,一心抚育儿子,将一腔怨恨化作希望,都寄托于蒙正身上。因此,离开吕家后,刘氏寡母孤儿举步维艰,连生计一时都成了问题。
人的少年生长环境和经历,必将影响其一生一世,尤其是从衣食无忧跌宕到吃穿发愁的巨大反差,常使孩童迅速早熟起来,对人世间的冷暖有刻骨的敏感与反应。好在吕蒙正天资聪慧,遭此晴天霹雳打击后,更发奋读书,立志出人头地,为母亲和自己争口气。
据说,吕蒙正随母离家后,曾一度寄居于一处叫利涉院的寺庙。佛寺位于洛阳城南伊水河畔的龙门山上,庙里的高僧见到落难的翩翩少年,一眼便识出有大贵之相,于是特别在山上凿出石龛,供其落脚,吕蒙正在此潜心读书,一住就是九年。
此为百余年后宋人笔记的记载,不免有些夸张离奇,但主人公徜徉龙门山间,遍览历代石窟寺倒是真的。那些造型高大神奇而又慈眉善目的佛像给了少年不少的心灵慰藉,也多少化解了心中的积愤,或许还在冥冥之中保佑了他。
当年的某个夏日,少年吕蒙正在伊水岸边看见卖瓜人,很想买一个解馋,但苦于囊中羞涩,只得站在路旁怔怔观望。卖瓜郎走后,地头竟遗留了一枚,他怅然取而食之,由此可见其当日窘困之一斑。日后他发迹为相,在洛阳城南置买园林,特意在比邻伊水边修筑一亭,取名“□瓜亭”。
据记载,吕蒙正年轻时曾与张齐贤、王随、钱若水及刘烨等几位同学,拜洛阳当地人郭延卿为师学习诗赋。一天,师徒们结伴渡过伊河找著名道士王抱一算命,不料王道士外出,结果一位和尚出来接待,大家感到疑惑,都好奇地询问为何僧人以道士为师,那位和尚倒是坦然回答:已追随王道士学习相术三十余年。他们不愿白跑一趟,就请和尚算命,僧人却说:师傅告诫自己在相术未精时,须谨言慎行,诸君一定要看相,还请明天问师傅吧。
次日,众人再至,王抱一招呼各位随便入席,吕蒙正坐于道士正对面,张齐贤和王随落座其次,钱若水与刘烨则又次之。王道士一看,抚掌叹息良久,几位连忙请教,主人说道:我曾游历天下,东至于海,西达流沙,南穷岭外,北抵大漠,寻求所谓贵人,以检验相术是否灵验,却总难如愿,岂料今日贵人尽在席上!众人听了都喜出望外,那王抱一却接着自顾自地徐徐道来:吕君科场及第,无人可压得住,不过十年便可为相,十二年后出判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出将入相,坐享三十年富贵长寿;张君过三十年也做宰相,同样富贵长寿告终;钱君能居执政之位,不过只有百日之久;刘君虽有执政之名,却无执政之实。诸位徒弟都被一一说到,唯独将老师漏掉。郭延卿脸面挂不住,愤然指责道士言辞虚妄:难道座上能出许多将相不成?王道士不为所动,依旧平和地回答:我并未收钱,你们一定要问,才如实相告。
自今十二年后,吕君出判河南府时,你可通过本地考试,隔年你虽有科举功名,还是做不到京官。听罢此言,郭先生更为恼怒,徒弟们都不安起来,遂作鸟兽散。多年后,吕蒙正与张齐贤等人结局果然如此,而他们的老师郭延卿也确是在吕蒙正的帮助下中举,但不久死去。
以上出自宋代笔记《默记》的这段史料,自然充满附会想象,不可全信,却多少折射出吕蒙正求学期间的生活片段。
还据说,他在读书期间曾游历到邻近一个县城,其学问引人注目,但当地县令的公子胡旦,也就是后面要提到自恃才高而受到柳开教训过的那位,出于文人相轻,对外来的才子极为刻薄。当有人对吕蒙正的“挑尽寒灯梦不成”之句夸赞时,胡公子却大加嘲讽,挖苦为“瞌睡汉”。其实,此句乃是他当年昼夜读书的侧面写照。
二
太平兴国二年(977)正月,朝廷举行科举会考,此时宋太宗登基才三个月。新天子不仅亲自主持了殿试,还钦定录用标准,结果录取合格进士109人、诸科207人,又对曾参加过15
次科考的举子191人予以开恩,合计录用各科人数达五百余名,其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更是唐朝的许多倍以上。
本朝自太祖朝后期以来,革故鼎新,倡导文治,其中科举沿用了许多唐代惯例,包括赐宴、题名之类。这次科考完毕,太宗皇帝特赐每位新科举人一套鲜亮衣装,在城中开宝寺内大摆宴席予以款待,并亲自赋诗二首赐予众人。随后,天子打破常规对他们超等委任官职,像进士中一、二等成绩获得者和九经及第者,都被授予将作监丞、大理评事的官衔,直接差遣为各州通判,也就是州级政府里的第二把手。史称“宠章殊异,历代所未有也”。太宗如此厚待文士,连当日的宰相薛居正都觉得有些过分,就反映:取人太多,用人太快。但天子
“方欲兴文教,抑武事”,打算扶植大批文臣控制地方,收天下士心以巩固帝位,所以对宰臣的呼吁未加理睬。当新科
“天子门生”们赴任辞行时,太宗还亲自在宫中予以接见,又特别告谕各位:到各自治所后,政事有不便的地方,可以立即反映给朝廷。最后再赐给每人20万行装钱,真是皇恩浩荡,前所未有。
此次科考高居榜首的状元便是吕蒙正,被授予将作监丞的官职,差遣到异州(今江苏南京市)做通判。舁州乃六朝金粉之地,又是以前南唐的都城,是故属美差一份,此时他刚满30
岁。实在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夙愿一朝化作现实,往昔的多少困苦也一日尽洗,母子都大可扬眉吐气,光宗耀祖。
在此借用唐人孟郊的七言绝句《登科后》可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吕蒙正毕竟饱读圣贤书,深明人伦大义,故登科入仕后,很快就将父亲接来团聚,不过与母亲同堂异室而居,悉心奉养,因此博得世人的赞誉。而已年过半百的薄情生父,想必既为家门出了状元窃喜,又羞愧难当,正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大喜大悲之下不久即辞世而去。值得一提的是,以后因儿子官居宰辅高位,这位死去的父亲还获得了尚书令的封赠头衔。至于吕蒙正的母亲刘氏,则在世时便已享受到诰命的待遇,死后又被追封徐国太夫人。
吕蒙正步入仕途后一帆风顺,仅时隔三年,就被太宗皇帝钦点为左补阙、知制诰,承担草拟皇帝诏书的职责。
随之,又升迁为都官郎中,出任翰林学士,成为天子身边的近臣。到太平兴国八年(983),他超迁为参知政事,跻身执政之列,也就是副宰相,此时距其科举入仕不过七个年头,提拔速度之快可谓官场罕见。这一年他才37岁,令无数积压难迁的官员艳羡不已。
当委任吕蒙正执政的诏书下达之日,太宗特赐予京城内宅第一区,并告诫他:士人们未显达时,对当世不合理的事都心存不满,及至身居高位,拥有策划政事之权,就当尽其所能,虽未必每言皆善,也应反复思考加以修正,以贡献朝廷。朕固然不以崇高自居,还是愿听取不同意见。真是眷顾情深,推心置腹,他怎能不心存感激?又如何能不深受鼓舞?
状元可不是徒有虚名,全国几万举人中才出一人,故吕蒙正的学养非常人可比。更难得的是,他历经困苦,一鸣惊人,成为朝野关注的翘楚,却能淡然处之,保持平和的心态,举止毫不得意忘形,这便令人肃然起敬。据记载,他以参知政事身份初入朝堂之日,朝臣们分列两旁,有人不服气地在下面议论道:这小子也能做执政?吕蒙正佯装没听见,径直上殿。同行的大臣为其鸣不平,当下便要追问说话者,他却劝阻说:若一旦知道了此人姓名,则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为好。如此气度雅量,深得众人叹服。
端拱元年(988),吕蒙正入居宰相,与元老重臣赵普共掌中书大权。不用说,这一搭配是太宗皇帝的亲自安排,一个是经验老到、满腹心机的67岁宿旧;一个是学养深厚、明达事理的42
岁新人。要说在天子眼里,吕蒙正是亲手选拔的状元和栽培的宰相,其学行备受赏识,故关系要亲近得多;而赵普则是先帝器重过的人,之所以继续任用还在于借重其权威,但关系却不免有些疏远。对于这些关节,吕蒙正自然心知肚明。不过,多年的读书心得及生活阅历,却令他谨慎从事,自甘居后,该尊重老臣之处绝不冒犯,该发表意见之时也坦然说出,这便将以往恃宠轻狂的卢多逊之流比下去了,完全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因此不仅深得太宗皇帝的满意,也难得地获得赵普的赞许。
P36-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