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HK$
173.8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HK$
119.9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HK$
85.8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HK$
64.9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HK$
151.8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HK$
104.5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HK$
107.8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HK$
49.5
|
編輯推薦: |
这是了解生命真相的智慧,究竟解脱人生痛苦的方法。
这是认识佛法的启蒙之音。
它能勘破无明时代的文明包装,开释浮躁世间的人心归向。
一代得道高僧济群法师用佛法智慧解读世人的困惑。
|
內容簡介: |
身在此刻,心不能定,皆为想要得太多。物质的丰裕并不能带来身心的安顿,需要向内在去寻找。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立足于当下,讲生命轮回,讲日常生活,通过寻常人生的悲欢喜乐来阐释禅机妙义,知道人们理解生命真相。如一盏明灯,点亮蒙尘的心灵,踏实淡定活在此时此刻。
|
關於作者: |
济群法师沩仰宗第十代传人,国内知名法师。生于福建福安,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主讲唯识、戒律、阿含等课程。著有《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金刚经的现代意义》《心经的人生智慧》《学佛者的信念》《幸福人生的原理》《如是观》等著作。博客:http:blog.sina.com.cnsjiqun
微博:http:weibo.comjiqun
|
目錄:
|
佛缘
佛法是佛陀亲证的究竟真理,
依法修行,就能帮助我们开发生命本具的无量智慧。
学佛和不学佛有什么差别
从富二代说福报
尊重而惜缘——健康父子关系法则
佛学热是一时潮流,还是会成为常态
企业家为什么热衷于学佛
也看小资学佛者
现世乐和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
僧人为什么要做无产者
香火鼎盛之下,还该做些什么
弘法现代化的使命
出家人不孝吗
自制力是你的抗体
一笔漏算的账
茶和禅的滋味
一种叫做“幸福”的不稳定感觉
何为功德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患得患失最养生
什么是参话头
走自己的路,让天下雨去吧
你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童真入道是成为僧人的最佳起点吗
缘无所谓善恶
抉择
如实、客观地看待人生。
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一切变化。
乐观、悲观和中观
生死关头,何去何从
住还是无住,这是个问题
做啥
你的念头听话吗
精进也要中道
睁眼或闭眼,看破或逃避
心即是佛,何必再学?
信佛,还是和菩萨做生意
信不信
做个好人够了吗
这杯酒,给你带来了什么
究竟谁是菩萨
不计较的技巧
怎样和众生结缘
正信不迷妄
佛法与科学——兼容还是对立
佛典是神话吗
出离
以佛法智慧审视人生,透彻世间,
才能培养超然的心态。
弘法也能洋为中用吗
一心出离,才能所向无敌
我看,看我
佛法与心理治疗
入世而不媚俗
怎样发愿才如法
佛教需要简化吗
宗教是改善社会人心的一剂良药吗
自了还是利他
谁有资格弘法
看清这些纠结
关于说法的一些说法
树欲静,须风止
信佛和个性解放矛盾吗
终点和起点都是什么点
忘了它,其实没那么难
这样,那样,矛盾了吗
信仰必须是无条件的吗
杀不杀和算不算杀
究竟是什么心
安心
当我们从烦恼和困惑中解脱之后,
就不会再被迷情所转。
诱惑、被诱惑及其他
被欺骗的应对
看似无情却多情
为什么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
它们轮回到哪儿了
迷信的解药
你有安全感吗
引导而非融合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吗
要不要福报
佛教需要青年,青年需要佛法
红尘中的清净一日
关爱而不纠结,慈悲而不黏着
慈善不是强迫捐款
给三种初学的推荐书目
得失和患得患失
照顾身,安顿心
也努力,也随缘
信佛是失意后的退路吗
禅修是自我催眠吗
|
內容試閱:
|
学佛和不学佛有什么差别
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学佛和不学佛,本身就是差别。
或许有人会说,不学佛一样可以生存,一样可以通过劳动改善物质生活,通过娱乐改善精神生活。此外,我们还可以信仰其他宗教,为什么要选择学佛呢?关于佛法,有很多定义。有的说佛教是文化,有的说佛教是哲学,有的说佛教是宗教。其实,这些定义都不是很完整。如果用一句最简要的话来定义佛法,我认为,佛法是究竟解决人生痛苦的方法。
也有人会说,解决痛苦的方法很多:无聊了,看看电视是解决方法;痛苦了,喝喝酒也是解决方法。但这些方法只能使痛苦得到暂时转移。看完电视如何呢?一样还是无聊。酒醒之后如何呢?依然还是烦恼,甚至可能更烦恼,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
也有人会说,改善生活条件是解决痛苦的方法。如果那样的话,古代帝王就不应有烦恼,因为他们集世间财富和权力于一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幸福是否就和这一切成正比呢?未必。帝王有帝王的烦恼,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可能比普通人有更多的烦恼。由此可见,改善生活环境并不足以究竟解决人生痛苦。
也有人会说,我们还可以去信仰其他宗教,通过对神的祈求,通过外在拯救拔除人生痛苦。但我们要知道,解铃还需系铃人。
烦恼不是外来的,而是源于自身无始以来的贪嗔习气,源于往昔造作的无量恶业。只有铲除这些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心困惑,灭除苦果之因。没有烦恼的话,走到哪里都安然自在。学佛和不学佛的根本区别,就在这里。
现世乐和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
法师提到“现世乐”和大家所关心的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呢?
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树立正确人生观念”一说都耳熟能详,但真正能够付诸实践的并不多,因为世俗生活有一整套按部就班的程序,其中,现实利益又是人们选择人生道路时的重要参照。我想,民众对佛教的淡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学佛能够给现实人生带来利益。
佛法所提倡的现世乐,从世间的层面来说就是“种善因,得乐果”,通过正确的人生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获得人生幸福。在佛教的五戒十善中,还涉及到自他双方的关系,也就是通过持戒修善建立自他和乐的人生。
需要明确的是,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现世乐和来世乐又是统一的。佛教所说的出世间的快乐,是依戒定慧修行获得,其内涵是开智慧、断烦恼、证真理,并最终成就解脱。与大多数人为追求一己私欲,由欲望满足而获得快乐的途径是不同的。
因为满足私欲之后所得的快乐,可能是建立在合理的行为规范上,也可能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其实质也往往局限于现实的当下,不能给未来人生带来什么利益,甚至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过患。
因此,现世乐应以来世乐为参照,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我们在现实的当下法喜充满,同时给人生带来无尽利益。
如果说人生佛教定位于现实人生,固然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但是否会和佛教的出世精神有所违背?或者说,在大力弘扬人生佛教的今天,传统的宗派佛教多少已显得有些过时?
人生佛教虽定位于现实人生,但和常人的理解还是有出入的。入世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太虚大师有首偈说得非常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这首偈中包含着三层内容,首先,人生佛教是以解决现实人生的一切问题为依归;其次,说明了做人与成佛的关系,我们应以佛陀为榜样,克服自身的众多缺点,达到人格的圆满和完善;第三,佛是由人修成的,因而,人生佛教涵盖了由人到佛的整个修行过程。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人生佛教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佛教修行是以出离心为基础,只有具备这一点,我们才能超越五欲六尘的束缚。而在我们的修行过程中,正见更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整个佛法的修行都没有离开八正道,其中又以正见为首。
传统的宗派佛教,如唯识宗依“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建立的唯识正见,中观宗依“缘起性空”所建立的中观正见,对修道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说人生佛教和传统佛教有什么区别的话,只是在于它针对佛教发展中存在的误区现象而特别提出了为现实人生服务的口号,同时,在形式上将采用更为契合的方式。除此以外,实在无法将人生佛教与传统佛教对立起来。
出家人不孝吗
中国受儒家文化颇深,儒家孝道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说法,民间流传更久的说法是“光宗耀祖”。一旦选择出家,以上几点就很难做到。那么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
出家和行孝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来定义这个“孝”。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被士大夫诟病的一大罪状,就是没有子嗣。从传宗接代的角度,这种观念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否可以作为尽孝的唯一标准呢?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是否成家或生子的权力,这不应该作为判断是否尽孝的标准。
我觉得,孝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生前的照料,二是对死后的超度。
关于第一点,需要澄清的是,虽然出家人离开了世俗的家庭,但并不逃避对父母的赡养。对于这个问题,佛陀特别在戒律中做了细致的规定。比如父母生活困难或无法自理,出家人应供给衣食所需或亲自照料。当然,佛教提倡的关怀并不局限于生活,关键还是要引导他们学佛,使之身心安康,快乐无忧。
关于第二点,正是出家修道的意义之一。我们只有解脱生死之后,才真正具备报效父母的能力。否则,即使能令他们衣食无忧,或成就一番“光宗耀祖”的事业,也不过是短短几十年。当他们要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无力挽留;当他们不幸堕落恶道时,我们无力救拔。所以,惟有令他们生得安养,死入善道,才是为人儿女应尽的孝道。正如明代莲池大师所说:“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父母恩重如山,不论给予什么物质馈赠都无以为报,当他们究竟离苦得乐时,才是孝道的圆满成就。
所以,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出家非但不与孝道相违,而且还是更深层的孝,更长远的孝。除了《盂兰盆经》外,佛弟子们熟悉的《地藏经》《佛说父母恩重经》等,都有对报恩和孝亲思想的弘扬。佛陀本人也在成道后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并在生父净饭王往生后亲自为其抬棺送葬,为我们示现了尽孝的典范。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佛教要有出家这种修行方式?为什么不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是因为,世间亲情是建立在贪著之上的,是有粘性的。这种粘性又会加深贪著,使人们对此产生依赖。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即使骨肉至亲,也终有离散的一天。贪著越深,依赖越深,由此带来的伤害就会越大。出家,就是从这种彼此束缚的关系中超越出来,将有粘性的贪恋净化为法缘,升华为大爱。
一种叫做“幸福”的不稳定感觉
我们以前做过一个关于“幸福感”调查,在北京工作的“白领”有一半以上接近60%的人感到他们不幸福。想请您跟我们讲讲到底什么是幸福,我们怎样把握幸福?
多数人对幸福的理解确实存在问题,他们往往是从外在条件来考量,如家庭、地位、金钱等。事实上,幸福只是一种内在的、不稳定的感觉。当然,外在条件也是激发幸福感的助缘,但是否幸福的关键是在于心灵而非物质。若一味的只看外在条件,以为得到某些东西就能幸福,无疑是本末倒置。
我们不仅要对幸福的内涵有正确认识,还应以正当手段来追求幸福。很多人在追求幸福的同时,却在不断长养心灵的负面力量,以致把心都做坏了。须知,“心”才是幸福的根源所在。若是这一基础被破坏,即使拥有再丰富的物质,也很难感到幸福了。
我常常有一种感觉,当我感到幸福时,心里往往患得患失,怕这种幸福的感觉会很快过去,那么我们其实不应该追求幸福的感觉是吗?
也不是说不追求幸福。刚才讲到,幸福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感觉,若是我们既在乎它,又觉得抓不住它,自然会患得患失。如果我们非常清楚幸福是什么,又有信心获得它,就不会感到害怕了。所以,我们要培养把握幸福的能力。
我觉得幸福的感觉和层次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喝到一泡茶也会感觉到幸福,但这种幸福比较短暂,也比较表层。再比如说今年我是在一个寺庙里过的春节,三十晚上跟大家一起包饺子感觉很幸福。但是我们一同包饺子的人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第二天吃过饺子,大家又都走散了。这种幸福就不可能重现了,这些人不可能再一次来到这里,再包同样的包饺子了。所以我觉得这种幸福是不可重复的,很短暂,也很遗憾。
那你觉得这帮人不要散掉,天天都在那里一直包饺子,你会觉得幸福吗?
(笑:也不幸福。)
这就对了。所以说,幸福是由一定的心理期待为前提的,当这种期待获得满足和平衡时,才会产生一种幸福感。但幸福也要“中道”。就像吃饭,饿的时候,吃得恰到好处也会觉得幸福,但一过量,马上又会不舒服。朋友团聚也是一样,许久不见,在一起不亦乐乎。但三天一过,可能就厌倦了,甚至想躲开图个清静。
任何感觉都是不稳定的,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心念无常”,所以我们不应执著,否则就会感到挫折。当然,幸福是缘起法,虽然无常,也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我们不断创造幸福的因缘,培养善的、和谐的心理力量,同时,消除障碍幸福的各种因素,便能保有相对稳定的幸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