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图以载道——传统绘画的图像叙事
》
售價:HK$
85.8
《
骨科康复学(第2版)
》
售價:HK$
250.8
《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售價:HK$
85.8
《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售價:HK$
107.8
《
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
售價:HK$
74.8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HK$
305.8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HK$
76.8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HK$
64.9
|
內容簡介: |
《微博空间的生产实践: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由夏雨禾所著,“揭秘”微博空间生产的运作逻辑,探明参与空间生产要素的构成及其耦合机制,不仅是了解和把握微博空间影响力生成的重要前提,对于准确评估和预判空间影响力的作用、方向和实际效果,也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和价值。《微博空间的生产实践: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的研究,除了完成相关学术命题的理论建构之外,还将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微博空间生产的要素构成、要素间耦合机制以及空间效果生成、作用及现实影响力等一系列命题展开深入剖析,以凸显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1 题解及主要研究内容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价值
1.3 研究的方法论和主要研究方法
1.3.1 方法论问题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微博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诠释框架
2.1 微博研究的多维视角
2.1.1 基础研究
2.1.2 传播形态研究
2.1.3 功能研究
2.2 空间学说的思想谱系
2.2.1 空间学说的源起与客观的空间
2.2.2 主观空间与空间的意义呈现
2.2.3 当代社会思潮的“空间转向”
2.3 微博空间研究的分析模型与诠释框架
2.3.1 微博空间研究的分析模型
2.3.2 微博空间研究的诠释框架
第3章 作为“总体性关系系统”的微博空间
3.1 中西方微博的“成长简史”
3.1.1 Twitter的辉煌与困境
3.1.2 “国产”微博的启蒙与崛起
3.2 微博空间技术系统的发展模式
3.2.1 微博应用开放平台的总体布局
3.2.2 应用开放平台的模块构成及其关系“意蕴”
3.3 新浪微博的个案解读
3.3.1 网站布局和新浪微博的总体景观
3.3.2 主体裂变与微博的身份区分机制
3.3.3 基础功能与微博主体的“行动工具”
第4章 实证研究的相关说明和技术路径
4.1 实证研究的相关说明
4.1.1 实证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分析策略
4.1.2 研究对象解读及实证研究的操作方式
4.2 实证研究的技术路径
4.2.1 抽样依据及样本总体
4.2.2 实证研究的分析指标体系
第5章 “微博行动”的结构形态与模式特征
5.1 “微博行动”的活跃指数
5.1.1 微博空间总体活跃程度的周期性变化
5.1.2 主体间“微博行动”活跃程度的差异性
5.2 “微博行动”的心理图式
5.2.1 主体“微博行动”的总体心理结构
5.2.2 主体间微博使用心理的结构性差异
5.3 “微博行动”与外部资源的调用
5.3.1 主体消息发布行为的构成形态
5.3.2 主体消息发布行为的差异性特征
5.3.3 主体信息网络的建构方式
5.3.4 主体“微博行动”的情境变量
5.4 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模式特征
5.4.1 主体间多样化的互动结构
5.4.2 微博互动的情境定义及模式特征
第6章 微博空间生产效果的形成机制和主要表现形态
6.1 微博空间生产效果的总体分布形态
6.2 微博空间生产效果形成机制的分析模型
6.2.1 主体相关变量与空间生产效果
6.2.2 技术相关变量与空间生产效果
6.2.3 情境相关变量与空间生产效果
6.3 微博空间生产效果的主要表现形态及其效果评价
6.3.1 “微营销”
6.3.2 “微政务”
6.3.3 “微舆论”
6.3.4 “微公益”
第7章 迈向反思性的实践空间
7.1 微博空间生产的支配逻辑和实践形态
7.1.1 微博空间生产的支配逻辑
7.1.2 微博空间实践系统的层次和形态
7.2 微博空间生产实践的社会文化动因
7.2.1 微博空间的社会化生产方式
7.2.2 自由的“意义生产”
7.2.3 空间实践中的整合与对抗
7.3 微博空间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及研究的目标愿景
7.3.1 微博空间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7.3.2 微博空间研究的愿景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