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变富:如何有效积累足够的财富
》
售價:HK$
86.9
《
大宋西军
》
售價:HK$
85.8
《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
》
售價:HK$
74.8
《
嫉妒
》
售價:HK$
53.9
《
文明的碎片(西蒙·沙玛重磅新作!)
》
售價:HK$
107.8
《
别读博,会脱单
》
售價:HK$
57.2
《
甲骨文丛书·德意志与神圣罗马帝国(第1卷):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493~1648年)(全2册)
》
售價:HK$
260.8
《
强绩效模式:从0到1的绩效架构设计
》
售價:HK$
86.9
|
編輯推薦: |
著名主持人、时尚辣妈李静资深音乐人、温情老爸黄小茂
隆重推荐一本“会呼吸”的教育生活书!阅读这本书,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具有内在力量的人这是一位用心妈妈写给那些有心妈妈的一本好书。仿佛妈妈们的闲聊,有趣有益。反思自己的成长,在缺失中为你的孩子们点燃一盏灯。
——著名主持人李静、资深音乐人黄小茂夫妇雪宁对孩子的一哭一笑、一举一动都观察细致,呵护备至。她非常关注孩子身、心、灵的平衡发展,并像对待大人般尊重孩子,让爱融进孩子幼小的心房。在她的养育下,小外孙女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活泼、独立,有着广泛爱好和自我特质的孩子。
——著名音乐家、作者父亲付林
|
內容簡介: |
作者雪宁是一位华德福教育研修者,也是乐活式生活方式地提倡者,她主张有内涵、有生命力、环保的生活方式。她将这种理念带入育儿生活中,并放慢脚步,用爱和陪伴静待孩子成长。
作者认为“教孩子如何过生活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本书处处可以体现作者的生活理念和育儿理念,从妈妈心经——妈妈的知觉与反思;妈妈小法术——感知孩子的世界;乐活家庭——爱上“家”文化;童话生活——与宝贝一起在生活中获得滋养;梦幻学校——台北幼儿园生活,向读者介绍如何让孩子拥有一种“会呼吸”的生活,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内在意志力、情感能力、感知能力、思考力、社交能力与专注力、想象力的培养,希望读者在阅读中有感动、有体味、有收获,帮助孩子学会等待、获得归属感,成为一个具有内在力量的人。
|
關於作者: |
雪宁:华德福教育研修者。著名作曲家付林的女儿。
在做妈妈之前,她拥有成功的事业,是我国第一代明星经纪人,创办了大陆第一家经纪公司——蓝月明星经纪公司。与齐秦、任贤齐、刘若英、蔡依林等两岸三地众多艺人都有合作,创办过娱乐杂志,创作了《故乡的雪》《香港别来无恙》等多部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作品,并与父亲合著了《流行歌词写作新概念》一书。
婚后,与老公定居台湾,自2003年爱女小袋鼠降生后,专心做一名“袋鼠妈妈”,潜心研究幼儿教育,重视“亲职教育”,曾专门研习华福德教育的育儿理论和儿童哲学,是华福德教育理论的倡导者,专门参加了由台北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和台北史代纳学校组织的关于儿童哲学、幼儿教育等相关培训,学习了生命传记、从格林童话看幼儿教育、亲子厨艺、从幼儿教育看室内设计、优律斯美(音舞)、手工、烘焙、拼布等相关课程,台湾育儿杂志撰稿人。
|
目錄:
|
Chapter 1 妈妈心经——妈妈的觉知与反思
教育到底是什么
呼吸
滋养孩子的生命
牵手与放手
感受美好瞬间
倾听孩子
母亲的唠叨
给孩子一个背包
孩子,你可以关门
哭哭蝴蝶
空多少位置
留一盏灯
感觉长大
哭吧
尽心尽力
地震的冲击
思考的惯性
奥运思索
你就是你
玩具车
爸爸的能量
唤醒
玩吧
天使的考验
Chapter 2 妈妈小法术——感知孩子的世界
莫扎特的迷思
走路是件自然的事
要上早教课程吗
生活的规律性节奏
睡眠是新一天的开始
关照孩子的灵性
怕与不怕
东摸摸西尝尝
不要随便摸别人孩子的脸
痛的感受
用餐不仅仅是吃饭
糖果的诱惑
玩具的选择
自主玩耍
“我的娃娃不是芭比”
电视不是保姆
读书与听故事
孩子的图画世界
自由与限制
打招呼
“我数到三”
Chapter 3 乐活家庭——让家温暖孩子的心
创造家庭文化
做家事中的哲学
父亲的角色
适合孩子的家环境
温暖的便条墙
我家的端午节
小小中秋节日桌
陪孩子过圣诞节
星愿
农耕体验
比萨
第一刻就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大日子
宝贝,给你一点儿甜甜
辛苦是幸福的
手工礼物
幸福是自己给予自己的
Chapter 4 童话生活——与宝贝一起在生活中获得滋养
月亮也会怕台风吗
轮回
早安,幸福
迎接独睡
每个女生都爱漂亮吗
感恩
橡皮筋的魔力
家庭投票
礼物
晨醒
体察孩子的理由
善用形象的语言
来个大拥抱吧
搔痒与抓背
挑食的小家伙
晚餐谁决定
手作玩具,手作生活
插嘴
专注的习惯
一枝铅笔
孩子都是小诗人
Chapter 5 梦幻学校——台北幼儿园生活
美好的幼稚园生活
亲师联络本
特别的体验
老师的来信
班亲会
庆生会
每周去公园
老师来家
幼稚园的圣诞庆典
冬季庆典
手工聚会
发芽蜕变
小小蜡烛
我怎么这么爱你呀
吹蜡烛
爱心饼干
毕业典礼
幼稚园毕业了
后记
|
內容試閱:
|
教育到底是什么
如果父母不是真正地快乐生活着,那么给孩子创造快乐的情景就变成了一场表演,孩子所接受的学习也只能是身心无法合一的虚假生活。
“我要怎样教育我的小孩?”
“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能够为孩子铺什么样的路?”
……
每个父母自觉不自觉地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设定。
但是,孩子真的可以按照父母的设定长大吗?而这样设定的到底是谁的人生?
现代社会资讯快速而泛滥,教育门类繁多,各种早教机构林立,教育口号响亮而且深具理论支持,并且在商业利益的猛推下(父母的钱最好赚),父母很容易掉入“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陷阱里。
很多父母在孩子还没出生时就开始买很多可以刺激孩子脑部发展的玩具和童书;孩子还没学会唱歌,就把钢琴准备好;孩子还不会叫妈妈,但英文CD已经准备了一大套;孩子还没学会走路,就开始参加婴儿团体课程……
父母不满足于孩子自自然然地长大,生怕孩子的天分因为父母没有开发而被埋没。
我也曾有这方面的迷思。在小袋鼠幼年期就带她参加团体的活动课程。后来才发觉,其实婴儿期的孩子在母亲的陪伴下,在有规律的生活中,吃得饱、穿得暖、睡得足、尿布干爽就已经足够。而到了幼儿期,再给予一个安全干净、可以自由探索的家和离家不远的熟悉的、有着花草树木小鸟的室外自然环境也已足够。
这是因为,孩子不是早说话就会成为语言天才;不是早会数数就数学优异;不是早会背唐诗就可以成为作家……当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量发展自我的身体和心智,过早地学习和训练头脑才艺,反而会让他们提早失去兴趣热情,没有了最初因好奇而探索世界的原动力,也有碍身体健康。
童年,不是一个效能工厂,也不是一次严肃的论文成果发表。
让孩子自然成长,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平庸的人吗?这似乎是父母把自我对于未来的恐惧透射在孩子身上。
也有很多父母讲:“我对孩子的期望就是他可以快乐地长大。”
孩子如何快乐地长大?
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以孩子的快乐为全部考量,他们举家从台北搬到外地。为了寻求孩子可以快乐受教育的空间,母亲放弃自己的工作、兴趣爱好、朋友,而父亲因工作关系每天在台北与居住地长途奔波,甚至还要忍受“妻离子散”,独自在台北生活……父母对于孩子的快乐成长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自己的快乐,并宁愿以牺牲自己的生活为代价。
可是这样是健康的教育观念吗?或许又陷入了另一个迷思,孩子的快乐是教育的全部吗?
我也是为了孩子而放弃工作成为全职妈妈,曾经一段日子我生活的全部时间空间都是围绕孩子而运转。在我带孩子参加幼儿团体课程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其实那些课程不是孩子需要,而是我这个母亲的需求。因为我当时在台北没有工作,又没有亲戚朋友。在这种状况下,每天24小时只埋首于孩子的生活,而没有了与社会的交接点。我深刻感悟到做全职妈妈认真对待孩子教养虽然很重要,但不应该占据我的全部时间、精力和金钱。于是,我把孩子提早了半年送去上半天的幼稚园,这样每天我拥有了半天的自我空间和时间。我利用这个时间去上自己喜欢的课程完善自我成长,去和老公约会增加夫妻交流,去和朋友聚会融入台北社会,去独自静下心来看书、写作、自我内省,去打理生活琐碎呈现我真正想要的面貌,甚至好好地睡一大觉放松身体……因这个半天的身份转化,我的身心得到满足,在更多层面找回自我,让很多快乐的源泉来自于自己。这样当我面对孩子的时候更是充满了正向的能量。
所以,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快乐长大,必须首先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如果父母不是真正地快乐生活着,那么给孩子创造快乐的情景就变成了一场表演,孩子所接受的学习也只能是身心无法合一的虚假生活。
大多数父母都已经给予孩子很丰富的环境,不需要为了让孩子有个完美的受教环境而牺牲家庭的整体利益。我们大人都知道,其实很多的成长是在痛苦中获得的,让孩子有机会同时拥有快乐和不快乐的经验,并清楚地知道家永远在那里,爱永远支持他时,孩子必然发展出自我认知的能力,而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教育真正的焦点不是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而是父母想要成为什么样的父母,父母要把所有的期待放在自我身上。当父母做好真实的自己,建立丰富而满足的人生时,就会发现孩子正默默地跟随着。
呼 吸
我们父母很容易一味担心孩子吸收的还不够多,总想快速地让孩子掌握更多的认知,而忘记关心他们在“吸”的同时有没有“呼”出来。
生命伊始就会呼吸,这是生命的本能。而这种本能发生在每时每刻,以至于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它就是如此地自然而流畅。可是另一种更深层的呼吸是在心灵,如果不去细心地体会,有的人可能一生都不会察觉,那么心灵一定是沉甸甸的。其实身体需要呼吸,心灵更需要呼吸。
年幼的孩子用他们的身体不断地探知、认识这个世界,所有的感受都进入他们的身体,就像吸气一样。而当他们游戏时,便把这种感受不断地释放出来,就像呼气一样。我们父母很容易一味担心孩子吸收的还不够多,总想快速地让孩子掌握更多的认知,而忘记关心他们在“吸”的同时有没有“呼”出来。我们可以给孩子在一天中找出生活的规律,让他们在一定的交替中快乐地成长。因为游戏和学习就是呼吸。
生活中我们和朝夕相伴的家人有没有建立起一种模式,当对方倾诉时,我们愿意是一个篮子把快乐的果实留住,把忧伤的浊水漏掉。而当我们倾诉时,我们愿意是一面镜子把情绪的尘埃擦掉,把思考的本质展现。这类模式对于我们自己、父母、孩子和爱人都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更懂得体会自己和家人的内心需求。因为倾诉和倾听就是呼吸。
和生命同时而来的还有一个重要本质,就是爱。我们从一出生就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爱、寻找爱。但我们很容易忘记爱的样子,经常找到了却又弄丢了。其实,爱就在身边、在心里,我们需要放慢脚步仔细地体会和努力地付出。因为爱和被爱就是呼吸。
身体会有一天不再成长,可是心灵却是需要不断地成长。我们可以把生活与工作当成呼吸,把自己独处和家人朋友相聚当成呼吸……我们不断吸收新的未知不断释放已有的所知,重要的是每天要重复这种呼吸,在这种呼吸中找到自己生命的节奏,借由生命的节奏我们更容易捕捉到生命的意义。
当下的我是用喜乐的心去体验生活和记录生活的,这就是我的呼吸的一种模式。
滋养孩子的生命
我们要先学会生活,用一颗丰富的内心陪伴孩子生活。
而我们所有的正向思维都是在滋养孩子的生命。
人最活跃的是什么?
应该是思维吧,说的话、做的事都源于思考,即使什么都不做地发呆,思想也飞出去了,甚至睡觉时也由于思维的活跃而做梦。
可是我们会常检视自己的思维吗?尤其是一连串思维的起点——那个念头。
应该常会忘记回头看自己最初的念头,就跟着后续的思维行动了吧。
对待孩子也是如此。
那么教育的初衷是什么?
我们要教给孩子什么?那原始的念头是什么?为什么这个不可以,那个要学?
是由我们的生活习性和经验来作判断吗?
谁能说这生活习性和经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我们的生活习性和经验只属于我们。
而生活习性和经验也是短暂的,就像现象也是短暂的。
当孩子哭闹不休,而我们怒火中烧时,在管教前先检视一下自己的念头,我们为什么要生气?是因为别人在看,我们的面子?是因为怎么也管不好一个小孩子,我们的不安?是因为不管他以后会怎样怎样,我们的担心?
而这些是正向的念头吗?
孩子在各个年龄段所呈现的让我们困扰的种种,其实只不过是一个个现象。以生命的长河来看,现象是如此的短暂。
我们是否透过现象看到背后的本质,或者累积?
借由本质引发正向的思考和念头,而不是依循习性和经验去判断现象。
习性和经验只不过是我们的个人喜好。
所以管好孩子之前先管好自己的念头。
那么,如何才能穿越本质找到永恒,如何捕捉正向的念头?
应该是我们要先学会生活,用一颗丰富的内心陪伴孩子生活。
而我们所有的正向思维都是在滋养孩子的生命。
牵手与放手
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的一份功课,借由与孩子的朝夕相伴,让我们重新体会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进而回溯自我,向孩子学习那最纯真的心。
小袋鼠的幼稚园同学和妈妈参观即将就读的小学时,妈妈和孩子闲聊,问孩子来到小学是要学习什么?孩子想了想指着学校中一段高高的石阶回答:“是要学习走上这些阶梯时不用再牵妈妈的手。”
多么充满哲理的回答,让我们这些妈妈都感动不已。
父母和孩子的相伴是一段牵手与放手的旅程。
何时应该牵手,何时应该放手,这是父母不断要学习的课程。
孩子在婴幼儿期最需要父母温暖的大手,我们是不是抛得下我们已有的生活惯性,为了孩子重新定位自己?
或许我们因为担心失去工作,担心失去自己的时间、空间,担心一方不工作家庭收入会变少,担心与社会脱节,担心身材相貌走样……而把小手塞给长辈的手、保姆的手,而这些担心真的比那伸向我们的软软的小手更重要吗?
我们的担心背后隐藏着什么?
我们早早地结束哺育重回职场,将孩子交由别人来“养大”;我们早早地让孩子从小学开始住校生活,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将孩子交由别人来“养大”……而我们只成为出资方,与孩子相伴的时间短之又短。
年幼的孩子并不在乎房间的大小,不在乎衣服的品牌,不在乎学校是否是全美语教学,他们真正渴望的是由父母的陪伴、关注、赞美、教导而产生的亲密的亲子关系,这是一种爱与被爱的连接。
可是在孩子这段最需要牵手的时刻我们却不断地放手。
而何时才是该放手的时刻?
随着孩子的成长,开始真正的展翅高飞,开始拥有独立生活的想法和能力时,我们这时该给他们的除了祝福就是要放手。
孩子要展开自己的人生,他们有着自己的人生任务,我们不能用我们的不舍牵绊住他们的脚步。
或许我们会担心他们的升学,担心他们的就业,担心他们的婚姻,担心他们的人生,这种担心无不强烈地暗示着我们对于他们的不信任。
同时,我们还要担心自我的孤独,担心老无所养,担心死亡……
我们担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是否隐藏着我们对不可预期的未来的恐惧,这份恐惧一定会不断地传递给孩子。
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的一份功课,借由与孩子的朝夕相伴,让我们重新体会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进而回溯自我,向孩子学习那最纯真的心。这份功课将会转化成一份礼物,因为我们通过孩子完善了自我。
而我们是否接受了这份功课?
通过我们牵手与放手的过程,孩子学到了什么?是爱,还有责任与担当。
孩子通过自身的感受一定会深刻感悟到对于父母、未来自己的孩子、他人,何时该牵手何时该放手。
感受美好瞬间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赶路而在于全身心地去经历这个在路上的过程。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每一次出门都是一场有趣的冒险。在孩子眼中,这大千世界中的每一样事物都是如此新奇,都是如此神秘,他们需要去探寻。
我每次带小袋鼠出去都会预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她可以在草地上爬个够,可以在短短的巷弄中走上个把钟头,可以在公园中只是找石头,可以发呆般地看着天上的云朵,可以一遍又一遍地踏着落叶笑着听落叶发出的声音;我也允许小袋鼠在下小雨时专门走有小水洼的路,看溅起的泥花……
我不会一出门就不停地催促小袋鼠从一个目的地赶往另一个目的地,因为那只不过是在赶路,而失去了体验自我探索的美妙的机会。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赶路而在于全身心地去经历这个在路上的过程。
我不会在路上指认每个招牌上的文字教她认字,过早地让她专注于文字。这样会让她错失空中正在飞舞旋转的一小片黄叶,错失正从枝头欢叫着飞过的一只小鸟,错失在花丛中飞舞的一只蓝色蝴蝶,错失停在溪边石头的上一只红色蜻蜓……真正可以碰触、抚摸人的灵魂的,不只是人类的文字,还有自然中那些最细小的美好瞬间。
我不会在公园让小袋鼠熟记每棵植物的名字,让她知道植物属于哪一科有哪些特性。我不想过早地把她局限在前人的定义里,这样会让她忘记闻闻花瓣的味道,忘记抚摸叶子上细小的绒毛,忘记尝尝草根的甜涩……而她通过自我探索学到的东西永远会比我想教她的更多。所有理性的认知,我愿意耐心地等待她准备好抽象思考再开始。
人的感受力需要从小就开始保护和培养。因为打开孩子的感受,就如同给予孩子一双飞翔的翅膀,孩子的生命必定会因有着细腻的感受和无边的想象而丰盈。
倾听孩子
大人给孩子时间,耐心地倾听他讲完所有的话,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赞美。
我喜欢听小袋鼠的童言童语。小孩子在学习语言时经常会有创造性的用法,让大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为童语中诗般的韵味而折服。孩子的话就犹如为大人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可以看见孩子心中那纯真而斑斓的世界。
小袋鼠会讲话不算早,到了一岁一个月才会叫爸爸,然后才是妈妈。从她开始会叫人,就展现了非常爱说话的个性。她每次开口我都很高兴地给她回应和鼓励。她咿咿呀呀表达不完整时,我都会非常注意听她讲的每个字,并根据她的意思重新表达一次完整的句子,但绝对不说“你说错了”或者“不对,应该是……”因为语言对于孩子来讲是需要调动多种内在能力才能完成的,它是一种猜想、回忆、思考与创造。语言的表达对于孩子的意义就如同人类登上月球一般,是一个极大的飞跃和挑战。而从不断地重复使用言语中,孩子也在品味自我成长的喜悦。所以大人给孩子时间,耐心地倾听他讲完所有的话,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赞美。
也许由于我对小袋鼠讲话不断地给予肯定的支持,她的语言发展速度非常快,她也非常爱讲话。每天从幼稚园回家的路上、吃饭的时间、洗澡的时候……只要她想说我都会认真的倾听、认真的回复。只有专注她所讲的词语,我才能找到孩子用言语无法表达的更深层面的需要,才能更清晰地了解她真正的想法和意图。
在小袋鼠六岁时的一个周末的晚上,我们两人躺在床上一直聊着,小袋鼠突然说:“哎呀,妈妈,我已经累了,可是我就是还想和你说话,我怎么会有这么多话要和你讲呢?妈妈,我好喜欢和你聊天。”我想或许是因为小袋鼠喜欢这种被倾听被重视的感觉。
当然,对于小袋鼠讲话,我也做不到所有时间百分百地专注,有时也会因为手上忙碌的事情而分神,这时总会被小袋鼠抓到:“妈妈,你说说看,我刚才讲什么了?”她的问话会立刻把我的心拉回来。一直保有对小袋鼠专注倾听的习惯,就如同在我们之间建构起一座美丽的桥梁,可以让我们双方直达彼此的内心。到她长到青春期,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许就比较不会变成像隔了一道墙般冷漠。
听孩子讲话,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有耳无听的敷衍。因为倾听,不仅可以让我们的亲子关系十分亲密,也是我对小袋鼠最基本的尊重。
母亲的唠叨
太多的叮咛和嘱咐其实是一种大人对孩子的不信任,而一直在不信任的氛围下长大的孩子比较容易没有安全感和不自信。
很奇怪,做了妈妈以后的女人真的会变得越来越唠叨,或许是因为每个子女都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妈妈潜意识里总是有着牵挂和担心。但是,当妈妈对相同问题不断重复着同样的叮咛时,孩子就会慢慢学会关闭自己的耳朵,很多话就成为有听无进。随着孩子长大,自主意识增强后,他们就会对那些父母不断重复的话产生厌烦,进而与父母产生代沟。我极力克制自己的这个走向。经常在话要说出口之前让自己停顿一下,有时就可以将话忍住不说出口。
从小小袋鼠在路上走时就喜欢跑跑跳跳,过马路时我总是会叮咛她要左看右看,看看有没有车。有一次,老公提醒我可以不用语言叮嘱时,我立刻意识到自己唠叨了。其实,我已经和她讲解过多次过马路的要领,并牵她手做过多次。这时,我应该做的是跟上她的脚步,如果有任何危险时可以伸手拉住她而不是叮嘱。小袋鼠从小也喜欢爬上爬下,但她是个懂得小心的小孩,因此在她登高时,我不再用言语来告知“要小心,要扶好”,而是站在她的下面,放心地看着她,必要时才伸出手扶一下。给予孩子动作上的帮助有时比言语的嘱咐更有正向支持力。
小袋鼠三岁多就会自己洗澡,我很放心地让她在洗澡时间独处。一次,在淋浴过程中她忍不住要尿尿,我允许她在浴池里解决,还没等我叮咛就听到她嫩声嫩气地说:“要把尿冲干净,再把脚冲干净,脚趾头都要冲得很干净,还要把小屁屁洗得很干净……”小家伙明白得很,还需要我再说什么吗?小袋鼠去公园喜欢骑脚踏车,我必须要一路小跑才能跟上她。于是,我告诉她每个路口甚至每个大楼的汽车入口都要停下等我然后一起过。小袋鼠对规则十分遵守,我不需要在后面边跑边叫着“小心车”。因为太多的叮咛和嘱咐其实是一种大人对孩子的不信任,而一直在不信任的氛围下长大的孩子比较容易没有安全感和不自信。人只有生活在被信任的环境下,才能养成自动自发的习惯。
有时孩子的有些问题会让大人很头痛,例如吃饭慢、不收玩具等,大人怎么说,孩子就是不会改,大人的说教很快就变成了一种唠叨,而孩子把大人的话都当成“耳边风”依然我行我素。小袋鼠也会有让我生气的屡教不改的行为,她经常将看完的书乱插或随手放在书架旁的地板上。我对她说教多次甚至有时发火,但她依然没有做好。
在一次就此问题跟她恳谈后,小袋鼠对我说:“妈妈,我会慢慢改,你要等我。”小袋鼠提醒了我,要改正坏的习惯是需要时间的,教育无法立竿见影。而且孩子每一个坏的习惯的养成一定是大人的引领没有做好,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养缺失:首先,小袋鼠小时候是和我一起看书的,我总是随手就把书放好而不是每次带着她放回书,没有养成她自己放的习惯;其次,书的摆放分类是我的安排,小袋鼠并没有参与进来而无法了解得很清楚;再次,书本很重,书摆得过密的话,小袋鼠往外拿容易往回插比较困难……
我把造成行为的原因想得很仔细,然后开始调整自己的做法,不再对此事唠叨。我把书的密度重新调整,并清楚地告诉小袋鼠书的分类,她也可以自己更改分类,还示范遇到一排书很重时如何两手一起把书插回去。之后,我又带着她一起做了几次。慢慢地,小袋鼠的书不再是横七竖八地躺在书架前的地上。虽然,现在她偶尔会忘记,但我只要说“书”这个字小袋鼠就会很清楚地知道要赶紧收好,不需要我再喋喋不休了。
很多事情我们大人要学习相信孩子,学习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而改善自己的引领方式,还要学习给孩子时间慢慢带领着孩子改正不恰当的习惯,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过多的唠叨。
给孩子一个背包
给孩子一个背包,让他管理自己的物品,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责任感培养方法。
每个妈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触,自从有了孩子,出门通常是大包小包要带一大堆东西,尿布、奶粉、水果、饼干、水杯、环保餐具、毛巾、外套、帽子、小玩具、常备药品,等等。虽然随着孩子的长大,为孩子携带的东西会略微减少,但只带一些基本的用品仍然也会是一大包。
有一次,和朋友约好一起出去玩。那日初冬小雨,朋友有三个孩子,所以身上背着手里提着两个大包。她是个细心的妈妈,每个孩子的用品都是各自单独一份,光是孩子加她的四个水壶就已经很够分量了。走进室内还要帮孩子们拿着雨衣和外套,双手双肩的负重真是不少。看着她如衣架置物柜般的样子,我忍不住对她说:“你给孩子各自准备一个背包吧,水杯外套让他们自己背,你这样自己太辛苦了。”
给孩子一个背包,让他管理自己的物品,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责任感培养方法。从小袋鼠很小的时候开始,每次出门我都会给她准备一个自己的背包。刚开始时,我只往里面放一件她的外套,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里面的东西,增加背包的重量。在小袋鼠大约两岁左右时,每次坐飞机回北京或者出门旅游,我一定会给小袋鼠一个自己的小“行李箱”——拉杆书包,里面都是她随身用的物品。她总是很得意地一手拉着它一手牵着我走在来去机场的路上。其实,孩子都喜欢模仿大人,非常愿意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背包。但是,千万不要让孩子的小背包变成名不副实的“样子货”,结果他的东西还是由大人帮忙看管,所以在出门时大人还要教给孩子如何管理好自己背包里的物品。让孩子从小学会照顾好自己的物品,慢慢地他就会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除了让小袋鼠自己背自己的东西,我还会刻意让她分担些我的职责。每次带她出门买菜,我都会给她也准备一个小小的袋子,让她一起帮忙把食物提回家。有时,尽管买回来的物品不多,我一人完全可以独担,但我还是会在她力所能及的重量内往她袋子里放上一两样,让她参与分担。
小小的背包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慢慢体会自己双肩的担当。
孩子,你可以关门
孩子一经出生离开母体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要开展自己的人生。我想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即便他还很幼小,也是如此。
是否每个人在小时候都会有想把自己房间的门关上,做些不想让爸妈知道的事的时候?
我渴望拥有自己的房间,可以把门关起来,可以有个上锁的抽屉来收藏自己的小秘密的时候,已经上中学了。
如今,小袋鼠才四岁就已经开始把自己的房门关上……
小袋鼠有时候会猫在自己房间里面看书,有时候涂涂画画,有时候玩玩具……进行着她自己的“小秘密”。尽管她还不懂得什么叫秘密,但已经知道有些事她想自己单独做,不要在爸爸妈妈的目光下。
而我刚好躲清静,尽量不去干扰她,尊重这个小小的个体。如果要进去,我也会先敲门或者告诉她“妈妈要进来喽”。
可是发生一件让我产生动摇的事:
一个周日晚上,我和小袋鼠一起收玩具,我吃惊地发现她书桌的抽屉里有一大撮长长短短的头发:“宝贝,这是谁的头发?”
小袋鼠脑袋凑过来:“我的啊!我自己拿剪刀照着镜子剪的啊!”
我心里一惊,好在书房的剪刀都是儿童专用的圆头安全剪。我打量着小袋鼠的娃娃头,她发量很多,竟然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你剪的哪个位置?”
“这边。”小袋鼠用手指指她脸的右侧边。
小家伙没有剪得参差不齐,再仔细看也没看出不同,可是剪下的头发真的不少。
“什么时候剪的,妈妈怎么不知道?”
“前几天我关上门剪的啊。妈妈,你看漂亮吧!”
我不想赞美也不想批评小袋鼠,双手扶着她的肩膀很慎重地说:“嗯,我没看出来有什么不同。宝贝,如果你以后想修剪头发,请告诉妈妈好吗?妈妈帮你或者我们去理发店。你现在太小,自己剪,一不小心就会把脸或耳朵划破受伤,知道了吗?”
“噢,我知道了。”小袋鼠看上去很诚心地答应着。
后来和朋友聊起此事,朋友立刻斩钉截铁地回复道:“不可以让小孩子关门,我们家的孩子一要关门,我就知道没什么好事,太明显了,做什么事非不让爸妈知道呢?绝对不可以关门!”
小袋鼠姥姥也忧心地说:“别让孩子关门,多危险啊!”
但是经过仔细地考虑,我还是允许孩子关门。
孩子一经出生离开母体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要开展自己的人生。我想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即便他还很幼小,也是如此。
我想要做的是再次好好检查房间里有没有安全隐患,并再多教小袋鼠几次一些物品的安全用法。
孩子慢慢地长大,想必关门的频率会更高,而父母操心的事也会更多。
如何细心地观察孩子,如何与孩子有效地沟通,这才是我要做的功课。
我相信当孩子愿意永远对父母敞开心门时,父母就不用担心他关上房门了。
(后记:后来,小袋鼠依然保持着有时关门的习惯,但再没有发生此类有着安全隐患的事。她六岁时和我说:“妈妈,我小时多淘气啊,还自己给自己剪头发。”当然,家长所有的决定都要基于对自己孩子的了解。)
爬上小山丘
公园里有个小山丘,小朋友们冲上去冲下来玩得不亦乐乎,小袋鼠眼馋地问我:“妈妈我也想要上去玩。”
“好啊,你爬上去吧。”
小袋鼠开心地答:“好。”
然后立刻弯下腰四肢着地,真的用“爬”的爬上了小山丘。
哭哭蝴蝶
“妈妈,当我哭哭的时候,我摸摸哭哭蝴蝶就不哭了,然后再去摸摸笑笑蝴蝶,就好了。”
小袋鼠玩耍着我做的羊毛蝴蝶说:“妈妈,你做的都是笑笑蝴蝶,你再帮我做一只哭哭蝴蝶吧!”
我看着小袋鼠手里摆弄着的是橘黄色和粉红色蝴蝶,回应道:“好啊,你想要用什么颜色来做哭哭蝴蝶?”
“嗯,前面翅膀用蓝色,后面的翅膀用黑色,身体用紫色。”小袋鼠边想边说。
我惊讶于小袋鼠对颜色的敏感。
不同色彩会传递给人不同的情感,歌德的《色彩理论》中对于色彩的情感表达有着详尽的描述:“……蓝色可说总是带着黑暗的本质……蓝色给我们寒冷的印象,因此,也给我们阴暗的感觉……”
而幼年期,孩子的感官是全然开放的,所以比大人更能直接地感受色彩本身所带给他们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影响。小袋鼠的表述恰巧印证了此观点。
正因色彩对孩童有很大影响,人智学创立者史代纳提出对年幼孩子的环境色彩、衣着色彩并不能以大人的喜好来做判准,要考虑到孩子的特质,用色彩来平衡他的身体和情绪。小袋鼠幼稚园教室都以轻柔的粉色纱帘所包围,我每次进入教室就会有被温暖包裹的感受,这样的色彩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妈妈,当我哭哭的时候,我摸摸哭哭蝴蝶就不哭了,然后再去摸摸笑笑蝴蝶,就好了。”小袋鼠接着的话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
“噢,这样啊!”让我再次惊讶的是,她在尝试找寻抚平情绪的方式。
对于安抚孩子的情绪,说教往往是效果最不好,而恰恰又是我们大人最常常使用的方式,不需要动脑,依自己的经验信口而来。
其实,情绪不是需要围堵,而是需要一个出口,对大人都是如此,何况对于孩子。
想起绘本《生气汤》,妈妈带孩子一起煮了一锅生气汤,让孩子可以边煮边对锅子大吼大叫,巧妙地解决了孩子情绪的问题。还有绘本《傻比傻利》,孩子害怕黑夜睡觉,外婆就帮他做了烦恼娃娃,让孩子把烦恼告诉娃娃,娃娃就会替孩子烦恼,孩子就可以安心睡觉。很多绘本对于孩子情绪的转换,都提供了具有创意的方式。
大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是需要很多想象力的。
空多少位置
人与人在排拒和依靠之间,到底要保持多少距离才恰当,内心才会感觉自然?
三岁前的幼儿是和世界一体的,他还无法区分“我与你”,小袋鼠从四岁后开始感受到了“你与我”的距离。
小袋鼠从小跟着我东游西逛,经常会受到认识不认识的叔叔阿姨的欢迎和称赞,总是会获得超分量的餐点或额外的糖果玩具,宛如家里的外交大臣,走到哪儿都会受到礼遇。我们常光顾的商店餐厅更是把她当贵宾,餐厅老板每次都热情地与她说笑。
这种状况随着小袋鼠四岁的到来,开始发生大转变。我一说要带她去熟识的店家,她就开始推三挡四找出各种理由不去。
我想出各种方法说服:“妈妈买一个东西一下子就出来。”“我们去喝你最爱喝的果汁。”“他们家的炒饭你最爱吃。”……小袋鼠居然都能抵挡诱惑,说不去就是不去,要不就哭给我看。
一次,餐厅老板称赞她漂亮,小家伙居然也不高兴,后来嘟着小嘴说:“她又不是我的家人,她说好说坏,我都不喜欢。”
小袋鼠强烈地感受到“我与你”的界限,大人方式的热情让她觉得超越了她心里的“你与我”的距离,让她感到浑身不自在。
人与人在排拒和依靠之间,到底要保持多少距离才恰当,内心才会感觉自然?
每次我踏上公车的台阶,放眼一望,车内人不多时,就会发现大家总会在空一个人的位置而坐,或许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这样的距离才安全、不尴尬。
我开始不强求小袋鼠有礼貌地问候每个人,对于她不想进的商店也允许她可以绕道走……
“我与你”“你与我”之间的距离到底要空多少位置?恐怕小袋鼠需要花一些时间来感受和调试。我想当她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地增长更多的勇气时,她就可以有着更恰当的拿捏。
姥姥可爱
姥姥对小袋鼠说:“你爸爸也很漂亮。”
“姥姥,不对,男生要讲帅或酷,女生才是漂亮。”
“那谁漂亮啊?”
“妈妈漂亮呀。”
“姥姥呢?”
“姥姥不漂亮。”小袋鼠说完看了姥姥一眼又补充道,“但是姥姥可爱。老人和小孩可以说可爱。”
留一盏灯
也许父母本身就是留给孩子心里的那盏灯,默默地照亮他人生的旅程。父母这盏灯是需要先看清楚自己再去照亮孩子的。
早上,小袋鼠从自己的房间走出来找我,我看她穿着长袍睡眼蒙眬的样子说:“宝贝,去上厕所吧!”
小袋鼠摇摇头说:“没有尿,我半夜有上过了。”
我心里一阵惊喜,小家伙以前也有过自己半夜去上厕所的经历,但都是和我同床共枕时。这天是她独睡的第三天,她没有叫妈妈,自己半夜独立做完又去睡了。她又长大了。我立刻赞许她的行为,小袋鼠脸上露出满足和骄傲的神情。
在小袋鼠三岁多时,我就通过讲故事等各种方式预告她四岁后要在自己的房间单独睡。由于长时间的点滴灌输,独睡变成小袋鼠长大的一种标志,也成为她的一种期待。
在小袋鼠接近四岁生日时,我们全家一起把她的房间重新调整位置整理妥当,把别的房间的旧单人床搬来当她的小床,还在小床上挂上淡粉色的帷幔,让小床有着温暖的保护。这个小小的温馨空间仿佛殷切地盼望着小主人的莅临。生日刚过,小床的围栏也到货了。那天晚上,小袋鼠就很自然开心地睡在独立的小床上,非常平稳地踏出她人生的又一小步。我在她房门外和厕所整夜都开着一盏小灯,让她感觉不会被黑夜吞噬。也正是因为这两盏灯给了她面对黑夜的勇气,而引发她这次更独立的行为。
也许父母本身就是留给孩子心里的那盏灯,默默地照亮他人生的旅程。至于他能看见哪条路,恐怕还要追源于他生命里父母在自身言行举止之中点亮了什么。
父母这盏灯是需要先看清楚自己再去照亮孩子的。
红 包
过年,小袋鼠学大人,准备了小红包给姥爷和姥姥。
她悄悄对姥姥说:“你的比较多,有三个。”
小家伙一共有四张小卡片,她没有平均分配。
拿给姥爷时说:“你不可以自己打开哟,要交给你的妈妈
打开,里面是钱。”
感觉长大
“我四岁了”不仅是一个年龄的象征,或许更是对自我的肯定和对未来成长的信心。
每个孩子都盼望着快点儿长大,长大会是什么样?长大可以做什么事?……
长大总是充满了很多美好而又神秘的画面。
长大到底是什么?
小袋鼠生日的早上,我正在给她找合适配旗袍的裤袜,小袋鼠醒了立刻蹦下床,脸上挂着兴奋的笑容:“妈妈,抱抱。”
我立刻把这个小天使拥入怀里。在她脸蛋上亲了一下:“生日快乐,宝贝。”
“妈妈我真的四岁了吗?”小袋鼠腼腆地笑了。
“是啊,宝贝又长了一岁,四岁了。”
小袋鼠伸了个懒腰:“我怎么没感觉到呢?”
长大是什么感觉?
“妈妈,给我量量身高吧!”小袋鼠跑到身高贴纸那里,很认真地站好。她想到一个证明自己长大的方式。
“宝贝都105厘米了。”我用手按住小袋鼠的头去看刻度。
“妈妈,那我昨天,三岁半时是不是才到这里。”
小袋鼠指着100厘米左右的地方,她想从高度的跃进来证明长大。
四岁将要会怎样呢?
我原本想趁着又长一岁来个机会教育,提些期望给小袋鼠,但看着她那单纯盼望的心,却什么要求都不想提了。
成长,还是让孩子自己慢慢去感受。
下午放学后在公园玩,小袋鼠做些挑战自己的动作,时而不合常理地上下器材,时而在比原先更多一层的台阶往下跳……
孩子总能寻找自己的方式去证明自己的长大。
那就好好地欣赏,静静地等待吧!
长大不是用要求就可以做到的。
从生日那天开始,“我四岁了”就变成小袋鼠最独特的问候语。也许只有孩子才无比欢喜自己年龄的增长。
每次在公园玩耍,小袋鼠看到她感兴趣的小朋友,总是以炫耀的口气搭讪:“我四岁了,你几岁呀?”
这招很好用,经常可以交到临时的朋友。
似乎孩子间名字不重要,不会带来任何讯息,年龄才有特别的含意,是一种成长的标志。
四岁了,最让小袋鼠兴奋的是可以比较随心所欲地掌控自己的身体,可以更像猴
子一样爬上爬下,做以前不可能达到的动作,所以她这一年的圣诞愿望也都是和身体运动有关的。
想一想,新生儿一点点慢慢成长的过程,从像植物一样不能移动,像动物一样爬行,到开始直立行走,用行动支配身体,语言的迸发,用思维支配身体……一直到六七岁换牙才建构完他们的身体。一个人类完整进化的过程仿佛完全在幼儿期完成。
对于孩子,这每一个进阶过程都是一次欢欣鼓舞的成长感受,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充满了新奇、诱惑和渴望。
对于零至七岁的年幼的孩子,身体的成长是给予他们最好的学习动机和最大的满足。
“我四岁了”不仅是一个年龄的象征,或许更是对自我的肯定和对未来成长的信心。小袋鼠时刻欣赏自己又长大了一岁。
抱 抱
老公一进家门就蹲下张开双手冲着小袋鼠叫:“宝——
贝——”
她在收拾,回道:“我现在正忙着呢,没空抱抱。”
老公悻悻然进来,我偷笑。
她接着说:“你先抱抱妈妈吧,妈妈正闲着呢!”
哭 吧
我在心里对小袋鼠说:“我亲爱的孩子,妈妈会愿意让你永远保有哭的权利,这是你自我疗愈的一种方式。”
我正在接母亲的电话,小袋鼠在茶几上画画,忽然生气地把笔一摔,坐在沙发上小脚一蹬开始哭,边哭边看我的反应。我回应她,等一下不哭了再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就继续和我母亲讲事。她哭得更大声了,好像要让电话那头也可以听得见。我赶紧很简短地和母亲结束通话,看着她。
哭泣曾是婴儿特有的权利,仿佛是随着孩子出生额外赠送给他们的礼物。婴儿借由哭表达饿了、尿了,需要大人关注……哭,代表了多层的意思。等到孩子慢慢地长大,学会用言语表达后,哭的权利也慢慢开始被父母回收。我不喜欢小孩子用哭来作为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工具,曾经对幼年期的小袋鼠常说:“你不哭了,妈妈就抱。”
我看着小袋鼠又补了一句:“等你不哭了,再告诉妈妈怎么了,你哭的时候我听不懂你讲话。”我仍旧坐着没动看着她。
小袋鼠的哭声渐渐小了,我张开手臂:“来,妈妈抱一下。”
小袋鼠坐在我的腿上头靠在我的肩膀上,忽然又哭得很伤心。
我拍拍小袋鼠的背没有讲话,等了一下,她才慢慢变成抽泣。
“好一点儿了吗?”我问。
“嗯,好了。”小袋鼠边擦眼泪边抬起头。
“怎么了?为什么哭?”
小袋鼠去拿她的画本指着说:“我要在这里写字,结果我留的地方太小了,写不下了,写坏了。”
“哦,你在气你自己?”
“嗯。”
“那就再找一个地方写啊,怎么哭得那么伤心。不要用生气的方式,想想办法呀!”
“只有在家里才可以哭啊,在学校不能哭。”小袋鼠把头又靠在我肩上。我心里一惊,六岁的小袋鼠已经开始在意外界的眼光了,她是个自尊心强的孩子。“在学校不哭,是怕其他小朋友笑你吗?”
“嗯,我不喜欢别人笑我,所以只能在家哭啊!”
哭,真的是只属于小孩子的权利,随着成长,我们自觉不自觉地越来越会把哭压抑在心里,成人之后的哭泣只能在值得信任的人面前宣泄。我抚摸着小袋鼠的后背,刹那间,我对于她的哭有了更多的包容。我在心里对小袋鼠说:“我亲爱的孩子,妈妈会愿意让你永远保有哭的权利,这是你自我疗愈的一种方式。”
“宝贝,现在好了,没事了吗?”
“没事了。”小袋鼠起身点点头。
“好,你给姥姥回个电话。刚才你哭得太大声,姥姥都听见了,告诉她你没事了,别让她担心。”
“好的。”小袋鼠拿起电话心情平复地照做。
对于孩子的哭泣,大人是溺爱还是关爱,处理只有一线之隔,是否能读懂孩子哭泣背后的意涵需要细心地观察。
尽心尽力
我们夫妻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自己对事物的尽心尽力,只要我们努力过,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坦然接受,这也是我们希望传递给小袋鼠的一种很重要的生活态度。
当几个小朋友纷纷离去回家后,我和小袋鼠一起收拾如台风扫过般的屋子,把玩具放回原处。
小袋鼠突然提高嗓门生气地说:“妈妈,我汽车的一个轮子不见了。”她手里拿着的是她爸爸圣诞刚送给她的一辆可以更换轮胎的小跑车。
我说:“不要着急,我们把玩具都收完也许就可以找到了。”
当把玩具一一归位,屋子变整洁时,汽车的轮子仍没有出现,我们桌下床底都搜寻一遍,也没有发现车轮的踪影。小袋鼠坐在地上开始哭泣:“都赖××,都是他,乱拆我的车子,还乱扔玩具。这是我很喜欢的车子,少了一个轮子,怎么办?以后不许他来我家玩了。”
我知道她非常喜欢这个圣诞礼物,所以蹲下来对她说:“来,妈妈抱抱,我知道你很心痛,但不要生气,不要说气话,好吗?你生气,轮子也不会跑出来,它现在一定躲在某个角落呢,也许哪天我们就发现它了。”
这个车子并不贵,但我从来不会因为她的玩具坏了就立刻答应给她买个新的,这样她永远学不会珍惜。她仍在情绪中,哭着说:“如果找不到怎么办?我就这一辆跑车,它少个轮子我怎么玩?”
这时老公走过来,说:“宝贝,别哭了。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好不好?这样,爸爸明天接你放学后,我们从幼稚园直接到百货公司那个卖小汽车的专柜,去问问看有没有卖这个车子的轮胎,好吗?”
小袋鼠看到了一丝希望,停止哭泣、点点头。
老公继续说:“如果有卖轮子,我们就解决问题了,但如果没有卖的,你也要接受。因为爸爸已经努力帮你了,可以吗?”
小袋鼠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她同意地又点点头。
我走到老公身边跟他耳语:“这种玩具小车应该不可能有配件卖吧?”老公轻声回我: “我希望她从我们身上看到我们对事情的尽力。”
我立刻懂得了老公的意涵。我们夫妻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自己对事物的尽心尽力,只要我们努力过,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坦然接受,这也是我们希望传递给小袋鼠的一种很重要的生活态度。
第二天下午,小袋鼠放学后他们父女俩就直接去百货公司了。专柜小姐听了老公叙述原委,被老公的诚恳和小袋鼠眼巴巴的神情所打动,对他们俩说:“原本这种车子是没有在卖配件的,但我想想办法问问总公司好了。你们留下电话,如果有我会电话通知你们。”
隔天,专柜小姐打来电话说帮我们从总公司那里取得了轮胎。不收钱送给我们,让我们周末去取。因为专柜小姐的尽心尽力,小袋鼠心爱的汽车终于又可以奔驰了。
当我带小袋鼠去拿轮胎时,专柜小姐对小袋鼠说:“你真幸福,有个好爸爸对你那么用心。”我们非常感激地道谢后拿着小轮胎离开了。走在路上,我对小袋鼠说:“宝贝,你真幸运,你遇到一位愿意尽心尽力的好阿姨。如果她只是说没有卖配件,不帮你去找的话,你这个轮胎就不会再有了。因为她的用心,你才能重新获得。”
吓死蚊子
屋里发现一只蚊子,我仔细地搜寻着,忽听小袋鼠在背后“啊——”地大叫一声。我赶紧转身问:“怎么了,你看
到蚊子啦?”
小袋鼠摇摇头道:“没有,我要吓死它。”
地震的冲击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应该让孩子的生活充盈着善和美,以后等他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时再去追求“真”。
我正在洗澡,忽然觉得一阵晃悠,心想又头晕了吗,可是越摇越厉害,这才发觉地震了。
在客厅收拾玩具的小袋鼠惊恐地喊道:“妈妈,妈妈,怎么了?”这是她第一次很清醒又有觉知地感受到地震。
“哦,地震了。没事,你进到浴室来吧。”我回答。
小袋鼠冲进来,很惊恐。
这次摇晃得很剧烈,屋里有东西掉下来,书架也吱呀地响,似乎要散架了。
我关掉水龙头,心想这下尴尬了,头发上有泡沫,全身又湿答答的。
小袋鼠紧张地问:“妈妈,怎么办?”
“没事,把浴室门打开就好了,在浴室很安全。”我用湿湿的手臂搂住她。
“可是大门没打开,浴室没有窗户,怎么逃啊,妈妈。”
“不怕,妈妈在,妈妈保护你。”
小袋鼠哭了出来,这次摇得还真久:“妈妈,我怕有灾难,我怕灯掉下来。”
“别怕,妈妈会保护你,灯掉下来妈妈会帮你挡,宝贝。妈妈现在没穿衣服没办法带你逃,妈妈跑出去会被冻得生病。”刚好这两天寒流,外面还下着雨,格外的冷。
终于不摇了,我赶紧把澡冲完。
小袋鼠待在浴室不敢离开:“妈妈还会再地震吗?”“这个算大地震吗?”“妈妈什么样的楼会倒?”“为什么四川地震楼都倒了?”“为什么要地震啊,地牛怎么总翻身啊。”“什么地方会地震?”“是海和陆地边的地牛特别爱翻身吗?”……小袋鼠不敢离开我半步,不停地发问。
这世界的很多事情对于成人看似平常,但对于孩子却是非常强烈的冲击,是长时间无法消退的。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有过类似的惊恐。我已记不清楚我那时是几岁,大约是上小学的年纪,我曾经随父母看过一部关于未来世界机器人最后把人类消灭统治世界的电影,我看完后非常恐慌,无法承受这种强烈的冲击。对于这个电影,虽然我现在明白它是虚构的,没什么好怕的,但那种恐惧的感受却是深深进入生命里的。惶恐的事情已经不重要了,但感受的印记是我一直无法彻底消除的。那种惶恐对于幼小心灵太过强烈了。或许,这世界大肆泛滥的真实的资讯比我小时候的电影还让人惶恐,我应该更仔细地过滤,因为这些会造成孩子心灵的不必要的冲击。如果冲击一旦造成,大人就要花费更多的心力去设法消除。我应该简化和保护小袋鼠对这世界的关注。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应该让孩子的生活充盈着善和美,以后等他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时再去追求“真”。同时,或许也是到了该教给她一点点关于地震的自我保护常识了。
|
|